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麻醉的优化策略:胸横肌平面-胸部神经阻滞联合全麻 被引量:25
1
作者 张建友 王林 +3 位作者 李士通 陈茂桂 孙建宏 张凤霞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03-1106,共4页
目的评价胸横肌平面-胸部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45~63岁,体重48~72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0):胸部神经阻滞-全麻组(P+G组)、胸横肌平面... 目的评价胸横肌平面-胸部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45~63岁,体重48~72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0):胸部神经阻滞-全麻组(P+G组)、胸横肌平面-胸部神经阻滞-全麻组(T+P+G组)及全麻组(G组)。采用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七氟醚-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维持麻醉。P+G组喉罩置入术后进行胸部神经Ⅰ和Ⅱ型阻滞,T+P+G组胸部神经Ⅰ和Ⅱ型阻滞后,进行胸横肌平面阻滞。术后采用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进行补救镇痛,维持VAS评分≤3分。记录术中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拔除喉罩后10min时记录Ramsay评分,记录补救镇痛情况、排气时间、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G组比较,P+G组和T+P+G组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和排气时间缩短,Ramsay评分、芬太尼用量和补救镇痛率降低,T+P+G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与P+G组比较,T+P+G组拔除喉罩时间、排气时间缩短缩短,芬太尼用量降低(P<0.05),补救镇痛率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横肌平面-胸部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可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提供完善的围术期镇痛,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 麻醉 全身 乳腺肿瘤 胸横肌
原文传递
改良胸部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梁小女 孙建宏 +2 位作者 张建友 李士通 张凤霞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640-644,共5页
目的研究改良胸部神经阻滞,即胸横肌平面-胸神经(transversus thoracic muscle plane-pectoral nerves,TTP-TECS)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麻醉及镇痛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66例患者分为3组(... 目的研究改良胸部神经阻滞,即胸横肌平面-胸神经(transversus thoracic muscle plane-pectoral nerves,TTP-TECS)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麻醉及镇痛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66例患者分为3组(每组22例):TTP-TECSPECS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PG组)、胸椎旁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ade,TPVB)联合全身麻醉组(TG组)、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观察手术进行到不同部位时患者的心率和MAP,记录术中和术后镇痛药的消耗量及麻醉恢复期的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等,对比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中PG组患者的MAP和心率较G组和TG组更为平稳。与G组比较,PG组和TG组术中舒芬太尼的消耗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患者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术后30min到术后24h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PG组和TG组患者的舒芬太尼消耗量、排气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G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更低,尤其是术毕即刻的VAS评分(P<0.05)。结论TTP-TECSPECS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不仅可以显著减少术中舒芬太尼的需要量,获得更平稳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而且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麻醉及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横肌平面 胸神经阻滞 胸椎旁阻滞 全身麻醉 乳腺癌
原文传递
胸横肌平面阻滞对心肺转流下瓣膜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和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陶哲 陈世彪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2-466,共5页
目的探讨胸横肌平面(TTP)阻滞对心肺转流(CPB)下瓣膜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和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11月择期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35~65岁,BMI 18~25 kg/m^(2),ASAⅡ或Ⅲ级,心功能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 目的探讨胸横肌平面(TTP)阻滞对心肺转流(CPB)下瓣膜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和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11月择期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35~65岁,BMI 18~25 kg/m^(2),ASAⅡ或Ⅲ级,心功能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双侧TTP阻滞联合全麻组(A组)和单纯全麻组(B组),每组20例。A组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经胸骨旁4、5肋间隙行双侧TTP阻滞,B组不做处理,两组麻醉方法相同,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记录术中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用量。于麻醉诱导前、CPB前、术毕、术后12 h及术后24 h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β内啡肽(β-EP)浓度。记录术后6、12、24 h静息和咳嗽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毕至术后12 h、术后12~24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记录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肺部并发症及心力衰竭发生例数。结果A组术中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麻醉诱导前比较,CPB前、术毕、术后12、24 h两组AngⅡ浓度明显升高(P<0.05),术毕、术后12、24 h两组β-EP浓度明显升高(P<0.05)。