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支双导丝在必要性支架技术处理真分叉病变中的边支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均志 陈红磊 +2 位作者 孙立娜 祝斌 刘曙杰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比较在处理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时,边支内预留双导丝与传统预留单导丝,在完成主支支架置入后对边支的保护作用。方法 105例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随机分为两组:A组(53例)放置单导丝于边支内;B组(52例)放置双导丝于边支内。2组患者均采... 目的比较在处理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时,边支内预留双导丝与传统预留单导丝,在完成主支支架置入后对边支的保护作用。方法 105例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随机分为两组:A组(53例)放置单导丝于边支内;B组(52例)放置双导丝于边支内。2组患者均采用必要性支架植入技术,在完成主支内球囊预扩张、支架置入后,比较两组间边支闭塞的发生率、边支开口狭窄明显加重的发生率及完成交换导丝的时间、边支需植入支架的情况。结果 A组7例(13.2%)发生边支闭塞,B组0例发生边支闭塞,P<0.05;边支开口狭窄明显加重的发生率,A组37.7%(20例),B组11.6%(6例),P<0.05;完成交换导丝的时间,A组(26.4±13.6)min,B组(14.2±10.6)min,P<0.05。A组中有22例(41.5%)边支植入支架,B组有5例(9.6%)边支植入支架,P<0.05。结论在真分叉病变中,双保护导丝较传统的单导丝放入边支或重要分支,在完成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主支支架置入后可以明显减少边支的丢失,预防边支开口狭窄加重,保证交换导丝顺利,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同时也减少了边支支架的植入,降低了手术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分叉病变 双导丝 边支
原文传递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认知障碍的评估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2
作者 师新娟 桑春妮 +1 位作者 田英然 周淑玲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513-515,共3页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致认知障碍的评估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2018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183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临床资料,在发病后24 h、术后7 d、术后3...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致认知障碍的评估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2018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183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临床资料,在发病后24 h、术后7 d、术后3和6个月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认知障碍发生情况,并以此将所有患者分为障碍组(75例)和非障碍组(108例),分析影响患者术后6月发生认知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aSAH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特点,在术后7 d时发生率达到峰值,随后下降,其中发病后24 h、术后3月及术后6月认知障碍发生率均低于术后7 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91,25.073,47.631,P<0.05)。障碍组与非障碍组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Hunt-Hess分级及改良FISHER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合并吸烟史、饮酒史、Hunt-Hess分级和改良FISHER分级高是aSAH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SAH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高,吸烟、饮酒、改良Fisher及Hunt-Hess高分级患者更容易出现脑认知功能障碍,对合并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及早识别并加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评估“L-sandwich”术式在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疗效——一项概念验证性研究
3
作者 李牧蔚 聂铭 +4 位作者 郭权 张智文 饶立新 彭亮 马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7-553,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评估“L-sandwich”术式在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99例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medina分型:1.1.1)患者分为“L-sandwich”术式组(n=38)、双支架术式组(n=32)和主支药物洗脱支架(DES...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评估“L-sandwich”术式在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99例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medina分型:1.1.1)患者分为“L-sandwich”术式组(n=38)、双支架术式组(n=32)和主支药物洗脱支架(DES)分支单纯药物涂层球囊(DCB)组(n=29)。所有患者术中及复查均使用IVUS评估。主要研究终点为随访12个月时的主支血管、分支血管口部及分支血管体部的晚期管腔面积丢失(LLAL),次要终点为12个月时各部位的最小管腔面积(MLA)以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MACE包括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原性死亡和靶血管血运重建。本研究为概念验证性研究,统计分析在接受治疗(as-treated,AT)分析集中进行。结果:随访12个月时,“L-sandwich”术式组、双支架术式组和主支DES分支单纯DCB组患者主支血管的LLAL[(0.12±0.42)mm^(2)vs.(0.07±0.38)mm^(2)vs.(-0.01±0.31)mm^(2),P=0.419]、分支血管体部的LLAL[(-0.11±0.45)mm^(2)vs.(-0.10±0.28)mm^(2)vs.(0.24±1.04)mm^(2),P=0.07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支血管开口LLAL双支架术式组最大,“L-sandwich”术式组最小[(-0.48±0.78)mm^(2)vs(.0.45±0.64)mm^(2)vs(.0.14±1.37)mm^(2),P<0.001];三组主支血管MLA相似[(8.39±1.65)mm^(2)vs.(8.28±0.98)mm^(2)vs.(8.02±1.37)mm^(2),P=0.565],分支血管开口MLA双支架术式组最大,主支DES分支单纯DCB组最小[(5.08±0.74)mm^(2)vs.(5.63±0.80)mm^(2)vs.(3.57±1.35)mm^(2),P<0.001],分支血管体部MLA“L-sandwich”术式组与双支架术式组类似,主支DES分支单纯DCB组最小[(5.94±0.72)mm^(2)vs.(5.86±0.59)mm^(2)vs.(3.74±1.07)mm^(2),P<0.001]。双支架术式组中2例患者行靶血管重建,其他组患者均无MACE发生(P=0.118)。结论:“L-sandwich”术式治疗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安全可行,随访12个月时比双支架术式分支血管开口LLAL更小,各部位MLA相似,且明显简化操作步骤。与分支单纯应用DCB相比具有更好的分支获益,同时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真性分叉病变 血管内超声 药物洗脱支架 药物涂层球囊
