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麟荪 施海彬 +6 位作者 王立富 梁定 刘洪 刘文贵 冯耀良 王杰 吕朋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 介绍不同类型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假瘤 )的几种不同治疗方法。方法  8例不同部位、不同创伤原因引起的的假瘤 ,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3例终末型动脉的假瘤采用明胶海绵栓塞 ,2例主干性外周动脉的假瘤采用覆膜支架置入术将其隔... 目的 介绍不同类型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假瘤 )的几种不同治疗方法。方法  8例不同部位、不同创伤原因引起的的假瘤 ,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3例终末型动脉的假瘤采用明胶海绵栓塞 ,2例主干性外周动脉的假瘤采用覆膜支架置入术将其隔绝 ,1例支干型假瘤采用两端弹簧圈栓塞 ,1例股动脉穿孔型假瘤采用压迫法 ,另 1例巨大血肿伴假瘤经栓塞后作手术血肿清除加动脉结扎术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假瘤均完全闭合 ,置入覆膜支架者其远端动脉搏动正常。 1例患者因其他原因 ,致穿刺部位又出现假瘤。其他患者无并发症。结论 采用不同的介入技术能治疗各种假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假性动脉瘤 介入治疗 血管栓塞术 覆膜支架 并发症
下载PDF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及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吕朋华 王立富 +4 位作者 王书祥 孙陵 耿素萍 陈明 黄文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472-474,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8例假性动脉瘤患者(肝动脉瘤2例,肾动脉瘤4例,脾动脉瘤1例,胸主动脉2例,周围血管9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6例置入带膜支架,10例采用明胶海绵栓塞或弹簧圈栓塞,1例采用部分动脉瘤... 目的探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8例假性动脉瘤患者(肝动脉瘤2例,肾动脉瘤4例,脾动脉瘤1例,胸主动脉2例,周围血管9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6例置入带膜支架,10例采用明胶海绵栓塞或弹簧圈栓塞,1例采用部分动脉瘤内填塞加供血动脉栓塞治疗,1例股动脉穿孔型假瘤采用压迫法。结果技术成功率100%。17例动脉瘤闭塞,症状体征消失;1例胸主动脉假瘤出现内瘘;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介入方法治疗假性动脉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覆膜支架 血管栓塞术
下载PDF
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外周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鉴今 曲乐丰 +8 位作者 柏骏 金杰 职康康 邹思力 吴永发 王昊邈 贺元 王亮 季相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32-636,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Viabahn 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外周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PA)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例外周动脉TPA患者,病变位于颈总动脉4例,椎动脉1例,锁骨下动... 目的探讨采用Viabahn 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外周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PA)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例外周动脉TPA患者,病变位于颈总动脉4例,椎动脉1例,锁骨下动脉1例,股浅动脉2例。依据急性和慢性TPA分类及不同原则处置,8例患者均接受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术中记录造影表现、植入支架尺寸及数目、支架植入后即刻造影结果。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症状改善、瘤腔修复效果及内漏或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 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Viabahn TM自膨式覆膜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术后即刻造影提示瘤腔完全修复,载瘤动脉远端通畅,无对比剂内漏。术后平均随访14.3个月(6~30个月),所有患者症状消失,CTA检查提示无内漏或再狭窄发生。结论根据分类处置原则,采用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外周动脉TPA,具有操作微创简易、可行性好、疗效确切、兼具较好安全性的优点,可作为处理外周动脉TPA的一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 外周动脉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腔内修复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19例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窦树彬 葛世堂 +2 位作者 张焰 王莹 张希全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第5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raumatic pseudoaneurysm,TPA)应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9例TPA患者,12例行覆膜支架置入术,7例行多层裸支架重叠置入术,术后即刻造影了解治疗效果;随访观察症状改善情况,有无内漏及支... 目的探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raumatic pseudoaneurysm,TPA)应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9例TPA患者,12例行覆膜支架置入术,7例行多层裸支架重叠置入术,术后即刻造影了解治疗效果;随访观察症状改善情况,有无内漏及支架内狭窄等情况发生。结果 19例支架均成功置入,12例置入覆膜支架后造影显示假性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远端血流均通畅;7例多层裸支架重叠置入后造影示动脉瘤基本不显影或显影浅淡,无重要侧支血管闭塞;术后随访6~47个月,中位随访21.3个月,1例多层裸支架重叠置入者术后1a行CT血管造影显示轻度狭窄(狭窄<30%),无明显临床症状,余患者未见支架狭窄、移位、断裂,内漏等并发症。结论 TPA患者行覆膜支架和多层裸支架重叠置入术安全可行,近中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覆膜支架 裸支架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腔内治疗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成军 赵渝 张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2-614,共3页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创伤性动脉瘤腔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5例急性锁骨下动脉损伤伴出血性休克,2例外伤后锁骨下动脉闭塞,2例外伤性锁骨下假性动脉瘤,1例外伤性锁骨下动静脉瘘。实施了腔内支架治疗,成功实施9例,1例...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创伤性动脉瘤腔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5例急性锁骨下动脉损伤伴出血性休克,2例外伤后锁骨下动脉闭塞,2例外伤性锁骨下假性动脉瘤,1例外伤性锁骨下动静脉瘘。实施了腔内支架治疗,成功实施9例,1例造影后发现血管完全断裂后立即转为开放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随访4~30月,所有支架置入病例血管通畅,无严重狭窄及闭塞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技术治疗锁骨下动脉损伤,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崭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损伤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腔内治疗 覆膜支架
