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曼陀罗体系:古代东南亚的地区秩序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吕振纲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7-39,共13页
在古代东亚世界,朝贡体系并非是唯一的地区体系,东南亚地区内部存在一个独立的曼陀罗体系。东南亚的世界秩序观受到印度教-佛教文化的影响和印度政治哲学的教诲。单一的曼陀罗体系内部可以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分别是核心圈、控制圈和朝贡... 在古代东亚世界,朝贡体系并非是唯一的地区体系,东南亚地区内部存在一个独立的曼陀罗体系。东南亚的世界秩序观受到印度教-佛教文化的影响和印度政治哲学的教诲。单一的曼陀罗体系内部可以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分别是核心圈、控制圈和朝贡圈。不同的层次之间有着不同的互动形式,战争主要发生在不同的曼陀罗中心以及中心和朝贡圈之间。曼陀罗体系有三个典型特征:中心的特殊性、变化性和多元性、普遍存在的双重或多重朝贡事实以及体系内部不同圈层的流动性。无论从观念还是从结构上看,曼陀罗体系都不是朝贡体系的附庸,也不能简单看作是朝贡体系的一部分,但由于这两种体系采取共同的朝贡形式、中国被视为一个可接受的曼陀罗中心以及两种地区秩序理念的互补性这三个因素,朝贡体系与曼陀罗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陀罗体系 朝贡体系 东南亚 地区秩序
下载PDF
国际秩序的评判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邹治波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45,156,共20页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未来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秩序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在学理上涉及如何评判国际秩序的良莠,即建立科学认识和评判国际秩序的标准和方法。在分析国际秩序构成要素...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未来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秩序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在学理上涉及如何评判国际秩序的良莠,即建立科学认识和评判国际秩序的标准和方法。在分析国际秩序构成要素、定义和内涵等概念要义基础上,可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来评判一个国际秩序。在静态存在状态上,衡量标准主要包括国际秩序有无和国际秩序完备性:前者涉及各行为体是否存在常态化关系以及是否存在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国际规范及惩戒机制两个具体指标;后者涉及行为体参与度、规范完备性和惩戒机制的有效性三个刻画指标。在动态表现结果上,主要用战争(包括冲突)频度和危机频度衡量一个国际秩序的合理性,用国际秩序的时间跨度即存续时间作为衡量一个国际秩序的稳定性。以东亚朝贡秩序和欧洲威斯特伐利亚秩序的历史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对两者的完备性、合理性和稳定性进行实证比较,可验证这一评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秩序 国际规范 国际法 朝贡秩序 威斯特伐利亚秩序
原文传递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曼陀罗:理论、历史与现实话语
3
作者 吕振纲 《世界经济与政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6,156,共26页
曼陀罗这一概念具备发展国际关系理论及案例研究的创新潜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曼陀罗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国际体系分析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东南亚本土丰富的一手文献资料以及东南亚史学的经典著作有助于重构东南亚国际关系史的全貌。借... 曼陀罗这一概念具备发展国际关系理论及案例研究的创新潜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曼陀罗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国际体系分析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东南亚本土丰富的一手文献资料以及东南亚史学的经典著作有助于重构东南亚国际关系史的全貌。借助这些文献,曼陀罗可用于阐释古代东南亚地区国家间的互动历史及规律。东南亚历史上存在宪章国家、港市国家、高地政体及村庄政体等政治行为体,不同政治行为体的互动构成了相互交错的曼陀罗。从区域层面看,曼陀罗是一个复数的区域体系,这一体系的文化基础是印度教和佛教文化,即使经历了伊斯兰文化变迁仍未丧失曼陀罗的特色。从互动进程来看,多中心的互动形成了历史上三种相对稳定的体系模型,分别是中心—边缘模式、上游—下游模式和高地—低地模式。东南亚地区大国与域外国家的交往同样丰富,尤其与中国的互动引发了曼陀罗与朝贡关系的争论,尽管这两个体系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在世界秩序观念、朝贡和战争等方面存在诸多区别,使得曼陀罗作为独立的区域秩序而存在。对现代国际政治而言,曼陀罗依然是一个有启发性的概念。这一概念具备发展国际关系理论的潜力,同时有利于分析和解释当今的东南亚政治甚至世界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陀罗 朝贡体系 国际体系 区域秩序 东南亚地区
原文传递
合法性与政治认同:明朝朝贡秩序稳定的原因 被引量:4
4
作者 漆海霞 曾绍毓 李瞾 《战略决策研究》 2019年第1期3-27,103,共26页
本文对明朝初期的朝贡体系进行考察,发现安南与朝鲜两国虽然都深受中国文化及政治制度影响,地理上也与中国毗邻,但它们与明朝的关系截然不同,朝鲜深受明朝重视,而安南却与明朝发生了军事冲突和战争。本文认为,两国截然不同的结果与它们... 本文对明朝初期的朝贡体系进行考察,发现安南与朝鲜两国虽然都深受中国文化及政治制度影响,地理上也与中国毗邻,但它们与明朝的关系截然不同,朝鲜深受明朝重视,而安南却与明朝发生了军事冲突和战争。本文认为,两国截然不同的结果与它们对宗主国的政治认同和自身国内合法性的高低有关。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不一样,尽管安南在文化上认同儒家文化,但是安南对明朝的政治认同不高。在安南经历篡位并担忧明朝军事干涉的境况下,最终双方发生军事冲突,朝贡关系终结。朝鲜对明朝具有高度政治认同,即使明太祖对朝鲜态度冷漠,朝鲜仍然谨慎遵守朝贡秩序与朝贡礼仪。朝鲜成为明朝最友好的朝贡国之一,明朝甚至为其提供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贡秩序 稳定 政治认同 合法性
下载PDF
