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肠化湿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PPAR-γ,NF-κB及MUC2,TFF3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顾培青 沈洪 +5 位作者 朱磊 刘亚军 张露 刘军楼 徐艺 成家飞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9-85,共7页
目的:观察清肠化湿方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效果,以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核因子(NF)-κB为中心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正常组灌胃(ig)生理... 目的:观察清肠化湿方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效果,以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核因子(NF)-κB为中心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正常组灌胃(ig)生理盐水2 m L·d-1],模型组(ig生理盐水2 m L·d-1),清肠化湿方低、中、高剂量组(ig清肠化湿方8,16,32 g·kg-1),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ig SASP 0.67 g·kg-1),SASP+双酚A-二甘氨酸醚(BADGE)组(ig SASP 0.67 g·kg-1+腹腔注射BADGE 20 mg·kg-1)及清肠化湿方中剂量+BADGE组(ig清肠化湿方16 g·kg-1+腹腔注射BADGE 20 mg·kg-1),每组10只。除正常组以生理盐水灌肠外,其余组采用TNBS/乙醇灌肠造UC大鼠模型。以柳氮磺胺吡啶(SASP)为阳性药物,同时联合使用PPAR-γ抑制剂双酚A-二甘氨酸醚(BADGE),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及结肠病理评分,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分别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PPAR-γ,NF-κB的蛋白和基因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肠组织分泌蛋白黏蛋白2(MUC2)和三叶因子3(TFF3)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出现明显炎症和溃疡,提示造模成功。模型组PPAR-γ蛋白和基因表达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肠化湿方组和SASP组PPAR-γ表达均有所增加(P<0.05);联用PPAR-γ抑制剂BADGE后两组PPAR-γ表达又显著降低(P<0.05)。同时,模型组NF-κB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清肠化湿方各剂量组均能降低NF-κB的表达(P<0.05),而清肠化湿方中剂量+BADGE组较清肠化湿方中剂量组NF-κB的表达又显著增高(P<0.05)。此外,清肠化湿方组和SASP组能有效升高大鼠肠组织中MUC2和TFF3的表达,而当清肠化湿方或SASP联合使用BADGE时这一作用被减弱。结论:清肠化湿方能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病变程度,其作用机制与抑制NF-κB的激活,减轻炎症反应,并通过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肠化湿方 溃疡性结肠炎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核因子-κB 黏蛋白2 三叶因子3
原文传递
三叶因子3在胃溃疡大鼠脾脏不同部位的表达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江兰 吴靖芳 +4 位作者 王志勇 张静 吕洋 郑慧娥 张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5-318,327,共5页
目的研究三叶因子3(TFF3)在胃溃疡大鼠脾脏不同部位的表达。方法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正常组(6只)和溃疡组(42只)雄性大鼠脾脏TFF3的表达。结果①溃疡组大鼠脾脏明显肿大、充血;与正常组相... 目的研究三叶因子3(TFF3)在胃溃疡大鼠脾脏不同部位的表达。方法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正常组(6只)和溃疡组(42只)雄性大鼠脾脏TFF3的表达。结果①溃疡组大鼠脾脏明显肿大、充血;与正常组相比白髓面积明显增大(P<0.05或P<0.01),至6 d组最大,边缘区增厚(P<0.05或P<0.01),至10 d组最厚;红髓面积减少。②TFF3阳性反应物呈棕黄色颗粒状分布于胞质中。③TFF3在正常组大鼠脾脏中呈弱阳性表达,在溃疡组表达明显增高(P<0.05或P<0.01)。溃疡组白髓中阳性细胞TFF3平均吸光度值各组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以10 d组增高最为明显;边缘区阳性细胞TFF3吸光度值1、2 d和6 d组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或P<0.01),以6 d组增高最为明显;红髓阳性细胞TFF3吸光度值1、2、6 d和14 d组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或P<0.01),以6 d组增高最为明显。④溃疡组边缘区TFF3表达与损伤时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 TFF3在胃溃疡大鼠脾脏各部位呈高水平表达,可能通过提高脾脏免疫反应性促进胃溃疡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胃溃疡 三叶因子3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下载PDF
TFF3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琳 黄建坤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56-1160,共5页
