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三位一体”教师教育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李中国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3-117,共5页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日益重视高等学校(U)、地方政府(G)、中小学(S)"三位一体"联合培养教师的教育模式改革。该模式包含G-U-S和U-G-S两种异构体,政府主导的G-U-S模式突出了教师教育的公共属性,高校主导的U-G-S模式彰显了教师教...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日益重视高等学校(U)、地方政府(G)、中小学(S)"三位一体"联合培养教师的教育模式改革。该模式包含G-U-S和U-G-S两种异构体,政府主导的G-U-S模式突出了教师教育的公共属性,高校主导的U-G-S模式彰显了教师教育的专业属性;G-U-S模式适用于地方高校和所属省域辖区协同开展教师教育综合改革,U-G-S适用于部属高校与驻地及相邻区域协同提升教师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g-u-S模式 u-g-S模式
原文传递
师范院校“大学-政府-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山西师范大学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9
2
作者 闫建璋 郭赟嘉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78,共4页
"U-G-S"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教师教育发展的时代需求而逐步形成的由师范院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相互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教师的一种合作开放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山西师范大学在借鉴和学习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现实,锐意进... "U-G-S"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教师教育发展的时代需求而逐步形成的由师范院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相互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教师的一种合作开放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山西师范大学在借鉴和学习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现实,锐意进取,从目标设置、组织制度、合作内容、合作形式、保障体系等方面形成一整套的体制机制,在实践中诠释了这一模式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人才培养 ug—S”模式
原文传递
成效·局限·改革:“G-U-S”三位一体协同育师机制审思 被引量:5
3
作者 徐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115,共6页
“G-U-S”三位一体协同育师机制是指,政府、高校、中小学(含幼儿园)三方各司其职,责任共担、协同培育教师的一种制度形式与工作方式。现有的三位一体协同育师机制尽管促进了教师培育成效提高、教师教育资源整合、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及教... “G-U-S”三位一体协同育师机制是指,政府、高校、中小学(含幼儿园)三方各司其职,责任共担、协同培育教师的一种制度形式与工作方式。现有的三位一体协同育师机制尽管促进了教师培育成效提高、教师教育资源整合、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及教师专业水平持续提升,但仍然存在相关决策主体单一、三元主体权责不明、培育方案不够成熟、协同培育管理不够协调等局限。为进一步提升“三位一体”协同育师机制的成效,理应构建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协同育师主体联盟,明晰“三位”主体各自的权责,完善协同育师培育方案,促进协同培育管理更加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S模式 u-g-S模式 三位一体协同育师机制 教师教育
下载PDF
“U-G-S”协同视角下师范生教育实习模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金娜 任俊宇 +2 位作者 崔玉婷 袁源 李奕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69-75,共7页
“U-G-S”协同教育实习模式是协同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强调高校、政府和中小学共同致力于师范生实习工作。“U-G-S”协同教育实习有助于形成师范生培养合作共同体,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对话,提高师范生教育实习质量。然而,通过田野调查... “U-G-S”协同教育实习模式是协同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强调高校、政府和中小学共同致力于师范生实习工作。“U-G-S”协同教育实习有助于形成师范生培养合作共同体,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对话,提高师范生教育实习质量。然而,通过田野调查发现,目前的教育实习模式存在政府对教育实习管理不到位、高校对教育实习不重视与实习基地指导能力不足等问题。借鉴英国、加拿大的教育实习经验,优化我国教育实习模式的可行路径是:强化政府对“U-G-S”协同教育实习的治理责任,优化高校对“U-G-S”协同教育实习的教学管理,提升实习基地的指导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S”协同 师范生 教育实习模式
下载PDF
全程·融合·协同:教育硕士U-G-S协同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研究
5
作者 孙君 李彦敏 《菏泽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5-72,共8页
