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首例子宫原发性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明富 刘海意 +3 位作者 曾友玲 陈庭惠 马丁 黎宁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11期13-16,共4页
迄今国外文献仅报道16例子宫原发性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PNET),本文在国内首次报道1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子宫原发性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患者因经期延长、经量增多3个月入院,入院后经相关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并中度贫血,后经多次输注... 迄今国外文献仅报道16例子宫原发性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PNET),本文在国内首次报道1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子宫原发性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患者因经期延长、经量增多3个月入院,入院后经相关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并中度贫血,后经多次输注浓缩红细胞,血红蛋白升至85.9 g/L后,在全麻下行子宫肌瘤剜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子宫前壁下段PNET,转入妇科肿瘤病房,行子宫全切、右侧附件切除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诊断子宫前壁下段pPNETⅠb期,予化疗。随访2.5年无复发。本文通过对本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pPNET相关特点及诊治情况,以提高临床医生对pPNET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胚瘤 原始 成年人 子宫
下载PDF
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19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2
作者 陆丹丹 沈铭红 +1 位作者 陈汝蕾 吕京澴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延胡索酸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FH-DUL)的临床特征、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和分子特点,并分析与复发风险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3年4月于苏州市立医院本部诊治的19例FH-DUL,回顾分析其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免... 目的:探讨延胡索酸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FH-DUL)的临床特征、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和分子特点,并分析与复发风险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3年4月于苏州市立医院本部诊治的19例FH-DUL,回顾分析其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表型,并对其中1例行高通量二代测序(NGS法)检测。结果:19例FH-DUL患者平均年龄(38.6±8.2)岁,其中5例(26.3%)有月经量增多、下腹包块、痛经等临床症状,其余14例(73.7%)为体检发现。11例(57.9%)为多发肌瘤(≥2枚),8例(42.1%)为单发性肌瘤,最大径4~13cm。1例(5.3%)为黏膜下肌瘤,13例(68.4%)为肌壁间肌瘤,5例(26.3%)为浆膜下肌瘤。6例(31.8%)患者的一级亲属有子宫平滑肌瘤病史。13例(68.4%)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6例(31.6%)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19例均具有至少一个典型的FH-DUL形态特征。低倍镜视野下:19例(100%)可见薄壁鹿角状血管,13例(68.4%)明显富于细胞,11例(57.9%)可见灶性的肺泡样水肿间质。高倍镜视野下:11例(57.9%)见奇异形核,12例(63.2%)见胞质内嗜酸性小球沉积,8例(42.1%)见显著的嗜酸性大核仁及核仁周围空晕,核分裂<5个/HPF,未见明显肿瘤性凝固性坏死。19例免疫组化均为SMA、Desmin、h-caldesmon阳性表达,FH表达完全缺失。1例行高通量测序示FH基因胚系突变阴性,可能致病变异为FH基因拷贝数缺失。19例患者随访期内复发3例(15.8%),无死亡。年龄(<35岁)、家族肿瘤史与患者术后复发率呈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FH-DUL具有一定特征的组织学形态,但并不绝对。独特的病理形态联合免疫组化检查有利于FH-DUL的诊断,结合临床特征可以指导进行遗传咨询和正式的突变检测。当患者年龄<35岁、有肿瘤家族史时,需警惕其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延胡索酸水合酶 平滑肌瘤 免疫组织化学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A Case Report with Literature Review: Parasitic Leiomyoma
3
作者 Salem Al Zoghby K. Keriakos +1 位作者 S. Daou J. Darido 《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 2019年第1期28-35,共8页