术毕、术后12、24 h A组AngⅡ和β-EP浓度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术后6、12 h静息和咳嗽时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术毕至术后12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少于B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两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及心力衰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TTP阻滞可减少CPB下瓣膜置换术患者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减轻应激反应,并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胸横肌平面阻滞 心肺转流 瓣膜置换术 应激反应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胸横肌平面阻滞(改良入路)复合全麻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张霄燕 张瑜 +2 位作者 孙莹杰 范红娜 刁玉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40-844,共5页
目的探讨双侧胸横肌平面(TTP)阻滞(改良入路)复合全麻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8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择期行OPCABG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TTP阻滞复... 目的探讨双侧胸横肌平面(TTP)阻滞(改良入路)复合全麻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8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择期行OPCABG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TTP阻滞复合全麻组(TTP+全麻组,n=30)和全麻组(n=30)。TTP+全麻组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TP阻滞(改良入路),每侧给予0.25%罗哌卡因20 ml,两组常规诱导麻醉。统计分析两组切皮前后、劈胸骨前后、闭合胸骨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率,术毕时舒芬太尼总用量,入室后、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4、6、8、10、12、16、20、24 h血气分析中的乳酸和血糖水平,术后12、24、48 h静息和运动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当日、第1天、第2天首次追加镇痛药物(哌替啶)的患者例数,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各时间点MAP及HR变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麻组比较,TTP+全麻组术后2、4 h的乳酸及术后2、4、6 h的血糖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麻组比较,TTP+全麻组仅术后12 h静息状态下V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毕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麻组比较,TTP+全麻组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术后当日追加镇痛药物例数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皮肤瘙痒、腹胀及术后3 d术区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P+全麻组术后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TTP阻滞(改良入路)复合全麻能够为行OPCABG术的患者提供有效的围术期镇痛,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应激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横肌平面阻滞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阿片类药物
下载PDF
胸壁神经阻滞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用于乳腺癌术后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7
5
作者 唐晓 张娟 +2 位作者 方军 蔡昀方 项小兵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18期4150-4153,共4页
目的分析胸壁神经阻滞(PECS阻滞)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TTP阻滞)用于乳腺癌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6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G组)、PECS阻滞组(P组)及PECS阻滞联合TT... 目的分析胸壁神经阻滞(PECS阻滞)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TTP阻滞)用于乳腺癌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6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G组)、PECS阻滞组(P组)及PECS阻滞联合TTP阻滞组(PT组),每组30例患者。P组行PECS阻滞,PT组行PECS阻滞联合TTP阻滞。比较3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舒芬太尼用量、瑞芬太尼用量、氟比洛芬酯追加率及托烷司琼追加率。结果 3组患者术后12 h和24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组瑞芬太尼用量、氟比洛芬酯追加率及托烷司琼追加率分别为(0.57±0.14)mg、60.00%及30.00%;P组瑞芬太尼用量、氟比洛芬酯追加率及托烷司琼追加率分别为(0.55±0.13)mg、23.33%及13.33%;PT组瑞芬太尼用量、氟比洛芬酯追加率及托烷司琼追加率分别为(0.45±0.09)mg、10.00%及6.66%。3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氟比洛芬酯追加率及托烷司琼追加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ECS阻滞联合TTP阻滞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可以提供全面、有效的镇痛效果,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神经阻滞 胸横肌平面阻滞 乳腺癌 术后镇痛
原文传递
前锯肌平面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爽 黄晨晨 +3 位作者 夏琴 张珺 陈燕琪 贾梦醒 《西部医学》 2020年第12期1835-1840,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围术期镇痛效果及对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单纯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围术期镇痛效果及对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前锯肌平面阻滞组(S组)、前锯肌平面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组(ST组)。S组和ST组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或胸横肌平面阻滞均于麻醉诱导前进行。