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风险管理在病人集体转运中的运用 被引量:144
1
作者 高琳 王世荣 刘静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41-442,共2页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病人集体转运至医院新病房楼中的运用。方法制定护理风险管理预案,明确风险管理职责,培训护理人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和抗风险能力,建立严格的护理质量监控系统。结果病人转运按计划完成,无任何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结...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病人集体转运至医院新病房楼中的运用。方法制定护理风险管理预案,明确风险管理职责,培训护理人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和抗风险能力,建立严格的护理质量监控系统。结果病人转运按计划完成,无任何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结论实施有效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病人转运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减少护理纠纷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转送 安全管理
原文传递
ICU病人的院内安全转运 被引量:109
2
作者 庄一渝 虞雪琴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09-511,共3页
通过 171例ICU病人院内转运情况分析 ,探讨安全进行重症病人院内转运的措施。包括转运前权衡与意外估计 ,与接收部门的协作 ,转运前病人准备、仪器选择、人员选择 ,转运过程中监测 ,转运中的记录等。
关键词 加强医疗病房 病人转送 护理
原文传递
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4
3
作者 万林 施素华 +2 位作者 孔悦 殷婷婷 程玉红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75-978,共4页
危重患者是指那些病情严重而且复杂,病情变化快,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患者,这些患者通常有多脏器功能不全,需要严密的、连续的病情观察和全面的监护与治疗。危重患者转运安全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内容,2015年“患者转运”... 危重患者是指那些病情严重而且复杂,病情变化快,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患者,这些患者通常有多脏器功能不全,需要严密的、连续的病情观察和全面的监护与治疗。危重患者转运安全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内容,2015年“患者转运”已被列为美国医疗机构关注的10大患者安全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人医疗 病人转送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院内转运风险及其规避措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9
4
作者 孙迟 吴洁华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81-983,共3页
在急诊科及ICU的日常工作中,患者的转运过程是非常常见的,主要包括院间转运和院内转运。在院间转运过程中,基本配备了专业的医师、护士、治疗设备及急救药品。相比而言,院内转运无论是设备还是人员安排都明显不足。因此.“相对安... 在急诊科及ICU的日常工作中,患者的转运过程是非常常见的,主要包括院间转运和院内转运。在院间转运过程中,基本配备了专业的医师、护士、治疗设备及急救药品。相比而言,院内转运无论是设备还是人员安排都明显不足。因此.“相对安全”的院内转运其实存在很大的风险性^[1]。院内转运是指患者因各种需要,在院内各个科室之间进行的必要转运过程。最常发生在急诊、ICU与其他科室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转送 安全管理
原文传递
急诊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院内转运中的无缝隙交接 被引量:79
5
作者 王斌 刘婷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6-247,共2页
总结了急诊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内转运中无缝隙交接的实践经验。通过建立和完善缝隙交接的相关制度与流程、完善转运交接流程、规范交接内容、完善设备和设施、加强人员培训等方式,保障了急诊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转运安全,缩短了交接时间... 总结了急诊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内转运中无缝隙交接的实践经验。通过建立和完善缝隙交接的相关制度与流程、完善转运交接流程、规范交接内容、完善设备和设施、加强人员培训等方式,保障了急诊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转运安全,缩短了交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对及时救治患者、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病人转送 安全管理
原文传递
手术患者交接标准作业程序的建立 被引量:52
6
作者 徐双燕 王惠琴 +1 位作者 唐碧云 陈水红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2-424,共3页
介绍了手术患者交接标准作业程序的建立和实施。标准作业程序规范了手术交接各个环节的内容和步骤,使交接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提高了手术患者交接的安全性和效率,实现了手术惠者交接的过程质控。在实施期间无手术交接不良事件发生,患者... 介绍了手术患者交接标准作业程序的建立和实施。标准作业程序规范了手术交接各个环节的内容和步骤,使交接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提高了手术患者交接的安全性和效率,实现了手术惠者交接的过程质控。在实施期间无手术交接不良事件发生,患者满意度从94.99%提高到97.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转送 标准作业程序
原文传递
预警分级管理在院内转运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51
7
