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涉非三方合作:中国何以作为?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春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7,共25页
自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以美欧为代表的国际社会持续要求与中国开展涉非三方合作。而且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形势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在涉非三方合作方面的政策空间,进而推动中国逐渐从"被动应对"... 自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以美欧为代表的国际社会持续要求与中国开展涉非三方合作。而且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形势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在涉非三方合作方面的政策空间,进而推动中国逐渐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塑造"转变。中国已经与多个重要的非洲伙伴国围绕涉非三方合作开展了政策磋商。尽管中国政府已提出"非洲提出、非洲同意、非洲主导"的涉非三方合作指导原则,但塑造这一合作其他方面的努力尚不充分。中国主动塑造涉非三方合作需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展开:一是识别出重要的合作领域;二是发现潜在的合作伙伴;三是完善政策性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关系 三方合作 主动塑造 政策设计
原文传递
“四方安全对话”的新发展及前景探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阿明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8-109,156,157,共24页
自2017年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重新启动以来,其虽然只开展了少量且缺乏实质性内容的行动,却引发了大量讨论和高度的政策关注。纵观这一对话的发展演变可以看出,四国之间的某些共识构成了其重启后的显著特点,如更明确地将目标... 自2017年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重新启动以来,其虽然只开展了少量且缺乏实质性内容的行动,却引发了大量讨论和高度的政策关注。纵观这一对话的发展演变可以看出,四国之间的某些共识构成了其重启后的显著特点,如更明确地将目标指向中国、以“民主价值观”作为秩序构建的出发点、服务于美国“印太战略”的需要以及开始将关注重点延伸至发展和治理领域等。基于这些新特点,“四方安全对话”在近三年来的实践中提升了四国之间的战略联系和协同作战能力、从议题领域和地理范围两个维度拓展了四国的战略合作、在外交上释放了四国团结一致的政治信号,并强化了美国主导的地区安全结构,从而对“印太”地缘环境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尽管从组织内部以及次区域战略环境角度分析,“四方安全对话”的前景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考虑到这一新的地缘战略安排针对中国的目标指向性,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并审慎地予以应对,是中国从外交上塑造地区和平秩序、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方安全对话 印太战略 三边合作 地区秩序 东盟方式
下载PDF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新模式——探析“气候变化三方合作” 被引量:9
3
作者 左佳鹭 张磊 陈敏鹏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6,共9页
三方合作是与传统的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模式互补的国际合作新模式。由于具有可充分调动多方资源、发达国家和新兴捐助国的互补效应强、形式灵活等优势,三方合作目前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关注和参与。2016年全球已有838个三方... 三方合作是与传统的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模式互补的国际合作新模式。由于具有可充分调动多方资源、发达国家和新兴捐助国的互补效应强、形式灵活等优势,三方合作目前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关注和参与。2016年全球已有838个三方合作项目,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发展援助委员会成员的2/3都在不同程度地参与三方合作项目,其中德国、日本、西班牙和美国参与的项目最多。新兴捐助国中参与三方合作项目最多的国家是智利和墨西哥。目前三方合作项目执行期较短、项目额度小,29%的项目提到了绿色目标。目前虽然气候变化三方合作的案例还不多,但是截至2018年底32个发展中国家和5个发达国家都提出要开展气候变化三方合作的兴趣。由于起步较晚,气候变化三方合作目前面临着资金不足、沟通协调过程复杂、合作成本高等问题。中国应积极探索气候变化三方合作,推动不同部门南南合作、三方合作和其他多边双边合作的资源统筹,并应增强项目管理的规范性,提高项目效果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三方合作 传统捐助国 新兴捐助国 南南合作
下载PDF
创新“发展+市场”复合型三方合作的中国实践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春 张紫彤 《国际经济合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52,94,95,共15页