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24 h QoR-15恢复质量评分,患者入室时(T0)、切皮前(T1)、切皮时(T2)、乳腺内侧手术操作时(T3)及拔管后5 min(T4)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评价拔管后30 min(T5)、术后2 h(T6)、4 h(T7)、8 h(T8)、12 h(T9)及24 h(T10)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比术后补救镇痛次数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S组和ST组术后24 h QoR-15总分、疼痛评分、生理舒适度评分、情绪状态评分高于G组,ST组术后24 h QoR-15总分、疼痛评分、生理舒适度评分高于S组(均P<0.05);ST组患者在T2、T3、T4时间点MAP及HR低于G组和S组(P<0.05);S组和ST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均低于G组,其中ST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均低于S组(均P<0.05),丙泊酚用量无明显差异(P>0.05);S组和ST组术后24 h内VAS评分均低于G组,其中在T6~T9时间点ST组低于S组(均P<0.05);S组和ST组术后补救镇痛次数和头晕发生率低于G组(P<0.05),但S组与ST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前锯肌平面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的围术期镇痛效果较理想,可明显减少围术期镇痛药物用量,降低术后头晕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锯肌平面 胸横肌平面 全身麻醉 术后恢复
下载PDF
胸神经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周小莲 蔡叶 孙建良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19期2077-2079,I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胸神经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神经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研究组)和单纯PCIA组(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于... 目的探讨胸神经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神经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研究组)和单纯PCIA组(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于麻醉诱导后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胸神经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对照组仅采用全凭静脉全麻。两组患者术毕进行PCIA。观察患者术后2h(T1)、4h(T2)、8h(T3)、12h(T4)、24h(T5)的静态和动态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详细记录24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病例数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T1~T4时点静态VAS评分和T1~T5时点动态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0~12h补救镇痛率和镇痛泵按压次数降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下降(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2~24h的补救镇痛和镇痛泵按压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胸神经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复合PCIA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的效果,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急性疼痛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胸神经阻滞 胸横肌平面阻滞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胸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天啸 李艳华 +2 位作者 李糜 陈静 谢玉波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7期2029-2032,204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胸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胸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胸壁神经阻滞组(TP组)和胸壁神经阻滞组(P组),每组40例,术中两组患者在超声引...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胸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胸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胸壁神经阻滞组(TP组)和胸壁神经阻滞组(P组),每组40例,术中两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相应的神经阻滞进行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h、6 h、12 h、24 h、48 h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术后48 h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神经阻滞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h、6 h、12 h、48 h,TP组患者的疼痛NRS评分均低于P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及术后48 h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局麻药物中毒、局部血肿、血胸及气胸等不良反应,TP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少于或低于P组(均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相较于单纯的胸壁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胸壁神经阻滞的围术期镇痛效果更好,术中瑞芬太尼和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更少,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横肌平面阻滞 胸壁神经阻滞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超声引导 围术期 镇痛 安全性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骨旁胸大肌肋间肌平面阻滞与胸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全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效果的比较
9
