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胡玲 程文 +5 位作者 韩雪 邵华 孙一欣 王秋程 孔祥崇 董婧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3期1846-184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276例患者的资料。共302个病灶,均经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每个病灶至...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276例患者的资料。共302个病灶,均经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每个病灶至少取3针。肿瘤级别的诊断依据是Bloom-Richardson组织学分级法。统计学方法应用科恩卡方检验,评估的内容包括低估率、高估率、不同大小(小肿瘤组:<1.0cm,中间组:1.0-2.5cm,大肿瘤组:>2.5cm)病灶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穿刺活检结果和术后病理结果的总体符合率为72.0%(simpleκ=0.52;95%CI,0.38-0.61),穿刺活检对Grade 3级的诊断符合率89.7%(61/68),Grade 2级诊断符合率66.7%(120/180),Grade 1级诊断符合率65.8%(25/38)。穿刺活检对浸润性导管癌的总体高估率22.0%,总体低估率5.9%。当肿瘤体积增大时,穿刺活检容易出现较高的低估率,大肿瘤组42.4%,中间组21.9%,小肿瘤组16.0%(P<0.003)。结论: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能够准确预测高级别浸润性乳腺导管癌,肿瘤体积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穿刺活检的准确性,造成较高的低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导管癌 肿瘤分级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
下载PDF
肝细胞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与肿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
作者 范培丽 丁红 +4 位作者 郭家恺 林希元 纪元 孙惠川 王文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243-224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肝细胞癌(HCC)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肿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对77个HCC病灶进行CEUS检查和脱机定量分析,得到下列定量参数:曲线峰值减半斜率(SD)、强度增量(ISI)、曲线下面积(AUC)和灌注系数(BF)以及肿...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肝细胞癌(HCC)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肿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对77个HCC病灶进行CEUS检查和脱机定量分析,得到下列定量参数:曲线峰值减半斜率(SD)、强度增量(ISI)、曲线下面积(AUC)和灌注系数(BF)以及肿瘤与肝实质相应参数相比所得的标化值sISI、sAUC和sBF。根据Edmonson病理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SD、AUC和BF以及标化值sISI、sAUC和sBF在不同分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UC、BF、sISI、sAUC和sBF分别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P<0.05)。分化好的HCC灌注值更高(P<0.05)。结论CEUS定量分析能间接反映HCC的分化程度,具有揭示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性 肝肿瘤 肿瘤分级
下载PDF
额叶胶质瘤患者额顶网络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3
作者 齐崇 李一鸣 +2 位作者 王瑞 孟蓝熙 李少武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07-712,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额叶胶质瘤患者静息状态下额顶网络内功能连接强度变化与肿瘤级别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44例额叶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高级别胶质瘤(HGG)25例,低级别... 目的初步探讨额叶胶质瘤患者静息状态下额顶网络内功能连接强度变化与肿瘤级别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44例额叶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高级别胶质瘤(HGG)25例,低级别胶质瘤(LGG)19例;同时纳入与患者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21名健康对照者。全级别胶质瘤组和健康对照组均完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以额顶网络内4个重要脑区为感兴趣区,分别为左外侧前额叶皮质(LPFC_L)、右外侧前额叶皮质(LPFC_R)、左后顶叶皮质(PPC_L)和右后顶叶皮质(PPC_R),经过数据处理得到各脑区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值,并进行组间比较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全级别胶质瘤组的LPFC_L与PPC_L以及LPFC_R与PPC_L的功能连接强度值均显著减小(均P<0.05)。HGG组、LGG组和健康对照组的LPFC_L与PPC_L以及LPFC_R与PPC_L的功能连接强度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GG组的LPFC_L与PPC_L以及LPFC_R与PPC_L的功能连接强度值均显著减小(均P<0.05),而LGG组各脑区间功能连接强度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肿瘤体积与各脑区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值均无相关性(均P>0.05)。全级别胶质瘤组的功能连接强度值的相关系数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组(P=0.009)。HGG组、LGG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功能连接强度值的相关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功能连接强度值的相关系数在HGG组显著增大(P=0.044),在LGG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8)。结论额叶胶质瘤患者静息状态下额顶网络内功能连接强度减弱,高、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额顶网络发生的功能改变不同,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额顶网络功能连接强度显著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额叶 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 额顶网络 肿瘤级别
原文传递
B7-H4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4