三叶因子3(trefoil factor 3,TFF3)为三叶因子多肽家族成员之一,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与血管生成。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TFF3对胃癌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优于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标志物,是胃... 三叶因子3(trefoil factor 3,TFF3)为三叶因子多肽家族成员之一,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与血管生成。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TFF3对胃癌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优于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标志物,是胃癌非侵入性筛查潜在的理想标志物,并可应用于胃肠道肿瘤化疗药效与预后的评价,同时,TFF3应用于子宫内膜样腺癌及甲状腺微小浸润性滤泡癌的病理诊断也具有重大临床价值。TFF3作为新型肿瘤生物标志物,在肿瘤分子诊断与靶向、个体化治疗领域倍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因子3(tff3) 肿瘤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基于“寒毒”理论探讨温阳益气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建新 张相安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2期72-75,共4页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疗效,探讨修复肠黏膜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120例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疗效,探讨修复肠黏膜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120例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阳益气解毒方口服。治疗后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白细胞介素-1(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三叶因子3(TFF3)、黏蛋白2(MUC2)及肠黏膜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7%(P<0.05)。治疗前,2组单个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个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IL-1β、TNF-α、TFF3、MUC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1β、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TFF3、MUC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IL-1β、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TFF3、MUC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肠黏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肠黏膜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肠黏膜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益气解毒方可以提高UC治疗效果,且可以降低IL-1β、TNF-α表达,减轻炎性反应,增加TFF3、MUC2表达量,保护肠黏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UC) 寒毒 温阳益气解毒方 中医证候积分 白细胞介素-1(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三叶因子3(tff3) 黏蛋白2(MUC2)
原文传递
TFF3基因沉默对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兵 张丹丹 +1 位作者 崔安宁 于国良 《解剖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三叶因子3(TFF3)基因沉默对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人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研究组,研究组将TFF3-shRNA重组慢病毒质粒转染至TPC-1细胞,阴性对照组将NC-shRNA重组慢病毒... 目的探讨三叶因子3(TFF3)基因沉默对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人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研究组,研究组将TFF3-shRNA重组慢病毒质粒转染至TPC-1细胞,阴性对照组将NC-shRNA重组慢病毒质粒转染至TPC-1细胞,空白对照组不转染任何序列。采用qRTPCR检测各组TPC-1细胞中TFF3 mRNA表达量,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TPC-1细胞增殖能力,通过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各组TPC-1细胞侵袭能力。结果研究组TPC-1细胞中TFF3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0.05);6 h、12 h、24 h、36 h、48 h时,研究组TPC-1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0.05);研究组穿过小室膜的TPC-1细胞数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0.05);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TPC-1细胞TFF3 mRNA表达量、增殖能力、侵袭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沉默TFF3基因表达能够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增殖及侵袭,TFF3可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因子3 TPC-1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下载PDF
TFF3、COX-2、HIF-1α在不同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意义及与MVD值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魏计超 唐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32期21-24,共4页
