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骶局部切除直肠肿瘤术式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苑晓陪 丁义江 +1 位作者 哈楠林 丁曙晴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 :探讨经骶尾部局部切除直肠肿瘤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经骶尾部切口对 2 8例直肠良、恶性肿瘤行局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良性肿瘤 1 2例术后均治愈。恶性肿瘤 1 6例 ,术后 1年生存率 1 0 0 % ,3年生存率 87 5 %... 目的 :探讨经骶尾部局部切除直肠肿瘤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经骶尾部切口对 2 8例直肠良、恶性肿瘤行局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良性肿瘤 1 2例术后均治愈。恶性肿瘤 1 6例 ,术后 1年生存率 1 0 0 % ,3年生存率 87 5 % ,5年生存率 6 8 7% ,术后吻合口瘘为 1 7 8%。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骶局部切除术 直肠肿瘤 外科治疗 适应证 手术方法
下载PDF
A Single Cente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Kraske’s Transsacral Approach: A Review
2
作者 Cédric Bouts Kurt Van der Speeten 《Surgical Science》 2014年第10期454-466,共13页
Aim: Presacral lesions are uncommon and represent a diagnostic and surgical challeng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present our experience with Kraske’s transsacral resection and to review current literature. Methods:... Aim: Presacral lesions are uncommon and represent a diagnostic and surgical challeng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present our experience with Kraske’s transsacral resection and to review current literature. Methods: Seven patients who had a transsacral resection between 2001 and 2013?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wo men and five women with a mean age of 39 (range 17?- 60) years were diagnosed with a presacral lesion.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was nonspecific;pain was the most common symptom. All lesions were palpable on 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was necessary to assess the tumor’s extent, biological behavior and relationship to adjacent structures. MRI predicted malignancy with 100% accuracy. All lesions were located below S3 and underwent a transsacral resection.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vealed four tailgut cysts, two epidermoid cysts and one chordoma.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cluded wound infections (two cases) and spasms of the gluteus muscle (one case). We reported no recurrence or mortality. Conclusion: Clinical awareness, the use of MRI in the routine work-up and avoidance of an incisional biopsy result in a good outcome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of presacral lesions. Kraske’s approach can be used for presacral lesions below S3, resulting in low morbidity, no recurrence and no mort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acral TUM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ranssacral APPROACH Kraske
下载PDF
经骶尾局部切除治疗直肠中下段肿瘤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欣 尚俊清 周建农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经骶尾局部扩大切除术在中下段直肠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9月至2005年9月间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普通外科接受经骶尾局部扩大切除术治疗的133例中下段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者,6例(4.... 目的探讨经骶尾局部扩大切除术在中下段直肠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9月至2005年9月间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普通外科接受经骶尾局部扩大切除术治疗的133例中下段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者,6例(4.5%)并发粪瘘。全组患者肿瘤切缘与基底均阴性。术后诊断为腺瘤28例,增生性息肉3例.类癌8例,间质瘤1例,腺瘤伴黏膜内癌变29例,黏膜下癌64例。64例T1期腺癌患者中位随访期76个月,5年累计局部复发率2.0%。5年总生存率100%。其余患者均无局部复发。结论经骶尾局部扩大切除术简便、安全,适合中低位直肠良性肿瘤的治疗与低位T1期直肠癌的选择性保肛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局部切除术 结骶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经骶尾部入路局部切除直肠中段绒毛状腺瘤34例