作者 钱韵 姚航平 +2 位作者 沈玲 程林芳 张立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目的:研究共刺激分子B7-H4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7-H4分子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评价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B7-H4在胞浆和(或)胞膜弥漫表达,表达量显著高于... 目的:研究共刺激分子B7-H4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7-H4分子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评价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B7-H4在胞浆和(或)胞膜弥漫表达,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0.05)。B7-H4在临床肿瘤分级较高患者的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强于临床肿瘤分级较低患者的前列腺癌组织。结论:B7-H4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与患者肿瘤分级密切相关。异常表达的B7-H4在肿瘤的发生、进展中起到一定作用,有望成为肿瘤新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指标,封闭肿瘤组织中的B7-H4有可能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病理学 前列腺肿瘤/诊断 免疫疗法 B7-H4 前列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分级
下载PDF
多模态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风险分层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闫斌 赵婷婷 梁秀芬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1583-1586,共4页
子宫内膜癌(EC)的预后因素包括肿瘤FIGO分期、肌层侵犯深度、淋巴血管间隙浸润,肿瘤的病理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与否。筛选高危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避免低危患者过度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MRI是EC术前分期最有价值的检查手段之... 子宫内膜癌(EC)的预后因素包括肿瘤FIGO分期、肌层侵犯深度、淋巴血管间隙浸润,肿瘤的病理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与否。筛选高危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避免低危患者过度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MRI是EC术前分期最有价值的检查手段之一,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MR动态增强扫描以及MR影像组学分析等多模态技术均已用于EC的术前风险评价。本文将对多模态MRI在EC术前风险分层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分期 病理分级 淋巴血管间隙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弥散成像(DWI)在脑胶质瘤诊断、术前分型及手术指导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虎 姚倩东 +1 位作者 芮军 顾聪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2期14-17,共4页
目的为了解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胶质瘤诊断、术前分型及手术指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62例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为单发脑转移瘤患者,19例低级别胶质瘤(WHO Ⅰ~Ⅱ),22例高... 目的为了解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胶质瘤诊断、术前分型及手术指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62例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为单发脑转移瘤患者,19例低级别胶质瘤(WHO Ⅰ~Ⅱ),22例高级别胶质瘤(WHO Ⅲ~Ⅳ),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T_(1)WI、T_(2)WI平扫,DWI及增强扫描,并测量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区、对侧正常区的ADC值,利用受试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瘤实质区ADC值对脑胶质瘤分级的价值,同时统计患者术后肿瘤镜下全切率、致残率。结果脑胶质瘤和转移瘤实质区及瘤周水肿区ADC值均高于对侧正常区(P<0.05),并且脑转移瘤瘤周水肿区ADC值和rADC-p值要高于脑胶质瘤(P<0.05);低级别脑胶质瘤的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ADC、rADC-t、rADC-p值均高于高级别胶质瘤(P<0.05)。ROC结果显示,瘤实质区ADC值诊断脑胶质瘤级别的AUC为0.830,95%CI为0.705~0.955,最佳临界点为1.165×10^(-3)mm^(2)/s。参考DWI进行脑胶质瘤患者肿瘤切除的镜下全切率为64.29%(27/42),术后致残率为21.43%(9/42)。结论参考DWI检查的瘤周水肿区ADC值和rADC-p值能够有助于鉴别脑转移瘤和脑胶质瘤,而瘤实质区ADC值可帮助术前脑胶质瘤分级,并且还能指导术者最大范围切除瘤体,降低术后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肿瘤分级 磁共振DWI 表观扩散系数值
下载PDF
MRI图像纹理分析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旭东 林晓珠 +5 位作者 房炜桓 谢环环 陈楠 柴维敏 严福华 陈克敏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6期601-606,共6页
目的 :探讨MRI图像纹理分析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4例经手术或病理活检确诊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MRI图像,运用Ma Zda软件通过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的方式提取病变的纹理特... 目的 :探讨MRI图像纹理分析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4例经手术或病理活检确诊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MRI图像,运用Ma Zda软件通过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的方式提取病变的纹理特征,通过特征选择方法选出最具鉴别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级的纹理特征,方法包括Fisher系数(Fisher coefficient,Fisher)、分类错误概率联合平均相关系数(classification error probability combined averag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POE+ACC)、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MI)及上述3种方法的联合法(FPM)。用特征分类统计方法,判别3种病理分级(G1、G2、G3),结果以判错率形式表示。结果:特征选择方法中,3种方法联合法(FPM)选择的纹理特征鉴别3种病理分级的判错率最低,为9.38%(6/64);特征统计方法中,非线性判别分析(non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NDA)区分G1、G2、G3 3种分级的判错率要低于原始数据分析(raw data analysis,RD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各序列中,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纹理分析判错率最低,但各序列之间的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图像纹理分析可作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术前分级的辅助工具,采用Fisher系数、分类错误概率联合平均相关系数(POE+ACC)和互信息(MI)3种方法联合(FPM)的MRI图像纹理特征选择技术,结合非线性判别分析(NDA)方法 ,有较低的错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 特征选择 病理分级
