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龙膺的行旅诗
1
作者 唐亚飞 《怀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1-106,共6页
龙膺在晚明文学史上享有一定的声望,其创作的行旅诗别具特色。龙膺行旅诗的内容关注民生、描写驿道风景、歌颂先贤、怀亲思友。在艺术特色上,龙膺行旅诗中的部分古诗颇具玄言诗之风,其古诗在细节刻画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此外,龙膺古体、... 龙膺在晚明文学史上享有一定的声望,其创作的行旅诗别具特色。龙膺行旅诗的内容关注民生、描写驿道风景、歌颂先贤、怀亲思友。在艺术特色上,龙膺行旅诗中的部分古诗颇具玄言诗之风,其古诗在细节刻画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此外,龙膺古体、近体诗大都具有浓郁的抒怀。思想内涵方面,龙膺的行旅诗融汇儒、释、道三家思想,并吸收公安派的诗学思想,使其具有不拘格套、独抒性灵的诗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旅诗 内容 艺术特色 思想内涵
下载PDF
上都扈从诗的文学地理学解读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延花 米彦青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1-15,共5页
文学地理学融合了文学与地理学研究,但以文学研究为本位。作为中国古代边塞诗的特殊形式,上都扈从诗所开掘的"地理空间"、所创设的"地理意象"及采用的"地理抒情"策略都使之具有内在的地理学属性。这既与... 文学地理学融合了文学与地理学研究,但以文学研究为本位。作为中国古代边塞诗的特殊形式,上都扈从诗所开掘的"地理空间"、所创设的"地理意象"及采用的"地理抒情"策略都使之具有内在的地理学属性。这既与传统的边塞题材作品有一致之处,同时也是元代上都扈从诗的独特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都 扈从诗 文学地理学 元代文学
下载PDF
论魏禧纪游诗“清”的风格特征
3
作者 王利民 余世海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64-72,共9页
魏禧中晚年纪游诗呈现出“清”的风格特征,具体表现为记述闻见“清奇新颖”、模山范水“清峻超拔”、凭吊思怀“清凉沉郁”。魏禧纪游诗多用“清”这一字眼,叙事清奇生动,感慨清新脱俗,呈现出清奇新颖的风格。其纪游诗善于刻画人与自然... 魏禧中晚年纪游诗呈现出“清”的风格特征,具体表现为记述闻见“清奇新颖”、模山范水“清峻超拔”、凭吊思怀“清凉沉郁”。魏禧纪游诗多用“清”这一字眼,叙事清奇生动,感慨清新脱俗,呈现出清奇新颖的风格。其纪游诗善于刻画人与自然的斗争场面以及人的心理斗争情形,喜用军事意象和怪奇意象,且常常选用高悬的视点描摹广远的空间,跌宕出清峻超拔的气质。魏禧主动向杜甫学习,或是直接借用、化用杜甫诗句,或是整首诗风格的凝练沉郁很像杜诗,是其纪游诗呈现出清凉沉郁神韵的重要原因。魏禧清闲自在的出游心态,以及与杜甫相似的人生体验和光辉人格,是其纪游诗形成“清”的风格特征的主要外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禧 纪游诗 清诗 杜诗
下载PDF
运河行旅诗的史料价值——以明末清初诗歌为例
4
作者 曲金燕 《济宁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9-86,共8页
运河行旅诗产生于文人沿大运河行旅的途中,是诗人就地取材、随见随写、即兴而成的作品。这些诗歌与生俱来地有着“实录”“纪实”的鲜明特征,具有较高的史料、文献价值,为后世了解诗人生平经历、大运河生态以及运河沿岸的民风民情提供... 运河行旅诗产生于文人沿大运河行旅的途中,是诗人就地取材、随见随写、即兴而成的作品。这些诗歌与生俱来地有着“实录”“纪实”的鲜明特征,具有较高的史料、文献价值,为后世了解诗人生平经历、大运河生态以及运河沿岸的民风民情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明末清初是历史上一段天崩地坼、风云激荡的特殊时期,产生于此际的运河行旅诗真实地记录了动荡时局中文人的行旅踪迹、沿途所见所闻以及当时大运河实际的运行状况,是研究文学史、大运河史、大运河文化史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有着“以诗证史”“补史之阙”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 行旅诗 史料价值
下载PDF
敦煌莫高窟清代题壁纪游诗研究——敦煌石窟题记系列研究之三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先堂 李国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1,共11页
莫高窟中保存了数量不少的清代题壁纪游诗,既有官员文人之作,也有佛徒香客之作。它们表现了清代人们巡礼游览莫高窟时惊叹、赞赏、忧虑等种种情思,既反映了清代诗歌创作的状况,也反映了莫高窟的历史风貌,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关键词 莫高窟 清代 题壁 纪游诗
下载PDF