国际社会迄今为止的三方合作实践主要集中在国际发展合作领域。随着中国持续快速发展,三方乃至多方合作正变得日益重要,呼吁采纳广义的三方合作概念,建构跨领域、复合型三方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围绕复合型三方合作持续... 国际社会迄今为止的三方合作实践主要集中在国际发展合作领域。随着中国持续快速发展,三方乃至多方合作正变得日益重要,呼吁采纳广义的三方合作概念,建构跨领域、复合型三方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围绕复合型三方合作持续创新,不仅主动塑造三方发展合作,更首倡第三方市场合作。前者聚焦国际发展合作,后者是中国经济外交的历史性创新。中国始终坚持从共同发展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从广义三方合作角度,以共通性为基础创新“发展+市场”复合型三方合作。三方发展合作和第三方市场合作均以合作各方比较优势为基础,通过政府居间协调提供公共产品,实现第三方真正受益,“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制度化是二者统合的关键所在。“发展+市场”复合型三方合作的创新实践,可为构建更为宏观的跨领域、复合型三方合作奠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三方发展合作 第三方市场合作 三方合作
原文传递
三方合作的困境与解困之道 被引量:6
5
作者 顾炜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6-126,128,共12页
作为“小多边合作”的最基础形式,三方合作强调三方共同参与、合作的理念目标和机制化运行。增加三方合作的收益,使其产生对双边关系的促进作用;或者减少三方合作的成本,转移国家对解决内部矛盾的关注,都有助于吸引国家参与三方合作。... 作为“小多边合作”的最基础形式,三方合作强调三方共同参与、合作的理念目标和机制化运行。增加三方合作的收益,使其产生对双边关系的促进作用;或者减少三方合作的成本,转移国家对解决内部矛盾的关注,都有助于吸引国家参与三方合作。依据国家实力的不同组合,可以将三方合作划分为均势型、双强型和单强型三种类型。意图构建三方合作的国家,需要明确三方合作的类型和本国的角色,选择合适的对象,设定合作的领域、议题和项目,有助于突破三方合作的困境,建立和持续发展三方合作。第三方市场合作可以作为三方合作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方合作 三方成本 内部矛盾 中日韩 中蒙俄 美日韩 第三方市场合作
原文传递
美日韩三边合作的动力与阻碍:以美国同盟体系网络化和“亚太再平衡”为战略背景 被引量:4
6
作者 于迎丽 《战略决策研究》 2015年第4期17-35,102,共21页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致力于推动亚太地区的盟国体系从辐轴结构转向网络化,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推动美日、美韩两个双边同盟融合为三边同盟。韩国李明博政府转向亲美政策使得美韩同盟得以调整和提升,从而美韩同盟与美日同盟对接形成三边...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致力于推动亚太地区的盟国体系从辐轴结构转向网络化,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推动美日、美韩两个双边同盟融合为三边同盟。韩国李明博政府转向亲美政策使得美韩同盟得以调整和提升,从而美韩同盟与美日同盟对接形成三边机制成为可能。奥巴马政府推出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为美日韩三边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三方合作有所进展,合作的内容和形式都有提高。目前,日韩关系的脆弱性、对中国威胁的看法缺乏共识、对未来合作的方向缺少共同蓝图等问题仍是三边合作持续进展的最大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日同盟 美韩同盟 亚太再平衡 同盟网络化 三边合作
下载PDF
欧盟对非能源政策:最新动态、逻辑动因与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匡舒啸 张锐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0-70,共11页
俄乌冲突加剧了欧盟面临的能源危机,非洲作为替代能源伙伴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欧盟对非政策的最新动态是基于能源安全、市场利益、气候领导力和地缘政治四方面的考虑,采取了加快能源转型为主,维持天然气贸易为辅的对非能源政策。在新... 俄乌冲突加剧了欧盟面临的能源危机,非洲作为替代能源伙伴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欧盟对非政策的最新动态是基于能源安全、市场利益、气候领导力和地缘政治四方面的考虑,采取了加快能源转型为主,维持天然气贸易为辅的对非能源政策。在新地缘形势下,欧盟对非能源政策直接影响欧非双方的能源转型进程,也为重视非洲战略价值的中国带来挑战与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危机 俄乌冲突 欧非关系 能源转型 三方合作
原文传递
法国对非军事政策演变对中法非和平安全合作的启示 被引量:4
8
作者 智宇琛 《国际展望》 CSSCI 2016年第6期73-92,共20页
法国在非洲的军事存在和干预行动历史悠久,是其在非洲重要的传统竞争优势。殖民地时期,法国依靠军事优势维持其宗主国地位和利益;冷战时期,军事是法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的重要手段。冷战结束后至21世纪第一个十年期间,法国打着... 法国在非洲的军事存在和干预行动历史悠久,是其在非洲重要的传统竞争优势。殖民地时期,法国依靠军事优势维持其宗主国地位和利益;冷战时期,军事是法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的重要手段。冷战结束后至21世纪第一个十年期间,法国打着"民主"旗号支持非洲亲法政权,军事色彩相对弱化。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法国重新强调军事手段,多次发动大规模军事干预,将西部和北部非洲列为政策重点;尽管较好地把握、引导和利用了非洲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暴力的变化趋势,但在具体政策调整过程中也屡屡失误,暴露出法国在控制战后乱局方面的能力不足。基于维护在非经济利益、应对恐怖主义威胁及强化中非合作等考虑,中国应推动中法非三方和平安全合作,坚持"非洲提出、非洲同意、非洲主导"原则,重点围绕沟通机制、非盟和平安全机制、萨赫勒局势、海盗打击、维和行动、金融合作等方面展开。尽管也有相应需求,但法国传统安全思维中的不合理因素将成为三方合作的主要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非洲 军事政策 和平与安全 三方合作
