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痿脾胃论治观 被引量:11
1
作者 韩紫阳 张星 陈赟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35-1139,共5页
阳痿的论治多以肝、肾为中心,但亦与脾胃密切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对于保障勃起功能的正常有重要意义。脾胃又与肝、肾两脏联系密切,脾胃功能的盛衰能够通过两脏... 阳痿的论治多以肝、肾为中心,但亦与脾胃密切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对于保障勃起功能的正常有重要意义。脾胃又与肝、肾两脏联系密切,脾胃功能的盛衰能够通过两脏间接影响勃起功能。目前临床与科研在对从脾胃论治阳痿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痿 脾胃论治 胃肠道
下载PDF
王旭高从脾胃论治肝病学术思想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侯召杰 魏凤琴 《吉林中医药》 2020年第4期441-443,共3页
清代著名医家王旭高重视从脾胃论治肝病。通过传统理论研究,结合王旭高肝病治法、医案及相关文献,论证了其从脾胃论治肝病的学术思想是理论传承经典,立论以人为本,治验彰显临床。王旭高从脾胃论治肝病的学术思想,重视脾胃分治,具有重要... 清代著名医家王旭高重视从脾胃论治肝病。通过传统理论研究,结合王旭高肝病治法、医案及相关文献,论证了其从脾胃论治肝病的学术思想是理论传承经典,立论以人为本,治验彰显临床。王旭高从脾胃论治肝病的学术思想,重视脾胃分治,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旭高 脾胃论治 肝病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从脾胃论治帕金森病 被引量:5
3
作者 秦丽清 吴林 +3 位作者 潘艺彬 陈昭 蓝雪琳 陈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98-102,共5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第二大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中医学上属于“颤证”等范畴,既往医家多强调补益肝肾、熄风通络。随着对颤证的不断研究与探讨,从脾胃论治帕金森病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与正常肠道菌群相...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第二大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中医学上属于“颤证”等范畴,既往医家多强调补益肝肾、熄风通络。随着对颤证的不断研究与探讨,从脾胃论治帕金森病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与正常肠道菌群相比,PD患者肠道菌群发生显著变化,肠道菌群失调可损害肠上皮完整性,使肠黏膜屏障通透性增加,诱发肠道炎症反应,促进α-突触核蛋白(α-syn)沉积,肠道菌群失调与PD的发生密切相关。中医脾胃在生理病理上与肠道菌群有着一致性,健脾类中药能够调节肠道菌群,改善PD症状,该文结合肠道菌群在帕金森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讨从脾胃论治帕金森病的机制,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脾胃论治 肠道菌群 脑-肠轴 Α-突触核蛋白
下载PDF
丁书文从脾胃论治心系疾病的临证应用
4
作者 仇玉平 江镇 +2 位作者 李晓 李伟 丁书文(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4期402-404,409,共4页
丁书文教授推崇李东垣的脾胃内伤学说,强调脾胃在人体脏腑功能中的重要性,主张心系疾病从脾胃论治。丁书文教授基于李东垣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心系疾病“热毒”学说,指出心系热毒是脾胃功能失调、湿痰瘀热胶结导致。治疗既治心系疾病之标... 丁书文教授推崇李东垣的脾胃内伤学说,强调脾胃在人体脏腑功能中的重要性,主张心系疾病从脾胃论治。丁书文教授基于李东垣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心系疾病“热毒”学说,指出心系热毒是脾胃功能失调、湿痰瘀热胶结导致。治疗既治心系疾病之标,亦调脾胃后天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书文 李东垣 学术思想 脾胃论治 心系疾病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基于路志正“持中央、运四旁”思想论治小儿抽动症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波 张华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0期145-149,共5页