教育硕士是职前教师培养的重要对象,是高素质研究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来源。教育硕士U-G-S协同培养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主旨所向,更是卓越教育硕士培养的现实所需。以J大学教育硕士为研究样本,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基础,厘清U-G-S... 教育硕士是职前教师培养的重要对象,是高素质研究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来源。教育硕士U-G-S协同培养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主旨所向,更是卓越教育硕士培养的现实所需。以J大学教育硕士为研究样本,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基础,厘清U-G-S协同培养模式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利益诉求,形成U-G-S协同培养模式的运行程序,并依据“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步骤开展行动实践。研究结果显示,U-G-S协同培养模式在导师团队建设、人才素养提升、研究成果产出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硕士 u-g-S 培养模式 多元主体协同
下载PDF
“U-G-S”协作培育师范生教育情怀:现实困境、生成逻辑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3
6
作者 吴皖赣 闫龙 张承梅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57-62,共6页
教育情怀是师范生成为“四有好老师”的核心要素。虽然“U-G-S”模式为师范生教育情怀培育提供了实践场域,但师范生教育情怀培育面临着目标遮蔽、进程割裂、评价单一等现实困境。师范生教育情怀生成经历初始萌发、具身认知、实践磨砺阶... 教育情怀是师范生成为“四有好老师”的核心要素。虽然“U-G-S”模式为师范生教育情怀培育提供了实践场域,但师范生教育情怀培育面临着目标遮蔽、进程割裂、评价单一等现实困境。师范生教育情怀生成经历初始萌发、具身认知、实践磨砺阶段,按照“U-G-S”模式协作开展对师范生教育情怀的培育,需要明确目标并落实各主体培育职责,发挥多主体协作优势;丰富培育途径,建立教育情怀养成档案袋,发挥档案袋在毕业要求和新入职教师考核中的评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情怀 u-g-S” 师范生 培育模式 具身认知 职业情感 职业责任
下载PDF
我国教师教育U-S合作研究热点问题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孙自强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6年第2期25-30,共6页
近十年来,我国教师教育U-S合作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U-S合作的理论分析、模式与类型研究、经验借鉴(国内外)与反思、困境及其原因分析等四个方面。而综观这些研究,其不足及思考有三:即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深入,合作的载体和运行机... 近十年来,我国教师教育U-S合作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U-S合作的理论分析、模式与类型研究、经验借鉴(国内外)与反思、困境及其原因分析等四个方面。而综观这些研究,其不足及思考有三:即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深入,合作的载体和运行机制讨论不足,U-S共生性合作、U-G-S模式成为研究趋势。对此,需要相关研究者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帮助解决U-S合作的困境,从而提高我国教师教育U-S合作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育 u-S合作
下载PDF
化学教育专业学生“U-G-S”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梁永锋 龙冬梅 《安徽化工》 CAS 2019年第4期128-130,共3页
分析了师范生培养过程中“U”模式和“U-S”模式的缺陷,构建了化学教育专业学生“U-G-S”培养模式并进行了实践,提出了化学教育专业学生“U-G-S”模式的运行机制。该模式对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体系进行了探索,促进了地方高校应用转... 分析了师范生培养过程中“U”模式和“U-S”模式的缺陷,构建了化学教育专业学生“U-G-S”培养模式并进行了实践,提出了化学教育专业学生“U-G-S”模式的运行机制。该模式对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体系进行了探索,促进了地方高校应用转型发展和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同时为高等师范院校服务当地基础教育,发挥高校的社会职能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S”模式 构建与实践 培养 化学教育专业学生
下载PDF
U-G-S教师教育模式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以广东省惠州市博罗中学语文阅读说话课为例
9
作者 崔绍怀 《嘉应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89-93,共5页
U-G-S教师教育模式及中学语文阅读说话课的宗旨是发展学生的能力。阅读说话课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可通过地方高校发挥教师教育资源优势、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文件、中学有针对性地制定阅读说话课要求等实践维度予以解决。阅读说话课的... U-G-S教师教育模式及中学语文阅读说话课的宗旨是发展学生的能力。阅读说话课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可通过地方高校发挥教师教育资源优势、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文件、中学有针对性地制定阅读说话课要求等实践维度予以解决。阅读说话课的广泛开展,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具有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S模式 中学语文 阅读说话课
下载PDF
U-G-S模式下物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10
作者 张秀兰 余海军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8期79-82,共4页
提高师范类物理专业本科生的教育质量是培养适应现代化中学物理教学的优质师资的必由之路。在详细讨论目前物理教育教学中一些关键问题后,本文着重阐述了在U-G-S教学模式下联合地方性师范类本科院校、师范院校的实习基地(主要是中学)和... 提高师范类物理专业本科生的教育质量是培养适应现代化中学物理教学的优质师资的必由之路。在详细讨论目前物理教育教学中一些关键问题后,本文着重阐述了在U-G-S教学模式下联合地方性师范类本科院校、师范院校的实习基地(主要是中学)和当地政府三方共同促进物理类师范教育,并利用一个具体例子总结了相关的经验,为物理类师范生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S模式 物理教育 师范教育
下载PDF
“优师计划”背景下师范生U-G-S培养模式价值、问题及对策
11
作者 尹婷婷 蒋丽 高鹏飞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6-109,共4页