下载PDF
“一带一路”框架下三方合作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文彬 吴志峰 +3 位作者 何迪 张耀祺 安冰玉 霍超 《开发性金融研究》 2020年第3期60-72,共13页
目前,"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以双边合作为主,往往是"中国发起、中国推动、中国贡献",双边合作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凸显。三方合作或多方合作将是在双边合作基础上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式,通过... 目前,"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以双边合作为主,往往是"中国发起、中国推动、中国贡献",双边合作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凸显。三方合作或多方合作将是在双边合作基础上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式,通过充分发挥各方比较优势,实现资金、技术、人才、经验等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最优配置,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合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三方合作 开发性金融
原文传递
中日韩三边关系探析——三边与双边互动的视角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鹏 《领导科学论坛》 2018年第17期52-60,共9页
三边关系是双边关系与多边关系的结合点,是最小多边关系,具有自身特点。中日韩三边关系是东亚一组重要的三边关系,于1999年启动,2008年形成独立的三国领导人峰会机制。中日韩三边关系受到双边关系的显著影响,但不同领域存在差异:在"... 三边关系是双边关系与多边关系的结合点,是最小多边关系,具有自身特点。中日韩三边关系是东亚一组重要的三边关系,于1999年启动,2008年形成独立的三国领导人峰会机制。中日韩三边关系受到双边关系的显著影响,但不同领域存在差异:在"低级政治"领域,三边关系较少受到双边关系波动的影响和干扰,功能性领域的合作持续有效;在"高级政治"领域,三边关系易于受到双边关系的直接影响,有过两次停滞期。中日韩三边关系的发展面临来自日本、美国等方面因素的掣肘,未来应维持和加强三边合作机制,尤其是领导人会晤机制的独立性,使三边成为重要舞台,在双边关系(尤其是中日关系)出现危机时,以三边场合推动和改善双边关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韩 三边 双边 合作 机制化
下载PDF
中英非和平安全合作的前景与挑战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瑾艳 《国际展望》 CSSCI 2016年第6期93-109,共17页
中国和英国围绕非洲和平安全事务开展合作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都在明显上升,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中英在非洲安全理念趋同和安全利益交叉,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非洲和平安全事务,非洲2063年愿景对和平与安全及全球伙伴关系的渴求... 中国和英国围绕非洲和平安全事务开展合作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都在明显上升,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中英在非洲安全理念趋同和安全利益交叉,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非洲和平安全事务,非洲2063年愿景对和平与安全及全球伙伴关系的渴求,中英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开启。但英国发展政策的安全化趋势,非洲对中英安全合作的疑虑及中英自身政策路径依赖都在阻碍这一合作的深化。因此,推进中非在非洲的和平安全合作的关键在于双方能否在共识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地管控分歧,推动中国的非洲和平与安全合作计划与英国海外稳定战略的对接,建立多层次的安全合作机制。构建中英非和平安全对话机制、从发展源头预防和应对冲突、增强非传统安全合作等是中英非和平安全合作的潜在领域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 中国 英国 三方合作 安全
下载PDF
冷战后日本与中东欧关系的发展演变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发顺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2期10-17,共8页
冷战结束后,日本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经历了建交与提供发展援助(1991年至2001年)、加强与中东欧10个欧盟成员国的关系(2002年至2012年)和深化与中东欧16国关系(2013年至今)三个阶段。注重发展与欧盟的关系和积极构建中东欧地区合作框架... 冷战结束后,日本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经历了建交与提供发展援助(1991年至2001年)、加强与中东欧10个欧盟成员国的关系(2002年至2012年)和深化与中东欧16国关系(2013年至今)三个阶段。注重发展与欧盟的关系和积极构建中东欧地区合作框架是日本发展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的特点。时至今日,日本已成为中东欧地区不可忽视的力量,考察日本发展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对开展中国-中东欧"16+1"合作具有重要的政策和实际作用。未来,中国须注重深化与欧盟的关系、将中东欧"地区合作方式"与"重点合作方式"相结合、探索中国与欧盟在中东欧地区的三方合作和扩展"16+1"合作,以此深化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中东欧 “16+1”合作 三方合作 “一带一路”
下载PDF
What’s New in Germany’s Cooperation with Africa?