从元代上都扈从诗看滦阳民俗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延花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7-31,共5页
上都扈从诗是元代边塞诗的主要形式,通过对上都扈从诗中的生产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节日民俗文化进行掘微与阐释,发现元代的上都地区民俗,虽然已开始向汉民族靠拢,但仍保持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特色,所以扈从诗中表现的上... 上都扈从诗是元代边塞诗的主要形式,通过对上都扈从诗中的生产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节日民俗文化进行掘微与阐释,发现元代的上都地区民俗,虽然已开始向汉民族靠拢,但仍保持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特色,所以扈从诗中表现的上都民俗丰富多彩,堪称是元代上都民俗文化的长廊,具有重要的民俗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都 扈从诗 民俗 元代文学
下载PDF
阴铿纪行诗内蕴探析
7
作者 冯雪梅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4期88-91,共4页
阴铿的纪行类诗歌在纪行中写景抒怀,既有个体的羁旅悲愁,亦有对动荡时世的担忧,对百姓民生的关切。与同期诗人诗作相比,其纪行类诗歌意蕴深厚,现实感较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阴铿 纪行诗 意蕴 探析
下载PDF
范崇简纪游写景诗研究
8
作者 薛瑞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22-25,共4页
范崇简是范氏十三代诗文世家中期最有成就的诗人。综观其全集,描写山川景致、旅途感触的写景纪游诗占了所有诗歌的1/3,其纪游写景诗融山水之情于人生之旅,寓禅佛理思于山水之境,含清新画意于自然诗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颇高的艺术价值。... 范崇简是范氏十三代诗文世家中期最有成就的诗人。综观其全集,描写山川景致、旅途感触的写景纪游诗占了所有诗歌的1/3,其纪游写景诗融山水之情于人生之旅,寓禅佛理思于山水之境,含清新画意于自然诗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颇高的艺术价值。对其纪游写景诗的研究,是了解诗人全部创作风貌的重要密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崇简 纪游写景诗 人生之旅 禅趣 画意
下载PDF
陈仅陕南纪行诗论析
9
作者 关满春 《安康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6-9,13,共5页
陈仅的陕南纪行诗包括他多次往返于秦岭和任职地之间的创作和以紫阳、安康为中心的创作,主要内容为反映行旅之苦、赞颂陕南山水之美、关注民生民情以及表达思乡之情。陈仅运用诗中加注的形式,在其纪行诗中反映了陕南的地域文化特征,增... 陈仅的陕南纪行诗包括他多次往返于秦岭和任职地之间的创作和以紫阳、安康为中心的创作,主要内容为反映行旅之苦、赞颂陕南山水之美、关注民生民情以及表达思乡之情。陈仅运用诗中加注的形式,在其纪行诗中反映了陕南的地域文化特征,增加了此类诗歌的认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仅 纪行诗 陕南地域文化
下载PDF
论清代蒙古行记中的纪行诗
10
作者 路海洋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0-177,共8页
民族交融带来文学书写的扩容与新变是元明清文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清代一系列具有时代特点的蒙古行记之诞生就是当时多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融的产物。作为一种新的时代趣尚,清代蒙古行记作者随记文载入或附录了数量不等的自撰诗词作品... 民族交融带来文学书写的扩容与新变是元明清文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清代一系列具有时代特点的蒙古行记之诞生就是当时多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融的产物。作为一种新的时代趣尚,清代蒙古行记作者随记文载入或附录了数量不等的自撰诗词作品。这些体式不一、内容丰富的作品,选材各异且地域色彩鲜明、众风竞妍而各美其美且兼具纪实、写心之长,不仅充实了行记的内容,而且提升了行记的审美性,是行记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文学史功能和价值而言,蒙古纪行诗既与清代其他行记中的纪行诗一起推动了纪行诗作数量、体式的发展和艺术水准的提升,又拓展了中国古代行记文体的边界和功能,而且充实了清代诗史的内涵。在研究清代纪行文学时,应对此类作品予以足够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蒙古行记 纪行诗 体式类型 功能 文学史意义
下载PDF
论英廉在津登览纪行之作
11
作者 叶修成 《晋中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05-107,共3页
