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热带的小冰期及其环境效应 被引量:34
1
作者 张伟强 黄镇国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44-750,共7页
中国热带小冰期的年代和阶段划分 ,前人至少有 6种不同意见。文中选取 87个冷冬年份的雪、霜、冻害的史籍资料 ,并按照灾害出现地点的 3个地带 (亚热带南部、热带北部、热带中部 ) ,认为小冰期为 1 485~ 1 897年 ,并可分出 3个寒期即 1... 中国热带小冰期的年代和阶段划分 ,前人至少有 6种不同意见。文中选取 87个冷冬年份的雪、霜、冻害的史籍资料 ,并按照灾害出现地点的 3个地带 (亚热带南部、热带北部、热带中部 ) ,认为小冰期为 1 485~ 1 897年 ,并可分出 3个寒期即 1 485~ 1 52 7年、1 60 6~ 1 767年、1 835~ 1 897年 ,其间为 2个冷期。 3个寒期从老到新越来越强。小冰期年均温比现今的降幅小于0 .6℃ ,但极端低温曾降至 - 1℃以下。小冰期的环境效应表现在降雪南界南移、灾害频发、农业歉收、生态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冰期 热带 中国 环境效应 气候 生态 全新世
下载PDF
末次冰期盛期中国热带的变迁 被引量:16
2
作者 黄镇国 张伟强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87-595,共9页
参照约 60个实例 ,探讨末次冰期盛期中国热带位置的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变迁。当时 ,热带中部、热带北部、亚热带南部 3个地带的北界分别南移 5个、 2个、 6个纬距。经度地带性差异可分为 5个区。其年均温下降幅度 ,台湾岛最大 ( 5... 参照约 60个实例 ,探讨末次冰期盛期中国热带位置的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变迁。当时 ,热带中部、热带北部、亚热带南部 3个地带的北界分别南移 5个、 2个、 6个纬距。经度地带性差异可分为 5个区。其年均温下降幅度 ,台湾岛最大 ( 5~ 9℃ ) ,两广及海南岛其次 ( 3~4℃ ) ,闽南粤东较小 ( 2~ 3℃ ) ,滇南最小 ( 1~ 2℃ )。南海冬季水温降幅较大 ( 2 .4~ 5.7℃ )。除闽南、粤东、南海趋于冷干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冰期盛期 热带 中国 气候变化
下载PDF
热带和亚热带高原种质的研究与利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郭海鳌 王玉杰 刘家云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3,共3页
本文阐述了种植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的热带和亚热带高原玉米种质的特点及利用价值,并对如何利用这类资源来改良温带玉米的抗病性,拓宽遗传基础进行了经验性讨论。
关键词 玉米 种质 利用价值 热带 亚热带
下载PDF
山东夏季降水与热带海气相互作用区域特性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苏平 李丽平 +1 位作者 程亚军 王盘兴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594-600,共7页
采用一种能够反映热带海气相互作用区域特性的指数 ,分析了热带 5个洋区(西太平洋、中太平洋、东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的海气相互作用指数与山东夏季 (6~ 8月 )降水的相互联系。结果表明 ,只有热带印度洋的海气相互作用的第 1模态... 采用一种能够反映热带海气相互作用区域特性的指数 ,分析了热带 5个洋区(西太平洋、中太平洋、东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的海气相互作用指数与山东夏季 (6~ 8月 )降水的相互联系。结果表明 ,只有热带印度洋的海气相互作用的第 1模态与山东夏季降水存在显著相关。热带印度洋海温偏高时山东夏季降水偏少 ,反之偏多。热带西印度洋区域 10 0 0 h Pa风向赤道区域异常辐合 ,并伴随出现正海表温度异常的年份 ,山东夏季降水往往偏少 ,反之偏多。进一步分析表明 ,山东夏季干旱的区域差异还与热带印度洋 10 0 0 h Pa西风和向西海表温度梯度的减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海气 山东 夏季 降水 区域特性 相关分析
下载PDF
近10a海南岛冰雹天气统计特征与概念模型 被引量:11
5
作者 郑艳 刘丽君 吴春娃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5年第4期15-20,共6页
利用常规资料和海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4-2014年海南岛出现的22次冰雹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冰雹均出现在春季;冰雹落区集中在东方-琼中-琼海一线的五指山以北地区;按照影响系统可分为西南低压槽Ⅰ型、西南低压槽Ⅱ型、东... 利用常规资料和海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4-2014年海南岛出现的22次冰雹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冰雹均出现在春季;冰雹落区集中在东方-琼中-琼海一线的五指山以北地区;按照影响系统可分为西南低压槽Ⅰ型、西南低压槽Ⅱ型、东路冷空气型和西路冷空气型;西南低压槽Ⅰ型冰雹落区在儋州和澄迈,西南低压槽Ⅱ型落区较分散,二者出现的时间集中在14:00-17:00;冷空气型冰雹发生时间与锋面到达时间密切相关,西路冷空气型冰雹落区集中在东方和昌江,东路冷空气型则在海口、临高和文昌;西南低压槽Ⅰ型湿层可达对流层上层,具有强热力条件,触发机制为海陆风辐合线;西南低压槽Ⅱ型和冷空气型600-500 h Pa有明显干区,边界层华南沿海至海南岛北部地区有冷式切变;0℃层高度集中在4.3-5.1 km,-20℃层高度为7.6-8.4 km;冰雹直径与低层垂直风切变大小有一定的正相关;直径大于等于20 mm的大冰雹△T850-500≥27℃;基于海口多普勒雷达提炼的海南岛冰雹临近预报指标为最大组合反射率CR≥55 d BZ,50 d BZ强回波高度达到-20℃层,最大垂直液态水含量VIL值≥60 kg·m-2,回波顶高ET≥15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地区 冰雹 概念模型 预报指标
下载PDF