4
作者 庄华章 胡明 +1 位作者 郑若 曾晓玲 《海南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29-29,23,共2页
目的 探讨经骶尾部入路局部切除距肛门8-15cm直肠绒毛状腺瘤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采用经骶尾部入路局部切除34例直肠中段绒毛状腺瘤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均治愈,治愈率 100%,经过5年的随访,无肿瘤复发。结论 经骶... 目的 探讨经骶尾部入路局部切除距肛门8-15cm直肠绒毛状腺瘤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采用经骶尾部入路局部切除34例直肠中段绒毛状腺瘤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均治愈,治愈率 100%,经过5年的随访,无肿瘤复发。结论 经骶尾部入路局部切除直肠中段绒毛状腺瘤,具有简单易行,手术 创伤小、术野宽敞、切除彻底等优点,是治疗直肠中段绒毛状腺瘤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尾部 局部切除 直肠绒毛状腺瘤
下载PDF
经骶入路手术治疗骶前肿瘤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卫 廖秀军 +4 位作者 楼征 孟荣贵 于恩达 傅传刚 喻德洪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7-479,共3页
目的探讨骶前肿瘤经骶切除的适应证及手术的安全性。方法总结分析1990年11月至2006年5月间收治的36例骶前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6例骶前肿瘤包括13种不同的病理类型,良性肿瘤占72.2%,恶性肿瘤27.8%。其中经影像学检查肿瘤位于第... 目的探讨骶前肿瘤经骶切除的适应证及手术的安全性。方法总结分析1990年11月至2006年5月间收治的36例骶前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6例骶前肿瘤包括13种不同的病理类型,良性肿瘤占72.2%,恶性肿瘤27.8%。其中经影像学检查肿瘤位于第4骶骨以下、并与周围重要脏器无粘连及指诊可触及瘤体一半、并排除其他手术禁忌证的23例入选经骶入路手术组。全组手术时间43~210(平均94)min;出血量为30~2000(平均350)ml;住院时间8~16(平均10.7)d。患者无术后死亡。无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其他手术并发症包括输尿管损伤1例和骶前脓肿1例,予再行乙状结肠造口并引流伤口后痊愈:骶部切口疝1例予补片疝修补术后痊愈。结论经骶入路切除低位骶前肿瘤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前肿瘤 外科手术 经骶切除
原文传递
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骶髂贯穿螺钉植入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早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曹文豪 朱正国 +10 位作者 齐红哲 汤俊君 张伟 李嘉琦 李双成 王中鹤 李昌达 周锋 刘昊扬 陈华 唐佩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49-1054,共6页
目的探讨使用增强现实导航辅助系统HoloSight(以下简称“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植入骶髂贯穿螺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6月采用骶髂贯穿螺钉固定治疗的41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辅... 目的探讨使用增强现实导航辅助系统HoloSight(以下简称“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植入骶髂贯穿螺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6月采用骶髂贯穿螺钉固定治疗的41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辅助植钉方式不同分为导航组(18例,采用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植钉)和徒手组(23例,采用C臂X线机透视引导植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致伤原因、骨盆骨折Tile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及术中应用骨盆解锁闭合复位技术例数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每枚螺钉的植钉时间、透视次数、导针调整次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术后2 d内CT扫描骶髂贯穿螺钉位置,根据Gras标准对螺钉位置进行分类。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导航组每枚螺钉的植钉时间、透视次数及导针调整次数均少于徒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徒手组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经积极换药后切口Ⅰ期愈合;导航组术中及术后早期未发生螺钉相关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8.7%vs.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5)。根据Gras标准,导航组的螺钉位置优于徒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徒手方法相比,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植入骶髂贯穿螺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在提高植钉精准度、减少放射损害和植钉时间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透视导航 骶髂贯穿螺钉 微创治疗
原文传递
骶髂贯穿螺钉/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骨折的临床研究:新设计的点对点体外导向器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郑泽航 徐飞 +2 位作者 付涛 王体沛 罗政强 《骨科》 CAS 2018年第5期371-375,共5页