Leiomyoma is a benign tumour composed mainly of smooth muscle cells. It contains varying amount of fibrous connective tissues. Parasitic leiomyoma is a rare manifestation of uterine leiomyoma defined as a pedunculated... Leiomyoma is a benign tumour composed mainly of smooth muscle cells. It contains varying amount of fibrous connective tissues. Parasitic leiomyoma is a rare manifestation of uterine leiomyoma defined as a pedunculated subserosal fibroid that undergoes torsion and detaches from the uterus. We are reporting a case of parasitic leiomyoma in a 55 Y/O female patient that had already given her consent for the case to be published. She presented with increased abdominal girth since 6 months and body weight and consulting for possible bariatric surgery 1 month prior to presentation. Ultrasonography revealed a large heterogeneous mass starting from the pelvic region to the middle and upper abdomen of more than 37 cm compatible with an adnexal mass. On abdominopelvic MRI: presence of an enlarged heterogeneous mass that seems taking its origin from the right ovary, an exploratory laparotomy was performed. Identification and complete excision of a huge mass of cystic and solid component adherent to the uterus and the mesentery of the small bowel. Histopathologically mass was confirmed as a hyelanized leiomyoma with a focal necrobiosis with no signs of malignity. Parasitic leiomyomas are rare tumors. Imaging modalities help in diagnosis but not always. The definitive treatment is surgical excision, presenting this case due to its rarity and diagnostic difficulties 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SITIC LEIOMYOMA RARE tumors uterus
下载PDF
子宫平滑肌肉瘤并腔静脉及右心转移1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外星 孙信 +1 位作者 邓新粮 伍文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4-256,共3页
子宫平滑肌肉瘤主要来源于子宫肌层的平滑肌细胞,可单独存在或与子宫肌瘤并存,是最常见的子宫肉瘤,约占子宫肉瘤的40%,大部分发生在40岁以上的女性,最常表现为腹痛、不规则阴道流血,绝经后阴道流血及迅速增大的盆腔包块等,手术是主要的... 子宫平滑肌肉瘤主要来源于子宫肌层的平滑肌细胞,可单独存在或与子宫肌瘤并存,是最常见的子宫肉瘤,约占子宫肉瘤的40%,大部分发生在40岁以上的女性,最常表现为腹痛、不规则阴道流血,绝经后阴道流血及迅速增大的盆腔包块等,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术后可以结合化疗[1]。但复发率较高,为53%~71%,5年生存率约51%。现报道子宫平滑肌肉瘤并腔静脉及右心转移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肉瘤 心脏肿瘤 子宫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子宫平滑肌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沈丹华 鲍冬梅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408-411,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平滑肌肿瘤(SMTUM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其诊断及预后。方法报告2例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子宫平滑肌肿瘤的病理形态学特征以及临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均为绝经后女性,均因子宫肌瘤行切除术,首... 目的分析子宫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平滑肌肿瘤(SMTUM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其诊断及预后。方法报告2例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子宫平滑肌肿瘤的病理形态学特征以及临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均为绝经后女性,均因子宫肌瘤行切除术,首次手术切除标本考虑为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子宫平滑肌肿瘤,但2例分别于术后1年和2年复发。复发后再切除的肿瘤,从病理形态上看,1例可以诊断平滑肌肉瘤,1例仍考虑为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平滑肌瘤。结论绝大多数子宫平滑肌肿瘤可以依据肿瘤的核分裂象多少、是否出现细胞异型以及是否有凝固性肿瘤细胞坏死,区别良、恶性。然而,有一部分病例不具备诊断恶性平滑肌肿瘤的3项指标,但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被命名为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平滑肌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平滑肌肿瘤 子宫 病理 预后
下载PDF
利声显对肝、肾、子宫肿瘤血流信号增强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宝珍 陈莉 +2 位作者 陆世萍 孙秀英 施亚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657-659,共3页