小儿抽动症病因复杂病机多样,单从一脏论治虽能较快缓解主要症状,但往往极易复发疗效欠佳。立足脾胃调理,可兼顾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更符合小儿抽动症的病因病机,同时立足脾胃的特性用药轻灵不伤脏腑,也更符合抽动症患儿久病身体机能弱化... 小儿抽动症病因复杂病机多样,单从一脏论治虽能较快缓解主要症状,但往往极易复发疗效欠佳。立足脾胃调理,可兼顾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更符合小儿抽动症的病因病机,同时立足脾胃的特性用药轻灵不伤脏腑,也更符合抽动症患儿久病身体机能弱化及小儿稚阴稚阳素体娇嫩的特征,在小儿抽动症的临床治疗中可取得更好的效果。此法既符合抽动症的病因病机,也尤其适合小儿的身体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志正 “持中央、运四旁” 小儿抽动症 脾胃论治
下载PDF
失眠的病因病机及脏腑论治 被引量:50
6
作者 张芳 刘清泉 《河南中医》 2019年第11期1643-1647,共5页
失眠的发病是多种因素作用于机体的结果,辨证首先要分清虚与实,虚者以阴虚不足,虚火妄动为主,表现为虚火扰神,实证大多为火热炽盛,邪热上扰神明为主。失眠的病位在心,大多由于心神失养,心中悸动不安,神不守舍而不寐,却与肝胆,脾胃,肺,... 失眠的发病是多种因素作用于机体的结果,辨证首先要分清虚与实,虚者以阴虚不足,虚火妄动为主,表现为虚火扰神,实证大多为火热炽盛,邪热上扰神明为主。失眠的病位在心,大多由于心神失养,心中悸动不安,神不守舍而不寐,却与肝胆,脾胃,肺,肾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治疗失眠的过程中,要将五脏六腑与气血运行充分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也要注意脏腑之间的病理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正确分析病因、病机、病位。同时也要重视精神调摄的作用,建立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愉悦的情志是预防和治疗失眠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从肝胆论治 从心论治 从脾胃论治 从肾论治 从肺论治
下载PDF
从脾胃论治单纯性肥胖 被引量:27
7
作者 徐珊珊 龚美蓉 孙亦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28-629,共2页
肥胖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能量代谢平衡失调。近年来,由于营养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症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现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慢性疾病。单纯性肥胖多责之于脾胃、... 肥胖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能量代谢平衡失调。近年来,由于营养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症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现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慢性疾病。单纯性肥胖多责之于脾胃、肝、肾,然究其根本,则在于脾胃功能失调,水液输布失常,痰湿内聚,浊脂内生。故单纯性肥胖的治疗应从脾胃入手,以健脾和胃、利湿化痰为基本治疗原则,从根本上改善痰浊肥胖体质,杜绝肥胖化生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脾胃论治 辨证
下载PDF
基于“脾胃论”内外合治辅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撤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益斐 周杨 +5 位作者 马黄钢 李国法 叶艳阳 宣芦莎 张赟华 郦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47-1452,1460,共7页
背景根据中医五行"虚则补其母"的理论基础,运用"补脾益肺"的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并证实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目的探讨基于"脾胃论"内外合治辅助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离对患者... 背景根据中医五行"虚则补其母"的理论基础,运用"补脾益肺"的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并证实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目的探讨基于"脾胃论"内外合治辅助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离对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设计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收住诸暨市中医医院暨阳院区和浣东院区ICU的COPD急性发作需行有创正压通气(IPPV)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随机数为4的倍数患者纳入对照组(n=42),其余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肺脾气虚证36例(肺脾气虚组),脾肺虚寒证45例(脾肺虚寒组),脾胃阴虚证37例(脾胃阴虚组)。