海南热带休闲农业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其良 万玲 +2 位作者 加木 邢梦玉 林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989-7991,共3页
通过对海南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结合实际情况,开发海南田园农业观光模式、海南民俗风情旅游模式、海南风情村镇旅游模式、海南度假休闲模式、海南科普教育模式、回归自然旅游模式等,以促进海南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热带 休闲农业 资源 模式
下载PDF
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封山育林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梅 林思祖 +1 位作者 曹子林 王雁雪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42-348,共7页
封山育林是我国传统的育林方法之一,在林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总结了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各地封山育林现状及研究动态,提出在继承传统封山育林精华的基础上,以近自然林业理论为指导,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提高培育技术,实现封育技术的... 封山育林是我国传统的育林方法之一,在林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总结了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各地封山育林现状及研究动态,提出在继承传统封山育林精华的基础上,以近自然林业理论为指导,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提高培育技术,实现封育技术的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热带地区 亚热带地区 封山育林 近自然林业
下载PDF
泰国热带典型岩溶峰丛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土下的溶蚀速率 被引量:9
8
作者 章程 Mahippong Worakul +5 位作者 汪进良 Patsakron Assiri 黄奇波 张强 肖琼 苗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93-1402,共10页
岩溶作用对气候、水文与土地利用等环境因子变化十分敏感。对比不同气候区岩溶作用的空间(土地利用的影响)及季节变化,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岩溶作用的短时间尺度效应。本文以泰国北碧赛要县普特热带岩溶峰丛谷地小流域为背景,利用标准... 岩溶作用对气候、水文与土地利用等环境因子变化十分敏感。对比不同气候区岩溶作用的空间(土地利用的影响)及季节变化,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岩溶作用的短时间尺度效应。本文以泰国北碧赛要县普特热带岩溶峰丛谷地小流域为背景,利用标准溶蚀试片法研究不同土地利用区土下溶蚀量,分析了溶蚀速率的差异程度与影响因素,并与中国西南亚热带典型峰丛洼地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空中(离地面1.5m高)年平均溶蚀量为27.2~31.7mg,变化较小;土下不同深度年平均溶蚀量为29.2~266.6mg。旱季与雨季土下平均溶蚀量分别为12.1~37.4mg和71.6~173.0mg,雨季最大溶蚀量发生在竹林地土下20cm处(213.6mg),而旱季最大溶蚀量则发生在稀疏乔木林地土下50cm处(57.7mg)。不同土地利用区试片土下平均溶蚀量为83.8~210.4mg/a,雨季土下溶蚀量占全年溶蚀量的57.2%~87.9%,平均为76.5%。年平均溶蚀量从大到小依次发生在竹林地、稀疏乔木林地、荒草地、人工林地与灌木林地。土下溶蚀速率为29.0~72.8t/km2·a,远高于中国西南亚热带典型峰丛洼地岩溶区,与灌木和乔木林地对比,普特热带峰丛洼地区土下溶蚀速率是我国西南亚热带的1.5~2.5倍,说明热带高温与均一化降雨过程配置以土壤有机碳快速分解产生的高CO2浓度是导致强烈岩溶作用发生的重要控制因素。土壤的演化总体上可促进岩溶作用,但过高的土壤无机碳含量和异源母质混入可能对土下溶蚀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 岩溶作用 土地利用 土下溶蚀速率 泰国北碧普特流域
原文传递
Ethnic Differences in Thermal Responses between Thai and Japanese Females in Tropical Urban Climate 被引量:8
9
作者 Yoshihito Kurazumi Jin Ishii +2 位作者 Kenta Fukagawa Emi Kondo Ariya Aruninta 《American Journal of Climate Change》 2016年第1期52-68,共17页
The out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might become worse than at present. It causes health injuries through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outdoor thermal condi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how humans stay outdoors and adjust to... The out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might become worse than at present. It causes health injuries through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outdoor thermal condi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how humans stay outdoors and adjust to thermal condition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larify the influence of the outdoor tropical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 