目的 评价利声显对肝、肾、子宫肿瘤彩色多普勒信号的增强作用。方法 对35 例原发性肝癌、5 例继发性肝癌、3 例肝血管瘤、1 例肝硬化结节、3 例肾癌、3 例子宫肌瘤进行研究。将7 ml 浓度为300 mg/ml 的利声显由外... 目的 评价利声显对肝、肾、子宫肿瘤彩色多普勒信号的增强作用。方法 对35 例原发性肝癌、5 例继发性肝癌、3 例肝血管瘤、1 例肝硬化结节、3 例肾癌、3 例子宫肌瘤进行研究。将7 ml 浓度为300 mg/ml 的利声显由外周静脉注入,观察肿瘤彩色多普勒信号增强程度及脏器实质区图像。结果 32 例原发性肝癌和1 例较大的胆囊转移性肝癌的彩色多普勒信号明显增强,肝血管瘤的略增强,肝硬化结节的无增强,肾癌和子宫肌瘤的增强均好,且实质区图像改善,于4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区内又探及新的小病灶。结论 利声显对肝、肾、子宫肿瘤的血流信号均有增强作用,它对判断肿瘤的血供情况、分析肿瘤的病理性质,提高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很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利声显 肝肿瘤 肾癌 子宫肿瘤 彩超
下载PDF
Extrarenal Wilms’ Tumor of the Female Genital System: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被引量:3
7
作者 Minmin Cao Cuiping Huang +1 位作者 Yafen Wang Demei Ma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74-278,共5页
Extrarenal Wilms’ Tumors (ERWTs) are rare. There have been only 25 cases of ERWT arising from the female genital system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a 60-year-old woman with a complaint of vag... Extrarenal Wilms’ Tumors (ERWTs) are rare. There have been only 25 cases of ERWT arising from the female genital system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a 60-year-old woman with a complaint of vaginal bleeding and a polypoid mass in the uterine cavity by sonography that was demonstrated as ERWT by pathology after resection. 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histological origination,diagnosis, therapy and prognosis of ERWT in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this rare tum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arenal Wilms’ tumors uterus teratoid Wilms’ tumor
下载PDF
盆腔肿瘤术中盆底腹膜重建困难时骶前残腔的处理对策 被引量:3
8
作者 郭锦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3年第4期504-507,共4页
目的:探讨盆腔肿瘤术中盆底腹膜重建困难时骶前残腔的处理。方法:回顾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45例盆腔肿瘤患者临床资料,45例患者行肿瘤切除后由于盆底腹膜无法封闭,采用大网膜盆底铺垫或盲肠/子宫填充或肛门... 目的:探讨盆腔肿瘤术中盆底腹膜重建困难时骶前残腔的处理。方法:回顾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45例盆腔肿瘤患者临床资料,45例患者行肿瘤切除后由于盆底腹膜无法封闭,采用大网膜盆底铺垫或盲肠/子宫填充或肛门后弧形切开骶前填塞纱垫,从而消除骶前残腔。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无1例出现由于肠管坠入盆底造成肠梗阻的发生;1例出现尿瘘,1例出现会阴部感染,2例出现腹腔积液,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本组患者无1例死亡。结论:采用大网膜盆底铺垫或盲肠/子宫填充或肛门后弧形切开骶前填塞纱垫的方法,消除了骶前残腔,是预防肠管坠入盆底形成肠梗阻的有效方法,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大网膜盆底铺垫 盲肠 子宫填充 纱垫填塞
下载PDF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子宫穿孔
9
作者 阳志宁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4期19-21,共3页
64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8例自发性子宫穿孔,发生率为12.5%。采用子宫切除止血,术后经多途径、多疗程化疗,其中6例健存,2例死亡。强调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子宫穿孔应及时手术止血,手术结束时反复腹腔冲冼,术后经腹注射抗癌药物并结合全身化... 64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8例自发性子宫穿孔,发生率为12.5%。采用子宫切除止血,术后经多途径、多疗程化疗,其中6例健存,2例死亡。强调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子宫穿孔应及时手术止血,手术结束时反复腹腔冲冼,术后经腹注射抗癌药物并结合全身化疗是获得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子宫穿孔 子宫切除 冲洗 化疗
下载PDF
腹腔镜下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37
10