作者 万林 施素华 +3 位作者 黄榕 孔悦 殷婷婷 程玉红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通过对危重患者由病房至ICU院内转运的流程进行质量改进,从而提高转运质量。方法首先成立项目团队,明确质量改进目标,分析病房至ICU的转运现状,发现转运问题,从病情、设备、转运人员3方面建立预警分级管理,再将预警分级管理方案运... 目的通过对危重患者由病房至ICU院内转运的流程进行质量改进,从而提高转运质量。方法首先成立项目团队,明确质量改进目标,分析病房至ICU的转运现状,发现转运问题,从病情、设备、转运人员3方面建立预警分级管理,再将预警分级管理方案运用于院内转运流程中并评价效果。结果方案实施前后危重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后转运时间明显缩短(t=3.833,P<0.001),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少(χ2=7.909,P<0.001)。结论预警分级管理方案的实施,可有效降低转运风险,提高转运效率和转运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人医疗 病人转送 患者分级医疗
原文传递
移动ICU的构建和应用效果 被引量:34
8
作者 赵伟英 金静芬 王志娟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07-609,共3页
目的提高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加强对危重患者转运的管理,确保危重患者的安全。方法针对重症患者转运中存在的问题,在2012年构建并实施按监护室标准配备的移动ICU,以专业化转运人员、监护和生命支持设备、二级救护站点、... 目的提高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加强对危重患者转运的管理,确保危重患者的安全。方法针对重症患者转运中存在的问题,在2012年构建并实施按监护室标准配备的移动ICU,以专业化转运人员、监护和生命支持设备、二级救护站点、转运流程和预案为要素,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完成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结果共成功转运患者214例次,一次转运成功211例次。本组中有3例机械通气患者在转运起始阶段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0%以下,即刻返回ICU,病情稳定后再次转运成功。本组无人工气道移位和意外死亡等情况发生。结论移动ICU转运延续了监护室环境和危重病管理水平,可降低危重患者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转运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人医疗 病人转送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
原文传递
危重病人院间转运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2
9
作者 容桂荣 肖军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53-655,共3页
危重病人院间转运是指转运医院有组织、有准备地派专业医务工作者到基层医院转运危重病人到专业医院治疗的过程。有学者将这一概念称为流动的ICU(Mobile Intensive care units,MICU).由于危重病人本身存在严重生理紊乱,需进行有创... 危重病人院间转运是指转运医院有组织、有准备地派专业医务工作者到基层医院转运危重病人到专业医院治疗的过程。有学者将这一概念称为流动的ICU(Mobile Intensive care units,MICU).由于危重病人本身存在严重生理紊乱,需进行有创监测和器官支持,而转运途中由于条件限制,不利于积极治疗,且无法得到援助,因此,院间转运存在较大风险。有关学者对转运模式、风险评估及对策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现将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人医疗 病人转送 危险性评估
原文传递
区域性综合主动型新生儿转运网络组织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孔祥永 高昕 +6 位作者 尹晓娟 洪小杨 方焕生 王自珍 李爱华 罗分平 封志纯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我院建立首都区域性综合主动型新生儿转运网络(ANTN)组织在提高新生儿救治水平中的作用以及中心NICU建设在ANTN中的重要性。方法用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在建设ANTN过程中网络管理方法和分析有关网络建设效果的新... 目的探讨我院建立首都区域性综合主动型新生儿转运网络(ANTN)组织在提高新生儿救治水平中的作用以及中心NICU建设在ANTN中的重要性。方法用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在建设ANTN过程中网络管理方法和分析有关网络建设效果的新生儿资料。结果新生儿转运网络规模逐渐扩大,网络医院由早期阶段(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的19家增加到成熟阶段(2006年7月至2008年5月月)的93家,转运患儿数由587例增加到2797例;新生儿转运成功率成熟阶段较早期阶段明显增高(χ2=21.69,P〈0.001);在成熟阶段出现低体温、低血糖、高血糖以及明显酸中毒的例数明显降低(P分别〈0.01、0.05、0.01和0.05)。新生儿病死率明显降低,治愈率明显增高(χ2值分别为8.23和7.16;P均〈0.01);中心NICU的规模明显扩大,转运的早产儿的比例,特别是胎龄小于32周小早产的比例以及低出生体重儿人数成熟阶段较初级阶段明显增多(P均〈0.05),新生儿窒息及RDS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P〈0.01);提高了早产儿、新生儿窒息以及吸入综合征的治愈率(P均〈0.05)。结论ANTN可以提高各级NICU的整体实力,对减低新生儿病死率至关重要;中心NICU具有专的医护人员、科学的救治流程、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及先进的设备,在ANTN中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病人转送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原文传递
