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经蝶手术治疗垂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立珂 蓝美锐 陈岷辉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第6期936-939,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84例垂体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3例患者行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经蝶垂体瘤切除术(神经内镜组),41例患者行显微镜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显微镜... 目的分析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84例垂体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3例患者行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经蝶垂体瘤切除术(神经内镜组),41例患者行显微镜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显微镜组);对两组手术一般情况、肿瘤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术后激素水平改善情况及术后6个月主要症状缓解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显微镜组相比,神经内镜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住院时间较短,肿瘤切除程度提高,术后并发症较少,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周,神经内镜组血清HGH、PRL、ACTH水平均明显低于显微镜组(P<0.05)。术后6个月,神经内镜组月经失调、视力减退、复视、头痛的缓解率均高于显微镜组,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经蝶手术治疗垂体瘤具有较好疗效及安全性,优于显微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经鼻碟垂体瘤切除术 神经导航 内镜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龚丽俐 顾艳 季诚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28期3566-3569,共4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VIP)、万方数据库等,检索关于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VIP)、万方数据库等,检索关于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文献,按一定的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临床对照研究,包括258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其中临床护理路径组129例,对照组129例。 Meta分析结果表明: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WMD=-4.03,95%CI=-4.59∽-3.46,P<0.01),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WMD=-3848.35,95%CI=-4601.94∽-3094.76,P<0.01),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WMD=1.14,95%CI=1.04∽1.25,P<0.01),知识掌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WMD=1.29,95%CI=1.13∽1.48,P<0.01)。结论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降低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对知识的掌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经蝶垂体瘤切除术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分析与研究
3
作者 邓吉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7期25-27,共3页
目的分析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5月在进修医院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30例,依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均分为两组。实施传统开颅手术的15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显微镜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目的分析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5月在进修医院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30例,依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均分为两组。实施传统开颅手术的15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显微镜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15例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用时和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3.4%)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3.3%),P<0.05。结论垂体腺瘤患者予以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效果理想,同传统手术方法相比更具优势,同时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下 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价值分析
下载PDF
单鼻孔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4
作者 丁轩 鲍洪 +3 位作者 吴开华 招建华 仪新锋 安德柱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对单鼻孔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等进行观察与分析,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手术并发症,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60例符合单鼻孔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患者,并对其实施单鼻孔蝶垂体腺垂体腺瘤手术且对其... 目的:对单鼻孔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等进行观察与分析,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手术并发症,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60例符合单鼻孔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患者,并对其实施单鼻孔蝶垂体腺垂体腺瘤手术且对其进行手术观察与数据统计,最后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肿瘤完全切除者占96.67%、术中平均出血量(110.00±10.00)ml、手术平均时间(1.48±0.21)h、平均住院时间为(7.00±1.00)天以及术后并发症占6.67%。结论:单鼻孔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疗效确切,同时应严格掌握好单鼻孔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疗效且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不可估量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鼻孔 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 观察 分析
下载PDF
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中鞍膈形态与肿瘤残余及并发症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建民 周凯 +2 位作者 罗坤 张伟 张庭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353-358,共6页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中鞍膈下降形态与肿瘤残余、尿崩症及术中脑脊液漏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科80例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术中肿瘤切除后鞍膈下降形态分为4型:A型:鞍膈以垂体柄为中心对称...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中鞍膈下降形态与肿瘤残余、尿崩症及术中脑脊液漏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科80例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术中肿瘤切除后鞍膈下降形态分为4型:A型:鞍膈以垂体柄为中心对称性降至鞍区;B型:鞍膈非对称性降至鞍区,垂体柄偏向一侧;C型:鞍膈对称性下降,垂体柄移至鞍背;D型:鞍膈未或仅有轻微下降,垂体柄位置模糊不清。结果 A、B、C、D四型鞍膈的肿瘤残余率、尿崩症发生率及脑脊液漏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1.069,P=0.011;χ2=11.483,P=0.009;χ2=8.890,P=0.031)。肿瘤残余多见于B、D型鞍膈,肿瘤残余发生率与A、C型鞍膈有统计学差异(Z=-2.409,P=0.016;Z=-2.062,P=0.039;Z=-2.477,P=0.013;Z=-2.245,P=0.025),但B型与D型肿瘤残余率无统计学差异(Z=-0.791,P=0.429)。尿崩症、术中脑脊液漏多见于A、C型鞍膈,发生率与B、D型鞍膈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A型与C型尿崩症、脑脊液漏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Z=-0.195, P=0.846;Z=-0.362,P=0.717)。结论鞍膈下降形态可以作为肿瘤残余、尿崩症及术中脑脊液漏的一个解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膈 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 肿瘤残余 尿崩症 术中脑脊液漏
下载PDF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前后视野分析
6
