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2009年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安军静
朱晖
+4 位作者
严冬梅
张勇
王冬艳
祝双利
许文波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0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目的研究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9年从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Paralysis,AFP)病例监测系统中,分离到的Ⅰ型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oliovirus,PV)分子生物学特征,为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目的研究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9年从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Paralysis,AFP)病例监测系统中,分离到的Ⅰ型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oliovirus,PV)分子生物学特征,为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I型PV的VP1编码区进行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对VP1编码区的核苷酸突变热点和神经毒力位点进行分析,并建立亲缘关系进化树分析毒株间的进化关系。结果中国2009年从AFP病例监测系统中共分离到57株I型PV。对这57株PV进行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未发现PV野毒株或疫苗衍生PV。但发现5株高变异株,其中分离于两例AFP病例的两株高变异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100%。同时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在VP1编码区的两个核苷酸(nt2747和nt2749)是两个突变热点。结论根据江西省和湖北省两株高变异株的流行病学及实验室检测结果,不能排除它们之间发生了短时间的循环,有待于深入研究。同时,突变热点的存在提示毒株受到选择压力的影响,容易回复突变成野生型,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神经毒力等表型方面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
型脊髓灰质炎病毒
VP1编码区
基因特征
原文传递
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朝元
唐永洪
+2 位作者
黄圣
尹玉莹
杨继红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35-39,共5页
目的:为建立脊灰病毒Sabin株Ⅰ型特异的单克隆抗体.方法:以Vero细胞增殖病毒并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后,用病毒免疫SPF级Balb/c小鼠.取小鼠免疫脾淋巴细胞与SP2/0-Ag14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通过间接ELISA法筛选抗体阳性的杂交瘤细...
目的:为建立脊灰病毒Sabin株Ⅰ型特异的单克隆抗体.方法:以Vero细胞增殖病毒并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后,用病毒免疫SPF级Balb/c小鼠.取小鼠免疫脾淋巴细胞与SP2/0-Ag14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通过间接ELISA法筛选抗体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并用有限稀释法克隆化.用细胞培养法制备脊灰病毒单抗,并以中和试验测定单抗效价.结果:获得了8株分泌抗脊灰病毒Sabin株Ⅰ型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1株G8G7能够稳定分泌抗体.间接ELISA法测得单抗的效价为1:8,中和试验测得中和抗体的效价为1:58.结论:G8G7分泌的抗体为抗脊灰病毒Sabin株Ⅰ型特异的单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脊髓灰质病毒
ⅰ
型
Vero细胞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新评价G-480位点变异对I型脊髓灰质炎疫苗病毒神经毒力的影响
3
作者
张勇
严冬梅
+6 位作者
王东艳
赵蓉
张大勇
叶绪芳
祝双利
安洪秋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共8页
在对分离于中国贵州省的9株I型循环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cVDPVs)进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后,发现已知最重要的决定病毒神经毒力的位点G-480和U-525并没有发生回复野生型突变;另外一些已知的神经毒力决定位点,如A-2438、A-2795、...