下载PDF
拘禁球囊技术在PCI边支保护时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赖碁 光雪峰 +3 位作者 何臣德 陈志鹏 景舒南 方杰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时,比较应用拘禁球囊主动与被动扩张技术对边支保护的效果.方法 78例冠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使用拘禁球囊技术对边支进行保护,分为边支球囊主动扩张组(n=41)和边支球囊补救性扩张组(n=37)2组,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时,比较应用拘禁球囊主动与被动扩张技术对边支保护的效果.方法 78例冠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使用拘禁球囊技术对边支进行保护,分为边支球囊主动扩张组(n=41)和边支球囊补救性扩张组(n=37)2组,观察分析边支血流的TIMI分级、心肌灌注分级(MBG)、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和边支血管夹层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完成主支支架置入后,边支TIMI、MBG及TMP分级达到3级的边支球囊主动扩张组患者比例达到93%,边支球囊补救性扩张组为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扩张组边支血管夹层发生率为24%,边支球囊补救性扩张组为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拘禁球囊技术对边支进行保护时,边支球囊主动扩张与边支球囊补救性扩张均能够很好的降低主支支架置入后边支血管血流明显减慢甚至阻断的风险,但边支球囊补救性扩张组地边支血管夹层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性分叉病变 介入治疗 边支保护 拘禁球囊技术 边支球囊扩张方法
下载PDF
药物包被球囊在治疗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薛力旗 王徐乐 +6 位作者 卢文杰 王玺 潘亮 窦敏 张浩渊 韩战营 邱春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4-119,共6页
目的:探讨药物包被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于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真性分叉病变患者,根据手术策略将其分为药物洗脱支架组(DES组,158例)和DCB组(98例)。主要观察终点为2年靶病变血运重建,次要... 目的:探讨药物包被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于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真性分叉病变患者,根据手术策略将其分为药物洗脱支架组(DES组,158例)和DCB组(98例)。主要观察终点为2年靶病变血运重建,次要观察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靶血管心肌梗死和支架内血栓)。结果:DCB组靶病变血运重建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DES组(3.1%vs.11.4%,log-rank P=0.019;5.1%vs.13.9%,log-rank P=0.029)。两组均无支架内血栓和靶血管心肌梗死发生。结论:DCB治疗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疗效明确,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包被球囊 药物洗脱支架 真性分叉病变
原文传递
双导丝边支保护技术在冠心病真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喜文 杨伟伟 +2 位作者 王继鹏 马树人 严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2-745,共4页
目的 :探讨双导丝边支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对边支的保护作用及远期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法将138例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单导丝组(n=68)和双导丝组(n=70),比较两组患者在主支血管支架置入后边支血... 目的 :探讨双导丝边支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对边支的保护作用及远期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法将138例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单导丝组(n=68)和双导丝组(n=70),比较两组患者在主支血管支架置入后边支血管即刻闭塞和狭窄加重的情况、完成导丝交换的时间及边支需要植入支架的情况;9-12个月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观察主支血管再狭窄和边支血管闭塞发生情况。结果:双导丝组边支血管即刻闭塞率和边支开口狭窄加重情况比例、完成交换导丝时间和边支需植入支架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单导丝组(P〈0.05);9-12个月复查冠脉造影示两组间主支支架内再狭窄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单导丝组边支闭塞率高于双导丝组(P〈0.05)。结论:双导丝边支保护技术在真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可以明显减少边支的即刻(及远期)丢失率,预防边支开口狭窄加重,减少边支需要植入支架的概率,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同时,双导丝技术可以减少远期边支血管丢失,更好改善分叉病变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分叉病变 双导丝技术 边支血管 冠心病
下载PDF
预扩张球囊技术与单纯导丝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尚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4期74-77,81,共5页