作者 廖华萍 王晶 袁华曦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通过对垂体瘤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视野进行分析,探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视野变化的特点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瑞金医院神经外科行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36例患者,分析术前及术后3个月视野变化。结果入... 目的通过对垂体瘤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视野进行分析,探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视野变化的特点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瑞金医院神经外科行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36例患者,分析术前及术后3个月视野变化。结果入组患者中,视野缺损组与视野正常组垂体瘤的诊断年龄以及肿瘤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8例术前双眼视野正常患者中有1例出现了单眼视野缺损;术前存在不同程度视野缺损的28例患者中,视野缺损改善者18例;视野缺损未明显改善者8例,视野缺损较前严重者2例(单眼)。结论垂体瘤患者出现视野缺损的概率、视野缺损的严重程度与诊断年龄以及肿瘤大小有关;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大部分患者视野得到改善,视野改善与诊断年龄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中心静态视野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 视野缺损
下载PDF
鼻单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垂体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孙洁 周丽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4期157-159,共3页
目的分析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垂体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入选本次研究的22例垂体瘤患者入选时间为我院2013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所有患者均选择单鼻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随后对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分析其护理... 目的分析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垂体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入选本次研究的22例垂体瘤患者入选时间为我院2013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所有患者均选择单鼻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随后对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护理水平、服务态度、护理质量、沟通情况护理后评分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例患者出现尿崩症,1例患者脑脊液鼻漏,不良反应在术后7天均自行消失。结论单鼻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垂体瘤患者在围术期应采用优质护理,可以将并发症发生率进行降低,提升患者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鼻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 垂体瘤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显微镜与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对患者嗅觉功能和健康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少文 代键 +1 位作者 谢畅 方国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显微镜与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对患者嗅觉功能和健康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诊治的垂体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显微镜下经... 目的分析显微镜与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对患者嗅觉功能和健康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诊治的垂体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研究组使用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嗅觉功能、激素水平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个月、2个月,研究组嗅觉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个月、2个月,研究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月、术后6月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量表(sino-nasal outcome test-20,SNOT-20)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SNOT-20评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用于垂体瘤患者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并发症,降低泌乳素水平,改善嗅觉功能,提高患者健康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内镜 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 垂体瘤 嗅觉功能 激素
下载PDF
3D-Slicer图像技术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燕 李绍山 +2 位作者 刘琴 付强 师秋霞 《西部医学》 2020年第11期1638-1641,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切片(3D-Slicer)图像技术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垂体瘤患者7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40... 目的探讨三维切片(3D-Slicer)图像技术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垂体瘤患者7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40)。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内镜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3D-Slicer图像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激素水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相关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相关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相关激素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间、失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D-Slicer图像技术对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具有无创,操作简单,视野清晰,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三维切片 垂体瘤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对垂体瘤患者激素水平及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亚飞 王国伟 +3 位作者 张轩宇 崔政 郑虎林 霍龙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6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的感染因素和激素水平。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80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以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辅助经鼻蝶垂体瘤切除...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的感染因素和激素水平。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80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以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辅助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显微镜辅助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激素水平及感染发生情况。分析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并对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周、2周,两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催乳素(PRL)以及生长激素(GH)水平均显著下降,且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ACTH、PRL及G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80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17例,感染率21.25%,此17例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2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5株(占60.00%),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具有糖尿病、手术时间≥2 h、手术辅助方式为显微镜组和术后发生脑脊液漏为患者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内镜辅助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可有效调节垂体瘤患者激素水平;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发生率较高,主要病原菌革兰阴性菌,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可改善患者颅内感染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神经内镜辅助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 显微镜辅助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 颅内感染 病原菌分布 Logistic回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