13
作者 Li Chao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19年第6期55-64,共10页
Germany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its investment in Africa.In addition to promoting tradi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Germany ha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security issues in Africa and to improved cooperation in ... Germany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its investment in Africa.In addition to promoting tradi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Germany ha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security issues in Africa and to improved cooperation in defense,immigration and counter-terrorism.As Germany explores new models of development aid and encourages renewable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African countries,German capability and willingness to cooperate with African nations are on the rise.While Germany welcomes the African consumer market,historic problems centering on value differenc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s diplomatic constraints obstruct German-African cooperation over the short term.Germany promotes trilateral cooperation with China and Africa but encounters several challenges within its forward moment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rman-African cooperation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development AID trilateral cooperation
下载PDF
菲律宾与俄罗斯双边关系的发展及中国的应对
14
作者 张洁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7年第6期105-119,共15页
2016年以来,菲律宾与俄罗斯的关系迅速拉近,双方释放的合作意愿不只限于军事、能源等领域,还涉及共同构建新的世界"一极"。虽然基于历史基础、地缘政治、经济结构等因素判断,菲俄合作水平在中短期内不会提升太快,构建新的国... 2016年以来,菲律宾与俄罗斯的关系迅速拉近,双方释放的合作意愿不只限于军事、能源等领域,还涉及共同构建新的世界"一极"。虽然基于历史基础、地缘政治、经济结构等因素判断,菲俄合作水平在中短期内不会提升太快,构建新的国际联盟或力量"一极"也为时尚早,但是由于亚太秩序正处于变化与调整中,菲律宾与俄罗斯的相互接近具有一定的外溢效应,为考察与评估亚太安全格局的未来走向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菲俄拉近双边关系对中国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菲俄合作具有平衡中国的潜在意图,另一方面,在短期内,中俄菲三方具有更广泛的利益共识。因此,中国应发挥自身地缘优势,利用新的合作机制与地区倡议,加强中俄、中菲的双边合作与中俄菲在地区多边对话中的协调,这是本文研究的政策含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 俄罗斯 菲俄关系 多边合作 亚太安全
下载PDF
论中美俄在北极的复杂关系 被引量:18
15
作者 郭培清 杨楠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41,127,共17页
北极国际格局十分复杂,中美俄三国在北极的关系呈现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复杂态势,在北极利益的争夺之中也保持着多领域的合作,在不同象限有不同的"朋友"或"敌人"的定位,任何简单化的解读都无法厘清相互之间的关系。... 北极国际格局十分复杂,中美俄三国在北极的关系呈现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复杂态势,在北极利益的争夺之中也保持着多领域的合作,在不同象限有不同的"朋友"或"敌人"的定位,任何简单化的解读都无法厘清相互之间的关系。三国不同的利益诉求和战略逻辑导致俄美合作回旋空间缩小而冲突持续存在,中美竞争导致美方伤及自身,俄罗斯虽然试图"转向自身",但中俄两国北极合作将继续深化。中美俄作为重要的北极利益攸关方,应探索北极合作新模式,维护北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俄三边关系 北极 竞争 合作
原文传递
“大物流”背景下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佑珍 陈艳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52-57,共6页
通过分析大物流背景下物流企业对高职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特点,以及目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课程定位不准、培养目标模糊、教学内容更新滞后等问题,提出了构建校企政合作课程设计框架、课程内容选取、组织... 通过分析大物流背景下物流企业对高职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特点,以及目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课程定位不准、培养目标模糊、教学内容更新滞后等问题,提出了构建校企政合作课程设计框架、课程内容选取、组织等改革方案,探讨了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建设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政合作 高职教育 物流信息技术 课程改革
下载PDF
中国与日韩的科技合作: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9