对照组给予50 ml温开水鼻饲,2次/d;肺脾气虚组予"参苓白术散"加减,脾肺虚寒组予"黄芪建中汤"加减,脾胃阴虚组予"麦门冬汤"加减,同时3组取穴"足三里、丰隆"予"经皮穴位电刺激",疗程14 d。记录插管前(T1)及IPPV第1天(T2)、第5天(T3),进入撤机阶段时(T4)4个时间点的呼吸浅快指数(f/VT)、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肺顺应性、气道阻力;记录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总蛋白(TP);记录所有患者IPPV总时间、自主呼吸试验次数(SBT)次数、拔管后无创正压通气(NPPV)使用率、48 h后再次气管插管率、院内病死率、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方法与实践在f/VT、PEEPi、肺顺应性、气道阻力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在f/VT、PEEPi、肺顺应性、气道阻力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在f/VT、PEEPi、肺顺应性、气道阻力上主效应显著(P<0.05)。T3、T4时间点肺脾气虚组、脾肺虚寒组、脾胃阴虚组的f/VT低于对照组(P<0.05);T4时间点肺脾气虚组f/VT低于脾胃阴虚组(P<0.05)。T3时间点脾肺虚寒组PEEPi低于对照组(P<0.05);在T4时间点肺脾气虚组、脾肺虚寒组、脾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通气机 机械 通气机撤除法 从脾胃论治 内外合治 经皮穴位电刺激
下载PDF
邬嘉琛从脾胃论治糖尿病肾病经验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冬燕 《河南中医》 2018年第11期1647-1650,共4页
邬嘉琛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早期以脾肾气阴两虚为主,患者常表现为乏力、口干、口渴、腰膝酸软等症,治疗上主张"补肾不如补脾",处方以健脾益气为主,常用四君子汤加味;糖尿病肾病中后期湿浊证较为突出,湿阻脾胃,使胃失和降,表现... 邬嘉琛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早期以脾肾气阴两虚为主,患者常表现为乏力、口干、口渴、腰膝酸软等症,治疗上主张"补肾不如补脾",处方以健脾益气为主,常用四君子汤加味;糖尿病肾病中后期湿浊证较为突出,湿阻脾胃,使胃失和降,表现为纳呆、腹胀、恶心、呕吐等症,邬老师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治以通降胃气,常用半夏泻心汤合枳术丸加减。糖尿病肾病患者多存在严重水肿,水肿初期以水湿为主,邬老师强调,祛湿当先健脾,常用胃苓汤加减。邬老师遣方用药时强调:一,应用补益药物时,注重理气醒脾,以防滋腻碍胃。二,应用清热利湿药物时,避免大苦大寒,以防苦寒败胃。三,用生姜、大枣、甘草调养胃气。四,服药期间饮食要有禁忌,避免辛辣伤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从脾胃论治 四君子汤 半夏泻心汤 枳术丸 邬嘉琛
下载PDF
从脾胃论治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娇 宋莉丽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2期29-30,共2页
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属消渴变证,冠心病是主要并发症,由消渴日久而发。"消渴重,心中痛",为本虚标实之证,本为气阴两虚,标为痰浊内停、瘀血阻滞,虚在心脾肾,实在痰瘀阻络。气虚与阴虚互为因果,瘀血与痰浊既为气阴两虚病理产... 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属消渴变证,冠心病是主要并发症,由消渴日久而发。"消渴重,心中痛",为本虚标实之证,本为气阴两虚,标为痰浊内停、瘀血阻滞,虚在心脾肾,实在痰瘀阻络。气虚与阴虚互为因果,瘀血与痰浊既为气阴两虚病理产物,又是消渴导致胸痹主要机理。脾虚失运是发病关键,运脾是治疗根本。益气养阴,化痰祛瘀,都应在健脾基础上进行。中医药治疗擅用调理脾胃之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消渴 胸痹 从脾胃论治 调理脾胃 中医药治疗 理论探析
下载PDF
“从脾胃论治失眠”经验总结 被引量:9
11
作者 毛亮 李中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李中宇教授治疗失眠的方法。方法:总结和分析治疗失眠的经验。结论:黄连温胆汤治疗失眠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关键词 失眠 名老中医经验 脾胃论治 黄连温胆汤 李中宇
下载PDF
从肾与脾胃论治胸痹探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玉馨 王伟松 刘建和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329-332,共4页