on a subject who has been acclimatized to the environment studied using the out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evaluation index ETFe. In addition, the tendency of human impacts was clarified through comparison to subjects from a temperate thermal environment region. As a result, it was found that an ETFe of up to 35°C could be recognized as a temperate thermal environment. However, when the ETFe was greater than 40°C, the subject could not tolerate the environment. There was not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psychological reaction between Thai people, who were acclimatized to the tropical climate, and Japanese people, who were acclimatized to the temperate clim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FE Temperate zone Thermal Environment Thermal Sense tropical zone
下载PDF
红树林生态系统中不同生境不同深度土壤的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敏 黄惠琴 +4 位作者 徐友林 孙前光 朱军 邹潇潇 鲍时翔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69-1975,共7页
【目的】了解八门湾红树林生态系统中不同生境(潮间带、海洋到红树区的过渡带、海桑红树区)和不同深度土壤的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方法】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土壤中的真菌,利用形态学观察和ITS rDNA序列分析技术研究可培养真菌的... 【目的】了解八门湾红树林生态系统中不同生境(潮间带、海洋到红树区的过渡带、海桑红树区)和不同深度土壤的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方法】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土壤中的真菌,利用形态学观察和ITS rDNA序列分析技术研究可培养真菌的表观和遗传多样性。【结果】从八门湾红树林生态系统的3个不同生境中分离到257株真菌,分别属于21属28种,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和木霉属(Trichoderma)为优势类群。来自不同生境或者同一生境不同采样深度的土壤真菌种类组成不同,并且有些真菌类群只出现在特定的样品中。从空间角度看,红树区土壤样品的真菌多样性高于其他两个生境的土壤样品;从垂直角度看,潮间带和过渡带的表层土壤样品的真菌多样性高于深层土壤样品,而红树区的深层土壤样品真菌多样性高于表层土壤样品。【结论】八门湾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可培养真菌资源丰富,种类多样性较高,但不同生境或不同深度的可培养真菌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结果揭示了红树林土壤中可培养真菌的生态分布特点,也为红树林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的背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 海洋真菌 生物多样性 形态分类 分子系统发育
原文传递
中国热区划分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1
作者 戴声佩 李海亮 +1 位作者 刘海清 刘恩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05-208,F0003,共5页
通过分析中国热区范围划分的相关历史文献和自然、农业、气候区划资料,简述了国内区划工作的概况,讨论了历史上关于中国热区的总体划分以及各热区边缘省份热区的划分,分析了这些划分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明确了中国热区范围研究的发展... 通过分析中国热区范围划分的相关历史文献和自然、农业、气候区划资料,简述了国内区划工作的概况,讨论了历史上关于中国热区的总体划分以及各热区边缘省份热区的划分,分析了这些划分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明确了中国热区范围研究的发展方向,为下一步中国热区范围的划分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热带 南亚热带 范围
下载PDF
我国热带亚热带部分长石风化产物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在平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5期14-18,共5页
综合应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境、透射电镜及偏光显微镜等技术,研究了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花岗岩和片麻岩风化壳中的长石风化现象。研究区内的长石风化形式主要为化学风化,所形成的风化产物有07nm埃洛石、高岭石、水云母类矿物... 综合应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境、透射电镜及偏光显微镜等技术,研究了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花岗岩和片麻岩风化壳中的长石风化现象。研究区内的长石风化形式主要为化学风化,所形成的风化产物有07nm埃洛石、高岭石、水云母类矿物、三水铝石、硅铝质凝胶等,其中以07nm埃洛石分布最为广泛,三水铝石仅见于个别地区。07nm埃洛石的形成经历了非晶质硅铝凝胶等中间相;高岭石的形成经历了水云母类矿物中间相;三水铝石的形成经历了非晶质硅铝凝胶或07nm埃洛石等中间相。风化壳内部水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湿热的气候条件及母岩性质是影响风化产物形成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 亚热带 化学风 长石 风化产物 中国