在对分离于中国贵州省的9株I型循环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cVDPVs)进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后,发现已知最重要的决定病毒神经毒力的位点G-480和U-525并没有发生回复野生型突变;另外一些已知的神经毒力决定位点,如A-2438、A-2795、C-6203和G-7441等均已经发生了回复野生型突变。根据核苷酸序列的不同,从9株I型cVDPVs毒株中选取5株病毒感染转人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基因的小鼠进行神经毒力实验,发现它们的神经毒力都有所升高,其中CHN8184株和CHN8229-1.1株的神经毒力已经十分接近P1/Mahoney株,CHN8229-1.1株、CHN8229-2株和CHN8229-3株神经毒力依次递减,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在它们的全基因组中分别只有7个和2个核苷酸的差异,而毒力却相差很多,提示有新的未鉴别的神经毒力决定位点的存在。对这些毒株5′非编码区(5′NCR)的第V结构域进行二级结构预测,发现它们的二级结构很稳定。在G-480位点没有发生回复突变的情况下,部分毒株的神经毒力已经非常接近P1/Mahoney的水平,提示先前的研究中关于G-480突变对I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神经毒力的作用可能被估计过高,G-480位点不是唯一重要的神经毒力决定位点,可能多个核苷酸联合突变才能达到减毒的效果。要真正全面了解P1/Sabin株的减毒机制,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
型脊髓灰质炎病毒
G-480位点
神经毒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省两株脊髓灰质炎Ⅰ型野病毒的核酸序列分析
4
作者
何吉兰
童文彬
+1 位作者
孙莉
秦明辉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0年第3期340-341,共2页
目的 :探索脊髓灰质炎 (脊灰 )流行与野毒株性状的关系。方法 :选择了 1991年安岳县和 1992年会东县各一例临床诊断为脊灰的患者 ,从其粪便标本中各分离出一株病毒 ,用微量中和试验进行血清学鉴定 ,PCR— RFL P法进行型内鉴定 ,对 VP1区...
目的 :探索脊髓灰质炎 (脊灰 )流行与野毒株性状的关系。方法 :选择了 1991年安岳县和 1992年会东县各一例临床诊断为脊灰的患者 ,从其粪便标本中各分离出一株病毒 ,用微量中和试验进行血清学鉴定 ,PCR— RFL P法进行型内鉴定 ,对 VP1区 30 0个核苷酸进行测序。结果 :血清学定型均为脊灰 型病毒 ,经 PCR— RFL P法检测 ,判为野病毒。核酸序列分析证实两株病毒与 Sabin 有明显差异为野病毒。两毒株间核酸序列不完全一致 ,有 2 0个核苷酸的差异。结论 :不同年份、不同地方流行株间的序列有差异。四川省脊灰流行与毒株间核酸序列的差异有关。但我国现行疫苗 OPV能有效预防我省脊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灰
ⅰ
型野病毒
序列分析
流行株
PCR-RFLP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省1999年脊髓灰质炎Ⅰ型野毒株的分子病毒学分析
被引量:
29
5
作者
侯晓辉
张礼璧
+3 位作者
方勇
张勇
赵生仓
祝双利
《中国计划免疫》
2000年第2期67-71,共5页
自中国脊髓灰质炎 (脊灰 )监测网络建立以来 ,有报告的脊灰暴发和流行主要由脊灰Ⅰ型野病毒引起。 1993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离到 1株Ⅲ型野病毒 ,但未发现Ⅱ型野病毒。此外 ,1995年、1996年在云南省发现 2例Ⅰ型〔1〕、2例Ⅲ型境外...
自中国脊髓灰质炎 (脊灰 )监测网络建立以来 ,有报告的脊灰暴发和流行主要由脊灰Ⅰ型野病毒引起。 1993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离到 1株Ⅲ型野病毒 ,但未发现Ⅱ型野病毒。此外 ,1995年、1996年在云南省发现 2例Ⅰ型〔1〕、2例Ⅲ型境外输入野毒病例〔2〕。 1994年 10月以来我国本土未发现脊灰野病毒。但是 ,1999年 10月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分离到 2株脊灰Ⅰ型野病毒 ,1株来自 1位 16月龄的病例 ,另 1株来自该病例的接触者。应用基因测序法对该毒株做了VP1片段序列的测定 ,并与疫苗株SabinⅠ型参考株、国内曾经流行的脊灰Ⅰ型野病毒代表株、我国周边国家部分脊灰Ⅰ型野毒株的序列作了基因同源性比较 ,并由计算机用NeighborJoining和BootstrapTest方法分析处理 ,构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ⅰ
型野病毒
基因测序
分子病毒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2009年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安军静
朱晖
严冬梅
张勇
王冬艳
祝双利
许文波
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0年第2期115-121,共7页
基金
科学技术部科技支撑传染病及病媒生物控制适宜技术研究--维持无脊髓灰质炎时期外环境脊髓灰质炎病毒检测技术的建立及推广应用(2008BA156B0)
