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剂量递减联合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治疗外周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
14
1
作者
高洁生
康志平
+4 位作者
彭文峰
陈进伟
李芬
田静
谢希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剂量递减联合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治疗外周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第一阶段,即开始后的头8周,将60例纳入研究的AS患者按年龄、...
目的评价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剂量递减联合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治疗外周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第一阶段,即开始后的头8周,将60例纳入研究的AS患者按年龄、病程、病情、疾病活动性配对,然后随机纳入rhTNFR—Fc正常推荐剂量(25mg,每周2次×16次,皮下注射)作为对照组和rhTNFR—Fc剂量递减(25mg,每周1次×4次;随后改为12.5mg,每周1次×4次;再改为12.5mg,每10d1次×6次;后改为12.5mg,每15d1次×4次,皮下注射)+甲氨蝶呤(MTX)(7.5mg,每周1次,口服)+柳氮磺砒啶(SASP)(1g,每日2次,口服)+沙利度胺(100mg,每晚1次,口服)联合治疗为受试组。第二阶段即第9.24周为开放研究,在原有30例的基础上新纳入42例,全部采用受试组治疗方案治疗。全部病例在第0、4、8、16、24周进行临床和实验室评价。结果在第一阶段到达4周时,总体疗效评价达到AS疗效评价标准20%(ASAS20)改善标准者2组均为100%,达到ASAS50改善标准者对照组为97%(29/30),受试组为83%(25/30);当第8周时,2组达到ASAS20改善标准者均为100%,达到ASAS50改善标准者对照组为100%(13/13例),受试组为97%(29/30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二阶段72例纳入开放研究,16周时,72例全部获得ASAS20改善标准,63例(88%)获得ASAS50改善标准;24周时,72例(100%)均保持ASAS20改善标准,71例(99%)获得ASAS50改善标准。安全性和耐受性均佳,2组患者中各有1例出现感染,1例转氨酶轻度升高,受试组中有2例白细胞轻度降低,对照组中2例有注射部位的皮肤反应。结论rhTNFR—Fc剂量递减联合DMARDs治疗外周型活动性AS是一种高效、优价、安全、具有良好耐受性和依从性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肽和相关蛋白质类
抗风湿药
脊柱炎
强直性
原文传递
题名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剂量递减联合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治疗外周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
14
1
作者
高洁生
康志平
彭文峰
陈进伟
李芬
田静
谢希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风湿免疫科
出处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2,共5页
文摘
目的评价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剂量递减联合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治疗外周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第一阶段,即开始后的头8周,将60例纳入研究的AS患者按年龄、病程、病情、疾病活动性配对,然后随机纳入rhTNFR—Fc正常推荐剂量(25mg,每周2次×16次,皮下注射)作为对照组和rhTNFR—Fc剂量递减(25mg,每周1次×4次;随后改为12.5mg,每周1次×4次;再改为12.5mg,每10d1次×6次;后改为12.5mg,每15d1次×4次,皮下注射)+甲氨蝶呤(MTX)(7.5mg,每周1次,口服)+柳氮磺砒啶(SASP)(1g,每日2次,口服)+沙利度胺(100mg,每晚1次,口服)联合治疗为受试组。第二阶段即第9.24周为开放研究,在原有30例的基础上新纳入42例,全部采用受试组治疗方案治疗。全部病例在第0、4、8、16、24周进行临床和实验室评价。结果在第一阶段到达4周时,总体疗效评价达到AS疗效评价标准20%(ASAS20)改善标准者2组均为100%,达到ASAS50改善标准者对照组为97%(29/30),受试组为83%(25/30);当第8周时,2组达到ASAS20改善标准者均为100%,达到ASAS50改善标准者对照组为100%(13/13例),受试组为97%(29/30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二阶段72例纳入开放研究,16周时,72例全部获得ASAS20改善标准,63例(88%)获得ASAS50改善标准;24周时,72例(100%)均保持ASAS20改善标准,71例(99%)获得ASAS50改善标准。安全性和耐受性均佳,2组患者中各有1例出现感染,1例转氨酶轻度升高,受试组中有2例白细胞轻度降低,对照组中2例有注射部位的皮肤反应。结论rhTNFR—Fc剂量递减联合DMARDs治疗外周型活动性AS是一种高效、优价、安全、具有良好耐受性和依从性的好方法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肽和相关蛋白质类
抗风湿药
脊柱炎
强直性
Keywords
tumor
neurosis
factor
receptor
-
associated
peptides
and
proteins
Antirheumatic
agents
Spondylitis,
ankylosing
分类号
R593.23 [医药卫生—内科学]
R735.7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剂量递减联合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治疗外周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评价
高洁生
康志平
彭文峰
陈进伟
李芬
田静
谢希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