下载PDF
信德紫胶虫气候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阎克显 李金元 +2 位作者 王绍云 谭大升 胡海宏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1-77,共7页
1980年,我国从孟加拉国引进信德紫胶虫,经过10年繁殖和多点扩散试验已获成功。该虫在我国的适生区为年平均温度22℃以上,最冷月平均温度14℃以上,绝对最低温度5℃以上(平流低温)或1℃以上(辐射低温)。此外,该虫对空气湿度适应幅度大,喜... 1980年,我国从孟加拉国引进信德紫胶虫,经过10年繁殖和多点扩散试验已获成功。该虫在我国的适生区为年平均温度22℃以上,最冷月平均温度14℃以上,绝对最低温度5℃以上(平流低温)或1℃以上(辐射低温)。此外,该虫对空气湿度适应幅度大,喜高温,耐干旱。其最宜适生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则为23℃以上(平流低温)或1℃以上(辐射低温)。在这类地区,该胶虫一年可稳定地完成二个世代,泌胶量多,胶被厚,怀卵量高,繁殖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德紫胶虫 适应性 气候
下载PDF
机动卫勤分队参加中外联合演训的药品保障体会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治 施金虎 +4 位作者 苏义 梁泉 时永辉 姜舒 徐晓莉 《东南国防医药》 2019年第6期574-577,共4页
目的探讨机动卫勤分队编成中国—老挝“和平列车”医疗队在任务期间的药品保障特点。为顺利完成跨国演训任务,同时在虫媒传染病高发的疫区做到医疗队人员自身零感染,总结经验做法,为以后的任务活动等提供借鉴。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8月参... 目的探讨机动卫勤分队编成中国—老挝“和平列车”医疗队在任务期间的药品保障特点。为顺利完成跨国演训任务,同时在虫媒传染病高发的疫区做到医疗队人员自身零感染,总结经验做法,为以后的任务活动等提供借鉴。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8月参加中国—老挝军队“和平列车-2019”人道主义医学救援联合演训期间各种病例发病情况和用药情况。结果医疗队执行任务期间当地就诊居民以骨科疾病(48.66%)、消化道疾病(22.69%)、皮肤疾病(13.78%)为主,其中以骨科疾病最为多见。药品的使用以活血止痛的中成药、消炎镇痛药和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为主。医疗队人员的发病情况与在国内演训类似。结论老挝发病、防病与中国境内演训保障用药有所区别。热带地区的跨国演训应当结合实际,相应做好药品保障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卫勤分队 和平列车 药品保障 跨国演训 热带地区
下载PDF
提升热带农业科技期刊学术话语权的思考
15
作者 白净 董定超 +3 位作者 保江镕 谢龙莲 孙海燕 黄东杰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2期149-153,共5页
以热带地区17种农业科技类学术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热带九省(区)主办的农业类北大中文核心科技期刊,从期刊学术引导力、学术原创力、学术传播力、学术影响力4个方面分析热区科技期刊发展存在的不足,提出提升热带农业科技期刊学术... 以热带地区17种农业科技类学术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热带九省(区)主办的农业类北大中文核心科技期刊,从期刊学术引导力、学术原创力、学术传播力、学术影响力4个方面分析热区科技期刊发展存在的不足,提出提升热带农业科技期刊学术话语权的建议,以期为热区农业科技期刊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学术话语权 农业 热带地区
下载PDF
提高热带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促进热区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强 黄循精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5-96,共2页
本文概述热带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科技对热带农业发展的作用,分析我国热带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热带农业 科技创新 热区 对策
下载PDF
中国热带红树林的发展及其地理背景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镇国 张伟强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4-184,共11页
参照约30个红树林孢粉分析实例,探讨中国南方晚第三纪以来红树林的发展。红树林开始出现于晚始新世;晚第三纪其分布比今偏北;第四纪冰期使红树林向南退缩至雷州半岛北部。末次间冰期42 000~25 000 a BP红树林扩展,... 参照约30个红树林孢粉分析实例,探讨中国南方晚第三纪以来红树林的发展。红树林开始出现于晚始新世;晚第三纪其分布比今偏北;第四纪冰期使红树林向南退缩至雷州半岛北部。末次间冰期42 000~25 000 a BP红树林扩展,以海桑属为代表的典型红树林的北界从现今的 19°30′扩展到23°40′N。末次冰期红树林衰落。早全新世9 600~7 900 a BP红树林复兴,中全新世达到繁盛,向北分布到闽江口(26°N),与现今的北界一致,但是中全新世以来海桑属在19°30′N以北不再出现,奠定了现今红树林地带性分布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热带 第四纪 中国 孢粉分析 末次冰期
下载PDF
热带地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控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蒙进 徐江 +1 位作者 孙伟 苗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0-114,179,共6页