科学技术部(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学技术重大专项)病原体网络化监测技术研究--传染病传播的相关环境因素监测和预警框架系统(2008ZX10402)
文摘
目的研究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9年从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Paralysis,AFP)病例监测系统中,分离到的Ⅰ型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oliovirus,PV)分子生物学特征,为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I型PV的VP1编码区进行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对VP1编码区的核苷酸突变热点和神经毒力位点进行分析,并建立亲缘关系进化树分析毒株间的进化关系。结果中国2009年从AFP病例监测系统中共分离到57株I型PV。对这57株PV进行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未发现PV野毒株或疫苗衍生PV。但发现5株高变异株,其中分离于两例AFP病例的两株高变异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100%。同时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在VP1编码区的两个核苷酸(nt2747和nt2749)是两个突变热点。结论根据江西省和湖北省两株高变异株的流行病学及实验室检测结果,不能排除它们之间发生了短时间的循环,有待于深入研究。同时,突变热点的存在提示毒株受到选择压力的影响,容易回复突变成野生型,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神经毒力等表型方面的变化。
关键词
ⅰ
型脊髓灰质炎病毒
VP1编码区
基因特征
Keywords
type
ⅰ
poliovirus
Characteristic of VP1 coding gene
分类号
R373.2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朝元
唐永洪
黄圣
尹玉莹
杨继红
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35-39,共5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37001/CZP17010)
中南民族大学横向科研资助项目(HZY17059)
文摘
目的:为建立脊灰病毒Sabin株Ⅰ型特异的单克隆抗体.方法:以Vero细胞增殖病毒并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后,用病毒免疫SPF级Balb/c小鼠.取小鼠免疫脾淋巴细胞与SP2/0-Ag14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通过间接ELISA法筛选抗体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并用有限稀释法克隆化.用细胞培养法制备脊灰病毒单抗,并以中和试验测定单抗效价.结果:获得了8株分泌抗脊灰病毒Sabin株Ⅰ型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1株G8G7能够稳定分泌抗体.间接ELISA法测得单抗的效价为1:8,中和试验测得中和抗体的效价为1:58.结论:G8G7分泌的抗体为抗脊灰病毒Sabin株Ⅰ型特异的单克隆抗体.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脊髓灰质病毒
ⅰ
型
Vero细胞系
Keywords
monoclonal antibody
type
ⅰ
poliovirus
Vero cell lines
分类号
Q939.91 [生物学—微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新评价G-480位点变异对I型脊髓灰质炎疫苗病毒神经毒力的影响
3
作者
张勇
严冬梅
王东艳
赵蓉
张大勇
叶绪芳
祝双利
安洪秋
许文波
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共8页
基金
卫生部2005年疾控与计免专项基金
文摘
在对分离于中国贵州省的9株I型循环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cVDPVs)进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后,发现已知最重要的决定病毒神经毒力的位点G-480和U-525并没有发生回复野生型突变;另外一些已知的神经毒力决定位点,如A-2438、A-2795、C-6203和G-7441等均已经发生了回复野生型突变。根据核苷酸序列的不同,从9株I型cVDPVs毒株中选取5株病毒感染转人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基因的小鼠进行神经毒力实验,发现它们的神经毒力都有所升高,其中CHN8184株和CHN8229-1.1株的神经毒力已经十分接近P1/Mahoney株,CHN8229-1.1株、CHN8229-2株和CHN8229-3株神经毒力依次递减,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在它们的全基因组中分别只有7个和2个核苷酸的差异,而毒力却相差很多,提示有新的未鉴别的神经毒力决定位点的存在。对这些毒株5′非编码区(5′NCR)的第V结构域进行二级结构预测,发现它们的二级结构很稳定。在G-480位点没有发生回复突变的情况下,部分毒株的神经毒力已经非常接近P1/Mahoney的水平,提示先前的研究中关于G-480突变对I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神经毒力的作用可能被估计过高,G-480位点不是唯一重要的神经毒力决定位点,可能多个核苷酸联合突变才能达到减毒的效果。要真正全面了解P1/Sabin株的减毒机制,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ⅰ
