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套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郑鲁 郑瑛 +9 位作者 陈援朝 吕福林 刘妍 刘志兴 张宗昆 楚燕飞 方丹东 常书锋 刘华 李雅斌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5期290-292,共3页
目的 总结1982年至2005年采用围套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32例舌咽神经痛的经验教训。方法耳后横切口,小骨窗,切开硬脑膜。牵开小脑半球后暴露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根据“责任血管”与舌咽神经的关系,分为贯穿型与非贯穿型。非贯穿型的... 目的 总结1982年至2005年采用围套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32例舌咽神经痛的经验教训。方法耳后横切口,小骨窗,切开硬脑膜。牵开小脑半球后暴露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根据“责任血管”与舌咽神经的关系,分为贯穿型与非贯穿型。非贯穿型的患者,动脉或较粗的静脉要使之与舌咽神经分开,细小静脉则分开后电凝并切除与舌咽神经并行的部分。最后进行神经血管减压。将减压材料自血管与神经之间插入并包绕舌咽神经一周后前后两断端对合,以两银夹固定,这称为“围套式减压”;贯穿型患者,尽可能将血管推向舌咽神经远端,再行“围套式减压”。结果 术后当日疼痛消失31例(96.88%)。27例得到随访(84.38%),远期复发1例(3.13%),随访时间0.5~12年,平均4.5年。结论“围套式减压”可避免减压材料的滑脱、吸收,或新生血管重新压迫,还易于发现被神经根挡住的“责任血管”,疗效好,远期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咽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围套式减压术 责任血管分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