目的探讨新设计的点对点体外导向器在骶髂贯穿螺钉/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骨折中的应用,及其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地纳入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骨盆后环骨折病人共12例,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为(45±13)岁(23~76岁... 目的探讨新设计的点对点体外导向器在骶髂贯穿螺钉/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骨折中的应用,及其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地纳入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骨盆后环骨折病人共12例,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为(45±13)岁(23~76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6例病人纳入研究组,使用点对点体外导向器辅助骶髂贯穿螺钉/骶髂关节螺钉固定骨盆后环骨折;另6例病人设置为对照组,由同一术者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徒手置入螺钉;12例病人均只置入1枚骶髂贯穿螺钉或骶髂关节螺钉。记录每例手术从开始透视到置入螺钉的操作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其置钉位置、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术后的骨盆入口位、出口位和侧位影像资料显示,所有螺钉置入位置满意,术后无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操作时间分别为(32±11)min、(49±19)min,两组的透视次数分别为(25±8)次、(52±16)次,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4)。结论在点对点体外导向器的辅助下置入骶髂贯穿螺钉/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骨折,操作便捷,设计合理,螺钉置入准确、质量高,并可明显减少术中透视下的操作时间及透视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对点导向器 骶髂贯穿螺钉 骨折 骨盆 不稳定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骶髂贯穿螺钉置入治疗骨盆后环骨折的精确性及临床疗效研究
8
作者 王学霖 吴征杰 +3 位作者 曾焰辉 李灿辉 周健生 洪石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6期605-608,共4页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置入骶髂贯穿螺钉治疗骨盆后环骨折的精准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行机器人辅助置入骶髂贯穿螺钉治疗的骨盆后环骨折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21~73(49.29±...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置入骶髂贯穿螺钉治疗骨盆后环骨折的精准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行机器人辅助置入骶髂贯穿螺钉治疗的骨盆后环骨折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21~73(49.29±14.48)岁;骨折按照Tile骨盆分型,B型13例,C型11例。根据术后CT扫描结果采用Gras标准评估螺钉置入效果。末次随访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4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13(6.00±3.28)个月。总计置入骶髂贯穿螺钉36枚,S1贯穿螺钉18枚,S2贯穿螺钉18枚;依据Gras标准,优29枚,良7枚。总螺钉调整次数0.00(0.00,0.75)次。末次随访时Matta评分标准,优18例,良5例,中1例;最大位移距离2.55(0.00,5.65) mm。Majeed评分总分(84.37±8.38)分,优15例,良7例,中2例。结论:机器人能够精准、安全地辅助完成骶髂关节螺钉置入治疗骨盆后环骨折,促使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机器人 骶髂贯穿螺钉 微创治疗
下载PDF
经骶尾途径手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病变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广法 李全业 王卫东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1997年第1期11-14,共4页
经骶尾途径手术切除直肠病变后在直视下完成肠吻合术是一种较好的保肛手术。1994年9月至1996年7月共施行此类手术9例,其中直肠癌4例,直肠绒毛状腺瘤3例,直肠平滑肌肉瘤1例,直肠狭窄1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个月至3年,1例直肠癌术后吻合... 经骶尾途径手术切除直肠病变后在直视下完成肠吻合术是一种较好的保肛手术。1994年9月至1996年7月共施行此类手术9例,其中直肠癌4例,直肠绒毛状腺瘤3例,直肠平滑肌肉瘤1例,直肠狭窄1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个月至3年,1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而改行Miles手术,1例术后骶前感染而保守治愈,1例直肠癌术后15个月肿瘤盆腔复发而行乙状结肠造瘘术。2例病人术后诉坐位时会阴部疼痛。所有病例大便控制功能良好,无肛门失禁。结论:该手术作为良性直肠中下段病变的首选手术,对于恶性病变,该手术与开腹手术相结合,是彻底切除肿瘤和低位吻合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病变 肿瘤 直肠癌术 术后 手术治疗 坐位 大便 恶性病变 肛门失禁 会阴部
下载PDF
骶前肿瘤手术治疗情况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辛诚 王志彬 +5 位作者 郑阔 郑楠薪 周继点 高显华 郝立强 张卫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0年第2期143-147,153,共6页
