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北三叠纪煤田蟠龙至高家屯勘查区煤层气赋存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申小龙 蔺亚兵 贾志鑫 《中国煤炭地质》 2017年第5期16-19,33,共5页
煤层气的富集规律受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在分析蟠龙至高家屯勘查区煤层气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埋深,顶板岩性,水文地质三个方面探讨了研究区煤层气富集规律。研究表明,研究区瓦窑堡组含有效煤层三层,分别为5号煤、3号煤和3^(-1)号煤,煤... 煤层气的富集规律受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在分析蟠龙至高家屯勘查区煤层气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埋深,顶板岩性,水文地质三个方面探讨了研究区煤层气富集规律。研究表明,研究区瓦窑堡组含有效煤层三层,分别为5号煤、3号煤和3^(-1)号煤,煤层以薄煤层为主,埋藏较浅,R_(o,max)平均0.78%,生烃能力较强。研究区煤层气平均含气量为0.470m^3/t,含气量较低。三叠世晚期印支运动和早白垩世燕山运动使煤系抬升造成煤层气逸散是影响研究区煤层气含气量低的关键因素。蟠龙至高家屯勘查区煤层气富集主要受埋深和水文地质条件影响。研究区煤层气含气饱和度低,致使煤层顶板岩性对煤层气富集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纪煤田 子长矿区 煤层气 富集规律 瓦窑堡组
下载PDF
陕北元屯沟井田三叠系瓦窑堡组煤层煤灰熔融性和结渣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静琴 赵峰华 +3 位作者 易万亿 杨耀成 李明培 张丽维 《中国煤炭地质》 2014年第5期21-24,共4页
煤的结渣特性是动力用煤的主要指标,也是燃煤锅炉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参数,煤灰中化学成分对煤灰熔融性和结渣性影响较大,尤其是SiO2、Al2O3、Fe2O3、CaO等主要成分的含量和组成。基于元屯沟井田三叠系瓦窑堡组煤的煤灰成分、煤灰熔融性试... 煤的结渣特性是动力用煤的主要指标,也是燃煤锅炉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参数,煤灰中化学成分对煤灰熔融性和结渣性影响较大,尤其是SiO2、Al2O3、Fe2O3、CaO等主要成分的含量和组成。基于元屯沟井田三叠系瓦窑堡组煤的煤灰成分、煤灰熔融性试验数据分析,发现该区煤层中SiO2+Al2O3含量大于80%,Fe2O3+CaO小于10%,煤灰属较高灰煤灰软化温度。通过对煤灰软化温度、硅铝比、酸碱比、铁钙比、结渣指数以及综合结渣指数等多个指标的分析,得出煤灰属轻微结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窑堡组 三叠纪煤田 煤灰成分 煤灰熔融性 结渣性 陕北元屯沟井田
下载PDF
关于子长矿区北部煤层编号的探讨
3
作者 周翔武 倪瑞 《陕西煤炭》 2017年第1期33-36,共4页
陕北三叠纪煤田子长矿区的北部经过不同的勘查单位在不同时期进行工作后,对于煤层的编号缺乏统一性,对后续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通过煤层特性分析,提出了统一煤层编号的见解。
关键词 子长矿区北部 三叠纪煤田 煤层 编号
下载PDF
陕北三叠纪煤田蟠龙至高家屯勘查区5号煤层顶板工程地质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智学 易万亿 《中国煤炭地质》 2013年第5期36-39,共4页
研究区5号煤层位于三叠系瓦窑堡组第四段上部,煤层直接顶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老顶以粉砂岩、泥岩和细粒砂岩为主,从岩性分布来看,总体呈现出向上变粗的沉积层序,对应的顶板类型为下软上硬型。进一步分析其岩石力学性质、测井曲线与岩... 研究区5号煤层位于三叠系瓦窑堡组第四段上部,煤层直接顶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老顶以粉砂岩、泥岩和细粒砂岩为主,从岩性分布来看,总体呈现出向上变粗的沉积层序,对应的顶板类型为下软上硬型。进一步分析其岩石力学性质、测井曲线与岩体质量指标,参考岩层厚度、层理及裂隙等,综合分析确定该区5号煤层顶板属基本稳定型。该研究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顶板 力学性质 测井曲线 岩体质量 稳定性评价 陕北三叠纪煤田
下载PDF
陕北三叠纪煤田中—特高油产率煤分布规律及成因机理 被引量:2
5
作者 马丽 段中会 +4 位作者 贺丹 周蕾 吕婷婷 闫和平 王锐 《中国煤炭地质》 2022年第1期32-36,共5页
以子长矿区内分布的300余组钻孔数据为基础,研究了陕北三叠纪煤田煤炭资源的物理化学性质,按照《煤中焦油含量分级》(MT/T1179—2019),划分了中油产率煤(7.0%<ω(Tar_(d))<12.0%)和高油产率煤(12.0%<ω(Tar_(d))<15.0%)的... 以子长矿区内分布的300余组钻孔数据为基础,研究了陕北三叠纪煤田煤炭资源的物理化学性质,按照《煤中焦油含量分级》(MT/T1179—2019),划分了中油产率煤(7.0%<ω(Tar_(d))<12.0%)和高油产率煤(12.0%<ω(Tar_(d))<15.0%)的分布范围,预测了中—特高油产率煤的资源量。研究了矿区主采煤层3号煤层和5号煤层的煤质、沉积环境、变质程度等,认为矿区内中—特高油产率煤具一低两高的特征:镜质体反射率高(0.61%~0.83%)、变质程度低、挥发分高(35.78%~45.64%),认为成煤环境及变质程度是影响煤层富油的关键因素,研究区内5号煤层的焦油产率略高于3号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三叠纪煤田 中—特高油产率煤 焦油产率 变质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