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U型固定法在新生儿留置针留置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周玉娥
-
机构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儿科
-
出处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147-150,共4页
-
基金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01YH00132)
-
文摘
目的探讨U型固定法在新生儿留置针留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病房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采用留置针留置输液患儿318例,随机将159例作为实验组,采用U型固定法,将15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普通固定法(直型固定法),比较2组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留置针意外脱落、留置针堵管、留置针留置过程中回血、留置时间4个方面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留置针留置过程中,采用U型固定法能大大降低留置针意外脱落、减少留置针留置过程中堵管、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留置针留置过程中回血、延长留置时间.此方法简单,固定更加牢固,固定时延长管呈U型,肝素帽高于导管尖端,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实用,且能减少静脉血栓形成,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等潜在风险,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关键词
新生儿留置针留置
u型固定法
应用效果
-
Keywords
Indwelling needle of newborn
u fixation
Application effect
-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U型固定法在颈内中心静脉导管输液中的效果评价
- 2
-
-
作者
陈淑芳
罗秋平
陈雅妍
郑月星
-
机构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295-296,共2页
-
文摘
探究U型固定法在颈内中心静脉导管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行颈内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患者,将随机等均分为常规固定组(n=40)和U型固定组(n=40),其中常规固定组实施常规固定法进行管理,U型固定组实施U型固定法进行管理,评估两组患者管理前后情绪管理、自我护理及问题结局等自我管理能力与情绪职能及躯体职能等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U型固定法组患者管理后情绪管理、自我护理及问题结局等自我管理能力均高于常规固定法组患者(P<0.05);U型固定法组患者管理后情绪职能及躯体职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固定法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颈内中心静脉导管输液实施U型固定法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预后生活质量恢复。
-
关键词
颈内中心
静脉导管输液
u型固定法
-
分类号
R4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U型固定法在患儿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观察
- 3
-
-
作者
蒙清桃
邱美娇
梁玲
覃妹娇
彭泺铮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厢竹院小儿普外骨科
-
出处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期152-154,共3页
-
文摘
探讨U型固定法在1~4岁低龄患儿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小儿普外科接受住院治疗且留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共13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患儿留置针采取常规固定方法,观察组患儿留置针采取U型固定法。比较两组患儿导管内回血、软管堵塞、液体外渗、静脉炎发生率、留置针留 置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导管内回血、软管堵塞、液体外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为2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针固定时间<24h、24h~48h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72h~96h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采用U型固定法可相对降低患儿静脉炎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长,可使患儿获得更加舒适的静注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u型固定法
临床应用
留置时间
-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