作者 白文佩 穆兰芳 +3 位作者 周应芳 李克敏 林怀宪 秦小琪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03-905,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经腹腔镜或开腹剔除肌瘤、最大肌瘤直径小于8cm的患者资料,其中腹腔镜组82例,开腹组78例,比较其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两组手术时间...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经腹腔镜或开腹剔除肌瘤、最大肌瘤直径小于8cm的患者资料,其中腹腔镜组82例,开腹组78例,比较其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剔除肌瘤总重量、剔除肌瘤个数差异无显著性;比较两组术中出血、最大肌瘤位于子宫后壁[腹腔镜组13.41%(11例)vs开腹组23.08%(18例)]、术后发热[腹腔镜组21.95%(18例)vs开腹组48.72%(38例)]、术后使用止痛剂[腹腔镜组41.46%(34例)vs开腹组67.95%(53例)]、住院时间[腹腔镜组(7.14±1.67)dvs开腹组(10.25±2.76)d]、生活恢复自理时间[腹腔镜组(5.45±2.82)dvs开腹组(10.61±5.27)d]和重返工作岗位时间[腹腔镜组(28.25±11.18)dvs开腹组(39.12±13.25)d],腹腔镜组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中转开腹比例为2.44%(2例)。2年(0.5~5.0年)的随访提示两组间复发率和妊娠率相似,复发率腹腔镜组2.44%(2例)、开腹组3.85%(3例),妊娠率腹腔镜组6.10%(5例)、开腹组5.13%(4例),无瘢痕破裂病例。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最大直径小于8cm的病例,经腹腔镜剔除是安全有效的,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少、恢复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瘤剔除术 经腹 腹腔镜 子宫肿瘤 子宫手术
下载PDF
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换(EMT)在癌症转移、胚胎发育及哺乳动物雌性生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秀红 杨增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7-313,共7页
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具有极性的上皮细胞转换为具有运动能力的间充质细胞并获得侵袭和迁移能力的过程,它存在于动物多个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并涉及复杂的信号通路调节过程,行使多种生理功... 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具有极性的上皮细胞转换为具有运动能力的间充质细胞并获得侵袭和迁移能力的过程,它存在于动物多个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并涉及复杂的信号通路调节过程,行使多种生理功能.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EMT和MET(间充质细胞向上皮细胞转换)的相互转换,对于器官的形成及发育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EMT还可促进肿瘤的转移.在卵巢、子宫以及胎盘等雌性生殖系统中也都涉及到EMT过程的发生.卵巢中发生的EMT有利于排卵后的修复,子宫中早期蜕膜化过程中发生的MET可使胚胎更好地锚定在子宫中,而胎盘形成过程中发生的EMT则有利于母体和胎儿之间进行营养和气体的交换.这些生殖过程中发生的EMT一旦失败,则可能导致相关的生殖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T 肿瘤转移 胚胎发育 卵巢 子宫 胎盘
下载PDF
原位杂交检测子宫内膜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DNA 被引量:6
12
作者 夏佩莹 汪万英 +2 位作者 赵发英 郭才 何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4-45,F003,共3页
目的 研究细菌L型感染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相关性。方法 用革兰染色、免疫组化和DNA核酸探针原位杂交等方法 ,对 6 6例子宫内膜腺癌 ,3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进行检测。结果 子宫内膜腺癌和内膜增生症中革兰氏染色细菌L型阳性率分别为 5 4 5... 目的 研究细菌L型感染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相关性。方法 用革兰染色、免疫组化和DNA核酸探针原位杂交等方法 ,对 6 6例子宫内膜腺癌 ,3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进行检测。结果 子宫内膜腺癌和内膜增生症中革兰氏染色细菌L型阳性率分别为 5 4 5 % ,5 6 7% ;免疫组化染色 (S -P法 )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5 6 1%和 6 0 6 % ;2 0例子宫内膜腺癌标本 ,用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 )L型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作原位杂交 ,结果发现 45 %的宫内膜腺上皮细胞核内显示有金葡菌L型DNA阳性颗粒。结论 提示细菌及其L型可侵入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 ,导致细胞异常增生甚至肿瘤发生。证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与细菌L型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 DNA 原位杂交 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早期卵巢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误诊患者特征及潜在因素分析
13
作者 游玉平 林聪平 +6 位作者 程婷 柯梓花 李祖玲 陈琦芳 陈兰花 缪秋菊 吴仲秋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7期1-7,共7页