作者 尹海玲 葛亚力 +4 位作者 魏海燕 苏中宏 史宏伟 施韬 尹加林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198,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胸骨旁胸大肌肋间肌平面(PIFP)阻滞与胸横肌平面(TTP)阻滞用于全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效果。方法择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90例,性别不限,年龄50~79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PIFP阻滞...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胸骨旁胸大肌肋间肌平面(PIFP)阻滞与胸横肌平面(TTP)阻滞用于全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效果。方法择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90例,性别不限,年龄50~79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PIFP阻滞联合全麻组(PG组)、TTP阻滞联合全麻组(TG)和单纯全麻组(G组)。麻醉诱导后,PG组和TG组在超声引导下分别进行双侧PIFP阻滞和TTP阻滞。3组全麻方法相同。术后均采用PCIA。于术后6、12、18和24 h时记录静态和动态(咳嗽、体位变动等)VAS评分;记录术中舒芬太尼总用量、气管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补救镇痛率、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情况以及神经阻滞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记录PG组和TG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超声下穿刺针显像清晰度评分。结果与G组比较,PG组和TG组术中舒芬太尼总用量减少,气管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缩短,术后6、12、18 h时静态和动态VAS评分降低,补救镇痛率降低,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减少(P<0.05);PG组和TG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G组比较,PG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缩短,超声下穿刺针显像清晰度评分升高(P<0.05);PG组和TG组均未见神经阻滞相关不良事件发生。3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FP阻滞可为全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提供良好的围术期镇痛,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虽然镇痛效果与TTP阻滞相似,但因PIFP阻滞操作更简单,相对风险更小,因此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神经传导阻滞 胸骨旁胸大肌肋间肌平面 胸横肌平面
原文传递
全身麻醉下胸横肌平面-胸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价值
10
作者 吴春培 孙正霞 +3 位作者 刘辉 马丽丽 谢辉兰 卞清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6-671,共6页
目的:评价胸横肌平面-胸神经(transversus thoracic muscle plane-pectoral nerves,TTP-PECS)阻滞用于减阿片类药物全麻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TTP-PECS阻滞联合减... 目的:评价胸横肌平面-胸神经(transversus thoracic muscle plane-pectoral nerves,TTP-PECS)阻滞用于减阿片类药物全麻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TTP-PECS阻滞联合减阿片药物全麻组(TO组)和常规全身麻醉组(GA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切皮时(T2)、切除乳腺标本时(T3)、手术结束时(T4)各时点安静及运动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24 h 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uality of recovery-40,QoR-40)评分;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T4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降低(P <0.05),但两组之间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O组术后2 h、6 h、12 h安静及运动状态下VAS评分均显著低于GA组(P <0.05);TO组术后24 h QoR-40量表总评分及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心理支持、疼痛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GA组(P <0.05);TO组患者诱导期咳嗽反射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GA组(P <0.05)。结论:TTP-PECS阻滞联合羟考酮-丙泊酚减阿片药物全身麻醉可安全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术后镇痛效果确切,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并能提高患者早期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横肌平面 胸神经阻滞 羟考酮 丙泊酚 全身麻醉 乳腺癌
下载PDF
胸横肌平面阻滞对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顾增浪 王晓军 徐连生 《心脏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讨胸横肌平面阻滞对体外循环(CPB)下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在CPB下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156例,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各78例。B组为全麻组,行全身麻醉;A组为阻滞全麻组,即先行胸横肌平面阻... 目的探讨胸横肌平面阻滞对体外循环(CPB)下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在CPB下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156例,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各78例。B组为全麻组,行全身麻醉;A组为阻滞全麻组,即先行胸横肌平面阻滞,后行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和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情况;比较两组术后(6、12与24)h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比较两组麻醉前(T_(1))、术毕(T_(2))、术后6 h(T_(3))及术后24 h(T_(4))血清TNF-α、IL-6、NSE与S-100β;比较两组术前1 d及术后(1、3与7)d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两组术后(1、3与7)d PND发生率。结果A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和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B组(P<0.05);术后(6、12、与24)h,A组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低于B组(P<0.05);在T_(2)、T_(3)与T_(4)时,A组血清TNF-α与IL-6水平低于B组(P<0.05);A组血清NSE与S-100β低于B组(P<0.05);术后(1、3和7)d,B组MMSE评分高于A组(P<0.05);术后(1、3与7)d,A组PND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胸横肌平面阻滞用于CPB下瓣膜置换患者能有效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减轻神经损伤,改善术后认知功能,从而减少PND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横肌平面阻滞 体外循环 瓣膜置换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与胸骨旁神经阻滞减少OPCABG术中舒芬太尼用量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齐越 范红娜 +2 位作者 孙莹杰 张瑜 刁玉刚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925-931,共7页