型脊髓灰质炎病毒
G-480位点
神经毒力
Keywords
type
ⅰ
poliovirus
G-480 point mutation
neurovirulence
分类号
R373.2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省两株脊髓灰质炎Ⅰ型野病毒的核酸序列分析
4
作者
何吉兰
童文彬
孙莉
秦明辉
机构
四川省卫生防疫站
出处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0年第3期340-341,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索脊髓灰质炎 (脊灰 )流行与野毒株性状的关系。方法 :选择了 1991年安岳县和 1992年会东县各一例临床诊断为脊灰的患者 ,从其粪便标本中各分离出一株病毒 ,用微量中和试验进行血清学鉴定 ,PCR— RFL P法进行型内鉴定 ,对 VP1区 30 0个核苷酸进行测序。结果 :血清学定型均为脊灰 型病毒 ,经 PCR— RFL P法检测 ,判为野病毒。核酸序列分析证实两株病毒与 Sabin 有明显差异为野病毒。两毒株间核酸序列不完全一致 ,有 2 0个核苷酸的差异。结论 :不同年份、不同地方流行株间的序列有差异。四川省脊灰流行与毒株间核酸序列的差异有关。但我国现行疫苗 OPV能有效预防我省脊灰 。
关键词
脊灰
ⅰ
型野病毒
序列分析
流行株
PCR-RFLP
Keywords
Wild
type
ⅰ
poliovirus
Nucleotides sequenc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ssay
分类号
R512.4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省1999年脊髓灰质炎Ⅰ型野毒株的分子病毒学分析
被引量:
29
5
作者
侯晓辉
张礼璧
方勇
张勇
赵生仓
祝双利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
青海省卫生防疫站
出处
《中国计划免疫》
2000年第2期67-7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资助
文摘
自中国脊髓灰质炎 (脊灰 )监测网络建立以来 ,有报告的脊灰暴发和流行主要由脊灰Ⅰ型野病毒引起。 1993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离到 1株Ⅲ型野病毒 ,但未发现Ⅱ型野病毒。此外 ,1995年、1996年在云南省发现 2例Ⅰ型〔1〕、2例Ⅲ型境外输入野毒病例〔2〕。 1994年 10月以来我国本土未发现脊灰野病毒。但是 ,1999年 10月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分离到 2株脊灰Ⅰ型野病毒 ,1株来自 1位 16月龄的病例 ,另 1株来自该病例的接触者。应用基因测序法对该毒株做了VP1片段序列的测定 ,并与疫苗株SabinⅠ型参考株、国内曾经流行的脊灰Ⅰ型野病毒代表株、我国周边国家部分脊灰Ⅰ型野毒株的序列作了基因同源性比较 ,并由计算机用NeighborJoining和BootstrapTest方法分析处理 ,构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树 。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ⅰ
型野病毒
基因测序
分子病毒学
Keywords
type
ⅰ
wild
poliovirus
Sequence
Homology
Neighbor Join and Bootstrap methods
分类号
R512.401 [医药卫生—内科学]
R737.22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2009年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基因特征分析
安军静
朱晖
严冬梅
张勇
王冬艳
祝双利
许文波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0
10
原文传递
2
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王朝元
唐永洪
黄圣
尹玉莹
杨继红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重新评价G-480位点变异对I型脊髓灰质炎疫苗病毒神经毒力的影响
张勇
严冬梅
王东艳
赵蓉
张大勇
叶绪芳
祝双利
安洪秋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四川省两株脊髓灰质炎Ⅰ型野病毒的核酸序列分析
何吉兰
童文彬
孙莉
秦明辉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青海省1999年脊髓灰质炎Ⅰ型野毒株的分子病毒学分析
侯晓辉
张礼璧
方勇
张勇
赵生仓
祝双利
《中国计划免疫》
2000
2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