原文传递
胶质瘤中环状RNA has-circ-0037251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徐泽彪 胡珍渊 +1 位作者 方永军 王首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229-232,共4页
目的:检测环状RNA has-circ-003725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has-circ-0037251对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影响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测定has-circ-003725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胶... 目的:检测环状RNA has-circ-003725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has-circ-0037251对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影响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测定has-circ-003725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法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结果:has-circ-003725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相比正常脑组织显著增高,其表达水平与WHO分级和KPS评分有关系(均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等无关(均P>0.05)。has-circ-0037251高表达组生存时间更短,高WHO分级、KPS评分<80、has-circ-0037251的高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as-circ-0037251在胶质瘤患者中高表达,且为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胶质瘤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及潜在的研究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has-circ-0037251 胶质瘤 预后 KPS评分 肿瘤分化程度 肿瘤分级
下载PDF
卵巢癌起源的分子标志物及其与输卵管上皮病变类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6
9
作者 袁亦姝 朱薇 +3 位作者 龚光辉 蒋晶 王祎璇 吴晓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8-534,共7页
目的:探讨P53、配对盒基因8抗体(pairing box gene 8 antibody,PAX8)和钙网膜蛋白(calcium omentum protein,Calretinin)在卵巢肿瘤组织与输卵管上皮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起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3份输卵管上皮和卵巢... 目的:探讨P53、配对盒基因8抗体(pairing box gene 8 antibody,PAX8)和钙网膜蛋白(calcium omentum protein,Calretinin)在卵巢肿瘤组织与输卵管上皮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起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3份输卵管上皮和卵巢肿瘤组织中P53,PAX8和Calretinin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卵巢肿瘤分级的关系。结果:在卵巢癌中,卵巢肿瘤组织P53或PAX8阳性与高级别浆液性癌相关,而Calretinin阳性与低级别浆液性癌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卵巢肿瘤组织PAX8和Calretinin联合表达与卵巢肿瘤级别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肿瘤组织P53和Calretinin联合表达与卵巢肿瘤级别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肿瘤组织P53和PAX8联合表达与卵巢肿瘤级别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上皮P53表达与卵巢癌恶性程度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上皮恶性病变与高级别浆液性癌相关,输卵管上皮正常或非典型增生与低级别浆液性癌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联合检测P53,PAX8和Calretinin对卵巢癌级别的判定具有辅助作用,输卵管上皮中HE形态和P53的表达对诊断卵巢癌的级别具有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输卵管上皮 起源 肿瘤级别
下载PDF
磁共振梯度多回波R_2~*成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分级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佩玉 倪衡建 顾红梅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梯度多回波R_2~*成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分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直肠癌患者的MRI资料,分别测量直肠癌各分期分级的平均R_2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分析其统计学差异。结果各组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磁共振梯度多回波R_2~*成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分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直肠癌患者的MRI资料,分别测量直肠癌各分期分级的平均R_2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分析其统计学差异。结果各组研究对象的平均R_2值分别为T1+2期(47.4589±24.8612)Hz,T3期(66.6767±23.2849)Hz,T4期(45.8760±27.5860)Hz。T3期与T1+2期、T4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期与T4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淋巴结转移组平均R_2值为(61.8931±28.7860)Hz,有淋巴结转移组中平均R_2值为(51.1743±20.5840)Hz,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分化组平均R_2值为(26.7467±1.4814)Hz,中分化组平均R_2值为(64.9168±24.1758)Hz,低分化组平均R_2值为(49.4545±23.2327)Hz,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梯度多回波R_2~*成像有助于鉴别诊断直肠癌术前T分期及病理分级,但是对于直肠癌术前N分期价值不大,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分期 分级 梯度多回波R2*成像技术
原文传递