英廉不仅是乾隆朝的一位馆阁重臣,也是其时一位重要的诗人。英廉曾经数度为官天津,期间,登临和饱览了津门许多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创作了诸多风景吟咏、述征纪行的诗篇。这些诗歌抒发了他内心的淡泊情怀,也寄寓着他人生的高远志趣,与他... 英廉不仅是乾隆朝的一位馆阁重臣,也是其时一位重要的诗人。英廉曾经数度为官天津,期间,登临和饱览了津门许多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创作了诸多风景吟咏、述征纪行的诗篇。这些诗歌抒发了他内心的淡泊情怀,也寄寓着他人生的高远志趣,与他一以贯之的出世精神和隐逸思想是相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廉 天津 登览纪行 诗歌创作
下载PDF
招宝山旅游诗词探微
12
作者 林莺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95-98,共4页
招宝山旅游诗词是宁波旅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招宝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海防历史,招宝山旅游诗词作品呈现出十分鲜明的个性特点。作品题材主要有登高抒怀、望海思仙、观旭赏月、爱国怀古四大类,为宁波旅游文学中的一支奇葩。
关键词 招宝山 旅游诗词 登高抒怀 望海思仙 观旭赏月 爱国怀古
下载PDF
南宋楼钥旅游诗歌探微
13
作者 张道锋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123-126,共4页
宁波旅游文学题材广博,体裁多样。楼钥作为南宋四明地区颇有影响的作家,创作了大量的旅游诗歌。楼钥旅游诗尽管数量庞大,但总括起来,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在思想内涵上,楼诗往往能在点化山水中投注人文关怀;在结构安排上,三段展开,层次... 宁波旅游文学题材广博,体裁多样。楼钥作为南宋四明地区颇有影响的作家,创作了大量的旅游诗歌。楼钥旅游诗尽管数量庞大,但总括起来,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在思想内涵上,楼诗往往能在点化山水中投注人文关怀;在结构安排上,三段展开,层次分明,且常常弱化写景状物,突出抒情议论;在语言风格上,则体现了从雄豪奇崛向清幽寒寂的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钥 旅游诗 人文内涵 结构特征 语言风格
下载PDF
论赵蕃行役诗的特点
14
作者 施常州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79-85,共7页
赵蕃的行役诗数量较多,众体兼备,含蕴深广。内容上,这些诗把行踪见闻与内心律动浑然融合,忠实记录了旅程中的见闻、诗人的行踪以及内心活动等,描写了船行时遭遇的疾风骤雨、急流险滩等惊心动魄的情景;情感内蕴上,这些诗反映了衰微时代... 赵蕃的行役诗数量较多,众体兼备,含蕴深广。内容上,这些诗把行踪见闻与内心律动浑然融合,忠实记录了旅程中的见闻、诗人的行踪以及内心活动等,描写了船行时遭遇的疾风骤雨、急流险滩等惊心动魄的情景;情感内蕴上,这些诗反映了衰微时代文人的末世情怀,折射出南宋社会内忧外患的政治情势,具有比较深刻的社会认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蕃 行役诗 情感意蕴 末世情怀 审美特质 南宋时期 江西诗派
下载PDF
论清代海宁查氏诗人的纪游之诗
15
作者 章海凤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3-56,共4页
清代海宁查氏诗人写下了大量的纪游诗。这些诗作内容广泛,不仅热情歌颂了祖国的江山之美,描绘了各地丰富多彩的风俗民情,而且能将纪游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相结合,反映民生疾苦,具有独特的审美感受和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关键词 海宁查氏 纪游诗 名胜 风俗 民生
下载PDF
在游历中超越——再论张默兼评其旅行诗集《独钓空濛》
16
作者 沈奇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94-98,共5页
台湾著名诗人张默及其所代表的台湾前行代诗人,经由半个多世纪,从人本到文本的塑造所行成的"诗歌人格"和"诗歌精神",已成为百年中国汉语诗歌一种可资借鉴的重要资源与传统。一向"把‘诗’当作动词"的张默... 台湾著名诗人张默及其所代表的台湾前行代诗人,经由半个多世纪,从人本到文本的塑造所行成的"诗歌人格"和"诗歌精神",已成为百年中国汉语诗歌一种可资借鉴的重要资源与传统。一向"把‘诗’当作动词"的张默,对"旅行诗"的写作更是偏爱有加且独有心得。新近出版辑其五十余年"旅行诗"作品为大成的《独钓空濛》诗集,以"台湾诗帖"、"大陆诗帖"、"海外诗帖"三大板快亦即"家园"、"故国"、"彼岸/远方"三种文化地缘的游历互证,不但构成别具一格的诗性行旅之丰饶景观,更将一般而言的"旅行诗",提升到一个深具"文化学意义"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前行代诗人 张默 诗歌人格 诗歌精神 旅行诗
下载PDF
清代诗人齐翀行役诗的客寓意识书写
17
作者 朱洁 谢婉哲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22-27,共6页
