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三重维度与秩序均衡——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26
1
作者 马池春 马华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1,共8页
集体所有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制度根基,其四十年改革变迁是农村生产关系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反映,农民利益保护与利益发展始终是这一进程的核心议题。从国家维度分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是农民利益保护的主要制度基础;从市场维度分析,合理有... 集体所有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制度根基,其四十年改革变迁是农村生产关系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反映,农民利益保护与利益发展始终是这一进程的核心议题。从国家维度分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是农民利益保护的主要制度基础;从市场维度分析,合理有效的产权配置是解决农民利益发展市场化的关键;从农民维度分析,产权要素与市场要素集聚混合所带来的发展新动能与风险并存。农村过渡性市场是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中的秩序均衡策略,其对农村产权安排的稳定性具有调控作用,对农民利益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三重维度 过渡性市场 秩序均衡 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教育转型衔接的三重向度与现实进路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均旭 常亚军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9,共11页
乡村教育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重要领域。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教育转型衔接既是立足时代的应然之变,也是现实观照的必然之举,其“价值-功能-实践”的三重向度面临深刻转变,应朝着... 乡村教育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重要领域。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教育转型衔接既是立足时代的应然之变,也是现实观照的必然之举,其“价值-功能-实践”的三重向度面临深刻转变,应朝着“价值理性”、“三生空间”“长效性治理”的方向发展。然而,乡村教育“为农”与“离农”的冲突博弈,教育资源有限供给与乡村发展复杂需求的供需矛盾,以及治理手段的外源依附惯性和内生动能不足问题,为转型衔接带来了诸多难点与挑战。为此,要进一步深化“一体融合”的发展理念,进行“统一灵活”的规划部署,完善“多元共治”的体制机制,以乡村教育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乡村教育 转型衔接 三重向度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性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2
3
作者 方可 吕林倥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28-34,共7页
实践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本质属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性深刻蕴含着涵养实践主体文化自觉、增强实践主体文化自信、推进实践主体文化自强的价值指向。文章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实践、依靠社会主义文化实践推动、依赖实践... 实践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本质属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性深刻蕴含着涵养实践主体文化自觉、增强实践主体文化自信、推进实践主体文化自强的价值指向。文章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实践、依靠社会主义文化实践推动、依赖实践检验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性的核心要义。新时代推进文化思想实践性要坚定文化实践性的价值立场、把握文化实践性的发展规律、完善文化实践性的实践格局、明确文化实践性的判定标准。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性,对于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特征和理论脉络,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实践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实践性 三重维度
下载PDF
浅谈城市肌理发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盈 《山西建筑》 2008年第4期54-55,共2页
通过阅读《Collage city》,在其城市肌理认识的基础上,对城市肌理功能空间进行梳理,结合海杜克的"假面"城市理论作比较,探索当代多重肌理体系并存情况下的城市设计新理念,并提出城市三维化设计是解决这一矛盾的较好方法。
关键词 肌理 图底变革 假面舞会 网格 三维化
下载PDF
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4
5
作者 曲建武 郝夏 姜琳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51,共9页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关系“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正因如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作为汇聚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园地理应不忘初心和使命,将培...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关系“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正因如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作为汇聚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园地理应不忘初心和使命,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作为党办大学的办学定位,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关键环节,将发挥好“大思政课”作用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载体,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切实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时代新人 三重维度 大思政课 高素质教师队伍
下载PDF
重新理解国家安全:三重认知逻辑与中国的大战略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德星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I0002,共20页
多元价值取向与安全议题的泛化,决定了对于国家安全问题的理解见仁见智。尽管现实主义、理性主义、革命主义三大经典阐释影响深远,但国家安全认知的传承与变化趋势依旧,其变革趋向在新时代体现得尤为明显。其中,“战略焦虑时代”的权势... 多元价值取向与安全议题的泛化,决定了对于国家安全问题的理解见仁见智。尽管现实主义、理性主义、革命主义三大经典阐释影响深远,但国家安全认知的传承与变化趋势依旧,其变革趋向在新时代体现得尤为明显。其中,“战略焦虑时代”的权势逻辑、安全思维与时俱进的创新逻辑和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话语逻辑,构成了重新理解国家安全的时代逻辑,并据此强化了大战略理论视域下对国家安全的再认知,即从目标、手段和内外关系三重维度来理解国家安全。就中国国家安全思想理论而言,身份属性与使命任务的叠加,加上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总体上决定了其传承与变化大趋势。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就是这方面与时俱进的鲜明体现,其指导下的国家大战略始终着眼于国际大势和世界潮流、时代特质和使命任务、力量建设运用和战略能动发挥来设计和运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认知逻辑 三重维度 大战略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1
7
作者 齐斌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38-40,共3页