目的比较预扩张球囊技术与单纯导丝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7—2016年在玉林市玉州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的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166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球... 目的比较预扩张球囊技术与单纯导丝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7—2016年在玉林市玉州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的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166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球囊组87例和导丝组79例。两组患者均在主支血管置入支架,并采用简单处理策略保护分支血管病变,球囊组患者PCI术中采用预扩张球囊技术,而导丝组患者PCI术中采用单纯导丝保护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手术情况;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病变血管狭窄情况及再次住院率。结果两组患者分支血管球囊及导丝未发生截留或断裂,术后未出现严重血管并发症、死亡和急性心肌梗死。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心肌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患者分支血管闭塞或夹层发生率低于导丝组(P<0.05)。两组患者PCI成功率、分支血管置入支架者所占比例、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及造影剂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患者行对吻后扩张者所占比例和术中分支血管无复流发生率低于导丝组(P<0.05)。球囊组患者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分支血管开口狭窄率低于导丝组(P<0.05),而两组患者主支血管最大狭窄率、主支血管再狭窄率及再次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导丝保护技术相比,预扩张球囊技术对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PCI后分支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更好,能更有效地降低术后分支血管闭塞或夹层发生率、MACE发生率及分支血管开口狭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真性分叉病变 单纯导丝保护技术 预扩张球囊技术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Classification of Plaque in Angiographic True Bifurcation Lesions of the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被引量:4
8
作者 Li Li Debabrata Dash +5 位作者 Lu-Yue Gai Yun-Shan Cao Qiang Zhao Ya-Rong Wang Yao-Jun Zhang Jun-Xia Zh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3期1538-1543,共6页
Background: Accurately, characterizing plaques is critical for selecting the optimal intervention strategy for the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LMCA) bifurcation. Coronary angiography cannot precisely assess the loca... Background: Accurately, characterizing plaques is critical for selecting the optimal intervention strategy for the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LMCA) bifurcation. Coronary angiography cannot precisely assess the location or nature of plaques in bifurcation lesions. Few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 classification scheme has been reported for angiographic imaging of true bifurcation lesions of the unprotected LMCA thus far. In addition, the plaque composition at the bifurcation has not been elucidated. This study aimed to detect plaque composition at LMCA bifurcation lesions by IVUS. Methods: Fifty-eight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The location, concentricity or eccentricity, site of maximum thickness, and composition of plaques of the distal LMCA, ostial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 coronary artery and, left circumflex (LCX) coronary artery were assessed using IVUS and described using illustrative diagrams. Results: True bifurcation lesions of the unprotected LMCA were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es: Type A, with continuous involvement from the distal LMCA to the ostial LAD and the ostial LCX with eccentric plaques; Type B, with concentric plaques at the distal LMCA, eccentric plaques at the ostial LAD, and no plaques at the LCX; Type C, with continuous involvement from the distal LMCA to the ostial LCX, with eccentric plaques, and to the ostial LAD, with eccentric plaques; and Type D, with continuous involvement from the distal LMCA to the ostial LAD, with eccentric plaques, and to the ostial LCX, with concentric plaques. The carina was involved in only 3.5% of the plaques. A total of 51.7% of the plaques at the ostium of the LAD were soft, while 44.8% and 44.6% were fibrous in the distal LMCA and in the ostial LCX,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We classified LMCA true bifurcation lesions into four types. The carina was always free from disease. Plaques at the ostial LAD tended to be soft, whereas those at the ostial LCX and the distal LMCA tended to be fibr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Left Main true bifurcation lesion PLAQUE
原文传递
药物涂层球囊边支扩张技术在治疗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9