下载PDF
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一例 被引量:4
6
作者 潘源 闫亚洲 +4 位作者 吴一娜 赵开军 洪波 刘建民 黄清海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21-323,共3页
外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常由头部钝器伤或穿透伤造成,缺少真正的血管壁,仅有脆弱的结缔组织层覆盖,其主要发生于颈内动脉颈段、海绵窦段和岩骨段。作者报道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成功治疗车祸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1例。患者32岁,男性,... 外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常由头部钝器伤或穿透伤造成,缺少真正的血管壁,仅有脆弱的结缔组织层覆盖,其主要发生于颈内动脉颈段、海绵窦段和岩骨段。作者报道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成功治疗车祸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1例。患者32岁,男性,车祸后诊断左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伤后近1个月行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治疗,支架释放后造影可见假性动脉瘤内对比剂明显滞留,瘤体显影缩小,支架打开良好。术后第4天MR血管成像复查可见假性动脉瘤缩小,术后10d复查DSA,假性动脉瘤进一步缩小,术后4个月DSA随访,显示动脉瘤完全不显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假性 Tubridge 血流导向装置 外伤性假性动脉瘤
下载PDF
Traumatic Middle Meningeal Artery Pseudoaneurysms Presenting with Intractable Epistaxis: A Rare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7
作者 Jianjun Gu Jun Lu +3 位作者 Xiaolin Wang Zehao Liu Guangzhong Gao Shiming Zhang 《Case Reports in Clinical Medicine》 2015年第1期28-31,共4页
Middle meningeal artery (MMA) pseudoaneurysms are very rare and are most often traumatic. They may present as an epidural or intraparenchymal hematoma. This study reports a rare case in which a patient suffered from i... Middle meningeal artery (MMA) pseudoaneurysms are very rare and are most often traumatic. They may present as an epidural or intraparenchymal hematoma. This study reports a rare case in which a patient suffered from intractable epistaxis because of a pseudoaneurysm in middle meningeal artery and skull base fracture after craniocerebra trauma. Pseudoaneurysm and the feeding artery were embolized by using Onyx-18 liquid embolic system. Complete cessation of bleeding was achieved in this case immediately after the endovascular therapies. In this study, clinical manifestation, diagnostic imaging and endovascular treatment are described. Formation mechanisms and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pseudoaneurysm of middle meningeal artery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umatic pseudoaneurysm Middle MENINGEAL Artery (MMA) EPISTAXIS ENDOVASCULAR Treatment
下载PDF
16排螺旋CT后处理重建对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国标 李沁梅 +1 位作者 张建波 许剑涛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及后处理重建对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的CT资料,全部病例均行16排容积CT扫描,包括平扫及增强扫描,通过后处理重建显示瘤体的影像征象,包括多平面...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及后处理重建对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的CT资料,全部病例均行16排容积CT扫描,包括平扫及增强扫描,通过后处理重建显示瘤体的影像征象,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技术。结果:11例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均为单发,位于股动脉4例(4/11),胫后动脉3例(3/11),腋动脉2例(2/11),胸主动脉1例(1/11),肾动脉1例(1/11)。瘤体长轴3-12cm,平均5.8±0.9cm。CT表现为突出受损动脉腔外的椭圆形或分叶状异常强化团块影,密度均匀。轴位扫描及后处理重建可清楚显示假性动脉瘤的解剖细节及毗邻关系。9例经导管介入治疗成功,2例行手术治疗。结论:16排CT及后处理重建可显示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特征性征象,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下载PDF