目的探讨骶前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行手术治疗的57例骶前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7例患者中37例行经骶入路手术,17例行经腹入路手术,2例行经腹骶联合入路手... 目的探讨骶前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行手术治疗的57例骶前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7例患者中37例行经骶入路手术,17例行经腹入路手术,2例行经腹骶联合入路手术,1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所有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经骶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经腹入路组【90(70,120)min vs.165(130,225)min,50(20,75)mL vs.300(200,500)mL】,肿瘤直径小于经腹入路组【(41.3±17.5)mm vs.(74.9±23.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7例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6例,包括骶前出血1例,切口感染3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积极治疗后均顺利出院。共检出16种病理类型,其中恶性肿瘤8例(14%)。49例良性骶前肿瘤患者最常见症状为肛门部坠胀感,共32例(占65.3%),8例恶性肿瘤患者中4例有明显的骶尾部疼痛症状。术后随访期间有5例复发。结论手术完整切除是骶前肿瘤的首选治疗方式,术前需仔细评估肿瘤情况,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及肿瘤性质选择恰当的手术路径非常关键。骶前肿瘤病理类型多样,当患者出现骶尾部疼痛症状时提示肿瘤可能发生恶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前肿瘤 手术治疗 经腹入路 经骶入路 病理类型
下载PDF
新型异体皮质骨轴向融合器的设计及置入路径的影像学测量
11
作者 刘碧峰 褚小刚 张丽恒 《当代医学》 2022年第8期40-44,共5页
目的设计新型异体皮质骨轴向融合器并探讨其在AxiaLIF手术置入的最佳路径。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行MRI检查的40例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取其腰骶椎MRI正中矢状位层面的T2加权图像,将L_(5)、S_(1)椎体分为3等分,定义L_(5)/S_... 目的设计新型异体皮质骨轴向融合器并探讨其在AxiaLIF手术置入的最佳路径。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行MRI检查的40例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取其腰骶椎MRI正中矢状位层面的T2加权图像,将L_(5)、S_(1)椎体分为3等分,定义L_(5)/S_(1)椎间盘中心为A,L_(5)椎体下终板中点为C,S_(1)椎体下1/3等分线与其前缘的交点为F7,测量两椎体8条等分线前后缘的距离及椎体后缘与AC、AF7两手术入路参考线与相应等分线所相交点的距离。结果男性和女性的L_(5)、S_(1)各等分线椎体前后缘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参照其平均值,AC、AF7参考线与L_(5)、S_(1)的七条等分线所相交点到椎体后缘的距离的平均值占相应等分线椎体前后缘距离的平均值分别为61.11%、57.90%、54.05%、50.00%、52.00%、63.64%、85.71%、46.15%、44.86%、43.86%、42.86%、52.50%、72.72%、100.00%。结论新型异体皮质骨轴向融合器设计新颖,可避免AxiaLIF融合失败后的翻修,具有临床操作可行性,AF7参考线在两椎体各等分线的相交点到椎体后缘的距离比AC线更接近中轴位置,AF7线可作为手术置入的最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皮质骨 轴向融合器 设计 置入路径 影像学测量
下载PDF
经骶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11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邓军 田怀杲 郭伟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01-302,共2页
目的:探讨经骶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1例直肠良、恶性肿瘤行经骶局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术中顺利,术后未发生吻合口漏、肛门失禁;5例恶性肿瘤切缘阴性,术后随访2-24个月,均未发生局部转移和复... 目的:探讨经骶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1例直肠良、恶性肿瘤行经骶局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术中顺利,术后未发生吻合口漏、肛门失禁;5例恶性肿瘤切缘阴性,术后随访2-24个月,均未发生局部转移和复发。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经骶行局部切除术治疗早期直肠癌可获得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直肠疾病/外科手术 经骶骨入路
下载PDF
经骶直肠肿瘤切除32例临床体会
13
作者 顾自强 戴海强 +2 位作者 熊斌 范巍 俞林冲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5期459-462,共4页
目的:探讨经骶直肠肿瘤切除术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2例直肠良、恶性肿瘤行经骶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病人,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62.3±3.7)岁。肿瘤距肛缘4~8 cm,直径1.5~3.5 cm。25例病人行肿瘤局部切除,... 目的:探讨经骶直肠肿瘤切除术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2例直肠良、恶性肿瘤行经骶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病人,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62.3±3.7)岁。肿瘤距肛缘4~8 cm,直径1.5~3.5 cm。25例病人行肿瘤局部切除,肠壁间断缝合,7例病人行直肠节段切除端端吻合。手术顺利,术后病理诊断为绒毛状腺瘤16例,绒毛状腺瘤恶变5例,管状腺瘤7例,管状腺瘤恶变1例,腺癌3例。9例恶性肿瘤切缘阴性。3例直肠腺癌病人术后予以放、化疗。术后1例发生吻合口瘘,行结肠造瘘转流手术后治愈,无排便失禁;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均未发生局部复发和转移。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经骶直肠肿瘤切除术治疗直肠肿瘤可获得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外科手术 经骶入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