从“优师计划”背景下师范生U-G-S培养模式价值分析入手,剖析“优师计划”背景下师范生U-G-S培养模式中地方政府、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师范生四个基本要素各自存在问题,提出“四位一体”师范生U-G-S培养模式提升对策,以当地政府为主导... 从“优师计划”背景下师范生U-G-S培养模式价值分析入手,剖析“优师计划”背景下师范生U-G-S培养模式中地方政府、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师范生四个基本要素各自存在问题,提出“四位一体”师范生U-G-S培养模式提升对策,以当地政府为主导、以师范院校为引领、以中小学校为核心、以师范生为主体,统筹各方培养资源和优势力量,激活多方利益主体意愿,助力乡村卓越教师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师计划” 师范生 u-g-S培养模式
下载PDF
师范生U-G-S培养模式实践探索与路径优化——基于“优师计划”背景
12
作者 高鹏飞 蒋丽 +2 位作者 尹婷婷 任翠香 马丽贞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27-130,共4页
师范生U-G-S培养模式实践已取得诸多成效,如多方配合助力师范生培养,促进区域均衡,提升基层教学水平等。但师范生U-G-S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也存在突出问题,如高校一方主导、其他方参与度低,难以高效协同,培育方案与实际岗位需求存在适配偏... 师范生U-G-S培养模式实践已取得诸多成效,如多方配合助力师范生培养,促进区域均衡,提升基层教学水平等。但师范生U-G-S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也存在突出问题,如高校一方主导、其他方参与度低,难以高效协同,培育方案与实际岗位需求存在适配偏差等。剖析“优师计划”对优化师范生U-G-S培养模式的启发,探索以当地政府为统筹、师范院校为关键、中小学校为导向、师范生为主体的“四位一体”优化路径,有助于提高师范生培育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师计划” 师范生培养 u-g-S培养模式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幼儿教师教育U-G-S共生机制研究——基于北部湾大学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
13
作者 黎爱群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37期37-40,共4页
自2014年以来,U-G-S协同育人成为高校幼儿教师教育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2018年,北部大学与钦州市政府达成共建意向以来,便建立了幼儿教师教育U-G-S共生机制,从共生体、共生界面、共生环境等方面开展实践工作。经过三年的实践,取得较好成... 自2014年以来,U-G-S协同育人成为高校幼儿教师教育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2018年,北部大学与钦州市政府达成共建意向以来,便建立了幼儿教师教育U-G-S共生机制,从共生体、共生界面、共生环境等方面开展实践工作。经过三年的实践,取得较好成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高校幼儿教师教育U-G-S协同育人模式;有效提高了幼儿教师培养质量,得到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机制不够完善、没有建立激励机制等,应充分发挥监控体系的导向作用,把协同工作与绩效、职称评聘、进修学习挂钩,以有效提高协同育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教师教育 u-g-S协同模式 共生机制
下载PDF
“U-G-S”教师教育模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文倩 黎结梅 《教师教育论坛》 2020年第7期30-32,共3页
国内外学者提出的“U-G-S”教师教育模式正在实践中进行多方面实验。但作为一种协同机制,各主体之间存在差异,例如办学主体的办学能力有待提高,教师教育的反馈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协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等。为了促进“U-G-S”教师教... 国内外学者提出的“U-G-S”教师教育模式正在实践中进行多方面实验。但作为一种协同机制,各主体之间存在差异,例如办学主体的办学能力有待提高,教师教育的反馈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协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等。为了促进“U-G-S”教师教育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构建各主体间协同机制、构建教师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互联网企业+U-G-S”教师教育模式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S”教师教育模式 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
下载PDF
“U-G-S”教师教育模式下顶岗实习的协调联动机制探析--基于肇庆学院(D县)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调查
15
作者 梁玉玲 刘瑞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16期142-145,共4页
加强师范类高校、地方政府与实习学校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提升师范生的顶岗实习效果,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基于肇庆学院(D县)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调查,该文研究分析了“U-G-S”教师教育模式背景下实施顶岗实习过程的协... 加强师范类高校、地方政府与实习学校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提升师范生的顶岗实习效果,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基于肇庆学院(D县)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调查,该文研究分析了“U-G-S”教师教育模式背景下实施顶岗实习过程的协调联动机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U-G-S”模式下顶岗实习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S”教师教育 实习模式 协调联动 问题与对策
下载PDF
基于U-G-F-S模式的学校整体改进探索与思考——以广东省某县六所小学为例
16
作者 刘义民 《嘉应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94-98,共5页