清代诗人齐翀一生羁旅漂泊,少年离家游学游玩,青年远赴山西授业游览,中晚年在广东各地服官。他几度进京入觐,羁旅行役是其诗歌最主要的题材。他在漂寓生涯中,主要扮演了三种客寓角色:一是对客寓地疏离与对时间敏感的倦客,二是爱好山水... 清代诗人齐翀一生羁旅漂泊,少年离家游学游玩,青年远赴山西授业游览,中晚年在广东各地服官。他几度进京入觐,羁旅行役是其诗歌最主要的题材。他在漂寓生涯中,主要扮演了三种客寓角色:一是对客寓地疏离与对时间敏感的倦客,二是爱好山水与自觉纪异的游客,三是反客为主的地方官。客寓意识作为理解齐翀精神心态和理想抱负的浮标,其变化纾解所折射出来的是儒士以道自命的使命感。他将独自羁旅的无助与寂寞、对温馨的人伦情味和温暖舒适的家园的渴望,都化作追求民胞物与崇高人格境界的不竭精神动力,反映了古代文人士大夫思家与恋阙的融合为一、个人价值系于国家命运的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翀 行役诗 客寓意识
下载PDF
康熙年间朝鲜及琉球使者的中国纪行诗对比研究
18
作者 王珂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84-96,共13页
公元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朝鲜使者洪受畴和琉球使者程顺则来华后,分别创作了汉诗集《燕行录》与《雪堂燕游草》来记述其朝贡经历。通过对比研究两人的中国纪行诗,可以察知以洪氏为代表的朝鲜士人秉承“思明攘清”的春秋大义,与肃宗对... 公元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朝鲜使者洪受畴和琉球使者程顺则来华后,分别创作了汉诗集《燕行录》与《雪堂燕游草》来记述其朝贡经历。通过对比研究两人的中国纪行诗,可以察知以洪氏为代表的朝鲜士人秉承“思明攘清”的春秋大义,与肃宗对清的“不抵抗”行为产生了分化;以程氏为代表的琉球士子为了国家安全,主动亲附清王朝以对抗萨摩藩的高压控制。朝鲜和琉球两国的对清认同虽然出现不同步的现象,但整体而言,以清王朝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在两国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内化。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康熙治下的清王朝国力蒸蒸日上,又秉持“厚往薄来”的外交政策,使其国际影响力不断得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受畴 程顺则 中国纪行诗
原文传递
元代上京纪行诗的多族文化融合
19
作者 燕颖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伴随着元代社会统合的稳步进行,上京纪行诗在元中期达到鼎盛。无论是诗歌数量、主题分布,还是作家群体及其构成,都渐臻成熟,成为有元一代最独特的诗歌类型。上京纪行诗人群体的身份几乎涵盖了元代所有种群和僧道、也里可温、答失蛮四种... 伴随着元代社会统合的稳步进行,上京纪行诗在元中期达到鼎盛。无论是诗歌数量、主题分布,还是作家群体及其构成,都渐臻成熟,成为有元一代最独特的诗歌类型。上京纪行诗人群体的身份几乎涵盖了元代所有种群和僧道、也里可温、答失蛮四种宗教教士。在广泛、频繁的诗歌创作、唱和活动中,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士互相交流,带来的是各种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具体体现为跨族群文士的交往、蒙汉歌谣习俗的混杂和“国语”、汉语、高丽语等至少三种语言文字的并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京纪行诗 文化融合 族群交往
下载PDF
郭沫若肇庆纪游诗的文学意义和文旅价值
20
作者 陈少萍 《肇庆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0-97,共8页
郭沫若肇庆纪游诗是七星岩鼎湖景区人文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组诗对景区自然山水进行了生动的描绘,赋予其深刻的文化意蕴,建构了灵动的艺术时空,呈现出多重文化内涵和解读空间。对组诗的发现阅读和深度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 郭沫若肇庆纪游诗是七星岩鼎湖景区人文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组诗对景区自然山水进行了生动的描绘,赋予其深刻的文化意蕴,建构了灵动的艺术时空,呈现出多重文化内涵和解读空间。对组诗的发现阅读和深度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郭沫若一生,了解其古体诗创作风格与内容的演变;更有助于促进肇庆本土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深挖诗文人文内涵和文旅价值,创设形式多样的文旅项目,探寻文旅消费新增长点,实现景区自然与人文、生态与经济的多重价值,塑造肇庆富于个性和特色的文旅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肇庆纪游诗 文学意义 文旅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