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中右心功能的监测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殷红霞 林展 +2 位作者 刘江泽 覃君菊 李华贵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19期29-31,共3页
目的:通过封堵前后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功能参数的变化,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中右心功能的监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8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的超声图像,应用QLab软件对比分析封堵前后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 目的:通过封堵前后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功能参数的变化,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中右心功能的监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8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的超声图像,应用QLab软件对比分析封堵前后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舒张末期容积(RVEDV),每搏输出量(RVSV)和整体射血分数(RVEF)。结果:ASD患者封堵后过隔血流消失,右房室内径缩小,三尖瓣反流明显减少或消失,RVESV、RVEDV和RVSV较术前明显减小,RVEF明显增高。结论:RT-3DE可以清晰显示缺损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能满足术前评估ASD的要求,术后RT-3DE能准确评价右室整体及局部容积与收缩功能,为临床早期无创准确评价右室形态功能及指导临床治疗提供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右心室功能参数 封堵术
下载PDF
房间隔造口术联合体外膜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大动物实验研究
2
作者 刁力为 李温斌 +7 位作者 师启众 张保全 樊宏哲 刘诫 李阳阳 杨英杰 吴本清 吴一彬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探索房间隔造口术(ASD)联合体外膜肺(ECMO)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效果,以便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患者寻找一条有效的新方法。方法:应用静脉泵入脂多糖(LPS)方法制作成年绵羊的ARDS大动物模型5只,在全麻... 目的:探索房间隔造口术(ASD)联合体外膜肺(ECMO)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效果,以便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患者寻找一条有效的新方法。方法:应用静脉泵入脂多糖(LPS)方法制作成年绵羊的ARDS大动物模型5只,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完成房间隔缺损(1~2 cm),在应用体外循环机模拟静脉-静脉体外膜肺(VV-ECMO)工作状态下,对比观察在ASD闭合和开放状态下动物的外周血氧合情况和体循环状态,以及心脏功能情况,评价ASD分流对改善心肺功能的意义。结果:在闭合ASD的情况下,未见房水平分流,仅应用VV-ECMO辅助下可见动物吸入100%氧的情况下心率(93±26)次/min,平均血压(MAP):(51.6±16.5)mmHg(1 mmHg=0.133 kPa),肺动脉压(PAP):(27.3±14.5)mmHg,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47.6±9.6)N·s·m^-2·L^-1,外周动脉PaO2为(134.2±21.3)mmHg,SaO2:(96.3±0.3)%,氧合指数(PaO2/FiO2)为335.0±53.3,心脏饱胀,运动幅度较小,显得无力;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打开ASD后房水平出现右向左分流,平均血压(MAP):(70.4±18.2)mmHg,PAP:(19.1±9.3)mmHg, PVRI:(32.1±8.1)N·s·m^-2·L^-1,外周动脉PaO2明显上升至(171.1±22.2)mmHg,SaO2:(98.2±0.3)%, PaO2/FiO2为427.5±55.5,心率(77±18)次/min,心脏运动幅度明显加大,心脏跳动显得轻松,体循环状态明显好转。统计学分析显示:与ASD关闭时比较,在ASD开放后MAP, PaO2, SaO2, PaO2/FiO2明显上升;PAP,PVRI明显下降。二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房间隔造口术联合VV-ECMO是治疗ARDS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COVID-19引起的重症ARDS治疗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需要临床应用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房间隔造口术 体外膜肺 大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