MTA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灵通 刘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MTA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GCBI数据库分析MTA2在各肿瘤组织中的m 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TA2、ER、PR、p53和Ki-67在119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21例癌旁组织中... 目的·探讨MTA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GCBI数据库分析MTA2在各肿瘤组织中的m 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TA2、ER、PR、p53和Ki-67在119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21例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并统计分析MTA2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与ER、PR、p53和Ki-67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GCBI数据库中,MTA2在包括子宫内膜癌在内的多数肿瘤中的表达均上调。MTA2在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表达水平(P=0.000);MTA2的表达与肿瘤分级有关(χ~2=8.072,P=0.018);MTA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0.227,P=0.013),而与ER、PR和p53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MTA2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具有重要作用,预示MTA2具有成为诊断分子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MTA2 表达 肿瘤分级 KI-67
下载PDF
尿路上皮癌特异新基因尿路上皮癌抗原1表达强度与尿路上皮癌分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阳 张争 +2 位作者 雷洪恩 何志嵩 辛殿祺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0期I0015-I0018,共4页
目的找到与尿路上皮癌抗原1(UCA1)表达强度相关的临床病理学参数,为该基因在膀胱癌发生或进展中的功能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逆转录PCR检测83例尿路上皮癌(膀胱癌48例,肾盂癌23例,输尿管癌12例)组织中UCA1的表达强度,同时用Northern印... 目的找到与尿路上皮癌抗原1(UCA1)表达强度相关的临床病理学参数,为该基因在膀胱癌发生或进展中的功能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逆转录PCR检测83例尿路上皮癌(膀胱癌48例,肾盂癌23例,输尿管癌12例)组织中UCA1的表达强度,同时用Northern印迹法分别检测3例尿路上皮癌(3种癌各1例)的UCA1表达。用Spearman's非参数分析研究UCA1表达强度与4个临床病理学参数(患者性别,肿瘤分期、分级及数量)的相关性。按照4个临床病理学参数将尿路上皮癌分为不同亚组,用Mann-Whitney检验来比较UCA1在不同亚组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UCA1在83例尿路上皮癌中总体表达率达84.3%(70/83),在3种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5.4%(41/48)、83.3%(10/12)、82.6%(19/23)。UCA1表达强度与肿瘤分级有相关性,相关系数0.269(P=0.014),且高级别肿瘤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低级别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而患者性别、分期及肿瘤数量与UCA1表达强度均无相关性。结论 UCA1与尿路上皮癌分级的显著相关性说明该基因可能与尿路上皮癌的进展有关,对此需要更深入的功能学研究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皮癌抗原1 尿路上皮癌 癌分级
原文传递
膀胱癌组织MAGE-A3表达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高峰 黄智红 +6 位作者 吕磊 向威 孙莹 朱金燕 袁敬东 章传华 吴维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0-184,196,共6页
目的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研究检测膀胱癌组织及不同膀胱癌细胞系中黑色素瘤抗原-A3(melanoma-associated antigen-A3,MAGE-A3)的表达情况,探讨MAGE-A3表达水平与膀胱癌分期、分级及无进展生存期等的关系... 目的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研究检测膀胱癌组织及不同膀胱癌细胞系中黑色素瘤抗原-A3(melanoma-associated antigen-A3,MAGE-A3)的表达情况,探讨MAGE-A3表达水平与膀胱癌分期、分级及无进展生存期等的关系,分析MAGE-A3的表达水平对不同膀胱癌细胞系增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6-01-2016-05-31武汉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膀胱癌患者120例。培养膀胱癌细胞系5367、HT1376及EJ-28。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膀胱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膀胱组织及膀胱癌细胞系中MAGE-A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MAGE-A3蛋白阳性率;采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敲减膀胱癌细胞系中MAGE-A3的表达水平,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MAGE-A3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膀胱癌组织中MAGE-A3mRNA的表达水平为3.31±1.28,高于癌旁组织的1.38±0.57和正常组织的0.94±0.36,F=22.85,P<0.05;膀胱癌组织中MAGE-A3蛋白的表达水平为0.91±0.32,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0.22±0.07和正常组织的0.16±0.11,F=30.48,P<0.05。120例膀胱癌患者中,56例膀胱癌组织MAGE-A3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46.7%;MAGE-A3mRNA在5367和HT1376细胞系表达水平较高,在EJ-28细胞未检测到表达。在不同病理分期(χ2=13.718,P=0.008)、病理分级(χ2=11.345,P=0.01)和无进展生存期(χ2=4.262,P=0.039)之间,MAGE-A3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病理分期、分级的升高和无进展生存期缩短而升高;敲减MAGE-A3后,5367和HT1376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EJ-28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结论 MAGE-A3在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膀胱癌分期、分级、无进展生存期及肿瘤细胞增殖活力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膀胱癌免疫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MAGE-A3 肿瘤分期 肿瘤分级 无进展生存时间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Accuracy of tumor grade by preoperative curettage and associated clinicopathologic factors in clinical stage Ⅰ endometriod adenocarcinoma 被引量:3
14
作者 WANG Xin-yu PAN Zi-min +2 位作者 CHEN Xiao-duan LU Wei-guo XIE Xi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6期1843-1846,共4页