目的对比观察超声引导下双侧胸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thoracic muscle plane block, TTPB)与胸骨旁神经阻滞(parasternal nerve block, PSB)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G)术... 目的对比观察超声引导下双侧胸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thoracic muscle plane block, TTPB)与胸骨旁神经阻滞(parasternal nerve block, PSB)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G)术中舒芬太尼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在北部战区总医院行OPCABG的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TTPB组(T组)和PSB组(P组), 每组50例。C组行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TCI)全凭静脉麻醉;T组先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TPB, 再行TCI全凭静脉麻醉;P组先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胸大肌与肋间内肌平面阻滞, 后行TCI全凭静脉麻醉。记录3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总用量及入手术室后(T_(0))、麻醉诱导意识消失时(T_(1))、气管插管成功后即刻(T_(2))、气管插管后3 min(T_(3))、切皮时(T_(4))、锯胸骨后1 min(T_(5))、心包切开时(T_(6))、主动脉侧壁钳部分阻断前(T_(7))、侧壁钳开放后(T8)、再灌后5 min(T9)、关胸时(T_(10))、手术结束时(T_(11))的舒芬太尼效应浓度、MAP、心率及正性肌力药物评分;检测术前24 h, 术后24、48、72 h的血浆IL-6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血气分析检测T_(0)、T_(3)、T_(6)、T_(11)及术后2、4、6、8、16、24 h的血糖和乳酸水平;记录术后24、48 h静息和运动状态下VAS疼痛评分和术后当日、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追加镇痛药物情况及术后3 d内不良反应(寒战、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穿刺点感染、穿刺点血肿)发生情况。结果 T组和P组术中舒芬太尼总用量, T_(3)~T_(11)时舒芬太尼效应浓度, T_(2)、T_(10)时MAP, 术后24 h静息和运动VAS疼痛评分, 术后当日追加镇痛药物患者百分比, 术后2、4、6、8 h时血糖水平, T_(11)及术后2、4、6 h时乳酸水平, 术后24、48 h时IL-6水平, 术后48 h时CRP水平, 术后3 d内寒战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T组舒芬太尼用量、T_(5)~T_(11)时舒芬太尼效应浓度、术后2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横肌平面阻滞 胸骨旁神经阻滞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阿片类药物
原文传递
胸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女性经乳腔镜甲状腺术的镇痛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钿洁 林泽鑫 +2 位作者 马楚洲 郑良杰 陈俊衡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256-25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TTMP)阻滞对经乳腔镜甲状腺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该院择期行经乳腔镜甲状腺术的女性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C组)与试验组(S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双侧颈浅丛神经阻...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TTMP)阻滞对经乳腔镜甲状腺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该院择期行经乳腔镜甲状腺术的女性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C组)与试验组(S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0.33%罗哌卡因10 mL。S组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TMP阻滞,在每一侧胸横肌表面注入0.33%罗哌卡因10 mL,C组不进行TTMP阻滞。阻滞完成后再进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记录两组切皮前(T_(0))、切皮时(T_(1))、术中(T_(2))、术毕(T_(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手术时间、术中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用量,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舒芬太尼追加例数,术后24 h总体满意度评分。结果T_(1)、T_(3)时S组HR比C组明显降低(P<0.05),T_(1)、T_(3)时S组MAP比C组明显降低(P<0.05)。S组各个时间点HR、MAP均较稳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T_(0)比较,T_(1)、T_(3)时HR明显增高(P<0.05),T_(1)、T_(3)时MAP相对增高(P<0.05)。与C组比较,S组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需追加舒芬太尼例数明显减少(P<0.05),术后恶心呕吐例数明显减少(P<0.05),24 h总体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P<0.05)。术后入PACU时、2 h、6 h,S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12 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MP阻滞用于经乳腔镜甲状腺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横筋膜阻滞 经乳腔镜甲状腺术 术后镇痛 超声引导
下载PDF
全身麻醉联合TTP阻滞应用于胸骨切开心脏手术的镇痛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圻玮希 夏克枢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17期2993-2996,3002,共5页
目的评价全身麻醉联合胸横肌平面(TTP)阻滞用于胸骨切开心脏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12月该院接受胸骨切开心脏大血管择期手术的16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n=80)和全身麻醉联合TTP阻滞组(TTP组,n=81)。TTP... 目的评价全身麻醉联合胸横肌平面(TTP)阻滞用于胸骨切开心脏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12月该院接受胸骨切开心脏大血管择期手术的16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n=80)和全身麻醉联合TTP阻滞组(TTP组,n=81)。TTP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TP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时间、舒芬太尼使用总量、麻醉复苏情况、术后第1~3天静息和活动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自控静脉镇痛泵(PCIA)按压次数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G组比较,TTP组舒芬太尼使用总量更低,术后主动咳嗽力量达到2级和4级所需时间更短,术后第1~3天静息和活动时VAS更低,PCIA按压次数更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时间、带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TTP阻滞镇痛作用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横肌平面阻滞 胸骨切开术 常温心脏手术 镇痛 咳嗽能力 术后恶心呕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