新时代背景下,从国家认同、党的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三重维度入手,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取得理想教育效果,帮助当代大学生成长为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人才。文章介绍了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背景下,从国家认同、党的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三重维度入手,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取得理想教育效果,帮助当代大学生成长为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人才。文章介绍了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细致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三重维度,总结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存问题,最后从更新爱国主义教育观念、构建完整课程教育体系、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强化学生爱国主义实践、壮大爱国主义教育力量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有效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三重维度 实施策略
下载PDF
从价值塑造到机制构建:“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维探赜
8
作者 赖继年 陆青 《高教学刊》 2024年第7期172-176,共5页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从价值塑造到机制构建动态发展的过程。“四史”教育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须从融入前提、融入优势进行展开。在融入前提中精准把握“四史”教育的重要意义,纵深研究“四史”教育对教育主...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从价值塑造到机制构建动态发展的过程。“四史”教育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须从融入前提、融入优势进行展开。在融入前提中精准把握“四史”教育的重要意义,纵深研究“四史”教育对教育主体价值塑造、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守正创新、开展立场鲜明的政治教育的意义;在融入透视中探究“四史”何以融入的优势条件,在本质属性、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三个方面既本质相同,实现目标一致具有优势;在融入途径中诠释“四史”如何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向度。从人才培养实践、思政教学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实践和理想信念机制构建中提供融入具体路径,激发“四史”教育在高校育人环境中的创新能量,切实做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塑造 机制构建 三重向度
下载PDF
中国古代息讼制度的三重维度及其现代启示
9
作者 杨浩 陈渤 《韶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4-40,共7页
息讼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重要文化遗产,在维护社会和谐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考察中国古代息讼制度,儒家的礼之用、和为贵,道家的无为而治,法家的定纷止争是其理论来源;先秦时期的式微与萌芽、秦汉时期的形成与确立、魏晋南北朝至隋... 息讼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重要文化遗产,在维护社会和谐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考察中国古代息讼制度,儒家的礼之用、和为贵,道家的无为而治,法家的定纷止争是其理论来源;先秦时期的式微与萌芽、秦汉时期的形成与确立、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成熟与发展、宋元明清时期的完备与繁荣是其历史嬗变图景;防范争讼、依礼息讼、调解止讼是其实践运行方式;践行“以和为贵”的理念,把基本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完善中国特色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是其蕴含的现代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讼制度 三重维度 现代启示
下载PDF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三重维度
10
作者 肖海鹰 袁邦兴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0-18,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从关系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奋斗目标、发展理念以及实现难度方面非常相似;从实践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找到了实现经济高速发展、政局长期稳定、思想文化繁荣兴...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从关系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奋斗目标、发展理念以及实现难度方面非常相似;从实践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找到了实现经济高速发展、政局长期稳定、思想文化繁荣兴盛,社会高水平整合的现代化新道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实践经验;从理论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证伪了西方的“自由市场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等理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重维度
下载PDF
回溯·沉淀·探索:三重向度视阈下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赜
11
作者 韦燕 《西藏发展论坛》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复兴”历史进程的旋即启航与变革重塑中开辟的。处于新时代浪潮之端,从回溯、沉淀、探索三重向度来探赜“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即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文...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复兴”历史进程的旋即启航与变革重塑中开辟的。处于新时代浪潮之端,从回溯、沉淀、探索三重向度来探赜“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即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文明蒙尘”中开拓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百年征程,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西方现代化理论的理论内蕴,探索和展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现实践履,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性。这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也是站在新征程之上继续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三重向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从人的三重属性看生态自觉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於清 《创新》 2014年第5期37-39,126,共3页
生态自觉归根到底是人的自觉。人是个体性、群体性和类性的统一,因而生态自觉也具有个体自觉、群体自觉和类自觉多重维度:个体生态自觉表现为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群体生态自觉表现为理论自觉、制度自觉和道路自觉,类生态自觉表现为人类... 生态自觉归根到底是人的自觉。人是个体性、群体性和类性的统一,因而生态自觉也具有个体自觉、群体自觉和类自觉多重维度:个体生态自觉表现为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群体生态自觉表现为理论自觉、制度自觉和道路自觉,类生态自觉表现为人类整体化的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属性 生态自觉 维度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重维度教学过程的构建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钟元 《高教学刊》 2023年第33期25-28,共4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其中理论教学部分起到知识储备向价值引领过渡的重要作用,针对课程内容广博、理论深厚而课堂时间有限的矛盾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的元素构建,即从理论维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其中理论教学部分起到知识储备向价值引领过渡的重要作用,针对课程内容广博、理论深厚而课堂时间有限的矛盾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的元素构建,即从理论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这三重维度入手进行设计,并根据课程特点和课程中各个专题的重点,对三重维度进行解构、重组和融合,形成理论维度下的核心概念解析库,历史维度下的历史脉络线索库,以及实践维度下的热点焦点案例库,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化,从而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增强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三重维度 构建研究 教学设计 铸魂育人 实效性