Background Preoperative tumor grading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edictors for lymphadenectomy at primary surgery for clinical stage Ⅰ endometriod adenocarcinoma. However, there is an inconsistency of tumor g... Background Preoperative tumor grading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edictors for lymphadenectomy at primary surgery for clinical stage Ⅰ endometriod adenocarcinoma. However, there is an inconsistency of tumor grade between preoperative curettage and final hysterectomy specimens, and its associated factors are poorly understood.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tumor grade by preoperative curettage so as to achieve a better stratified management for clinical stage Ⅰ endometriod adenocarcinoma.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totally 687 patients with clinical stage Ⅰ endometriod adenocarcinoma who underwent preoperative curettage and primary surgery wer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 Compared with final hysterectomy specimens,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ccurac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tumor grade by preoperative curettage were calculated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clinicopathologic parameters, including age, status of menopause, position of uterus, location and size of lesion, histological grade, depth of myometrial invasion, cervical invasion, extrauterine spread, peritoneal cytology, metastasis to 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 serum CA125 level, and hormone receptor status,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 final hysterectomy specimens, 139 of 259 grade 1 patients by curettage were upgraded to grade 1 or 2; 31 of 296 grade 2 were upgraded to grade 3, with a significantly discrepant rate of 40.9% (281/687) and an upgraded rate of 24.7% (170/687). The specificity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for grade 3 were 90.7% and 89.9%, while the sensitivity and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for grade 1 were 67.1% and 40.9%,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Preoperative tumor grade by curettage does not accurately predict final histological results, especially in those classified as grade 1. Complete surgical staging seems to be necessary for clinical stage Ⅰ endometriod adenocarcin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metrial neoplasms dilatation and curettage diagnosis tumor grade
原文传递
Unique case of oligoastrocytoma with recurrence and grade progression:Exhibiting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high mobility group-A1 and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被引量:3
15
作者 Puneet Gandhi Richa Khare +3 位作者 Kavita Niraj Nitin Garg Sandeep K Sorte Hanni Gulwani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6年第9期296-301,共6页
Mixed gliomas, primarily oligoastrocytomas, account for about 5%-10% of all gliomas. Distinguishing oligoastrocytoma based on histological features alone has limitations in predicting the exact biological behavior, ne... Mixed gliomas, primarily oligoastrocytomas, account for about 5%-10% of all gliomas. Distinguishing oligoastrocytoma based on histological features alone has limitations in predicting the exact biological behavior, necessitating ancillary markers for greater specificity. In this case report,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 ERT) and high mobility group-A1(HMGA1); markers of proliferation and stemness, have been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in formalin-fixed paraffin-embedded tissue samples of a 34 years old patient with oligoastrocytoma. Customized florescence-based immunohistochemistry protocol with enhanced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is used in the study. Th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a history of generalized seizures and hi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cans revealed infiltrative ill-defined mass lesion with calcified foci within the left frontal white matter, suggestive of glioma. He was surgically treated at our center for four consecutive clinical events. Histopathologically, the tumor was identified as oligoastrocytoma-grade Ⅱ followed by two recurrence events and final progression to grade Ⅲ. Overall survival of the patient without adjuvant therapy was more than 9 years.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p53, Ki-67, nuclear atypia index, pre-operative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are the other parameters assessed. Findings suggest that hT ERT and HMGA1 are linked to tumor re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Established markers can assist in defining precise histopathological grade in conjuction with conventional markers in clinical set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High mobility group-A1 Oligoastrocytoma RECURRENCE tumor grade