目的研究三叶因子3(TFF3)、环氧合酶-2(COX-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不同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意义及胃癌患者TFF3、COX-2、HIF-1α表达、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比较。方法选取医院存储的行胃镜活检或胃癌根治术后蜡块标本150例... 目的研究三叶因子3(TFF3)、环氧合酶-2(COX-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不同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意义及胃癌患者TFF3、COX-2、HIF-1α表达、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比较。方法选取医院存储的行胃镜活检或胃癌根治术后蜡块标本150例,根据胃癌前不同病变期分为胃腺瘤组(B组,30例)、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组(C组,30例)、非典型增生组(D组,30例)、胃癌组(E组,30例),同期选取正常胃黏膜组(A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无浆膜浸润、无淋巴转移、胃癌早期患者MVD值和TFF3、COX-2、HIF-1α表达阳性比率低于有浆膜浸润、有淋巴转移、胃癌进展期患者(P<0.05);高中分化癌患者MVD值和TFF3、COX-2、HIF-1α表达阳性比率与低分化癌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TFF3、COX-2、HIF-1α表达阳性患者的MVD值显著高于TFF3、COX-2、HIF-1α表达阴性患者(P<0.05)。结论TFF3、COX-2、HIF-1α参与胃癌及癌前各期变化过程,TFF3、COX-2、HIF-1α、MVD对胃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作为防治治疗胃癌的一个突破点,能否通过TFF3、COX-2、HIF-1α检测值对早期胃癌进行对应治疗,仍需临床医师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因子3(tff3) 环氧合酶-2(COX-2)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微血管密度(MVD) 胃癌
下载PDF
microRNA-7-5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秦小静 范会利 +3 位作者 林旭 王冬梅 薛刚 吴靖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5-570,共6页
目的探讨microRNA⁃7⁃5p(miR⁃7⁃5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和细胞系的表达以及对PTC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 目的探讨microRNA⁃7⁃5p(miR⁃7⁃5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和细胞系的表达以及对PTC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52例PTC及癌旁组织和人PTC细胞系TPC⁃1、BCPAP、K1及人正常甲状腺滤泡细胞系Nthy⁃ori 3⁃1中miR⁃7⁃5p的表达情况。分别将miR⁃7⁃5p mimics/inhibi⁃tor、mimics⁃NC/NC⁃inhibitor(NC⁃in)以脂质体Lipofectamin^(TM) 3000转染至TPC⁃1和K1细胞分为3组:(1)空白对照组(TPC⁃1/K1组);(2)阴性对照组(mimics⁃NC组/NC⁃in组);(3)实验组(mimics⁃7⁃5p组/inhibitor⁃7⁃5p组)。以生长曲线、小室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3组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7⁃5p与三叶因子3(TFF3)3′UTR区结合情况,Western blot检测miR⁃7⁃5p对TFF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PTC组织和3株PTC细胞系中miR⁃7⁃5p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Nthy⁃ori 3⁃1正常滤泡上皮细胞(P<0.01),且不同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miR⁃7⁃5p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调miR⁃7⁃5p后,实验组TPC⁃1细胞的增殖活性、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表明mimics⁃7⁃5p/inhibitor⁃7⁃5p组的荧光酶活性低于/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miR⁃7⁃5p在PTC组织中低表达,miR⁃7⁃5p可以通过靶向TFF3抑制PTC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7⁃5p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三叶因子3
下载PDF
TFF3、ERα、ERβ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雯慧 张建芳 +4 位作者 陈嘉彦 宋晖 刘淑娟 马佳佳 陈必良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3年第1期41-43,125,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三叶因子3(佃)和雌激素受体(ERd、ER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4例正常子宫内膜,22例不典型增生及8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1]FF3、ER仪及ERr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组织学分级、浸润程...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三叶因子3(佃)和雌激素受体(ERd、ER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4例正常子宫内膜,22例不典型增生及8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1]FF3、ER仪及ERr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组织学分级、浸润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结果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内膜、子宫内膜癌中T阡3阳性率分别为28.6%、36.4%和65.9%,ERa阳性率分别为92.8%、86.4%和53.7%,ERβ阳性率分别为78.6%、72.7%和48.8%,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202、13.702、7.127,均P〈0.05)。删的表达与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X2值分别为11.709、10.125、4.840,均P〈0.05),与浸润程度无关;而ERa、ERβ则与组织分化及肌层浸润程度有关(均P〈O.05),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检测TFF3、ERa和ERβ的表达,有助于为子宫内膜癌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而TFF3的检测更有可能成为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又一指标,并且为判断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三叶因子3 雌激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