南宋朝贡体系的构成与运行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纯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8-136,共9页
南宋时期,并存着宋朝和金朝两大朝贡体系。南宋朝贡体系与北宋相比大为萎缩,西夏、高丽都断绝了与宋朝的朝贡关系,西北诸族也脱离了宋朝的朝贡体系。南宋对待诸国朝贡的态度也更为消极。对大理,虽有战马贸易,但拒绝其朝贡;对交趾和占城... 南宋时期,并存着宋朝和金朝两大朝贡体系。南宋朝贡体系与北宋相比大为萎缩,西夏、高丽都断绝了与宋朝的朝贡关系,西北诸族也脱离了宋朝的朝贡体系。南宋对待诸国朝贡的态度也更为消极。对大理,虽有战马贸易,但拒绝其朝贡;对交趾和占城的朝贡也实行限制。见于记载的诸国入宋朝贡的次数十分有限。南宋为维护"中国"的地位,仍然以君臣华夷的原则规定以自己为中心的朝贡秩序,诸国入宋朝贡却主要出于经济目的。交趾和大理在对宋交往时基本遵守宋朝的规定,在本国却行皇帝制度;南海诸国尊重南宋作为经济大国的地位,但并不关心甚至也不甚理解宋朝规定的政治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朝贡体系 政治秩序 双向认识
下载PDF
朝贡制度中建设性的自然秩序——对费正清中国传统世界秩序观的批判
6
作者 陈国兴 《语言文化研究辑刊》 2014年第1期130-141,共12页
与欧洲基于民族一国家主权平等的国际关系相比,中国的朝贡制度是一种封闭、落后的外交制度,必然会在代表主权平等的条约制度的冲击下瓦解,中国的外交因此得以进入近代国际关系网络之中。费正清的这种见解是其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基... 与欧洲基于民族一国家主权平等的国际关系相比,中国的朝贡制度是一种封闭、落后的外交制度,必然会在代表主权平等的条约制度的冲击下瓦解,中国的外交因此得以进入近代国际关系网络之中。费正清的这种见解是其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基本观点。本文通过分析朝贡制度和条约制度的实质,认为费正清将二者对立起来是欧美二元对立、线性社会发展的简约化思维逻辑。我们既要看到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其背后彰显的帝国主义的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既要看到朝贡制度保守落后的一面,也要看到这种长久形成的制度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就其实质而言,中国的朝贡制度是一种差序包容的互系性的外交关系制度,主张社会、自然、道德、精神的和谐与稳定,在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差序中主张主客包容、反对对立。因此,中国传统的外交制度,对于解决在欧美霸权逻辑和强权政治下产生的国际关系的紧张、对立、冲突,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贡制度 费正清 条约制度 自然秩序
下载PDF
中国的“天下观”与西方的世界秩序观 被引量:8
7
作者 刘丹忱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8-85,共8页
"天下观"形成于先秦,它是中国古代的世界秩序观,其最高理想是天下大同,这使中国文化具有了包容非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向心力。中国传统对外思想表达了一种"一"与"和"的原则化理念... "天下观"形成于先秦,它是中国古代的世界秩序观,其最高理想是天下大同,这使中国文化具有了包容非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向心力。中国传统对外思想表达了一种"一"与"和"的原则化理念。封贡体系中的天朝与朝贡国不是现代国际关系意义上平等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但也绝非殖民体系下的殖民关系。这一秩序在近代以前数千年中的主要特征是和平互利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了作为现代国际关系之特征的民族国家分立的标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之后,由列强主导又建立了各种体系,在这一系列世界秩序建立之前都是一场场堪称人类浩劫的大规模战争。西方先行世界其他文明一步,实现了其文化的现代化,提炼出自身优秀的文化价值观,而后挟工业文明之威,完成了世界性传播,并据此构建了世界秩序。作为世界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其文化当然具有贡献世界优秀价值观的潜力。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在实现其现代性转换的前提下贡献于世界,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观 天朝封贡体系 主权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世界秩序观
下载PDF
制造“夷狄”:古代东亚世界渤海“首领”的历史话语及其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昊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52,共10页
唐朝与日本传世文献中的渤海"首领"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之一,但已有研究在方法论方面存在误区。"首领"在封贡秩序的语境中,主要是用于指称四夷社会的习用语汇,带有鲜明的立场性和指向性。唐朝、日本、渤海三方文献... 唐朝与日本传世文献中的渤海"首领"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之一,但已有研究在方法论方面存在误区。"首领"在封贡秩序的语境中,主要是用于指称四夷社会的习用语汇,带有鲜明的立场性和指向性。唐朝、日本、渤海三方文献记述的渤海"首领"记述立场不一,其指涉对象并非同一范畴,并不能如实地记述渤海地方社会之状况。渤海"首领"的话语是古代东亚世界各方在华夷分野语境之下,能动地塑造自我中心立场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封贡秩序 古代民族志 渤海史 首领
下载PDF
东亚国际体系的历史解构与中日关系的现实重构
9
作者 朱海燕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28,共6页
东亚国际体系经过了三次大调整,中日关系也随之发生根本性变迁。在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内,古代东亚基本处于相对和平状态。在日本试图构建并主导的大东亚新秩序内,中日关系是以"应战—挑战"为基本模式的"被侵略—侵略... 东亚国际体系经过了三次大调整,中日关系也随之发生根本性变迁。在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内,古代东亚基本处于相对和平状态。在日本试图构建并主导的大东亚新秩序内,中日关系是以"应战—挑战"为基本模式的"被侵略—侵略"关系。美国在粉碎"大东亚"构想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主导了二战后东亚国际体系的重构,旧金山体制迄今为止仍深刻影响着中日关系并规制着东亚的国际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贡体系 大东亚新秩序 旧金山体制 中日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