下载PDF
乳腺癌病人的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与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瞿飞麟 陈小松 +7 位作者 宗瑜 林琳 费晓春 何建蓉 朱丽 李亚芬 沈坤炜 陈伟国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3期240-247,共8页
目的:分析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病人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recurrence score,RS)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管腔(luminal)型乳腺癌划分标准与RS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手术治疗后接... 目的:分析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病人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recurrence score,RS)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管腔(luminal)型乳腺癌划分标准与RS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手术治疗后接受21基因检测的早期女性乳腺癌病人,回顾分析RS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共入组379例病人,其中低危RS 86例(22.7%),中危RS 229例(60.4%),高危RS 64例(1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gR)、Ki67表达及组织学分级的乳腺癌病人中,RS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11,<0.001,<0.001,<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PgR、Ki67表达及组织学分级是RS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分别为0.001,0.006,0.045)。分别以Ki67≥14%和≥20%作为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乳腺癌的划分标准,进行RS的分层分析显示,两者的RS较为一致。结论 :在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病人中,Pg R、Ki67及组织学分级是影响RS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Ki67不同表达水平进行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乳腺癌的划分,不影响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 肿瘤组织学分级 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 KI67 管腔型乳腺癌
下载PDF
LIMK2及miR-450a-5p在不同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7
作者 王艳君 郑建军 唐晓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9期2077-2081,共5页
目的探讨LIM激酶2(LIMK2)及微小RNA(miR)-450a-5p在不同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浆液性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级别分为高级别浆液性卵... 目的探讨LIM激酶2(LIMK2)及微小RNA(miR)-450a-5p在不同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浆液性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级别分为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组(n=70)和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组(n=32)。检测所有患者病理组织中LIMK2及miR-450a-5p的表达水平;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LIMK2及miR-450a-5p表达水平的差异性;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IMK2及miR-450a-5p对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鉴别诊断效能;随访12个月,记录浆液性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情况,使用多因素风险评估模型分析LIMK2及miR-450a-5p与浆液性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组病理组织中LIMK2表达水平为5.16±1.34,高于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组(0.62±0.23),miR-450a-5p表达水平为1.12±0.45,低于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组(6.08±1.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LIMK2、miR-450a-5p表达水平与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有关(P<0.05),与年龄、术前糖类抗原125水平、术后残留灶大小无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病理组织中LIMK2联合miR-450a-5p诊断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敏感度为92.41%,特异度为63.50%,曲线下面积(AUC)为0.931。102例浆液性卵巢癌患者,术后12个月期间,复发26例,占25.49%。复发患者病理组织中LIMK2表达水平为6.81±1.70,高于非复发患者(3.39±0.79),病理组织中miR-450a-5p表达水平为0.43±0.22,低于非复发患者(1.73±0.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风险评估模型分析,病理组织中LIMK2和miR-450a-5p均是浆液性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LIMK2表达上调,miR-450a-5p表达下调,两者均与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有关。病理组织中LIMK2和miR-4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LIM激酶类 微小RNAS 复发 肿瘤级别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儿童后颅窝肿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树明 刘建庭 蔡金华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2期815-818,共4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儿童后颅窝肿瘤分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9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后颅窝低级别及高级别肿瘤的MRI特征的临床资料,测量肿瘤总体积...