目的分析早期卵巢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误诊患者特征及潜在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60例疑似早期卵巢癌患者,术前行TVCDS,术后行病理学检查。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假阴性组与假阳性组,分析误诊... 目的分析早期卵巢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误诊患者特征及潜在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60例疑似早期卵巢癌患者,术前行TVCDS,术后行病理学检查。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假阴性组与假阳性组,分析误诊患者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卵巢癌诊断的影响因素。行潜在类别分析(LCA)比较影响因素分布特征差异。结果TVCDS发现卵巢癌阳性与阴性分别为127例、33例,病理学检查显示阳性与阴性分别为131例、29例,TVCDS与病理学检查阳性相符者104例,阴性相符者6例,假阳性23例,假阴性27例,共误诊50例。16例误诊为卵巢囊肿,11例误诊为子宫腺肌症,2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误诊为卵巢癌。淋巴结转移、血流情况、包膜完整性、腹腔积液是早期卵巢癌诊断的影响因素(P<0.01)。LCA表明上述因素对早期卵巢癌误诊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结论早期卵巢癌特征不明显,易与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混淆,造成TVCDS误诊。淋巴结转移、血流情况、包膜完整性、腹腔积液是早期卵巢癌诊断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早期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误诊 卵巢囊肿 子宫腺肌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子宫腺瘤样瘤误诊为子宫肌瘤二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葛开霞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1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对曾误诊为子宫肌瘤的子宫腺瘤样瘤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2例分别因发现盆腔包块1月余及无明显诱因突发下腹部疼痛4 d入院,行子宫及双侧附件彩色多普勒超声...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对曾误诊为子宫肌瘤的子宫腺瘤样瘤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2例分别因发现盆腔包块1月余及无明显诱因突发下腹部疼痛4 d入院,行子宫及双侧附件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检查诊断子宫肌瘤1例、卵巢黄体破裂并子宫肌瘤1例,皆行手术切除病灶,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腺瘤样瘤,术后均病情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和1年均未出现复发等情况。结论子宫腺瘤样瘤发病率低且缺乏特异性临床及超声表现,易漏误诊。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子宫腺瘤样瘤的警惕性,加强对该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的认识和了解,以减少或避免其误诊,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样瘤 子宫 误诊 平滑肌瘤
下载PDF
李光荣教授妇科经验举隅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叶秀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2-13,共2页
李教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肌瘤虽同属积,但病因病机、主要临床症状不完全相同,用药亦有所不同。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虽然复杂,但辨证关键为气虚血瘀,治以活血化瘀为主,攻积而不伤正,以中药内服、局部用药、灌肠等综合疗法治疗。子... 李教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肌瘤虽同属积,但病因病机、主要临床症状不完全相同,用药亦有所不同。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虽然复杂,但辨证关键为气虚血瘀,治以活血化瘀为主,攻积而不伤正,以中药内服、局部用药、灌肠等综合疗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为月经量多,病机重点为瘀血与痰湿相胶结而成,治以通瘀散结,使瘀去则血行有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肿瘤 中医病机 中药疗法
下载PDF
LECTIN HISTOCHEMICAL STUDY ON ENDOMETRIAL PROLIFERATION, HYPERPLASIA AND ADENOCARCINOMA
16
作者 唐建武 朱正美 +3 位作者 张众 高桂贤 孙军霞 张淑媛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3期42-47,共6页
The binding capacity of 5 lectins in endemetrial proliferation, hyperplasia and adenocarcinoma were studied histochemicaily. The staining density of ConA and WGA bound to intercellular and basal protion, the positive ... The binding capacity of 5 lectins in endemetrial proliferation, hyperplasia and adenocarcinoma were studied histochemicaily. The staining density of ConA and WGA bound to intercellular and basal protion, the positive reaction and the density of both agglutinins to luminal borders were increased with the proliferative degree of endometrial glandular cells from proliferation to neoplasm, with the most significant binding in adenocarcinomaHowever, WGA and RCA binding to basal portion of malignant cells was weak, but stronger in the outer edge of tumor mass.