中医重视整体观念,脏腑之间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心肾水火既济,心胃土火相生,医籍中对心肾、心胃关系多有论及,可见从肾、胃论治胸痹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笔者探析了肾、脾胃与心的生理联系,与胸痹病机“痰瘀滞虚”的理论... 中医重视整体观念,脏腑之间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心肾水火既济,心胃土火相生,医籍中对心肾、心胃关系多有论及,可见从肾、胃论治胸痹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笔者探析了肾、脾胃与心的生理联系,与胸痹病机“痰瘀滞虚”的理论基础,在临床应用上运用从肾论治、从脾胃论治的方法治疗胸痹。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倡导在治疗胸痹时不要单从心出发,应整体把握,综合考虑,重视心与肾、胃的先后天关系,标本兼治,为临床治疗胸痹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从肾论治 从脾胃论治
下载PDF
从脾胃论治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言 徐红日 王成祥 《中医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457-1458,共2页
目的:探讨从脾胃论治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中医理论如五行学说、宗气及卫气的生成和功能,以及COPD稳定期患者营养状态特点等方面,论述健脾、顾护中焦在本阶段治疗中的必要性。结果:COPD在稳定期中医病机特点以本... 目的:探讨从脾胃论治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中医理论如五行学说、宗气及卫气的生成和功能,以及COPD稳定期患者营养状态特点等方面,论述健脾、顾护中焦在本阶段治疗中的必要性。结果:COPD在稳定期中医病机特点以本虚为主,常兼有痰、瘀,以肺气虚、肺脾气虚、肺肾气虚等证候为常见。在稳定期标实表现不明显,针对本虚的特点,以"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指导,从脾胃论治。结论:从脾胃论治稳定期COPD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脾胃论治 宗气 卫气 肺气虚 肺脾气虚 肺肾气虚
下载PDF
从脾胃论治成人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初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蔚然 杨文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39-1140,共2页
目的:观察以脾胃为本辨证施治治疗成人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同时观察Hp感染在治 疗前后的变化。方法:以补脾和胃滋阴养血为法,佐以清胃祛瘀,自拟方药随证加减,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 粪便幽门螺旋杆菌特异性抗... 目的:观察以脾胃为本辨证施治治疗成人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同时观察Hp感染在治 疗前后的变化。方法:以补脾和胃滋阴养血为法,佐以清胃祛瘀,自拟方药随证加减,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 粪便幽门螺旋杆菌特异性抗原(HpSA)。结果:显效1例、良效3例、进步3例、无效2例。有效率77%。Hp感染4例治疗 前阳性,其中2例治疗后转阴。结论:以脾胃为本辨证施治治疗成人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明显,Hp感染 与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脾胃论治 幽门螺旋杆菌
下载PDF
沙静涛从脾胃论治肛窦炎经验 被引量:5
15
作者 雷倩 沙静涛 《河南中医》 2019年第11期1691-1694,共4页
沙静涛教授认为,脾虚湿滞为肛窦炎发病的主要原因,脾虚乃致病之本,湿热乃致病之标。肛窦炎缠绵难愈且易反复发作,病机关键在于湿热之邪滞留魄门,胶着难解,顽固不化,加之脾虚运化失职,与气血搏结而形成本虚标实之证。沙教授强调,治疗疾... 沙静涛教授认为,脾虚湿滞为肛窦炎发病的主要原因,脾虚乃致病之本,湿热乃致病之标。肛窦炎缠绵难愈且易反复发作,病机关键在于湿热之邪滞留魄门,胶着难解,顽固不化,加之脾虚运化失职,与气血搏结而形成本虚标实之证。沙教授强调,治疗疾病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缓急,权衡标本而施治,本虚为主,则健脾益气为要辅以祛湿;标实为主,则清热利湿为先,后期辅以扶助正气;虚实并见,则健脾利湿并用,使祛邪不伤正,补虚不留邪。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同时应遵循外科“消、托、补”的治疗原则,强调内服、外治相结合,每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窦炎 从脾胃论治 沙静涛
下载PDF
从胃主和降论治胃食管反流病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菊 金振宇 +2 位作者 徐倩菲 彭惠平 徐进康 《山西中医》 2022年第9期1-3,共3页