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儿童后颅窝肿瘤分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9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后颅窝低级别及高级别肿瘤的MRI特征的临床资料,测量肿瘤总体积、实性成分所占比例、周围脑实质水肿率及肿瘤囊变率等,对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分级.结果 病变发生部位:低级别组小脑5例,四脑室4例;高级别组四脑室6例,小脑蚓部4例;合并梗阻性脑积液:低级别组8例(8/9),高级别组10例(10/10);肿瘤总体积:低级别组(51.1±3.2)mm3,高级别组(31.9±1.8)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1,P=0.019);实性成分所占比例:低级别组41.7%,高级别组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P〈0.05);合并周围脑实质水肿:低级别组4例(4/9),高级别组4例(4/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91,P=0.274);肿瘤囊变率:低级别组9例(9/9),高级别组4例(4/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2,P=0.819).结论 mRI对于儿童后颅窝肿瘤的分级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制订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颅窝 磁共振成像 儿童 肿瘤分级
原文传递
APT-联合DCE-MRI术前预测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病理分级及IDH基因突变型
19
作者 陈世煌 黄日升 +2 位作者 林慧宇 丁增兴 卢丽梅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探讨氨基质子转移(APT)成像联合DCE-MRI对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病理分级和IDH基因型的术前预测价值。方法:将2020年10月-2023年10月在本院诊治且经病理证实的78例脑胶质瘤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手术前均进行APT成像和DCE-MRI检查。依... 目的:探讨氨基质子转移(APT)成像联合DCE-MRI对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病理分级和IDH基因型的术前预测价值。方法:将2020年10月-2023年10月在本院诊治且经病理证实的78例脑胶质瘤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手术前均进行APT成像和DCE-MRI检查。依据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分级将患者分为2组:低级别组(Ⅱ~Ⅲ级)36例,高级别组(Ⅳ级)42例;依据患者IDH基因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2组:IDH野生型组31例,IDH突变型组47例。比较高、低病理分级组及不同IDH分型组之间病灶的APT图像信号等级(分为1~5级)和DCE-MRI参数(K_(trans)、V_(e)、rCBV、V_(p)、K_(ep)和rCBF)值的差异,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采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IDH突变型和野生型组之间年龄、性别、主诉、神经系统体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组和低级别组之间年龄、性别、主诉、神经系统体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高级别组中IDH野生型占比更高(P<0.05)。78例病灶的APT信号分级:1级有19例,2级3例,3级14例,4级6例,5级36例。高级别组APT图像上肿瘤的信号等级高于低级别组,IDH野生型组患者APT图像等级高于突变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参数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高级别组与低级别组之间,以及IDH突变型与IDH野生型之间,K_(trans)、V_(e)和rCBV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信号等级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及IDH状态的AUC分别为0.782和0.714,K_(trans)、V_(e)和rCBV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的AUC分别为0.982、0.793和0.898,鉴别IDH状态的AUC分别为0.963、0.803和0.873。结论:APT成像联合DCE-MRI定量参数能在术前较准确地预测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和IDH基因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质子转移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磁共振成像 脑肿瘤 弥漫性胶质瘤 肿瘤分级 IDH基因型
下载PDF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中明 郭振仪 +2 位作者 阮晓红 杨爱莲 练晓勤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16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晚期卵巢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Ⅲ~Ⅳ期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共119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时间分析,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91例Ⅲc期卵巢... 目的探讨影响晚期卵巢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Ⅲ~Ⅳ期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共119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时间分析,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91例Ⅲc期卵巢癌患者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55.42%和35.62%,Ⅳ期(6例)的3年生存率仅为30.14%。88例残余肿瘤直径≤2cm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31%和38.83%,高于残余肿瘤直径>2cm者(P<0.05)。组织学分化为G2和G3者,3年(46.82%)及5年(31.53%)生存率明显低于G1者(P<0.05)。比较术前CA125<500U/ml,500~5000U/ml,以及>5000U/ml3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发现各组的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手术病理分期[相对危险度(RR)=2.473,P=0.025],组织学分化[RR=2.316,P=0.033]及残余肿瘤的直径[RR=3.584,P=0.001]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化、残留肿瘤的直径是晚期卵巢癌独立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残余肿瘤 分化 血清CA125水平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