鉴于热带地区气温具有全年较高且变幅小、无四季之分的特点,因此热带地区大坝与其他地区大坝相比,其温度场和应力场存在较大差异,关键的温控部位与时段也不相同,常规的温度控制标准不再适用。以位于热带地区的柬埔寨额勒赛水电站碾压混... 鉴于热带地区气温具有全年较高且变幅小、无四季之分的特点,因此热带地区大坝与其他地区大坝相比,其温度场和应力场存在较大差异,关键的温控部位与时段也不相同,常规的温度控制标准不再适用。以位于热带地区的柬埔寨额勒赛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了#5挡水坝段的温度场与温度应力场数值及分布规律,明确了大坝温控的关键部位与时段,制定了满足大坝施工与安全运行要求的温度控制标准与相应的温控措施,并对#8溢流表孔坝段施工期安全度汛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坝体应力控制部位主要是基础约束区,控制时段主要是坝体蓄水时期以及正常运行期;在温控措施条件下,溢流表孔坝段可安全度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温度应力场 热带地区 温度控制标准 表孔度汛
下载PDF
热带地区武警某部官兵夏季与冬季睡眠质量调查 被引量:4
19
作者 方贤成 刘立明 +2 位作者 徐杰 薛越 慈书平 《武警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687-689,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热带地区武警某部官兵夏季与冬季睡眠质量情况。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调查对象为热带地区夏季与冬季武警某部官兵1527人,平均(29.3±7.1)岁;男1493人,女34人;干部226人,战士1301人。入伍前生活在非... 目的调查分析热带地区武警某部官兵夏季与冬季睡眠质量情况。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调查对象为热带地区夏季与冬季武警某部官兵1527人,平均(29.3±7.1)岁;男1493人,女34人;干部226人,战士1301人。入伍前生活在非热带地区,入伍后居住在热带地区武警官兵579人(A组),入伍前和入伍后均生活在热带地区武警官兵948人(B组)。结果热带地区武警某部官兵夏季睡眠质量指数相关评分为:睡眠质量(1.71±0.42)分、入睡时间(1.32±0.37)分、睡眠时间(1.83±0.81)分、睡眠效率(1.41±0.43)分、睡眠障碍(1.82±0.49)分、催眠药物(0.98±0.41)分、日间功能(1.31±0.27)分、平均总分(10.38±3.20)分,较冬季上述8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带地区武警官兵夏季睡眠质量明显较冬季差,尤其是来自非热带地区武警官兵,夏季睡眠质量更差,睡眠障碍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地区 季节 军人 睡眠质量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下载PDF
The cooling fluctuation events during Holocene in the tropical zone of China 被引量:4
20
作者 HUANG Zhen-guo, ZHANG Wei-qiang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graphy, Guangzhou 510070,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2年第1期91-98,共8页
Forty-eight samples are chosen to discuss the distribution in space and time of the cooling fluctuation events during Holocene in the tropical zone of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consider that the Neoglaciations ... Forty-eight samples are chosen to discuss the distribution in space and time of the cooling fluctuation events during Holocene in the tropical zone of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consider that the Neoglaciations II and III (or Cooling Event) have a widespread impact on the drop in temperature of 1–2 °C or less than 2 °C. The YD Event was dated at 11,300-10,200 a BP in the tropical mainland and its dating is 11,400-10,500 a BP in the sea area with a drop in temperature of 4–6 °C. The distribution of Event B and Neoglaciation I is taking a position of north, with a drop in temperature of 2.5–3.0 °C. The Cooling Event shows the temporality in time. The Cooling Event shows the limitation of regional distribution with a drop in temperature of less than 1.5°C. The more recent the cooling event is, the smaller the drop amplitude in temperature will be.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ropical zone seven events are complete in all varieties but the cooling fluctuation is weaker in the western part. In Hainan Island and South China Sea the appearance of cooling fluctuations is synchronous with each o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ling fluctuation tropical zone Chi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