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lectin binding capacity provides a new probe to judge the proliferative degree and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endometrial glandular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ctin 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 tumor uterus.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阮佩英 许小春 《天津中医药》 CAS 2007年第4期339-340,共2页
根据中西医学有关子宫肌瘤的病因病理,选取有调整内分泌功能、消炎、活血化瘀散结、提高免疫力的中药辨证组方,治疗子宫肌瘤及卵巢囊肿有良好疗效。
关键词 子宫肌瘤 中医药治疗 体会
下载PDF
7例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临床病理分析
18
作者 石燕云 岑玉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3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对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结果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子宫增大、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盆腔包块等。镜... 目的探讨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对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结果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子宫增大、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盆腔包块等。镜下部分或全部细胞核奇异,可见巨核、多核及核内粉红染云雾状假性包含体,核分裂象1~2个/10高倍视野(HPF)。结论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临床上比较少见,易误诊,其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靠苏木精-伊红(HE)切片观察。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细胞形态虽奇异,但属良性肿瘤,手术切除为最佳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奇异型平滑肌瘤 临床病理分析
下载PDF
子宫恶性肿瘤血清标志物CA_(125),CA_(199),CA_(153)检测的临床意义
19
作者 吴先旺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82-84,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标志物CA125,CA199,CA153含量,探讨其能否作为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中的一项检测指标.方法:对103例子宫恶性肿瘤治疗前检测血清中CA125,CA199,CA153含量,部分患者治疗后追踪检测血清中CA125,CA199,C...  目的:通过检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标志物CA125,CA199,CA153含量,探讨其能否作为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中的一项检测指标.方法:对103例子宫恶性肿瘤治疗前检测血清中CA125,CA199,CA153含量,部分患者治疗后追踪检测血清中CA125,CA199,CA153含量.结果:治疗前血清中CA125,CA199,CA153在Ⅰ、Ⅱ期子宫内膜腺癌及腺鳞癌的阳性率明显低于Ⅲ、Ⅳ期(P<0.01).肿瘤切除后,CA125,CA199,CA153转为阴性,肿瘤复发或转移时标志物又复阳性.结论:CA125,CA199,CA153的检测有助于治疗效果的评价、病情监测及预后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恶性肿瘤 血清标志物 治疗效果 检测指标 临床医学
下载PDF
子宫肿瘤的超声诊断与病理分析
20
作者 杨伟萍 丁战玲 +1 位作者 李航 李蔚英 《肿瘤防治杂志》 2001年第2期177-178,共2页
目的 :探讨子宫肿瘤的超声影像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特点。方法 :全部病例术前采用超声诊断仪经腹部检查 ,并经手术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12 1例子宫肿瘤的超声诊断总符合率为92 .56% ,误诊率 7.4 5% ;良性肿瘤的超声诊断符合率... 目的 :探讨子宫肿瘤的超声影像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特点。方法 :全部病例术前采用超声诊断仪经腹部检查 ,并经手术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12 1例子宫肿瘤的超声诊断总符合率为92 .56% ,误诊率 7.4 5% ;良性肿瘤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 93.0 6% ;恶性为 91.84 %。结论 :根据子宫肿瘤的大小、形态、病灶周边及内部声像图特点、临床表现等综合分析 ,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子宫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超声诊断 病理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