作者 杨大为 李晓涛 +4 位作者 黄媛媛 梁春玲 李宁 黄超联 陈晓杰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71-276,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双支架技术和药物涂层球囊(DCB)边支扩张技术在治疗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中的疗效,探讨DCB在真性分叉病变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共纳入21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 目的通过对比双支架技术和药物涂层球囊(DCB)边支扩张技术在治疗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中的疗效,探讨DCB在真性分叉病变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共纳入21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并将患者分为双支架技术组和DCB边支扩张技术组,对比两组1年临床随访期间靶病变血运重建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等发生情况。MACE包括术后再发心绞痛、心源性死亡和再发性心肌梗死以及靶血管血运重建。结果两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Medina分类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架技术组边支直径明显高于DCB边支扩张技术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资料以及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特征对比两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1年随访期间,临床结局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倾向评分配比后,两组在临床资料以及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特征方面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1年随访期间,在预期主要研究终点和次要研究终点发生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显示,在1年临床随访期间,DCB边支扩张技术在治疗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方面,与双支架技术具有相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前送球囊DK-Crush技术治疗真性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与经典DK-Crush技术对比 被引量:3
10
作者 洪浪 王洪 +3 位作者 李林锋 尹秋林 廖作银 涂伟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9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DK-Crush技术(即前送球囊DK-Crush技术)处理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连续入选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住院,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真性分叉病变(分支血管直径≥2.0 mm)的患者共196例。随机分为两... 目的探讨改良DK-Crush技术(即前送球囊DK-Crush技术)处理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连续入选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住院,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真性分叉病变(分支血管直径≥2.0 mm)的患者共19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98例,其中一组接受经典DK-Crush技术治疗,另外一组接受前送球囊DK-Crush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病变分布、曝光时间、手术时间、使用球囊数量、造影剂用量、手术相关费用、手术成功率,并记录出院后6个月临床随访时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础临床特征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分叉病变分布差异无显著性。用前送球囊DK-Crush组与经典DK-Crush组患者的主干与分支血管之间的夹角[(54±18)°︰(49±15)°,P=0.10]、主支血管病变长度[(22.5±7.1)mm︰(24.6±7.3)mm,P=0.10]、手术成功率(98%±1%︰99%±1%,P=0.33)、术后即刻分支血管开口部位最小血管直径[(2.72±0.29)mm∶(2.76±0.23)mm,P=0.10]、残余狭窄率(6.8%±2.2%︰6.5%±2.6%,P=0.10)差异均无显著性。前送球囊DK-Crush组与经典DKCrush组比较,患者曝光时间短[(38±11)min∶(50±13)min,P=0.03]、手术时间短[(65±17)min︰(78±18)min,P=0.03]、使用球囊数量少[(1.7±0.4)个︰(2.6±0.7)个,P=0.02]、造影剂使用量小[(68±25)ml︰(83±24)ml,P=0.03]、手术相关费低[(45 120±234)元︰(50284±245)元,P=0.03]。6个月随访时前送球囊DK-Crush组患者的MACE事件发生率(5.7%±2.2%︰5.3%±1.6%,P=0.08)、造影再狭窄率(7.8%±2.6%︰7.5%±2.2%,P=0.10)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改良的DK-Crush技术能显著缩短曝光时间、减少球囊数量,减少患者的手术费用,其6个月随访结果证实了其在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均与经典DK-Crush技术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分叉病变 介入治疗 DK-Crush技术
下载PDF
改良拘禁球囊技术对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侨 左军 赵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2期16-20,共5页
目的观察改良拘禁球囊技术(MJBT)对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MJBT,分析患者预后情况。结果30例患者均完成MJBT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0.7±12.6)min。30例... 目的观察改良拘禁球囊技术(MJBT)对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MJBT,分析患者预后情况。结果30例患者均完成MJBT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0.7±12.6)min。30例患者中有2例在术中发生急性分支血管暂时闭塞,有1例术后即刻出现分支闭塞。围术期有2例出现心肌梗死,1例出现靶病变血管重建。随访期间,有1例发生心源性猝死。术后1 d,主支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Ⅲ级患者占比明显高于术前(P<0.05);随访完成时,主支、分支的TIMI血流分级Ⅲ级患者占比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1 d、随访完成时,患者的微循环阻力指数(IMR)显著降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完成时,患者的主支、分支狭窄程度均显著减小(P<0.05)。结论MJBT在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分支闭塞发生率较低,且能够有效改善靶病变主支与分支的血流分级、狭窄程度,恢复血液微循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真性分叉病变 改良拘禁球囊技术 分支闭塞 血液微循环 血流分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