介入栓塞方法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鹏 郭英昌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4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方法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的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30例,均给予介入栓塞方法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止血,均介入栓塞治疗成功,造影...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方法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的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30例,均给予介入栓塞方法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止血,均介入栓塞治疗成功,造影复查结果表明假性动脉瘤供血动脉已得到有效封闭,在假性动脉瘤瘤体内未发现对比剂充盈现象,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减轻。术后随访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栓塞方法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临床疗效较理想,可及时有效止血,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下载PDF
创伤性颈内动脉颅内段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瑞 路智文 +10 位作者 邓晓东 邹超 左乔 赵开军 戴冬伟 方亦斌 李强 黄清海 洪波 许奕 刘建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3-139,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中心血管内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颅内段假性动脉瘤(TIICAP)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回顾2005年9月至2019年9月我中心收治的经脑血管造影检查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根据纳入标准选择TIICAP患者。分析患者的手术策略...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中心血管内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颅内段假性动脉瘤(TIICAP)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回顾2005年9月至2019年9月我中心收治的经脑血管造影检查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根据纳入标准选择TIICAP患者。分析患者的手术策略及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情况,并总结治疗效果和临床与影像学随访结果。结果共入组29例TIICAP患者,男19例(65.5%),女10例(34.5%),年龄为14~70岁,中位年龄为47(30,53)岁。29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血管内治疗,其中采用覆膜支架3例,血流导向装置9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1例,单纯弹簧圈栓塞2例,载瘤动脉闭塞4例。1例行载瘤动脉闭塞患者术前再出血,术后死亡;1例行载瘤动脉闭塞患者术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最终死亡;余27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出院。23例患者接受影像学随访,13例治愈,5例好转,2例稳定,3例复发(均再次行血管内治疗治愈)。24例患者接受临床随访,临床预后均稳定或好转。结论血管内治疗是处理TIICAP的有效手段,其中血流导向装置、覆膜支架等新技术的优势初现,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血流导向装置 弹簧圈栓塞 支架
下载PDF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腔内介入治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希全 葛世堂 +2 位作者 齐德明 陈众 潘晓琳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PA)血管腔内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6年7月解放军第148医院收治的28例TPA患者临床资料,其中TPA位于四肢动脉13例,颈内动脉2例,肾动脉5例,胆囊动脉2例,臀上动脉2例,髂总动脉1例,肠系膜... 目的探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PA)血管腔内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6年7月解放军第148医院收治的28例TPA患者临床资料,其中TPA位于四肢动脉13例,颈内动脉2例,肾动脉5例,胆囊动脉2例,臀上动脉2例,髂总动脉1例,肠系膜上动脉1例,脾动脉1例,阴茎动脉1例。17例主干型假性动脉瘤采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或多层裸支架植入术,11例终末型假性动脉瘤采用弹簧圈栓塞术。结果 28例患者腔内介入治疗均取得成功,假性动脉瘤均消失。17例植入支架者术后远端动脉搏动正常,无重要分支动脉闭塞,11例弹簧圈栓塞者术后出血停止,未出现脏器缺血坏死。术后随访6~39个月,平均(18.9±10.7)个月,失访1例,所有随访患者假性动脉瘤未复发,支架植入患者血管通畅,未发现支架移位、断裂,弹簧圈异位等并发症。结论根据假性动脉瘤位置、类型和侧支循环等选择不同的介入方法治疗TPA,具有微创操作简单、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优点,可作为TPA的一线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支架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应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效果
12
作者 韩济南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9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资料来源2011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10例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依照数字随机法将两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5例。分别采用外科手术与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资料来源2011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10例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依照数字随机法将两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5例。分别采用外科手术与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100%与对照组92.73%相比差异显著(P <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恢复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仅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支架位移、1例支架多支架中1支架断裂,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应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优点在于对患者的创伤小,手术安全性高,术后患者并发症少,且患者恢复情况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临床效果 覆膜支架
下载PDF
臀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栓塞治疗及其并发症 被引量:7
13
作者 斯光晏 王学建 +2 位作者 周石 宋杰 张巍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66-868,共3页