下载PDF
高职大学生幸福能力培养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灵芝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3-14,共2页
幸福是一种体验,一种价值,更是一种能力。幸福能力培养是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和鲜亮特色。就当前实际来说,要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幸福能力,应该注重特色凸显、制度保障和情感维系三重维度。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 幸福能力 三重维度
下载PDF
试论“关学”概念结构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乐昌 《唐都学刊》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尤其是基本概念或核心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工具或方法意义。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就"关学"概念的涵义问题先后提出了三种不同观点。由此看来有必要将"关学"视作一个具有... 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尤其是基本概念或核心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工具或方法意义。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就"关学"概念的涵义问题先后提出了三种不同观点。由此看来有必要将"关学"视作一个具有内在结构的学术概念,从"时间"、"空间"和"学传"这三重维度进行综合性的说明,从而使"关学"概念结构成为一种新的诠释模式。这一新的诠释模式,可以为北宋至明清关学演化脉络的诠释工作提供一种更完整的参照和更明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关学 三重维度 时间 空间 学传
下载PDF
皇城根遗址公园空间环境行为组织探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妍 李宇宏 《南方建筑》 2017年第3期51-57,共7页
传统的城市公园设计实践和环境行为学理论通常更注重空间分析而忽略时间要素,造成设计结果缺乏前瞻性。文章从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辨证理论出发,讨论"空间实践"、"空间再现"、"再现空间"与环境... 传统的城市公园设计实践和环境行为学理论通常更注重空间分析而忽略时间要素,造成设计结果缺乏前瞻性。文章从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辨证理论出发,讨论"空间实践"、"空间再现"、"再现空间"与环境行为学拓展理论之内在联系,强调时间维度的参与,具有创新性的实践意义。以皇城根遗址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法收集不同空间和时间条件下游人的活动数据并进行统计处理,探讨公园的环境和游人行为特征,以及时间维度如何贯穿空间系统与空间功能变迁始终,并影响行为组织方式。最后提出城市公园空间行为组织与时间维度相结合的可行性方法,建议在设计实践中应强调空间序列的时序性、空间要素的时效性、空间视效和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斐伏尔 空间三元辩证 环境行为学 时间维度 皇城根遗址公园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韧性的内涵本质、能力图谱与实践向度
17
作者 王瑞芳 《现代教育科学》 2023年第5期105-110,123,共7页
思想政治教育韧性是应对多重价值挑战问题衍生而来的重要课题,已成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应变力与稳定性的重要思路,具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冲击时的承受能力、自我恢复能力和适应发展的能力。以消纳、适应、变革为韧性能力的界定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韧性是应对多重价值挑战问题衍生而来的重要课题,已成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应变力与稳定性的重要思路,具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冲击时的承受能力、自我恢复能力和适应发展的能力。以消纳、适应、变革为韧性能力的界定依据,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取向,思想政治教育韧性的能力图谱包括对外政治风险的抵御能力、对内思想分歧的协调能力、调整与适应的能力、创新和应变的能力,以及知识和理性的防御能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韧性,需要从链条塑造与优化精进并行、硬性能力与软性价值强化、系统的完善与韧性模型地构建三方面着手,提高其因应演进与适应能力,化解风险叠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韧性 能力图谱 实践向度 三重维度 多级协调机制
下载PDF
新时代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结构维度与中国行动
18
作者 魏连 程译瑶 《安康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13,18,共6页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与根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指明了方向,为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擘画了...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与根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指明了方向,为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擘画了蓝图。深刻掌握“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从结构维度看,“地球生命共同体”蕴含生物生存、人类生活、地球生命三重新关联,价值主体、主体权利、人类义务三重新认识,以及新目标、新征程、新方位三重新定义;从行动维度看,中国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积极实践者,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为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地球生命共同体 三重维度 中国行动
下载PDF
浮出历史地表:鸥外鸥诗歌阐释史的三重向度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婷婷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30-37,共8页
鸥外鸥因其诗歌的“非诗”特质百年来沉潜于主流之外,成为文学史上的“失踪者”,随着时代渐变和文学观念的更迭,鸥外鸥逐渐浮出历史地表,进入读者的阅读视野。从读者批评、文学史和选本三重向度去梳理鸥外鸥诗歌的传播接受史,发掘鸥外... 鸥外鸥因其诗歌的“非诗”特质百年来沉潜于主流之外,成为文学史上的“失踪者”,随着时代渐变和文学观念的更迭,鸥外鸥逐渐浮出历史地表,进入读者的阅读视野。从读者批评、文学史和选本三重向度去梳理鸥外鸥诗歌的传播接受史,发掘鸥外鸥被长期忽视的历史语境和局限,以此蠡测中国新诗现代性的审美嬗变与诗学轨迹。鸥外鸥从“失踪”到“浮现”的转变,是中国新诗在历经百年发展历程之后,走向更加开放、自信和包容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鸥外鸥 三重向度 审美嬗变 “缺失”现象
下载PDF
渊源·内容·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三重维度的阐释
20
作者 胡承波 佟恒瑶 石薇薇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9-14,共6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当今复杂变化国际形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全体人类的美好生活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由全世界人民共享的和平与发展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将马克思的真正共同体的思想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当今复杂变化国际形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全体人类的美好生活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由全世界人民共享的和平与发展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将马克思的真正共同体的思想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下大同”思想相结合,一脉相承了历届中国共产党人外交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的实践成果,具有强大的生机与活力,能够有效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安全与美丽的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重维度 时代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