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阳卫立 杨荣萍 +2 位作者 罗永胜 胡双 刘清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6期887-891,共5页
目的探讨7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胃癌患者375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7种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CA125、CA50、CA242、AFP的联合检测结果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胃癌患者在术前Ⅲ~Ⅳ期时血清肿瘤标志... 目的探讨7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胃癌患者375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7种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CA125、CA50、CA242、AFP的联合检测结果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胃癌患者在术前Ⅲ~Ⅳ期时血清肿瘤标志物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转移时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术后无复发转移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种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CA125、CA50、CA242和AFP敏感度分别为76.27%、50.13%、66.40%、73.60%、45.60%、58.93%和53.33%;特异度分别为80.27%、82.13%、79.73%、85.33%、84.27%、84.39%和83.73%;有效性分别为77.33%、57.33%、69.60%、76.27%、53.33%、64.80%和60.00%,而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有效性分别为93.33%、87.73%和92.27%,其值均高于各单项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年龄、性别、TNM分期和肿瘤标志物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NM(OR=2.121)、CEA(OR=2.233)、CA199(OR=2.124)和CA724(OR=2.135)是胃癌患者死亡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结论 7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术后胃癌患者复发或转移的辅助诊断的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临床诊断
下载PDF
胃癌肿瘤标志物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嘉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8期12-14,共3页
目的对胃癌相关的多项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以及含量变化进行观察,进而筛选出胃癌肿瘤标志物,并对该标志物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探究。方法 35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27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利用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测定两组血清中... 目的对胃癌相关的多项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以及含量变化进行观察,进而筛选出胃癌肿瘤标志物,并对该标志物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探究。方法 35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27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利用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测定两组血清中多种肿瘤标志物。比较两组12种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25、甲胎蛋白(AFP)、铁蛋白(Ferritin)、CA15-3、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癌胚抗原(CEA)、CA242、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生长激素(HGH)]的阳性情况;CEA、CA19-9、Ferritin、CA242、CA125肿瘤标志物含量;中医辨证分型阳性情况。结果观察组的CA125、Ferritin、CEA、CA242、CA19-9阳性率分别为42.86%、25.71%、45.71%、34.29%、42.86%,均高于对照组的18.52%、3.70%、18.52%、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AFP、CA15-3、PSA、f-PSA、NSE、β-HCG、HGH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EA、CA19-9、Ferritin、CA242、CA125肿瘤标志物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辨证分型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显著升高,总体上实证(肝胃不和型、痰湿凝结型)阳性率显著低于虚证(胃热伤阴型、脾胃虚寒型、气血双亏型)阳性率。结论蛋白芯片检测与胃癌肿瘤标志物结合诊断胃癌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CEA、CA19-9、Ferritin、CA242、CA125为5种价值型相对较高的标志物,并且其表达量与阳性率与中医辨证分型具有高度相关性,可为临床胃癌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肿瘤标志物 阳性率 中医辨证分型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小兵 付超 +7 位作者 田海梅 李艳芬 李茉 程冬婉 常青云 刘珊 齐军 张伟 《癌症进展》 2011年第4期379-383,共5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胃癌诊断、治疗监测及复发预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自主研制的MIC-1检测试剂盒检测179例不同临床分期的胃癌患者、9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及200例健康人群血清样本中MIC-1水平,并对部分肿瘤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胃癌诊断、治疗监测及复发预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自主研制的MIC-1检测试剂盒检测179例不同临床分期的胃癌患者、9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及200例健康人群血清样本中MIC-1水平,并对部分肿瘤患者进行动态监测;同时应用罗氏Cobas 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上述样品的CEA和CA19-9水平,并与MIC-1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胃癌患者组MIC-1血清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951.68±785.40,532.92±222.16,391.56±299.55,P<0.001);MIC-1在早期胃癌患者(Ⅰ期和Ⅱ期)中显示出良好的诊断敏感性,远优于CEA和CA19-9(Ⅰ期:28.6%、8.6%、5.7%;Ⅱ期:37.8%、17.8%、0%);MIC-1、CEA和CA19-9联合检测,可由原来CEA18.4%和CA19-9 10.0%的灵敏度提高至52.0%,显著优于MIC-1、CEA和CA19-9单独检测;MIC-1血清水平在有效治疗后显著下降(P=0.004),复发转移时MIC-1水平显著升高(P=0.002)。结论研究结果明确显示MIC-1是胃癌有效的新血清肿瘤生物标志物,对于提高胃癌的诊断和早期诊断水平以及评价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肿瘤标志物 胃癌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