目的探讨臀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栓塞治疗方法及其并发症。资料与方法9例臀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行选择性动脉插管至载瘤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后采用明胶海绵和/或弹簧钢圈栓塞,并对栓塞治疗的方法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9例... 目的探讨臀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栓塞治疗方法及其并发症。资料与方法9例臀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行选择性动脉插管至载瘤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后采用明胶海绵和/或弹簧钢圈栓塞,并对栓塞治疗的方法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9例均发生于髂内动脉分支,其中臀上动脉3例,阴部内动脉3例,臀下动脉2例,闭孔动脉1例,均成功栓塞,随访2个月均痊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导管栓塞臀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 假性动脉瘤 栓塞 治疗性 并发症
下载PDF
兔颈总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病理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云松 马廉亭 +2 位作者 吴佐泉 苏磊 秦伟毅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目的 观察兔颈总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TPA)模型的病理改变 ,探讨人颈内动脉TPA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时机与方法。方法 运用显微外科操作 ,制作 2 0只兔右侧颈总动脉TPA模型 ,并行彩色超声多普勒随访及病理检查。结果 术后 6~ 12d 2 0... 目的 观察兔颈总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TPA)模型的病理改变 ,探讨人颈内动脉TPA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时机与方法。方法 运用显微外科操作 ,制作 2 0只兔右侧颈总动脉TPA模型 ,并行彩色超声多普勒随访及病理检查。结果 术后 6~ 12d 2 0只兔均于手术部位出现明显的搏动性包块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为假性动脉瘤形成。术后 2周内瘤腔直径均不超 5mm ,瘤壁由部分机化的血栓构成 ,薄且不均匀。术后 3~ 4周瘤径增大至 10 5~ 18.0mm ,病理大体检查见瘤体与周围组织有一潜在间隙 ,瘤壁厚约 2~ 3mm ,由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术后第 7周瘤径增大至 3 5 5~ 5 2 .0mm ,瘤壁厚薄不均 ,瘤顶处瘤壁菲薄。结论 对于颈内动脉TPA ,在其形成期的早期及瘤体增大期 ,闭塞载瘤动脉最为安全、有效 ;在瘤体稳定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颈总动脉 动物模型 TPA 病理改变
下载PDF
腔内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外伤性假性动脉瘤 被引量:4
15
作者 袁锋 梁惠民 +4 位作者 韩萍 熊斌 叶天和 郑传胜 冯敢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84-1488,共5页
目的探讨腔内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腔内介入方法治疗12例锁骨下动脉外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3例假性动脉瘤位于左侧锁骨下动脉,9例位于右侧锁骨下动脉;2例位于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各有5例位于第二段及... 目的探讨腔内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腔内介入方法治疗12例锁骨下动脉外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3例假性动脉瘤位于左侧锁骨下动脉,9例位于右侧锁骨下动脉;2例位于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各有5例位于第二段及第三段。结果腔内介入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有1例患者4个月后出现内漏,再次行腔内介入手术后治愈。12例共置入覆膜支架14枚,术后随访期超过1年者锁骨下动脉均通畅,仅有2例发生轻度狭窄(<30%)。结论腔内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外伤性假性动脉瘤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令人满意。与外科手术相比优势明显,有望成为治疗锁骨下动脉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 外伤性假性动脉瘤 腔内介入治疗 覆膜支架
原文传递
周围大血管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16
作者 刘温豹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9期249-250,共2页
目的:探究周围大血管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介入疗法。方法:选取了2018年来我院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经血管瘤栓塞和带膜支架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实验组并发症发... 目的:探究周围大血管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介入疗法。方法:选取了2018年来我院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经血管瘤栓塞和带膜支架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远低于实验组的22.7%。结论:带膜支架治疗法相比于经血管瘤栓塞治疗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大血管外伤性假性动脉瘤 介入治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脑外伤性与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血管内治疗的效果分析(附7例报道)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锦庆 邹敏刚 +9 位作者 郭鸿华 吴至武 黄伟龙 刘俊 张柏林 胡坤 叶新运 张震宇 杨瑞金 蒋秋华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6期346-351,共6页