17
作者 和春红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0-62,共13页
2020年是"中日韩科技创新合作年",是《中日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签署40周年。在中日韩合作的20多个领域当中,科技合作都是基础和非常重要的部分。中日韩三国都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制定了相应的科技发展与科技合作政策,为本国的... 2020年是"中日韩科技创新合作年",是《中日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签署40周年。在中日韩合作的20多个领域当中,科技合作都是基础和非常重要的部分。中日韩三国都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制定了相应的科技发展与科技合作政策,为本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中日之间、中韩之间、中日韩三国间的科技合作,都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并在官产学研的层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机制。未来中国与日韩的科技合作的进展,将取决于中日韩合作的意愿和动力是否充分。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趋势之下,大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会加剧,也给国际科技合作的局面增加了不确定性。中日韩三国未来需进一步加强密切合作,共同应对新领域、新技术带来的挑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韩合作 科技合作 科技创新
原文传递
“战略三角”还是“三边互动”:新时代的中美俄关系 被引量:9
18
作者 毕洪业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7-156,共30页
冷战期间,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美国推动美、苏、中三方形成了所谓“战略三角”。苏联解体后,战略三角也随着两级格局的终结而退出国际政治舞台。21世纪以来,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开始形成新型三角关系。由力量对比、地缘政治及价值观推动... 冷战期间,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美国推动美、苏、中三方形成了所谓“战略三角”。苏联解体后,战略三角也随着两级格局的终结而退出国际政治舞台。21世纪以来,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开始形成新型三角关系。由力量对比、地缘政治及价值观推动的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俄美关系的态势和互动成为影响国际格局演变的最重要变量。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国际关系再次回归地缘政治思维的趋势更加明显。与之相应,中美俄三边关系也在加速调整,基本形成了中俄合作应对美国“双遏制”的态势。本文认为,进入新时代的中美俄关系,不会是“战略三角”,而是“三边互动”。俄乌冲突的背后是俄罗斯与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对抗,其对中美俄三边关系乃至世界秩序将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中美俄三边互动 俄乌冲突“战略三角” 大国协调合作
原文传递
美日韩三边合作的强化及其前景 被引量:4
19
作者 凌胜利 《当代美国评论》 CSSCI 2023年第4期44-63,125,共21页
韩国尹锡悦政府执政以来,美日韩三边合作趋势不断加强,体现在高层互动频繁、战略协调增强、安全合作不断深化、经济合作日益增强、沟通机制更加健全等方面。美日韩三边合作增强主要缘于日韩国内政治变动、战略研判偏重美国、美国对盟国... 韩国尹锡悦政府执政以来,美日韩三边合作趋势不断加强,体现在高层互动频繁、战略协调增强、安全合作不断深化、经济合作日益增强、沟通机制更加健全等方面。美日韩三边合作增强主要缘于日韩国内政治变动、战略研判偏重美国、美国对盟国合作施压力度增大、日韩关系改善、中国与日韩关系弱化等因素的影响。三边合作的强化会导致东北亚地区阵营对抗加剧,中日韩整合动力削弱,朝鲜半岛的安全风险增加,台湾问题面临更大的外部干预压力。美日韩三边合作是美国“亚太北约化”规划的重要一环,但也面临一些难以克服的局限。这预示着美日韩三边合作的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其未来更有可能在不同领域形成合作程度不一的三边合作机制而非多边联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日韩三边合作 东北亚安全 “亚太北约化” 中美关系 美国外交
下载PDF
韩国尹锡悦政府对日政策调整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大海 《当代韩国》 2023年第3期37-51,共15页
尹锡悦政府上台后调整对日政策,强调美韩日三边关系和韩日合作的重要性,韩日关系也得到了迅速改善。影响尹锡悦政府对日政策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国际因素、国内因素和个人因素。国际因素层面,美国对韩日关系改善和对美韩日合作的施压,以... 尹锡悦政府上台后调整对日政策,强调美韩日三边关系和韩日合作的重要性,韩日关系也得到了迅速改善。影响尹锡悦政府对日政策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国际因素、国内因素和个人因素。国际因素层面,美国对韩日关系改善和对美韩日合作的施压,以及美日同盟的加强,使得日本的国际地位上升,推动尹锡悦政府改善韩日关系。国内因素层面,尹锡悦政府整体的政治倾向,尹锡悦亲信对外交政策发挥的重要影响力,以及作为国内经济因素的韩国半导体行业对日本的高依赖性都影响了尹锡悦政府的对日政策。个人因素层面,尹锡悦的性格、价值观等人格特质对对日政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相反,在野党及韩国内部的反对声音等国内政治因素对尹锡悦政府的影响急剧下降,在决策过程中没有发挥关键性作用。这几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了尹锡悦政府对日政策的迅速转变、强力执行,取得了改善韩日关系的效果。本文研究或有助于理解韩日关系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以及影响韩国对日政策的关键因素,为未来观察韩日关系的变化及制定外交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对日政策 尹锡悦 性格 亲信政治 美韩日三边合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