教育改革不是对未来教育蓝图的再设计,而是在历次改革成效科学评估基础上对原有教育改革的理念、路径、思维方式的适应性调适,即整体改进。学校整体改进需要理念预期和理论基础。在实践上,探讨并形成了基于U-G-F-S模式的学校整体改进模... 教育改革不是对未来教育蓝图的再设计,而是在历次改革成效科学评估基础上对原有教育改革的理念、路径、思维方式的适应性调适,即整体改进。学校整体改进需要理念预期和理论基础。在实践上,探讨并形成了基于U-G-F-S模式的学校整体改进模式,学校整体改进取得了一定成效,也产生了一些完善学校整体改进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F-S模式 学校整体改进 实践 小学
下载PDF
U-G-S教师教育模式下中学历史教师培养实证研究
17
作者 刘小云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33-137,共5页
U—G—S教师教育模式,即师范院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优质中学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玉林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凭借U-G-S模式,通过共建学科教学实践基地,探索"双导师"制度,开展协同创新教研交流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学生的... U—G—S教师教育模式,即师范院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优质中学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玉林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凭借U-G-S模式,通过共建学科教学实践基地,探索"双导师"制度,开展协同创新教研交流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学生的教师职业素养,毕业生中学历史教师资格证通过率逐年提升,且大多对口就业,在中学任教,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S教师教育模式 历史学专业 教学实践基地 “双导师”制度 中学历史教师
下载PDF
“U-G-S”教师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及成效分析——以D师范大学为例
18
作者 张霞霞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00-104,共5页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教育模式改革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D师范大学在已有教师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U-G-S”教师教育模式。该模式以融合的教师教育为基本理念,以形成教师教育合作发展共同体为价值追求,以“试...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教育模式改革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D师范大学在已有教师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U-G-S”教师教育模式。该模式以融合的教师教育为基本理念,以形成教师教育合作发展共同体为价值追求,以“试验区”建设为实践载体。“U-G-S”教师教育模式在实践中引导“G”“S”转变角色,协同培养师范生;拓展“U”的办学空间,延伸大学校园至“实验区”;规约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成为该模式的核心主体。该模式取得的成效有突出教师教育特色,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结合现实情境与时代背景,创生教师教育新型文化;深化“共同体”内部改革,提高自身“造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S”教师教育模式 合作发展共同体 “实验区”建设 融合
下载PDF
基于“U-E-G”模式的新工科专业硕士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明银安 熊俊杰 +3 位作者 张华丽 刘华 梅明 杨光忠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1-288,共8页
针对目前专业硕士培养学术化、实践锻炼不足及行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在新工科背景下,契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要求,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构建了专业硕士培养“1+0.5+1+0.5”时间分配模式,通过调整培养方案、融入多学科内容、夯实... 针对目前专业硕士培养学术化、实践锻炼不足及行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在新工科背景下,契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要求,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构建了专业硕士培养“1+0.5+1+0.5”时间分配模式,通过调整培养方案、融入多学科内容、夯实理论基础、结合学校及专业自身行业优势、将“环化、环矿”相结合、与职业资格衔接,凝练形成了多专业方向特色模块,提出基于“大学-企业-政府”(U-E-G)三位一体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构建了稳定的实践基地平台,并以项目为载体,通过“8+1”师生配比指导模式,充实了工程实践环节,强化了实践能力培养,且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完善了“双导师”队伍,改革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单一形式,企业导师全过程参与,探索形成了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彰显行业特色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专业硕士培养 u-E-g模式 工程实践能力 专业方向特色模块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基于“U-K-G”模式的幼儿园教师职后培养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天宇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2期65-70,共6页
根据幼儿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及专业知识表现,构建了基于“‘U-K-G’三方协同”的初任教师适应机制、优秀教师孵化机制及卓越教师养成机制,为幼儿园教师职后培养的有效性与人才质量的卓越性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 职后培养 u-K-g”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