胃主和降理论始于《内经》,成于《临证指南医案》,包括胃气充盛调和、胃阳动而不息以及胃阴润而不燥三方面。以胃主和降理论指导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重在以降为和,以通为顺。平胃健胃以复胃气,使胃气充盛以平权衡;温胃降胃以扶胃阳,使... 胃主和降理论始于《内经》,成于《临证指南医案》,包括胃气充盛调和、胃阳动而不息以及胃阴润而不燥三方面。以胃主和降理论指导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重在以降为和,以通为顺。平胃健胃以复胃气,使胃气充盛以平权衡;温胃降胃以扶胃阳,使胃阳主动而善通降;清胃润胃以滋胃阴,使胃阴润泽而势下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胃主和降 脾胃分治
下载PDF
陈士铎脾胃思想特色浅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泽 高云霄 +3 位作者 杨柳 郭榆西 郭彤 杨倩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413-7415,共3页
陈士铎在中医理论创新方面多有建树,其所制之方大多能经受临床实践的检验,陈士铎对于脾胃病的治疗亦有创新和发挥,文章就陈士铎的脾胃思想进行初步挖掘和讨论,并对其理论来源进行粗略探究。陈士铎的脾胃思想有着善从心肾以分治脾胃,善... 陈士铎在中医理论创新方面多有建树,其所制之方大多能经受临床实践的检验,陈士铎对于脾胃病的治疗亦有创新和发挥,文章就陈士铎的脾胃思想进行初步挖掘和讨论,并对其理论来源进行粗略探究。陈士铎的脾胃思想有着善从心肾以分治脾胃,善补命门水火以调和脾胃升降、制化,注重补益真阴在脾胃病中的作用等特点,充分考虑脾胃自身生理特点与他脏生理病理联系以治疗脾胃病。另外其制方之精妙严谨,用药之灵活大胆亦值得我们在临床进一步去应用和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 学术思想 脾胃分治 陈士铎 命门学说 生克制化
原文传递
基于“胃强脾弱”理论探讨小儿功能性便秘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昕 刘芳 《中医儿科杂志》 2023年第3期5-7,共3页
小儿功能性便秘的发病与“胃强脾弱”密切相关:胃强则食欲旺盛,乳食壅滞中焦,积而化热;脾弱则运化不及,津液不布,传导无力,糟粕不下。基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在功能性便秘的辨证论治中,当脾胃分治:先治“胃强”之标,以损其所余而不伤正... 小儿功能性便秘的发病与“胃强脾弱”密切相关:胃强则食欲旺盛,乳食壅滞中焦,积而化热;脾弱则运化不及,津液不布,传导无力,糟粕不下。基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在功能性便秘的辨证论治中,当脾胃分治:先治“胃强”之标,以损其所余而不伤正;后缓治“脾弱”之本,以补脾益气滋阴,补而不滞,进而恢复脾胃升降功能,使其运化有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儿便秘的发生及复发。附验案1则,以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功能性便秘 虚实夹杂 胃强脾弱 脾胃分治
原文传递
周兴武从脾胃论治糖尿病前期的辨治举要 被引量:4
19
作者 阮加飞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7期60-61,共2页
两年来,笔者在老师指导下学习中医典籍,在临床跟师实践中学习老师的临证医案及与老师的交流中获益颇多。周师秉承中医"治未病"思想,遵循叶天士治病于萌、既病防变之"三消之萌"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在临床实践中不断... 两年来,笔者在老师指导下学习中医典籍,在临床跟师实践中学习老师的临证医案及与老师的交流中获益颇多。周师秉承中医"治未病"思想,遵循叶天士治病于萌、既病防变之"三消之萌"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得出从脾胃论治糖尿病前期的论述,笔者在基层临床工作和慢性病防治中运用周师经验,对糖尿病前期、早期患者进行治疗和干预,在阻止向糖尿病转化、延缓糖尿病的发展及降低其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兴武 治未病 从脾胃论治 糖尿病前期
下载PDF
陈婕主任从脾胃论治口腔溃疡经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龙佳淼 陈婕 +1 位作者 李凌一 崔树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5期92-94,100,共4页
口腔溃疡是发生于口腔内的唇、舌、颊及上腭等黏膜的淡黄色或灰白色溃疡,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发作时疼痛难忍。此病在西医中病因较为复杂,易复发,目前暂无特效治疗药物。中医认为火热之邪为口腔溃疡的主要病因病机,中医治... 口腔溃疡是发生于口腔内的唇、舌、颊及上腭等黏膜的淡黄色或灰白色溃疡,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发作时疼痛难忍。此病在西医中病因较为复杂,易复发,目前暂无特效治疗药物。中医认为火热之邪为口腔溃疡的主要病因病机,中医治疗因效果明显、复发率低得到广泛认可。陈婕主任临床经验丰富,认为脾胃与口腔溃疡关系密切,擅于从脾胃论治口腔溃疡。治疗时辨证准确,用药灵活,在治“火”的同时,注重固护脾胃,调畅中焦气机,收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溃疡 口疮 从脾胃论治 临证经验 陈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