目的探讨脑外伤性与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以及血管内治疗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附属赣州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0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6例脑外伤性与1例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血管内治疗的方... 目的探讨脑外伤性与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以及血管内治疗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附属赣州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0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6例脑外伤性与1例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血管内治疗的方法、效果、复发情况、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6例脑外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外伤后均有颅底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与骨折关系密切,6例外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中2例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4例为床突旁假性动脉瘤,1例为脑膜中动脉颅内段的假性动脉瘤。6例均行血管内治疗,其中瘤腔内单纯弹簧圈栓塞1例,采用多支架辅助栓塞3例,ONYX栓塞1例;1例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创伤后动态复查,采用多支架辅助栓塞;所有7例患者血管内治疗术后即刻达到动脉瘤完全不显影,Raymond分级1级。术后复发2例,其中1例为单纯弹簧圈栓塞者,术后反复发生鼻腔大出血,复发后再次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达到治愈,Raymond分级1级。另1例为支架辅助栓塞术后3个月复查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发现复发,再次用弹簧圈补充填塞治愈。7例血管内治疗仅1例发生手术后脑梗死,为动脉瘤侧的颞顶叶梗死,出院时轻度偏瘫,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3分。6例外伤性假性动脉瘤出院时mRS评分,0分4例;3分2例,其中1例康复2年后mRS评分由3分变为1分,可以正常工作,另1例康复半年后mRS评分由3分变为2分,目前仍在继续康复中。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出院时mRS评分为0分。本组无死亡病例。本组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8年,1年后DSA复查2例,1年后门诊CTA或MRA复查4例,未见复发,电话随访6例,未见明显复发表现,1例3个月后失访。结论脑外伤性和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早期发现早期处理至关重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医院的现有条件和材料的可获得性,选择合适的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 颅脑创伤 颅底骨折 蛛网膜下腔出血 创伤性 医源性 血管内治疗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3D Slicer三维重建辅助诊治大脑前动脉多发假性动脉瘤1例
18
作者 何川 谭兴实 +3 位作者 钟琦 林晓鸿 陈尧坤 曹刚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446-448,共3页
颅内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IPA)常见于锐器穿刺损伤、交通事故等,大多数发生在颈内动脉床突段以及大脑前动脉远端分支,如胼周、胼缘动脉。本病临床少见,起病隐匿,一旦破裂出血,则后果严重。目前,此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处理方法尚无统一意... 颅内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IPA)常见于锐器穿刺损伤、交通事故等,大多数发生在颈内动脉床突段以及大脑前动脉远端分支,如胼周、胼缘动脉。本病临床少见,起病隐匿,一旦破裂出血,则后果严重。目前,此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处理方法尚无统一意见。本文报道1例颅眶异物穿通伤合并大脑前动脉(A3段)多发假性动脉瘤。根据颅脑CTA数据,应用3D Slicer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发现大脑前动脉分叉血管形态异常,考虑多发动脉瘤,左侧后交通动脉囊状动脉瘤,结合颅骨重建及颅内创伤血肿通道情况分析,与此次颅眶创伤通道高度重合。3D-DSA明确诊断后,采用支架辅助栓塞术治疗大脑前动脉多发假性动脉瘤,左侧后交通动脉瘤2个月后分期处理,术后恢复良好。这提示3D Slicer三维重建技术可提高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甚至接近金标准DSA;还可重建颅骨、血肿和周围骨组织,模拟手术,用于术前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颅内多发动脉瘤 大脑前动脉 3D Slicer软件 三维重建技术
下载PDF
血管腔内治疗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 被引量:3
19
作者 苏天昊 金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的血管造影表现及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1例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结合Pubmed数据库文献,分析该病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策略。结果创伤... 目的探讨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的血管造影表现及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1例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结合Pubmed数据库文献,分析该病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策略。结果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危害极大,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海绵窦瘘,治疗难度增加。血管腔内介入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是首要和推荐方法,同时可达到海绵窦瘘微创治疗的目的。结论脑血管造影可完善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诊断,随后的血管腔内介入栓塞可为该病提供治疗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 后交通动脉 颈动脉海绵窦瘘 血管腔内治疗
下载PDF
创伤性颈动脉假性动脉瘤行覆膜支架植入治疗1例
20
作者 杨亮 姚双龙 +5 位作者 胡世兵 包玉晴 傅晓明 陈道琴 王万花 顾玉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47-748,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因"右侧颈部外伤后疼痛伴出血10 min"于2019年9月入院。查体:血压66/46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45次/min,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右侧颈部近锁骨窝处可见约3 cm不规则伤口,出血明显,中度污染,伴右侧... 1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因"右侧颈部外伤后疼痛伴出血10 min"于2019年9月入院。查体:血压66/46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45次/min,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右侧颈部近锁骨窝处可见约3 cm不规则伤口,出血明显,中度污染,伴右侧颈部包块,气管受压左偏,呼吸轻度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假性 颈动脉瘤 创伤性 支架植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