西方国家军队空运医疗后送体系建设综述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家康 罗永昌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 综述当前西方国家军队空运医疗后送体系建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指出构建完善的空运医疗后送体系所需的要素.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术专著、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资料引用 引用文献27篇.资料综合 近年来,空运... 目的 综述当前西方国家军队空运医疗后送体系建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指出构建完善的空运医疗后送体系所需的要素.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术专著、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资料引用 引用文献27篇.资料综合 近年来,空运医疗后送作为西方国家军队伤病员后送的首选方式,在组织指挥、保障力量、卫生装备、专业训练和法规制度建设方面更加完善,在平战时伤病员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各国关注的重点是通过研发、改进卫生飞机及机载医疗设备,加强空运医疗人员训练来提高途中救治能力.同时,提供机上远程医疗服务已成为外军空运医疗后送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结论建立完善的组织指挥体系,加快研发专用卫生飞机,加强空运医疗后送人员训练将是我军空运医疗后送体系建设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 病人转送 救护飞机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的实施要点 被引量:20
12
作者 史冬雷 刘晓颖 高健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0年第1期11-16,共6页
自2017年《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发布后,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实施,实现了转运规范化、标准化、全国统一、有章可循.通过近2年的临床实践与分析,标准化转运流程可以同质化指导临床工作;基于转运基本框架形成了个性化、针对... 自2017年《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发布后,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实施,实现了转运规范化、标准化、全国统一、有章可循.通过近2年的临床实践与分析,标准化转运流程可以同质化指导临床工作;基于转运基本框架形成了个性化、针对性的不同转运模式并在临床得到充分运用;而针对特殊人群患者的转运工作,如体外膜肺氧合患者转运、急危重症孕产妇转运、儿童及婴幼儿转运,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与探讨.因此,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是针对临床中的高风险环节进行的有效、系统的标准构建与管理,是一个临床长期、频繁的实践内容,需要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病人转送 急诊护理 护理标准 规范
下载PDF
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标准化转运确认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罗珊 张沁莲 +2 位作者 董金彦 李瑞艳 王慧 《中华护理教育》 2017年第1期62-64,共3页
该文针对急诊科危重患者在住院交接过程中各环节出现的问题,自行设计标准化转运确认单,对转运过程的5个环节进行细化,包括接到转运通知、转运前准备、转运过程、转运到达、转运结束。应用标准化转运确认单后共转运危重患者1 336例,不仅... 该文针对急诊科危重患者在住院交接过程中各环节出现的问题,自行设计标准化转运确认单,对转运过程的5个环节进行细化,包括接到转运通知、转运前准备、转运过程、转运到达、转运结束。应用标准化转运确认单后共转运危重患者1 336例,不仅缩短了转运时间、降低了在转运过程中异常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患者对转运工作的满意度有所提高,保证了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室 医院 危重病人医疗 病人转运
下载PDF
2010年全国流动和常驻人口涂阳肺结核患者转出与治疗管理结局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杜昕 刘二勇 +3 位作者 陈伟 黄飞 薛晓 成诗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527-530,共4页
目的分析2010年全国流动和常驻人口涂阳肺结核患者转出和治疗管理结局。方法利用2010年全国结核病网络专报系统资料,对31 771例流动人口和477 121例常驻人口涂阳肺结核患者中患者转出信息和治疗管理的转归信息进行分析,利用SPSS 17.0统... 目的分析2010年全国流动和常驻人口涂阳肺结核患者转出和治疗管理结局。方法利用2010年全国结核病网络专报系统资料,对31 771例流动人口和477 121例常驻人口涂阳肺结核患者中患者转出信息和治疗管理的转归信息进行分析,利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比分析患者转出率、到位率、代管率和治愈率,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0年,全国登记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转出1784例,转出率为5.6%(1784/31 771);转出患者到位1253例,到位率为70.2%(1253/1784);到位的患者由接收机构代管596例,代管率47.6%(596/1253);代管患者治愈427例,治愈率为71.6%(427/596)。在全国登记的常驻人口涂阳肺结核患者转出897例,转出率为0.2%(897/477 121);转出患者到位743例,到位率82.8%(743/897);到位的患者由接收机构代管483例,代管率为65.0%(483/743);代管患者治愈361例,治愈率74.7%(361/483)。流动人口涂阳肺结核患者转出到位率低于常驻人口(χ2=88.325,P<0.001),流动人口转出到位患者中由接收机构代管的患者的治愈率低于常驻人口(χ2=162.393,P<0.001),重新登记的患者中流动人口的治愈率低于常驻人口(χ2=17.719,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流动人口中转出1784例,治愈753例,治愈率为42.2%(753/1784)。未转出患者29 987例,治愈27 142例,治愈率为90.5%(27 142/29 987)。转出患者的治愈率低于未转出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 911.166,P<0.001)。常驻人口患者中转出897例,治愈556例,治愈率为62.0%(556/897),未转出患者476 224例,治愈443 015例,治愈率为93.0%(443 015/476 224),转出患者治愈率低于未转出患者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0 637.032,P<0.001)。结论流动人口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转出到位率及治愈率均低于常驻人口,应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肺结核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预防和控制 病人转送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慧芳 宋蕾 +5 位作者 修麓璐 粘文君 李冉 刘迪 吴桂霞 高玉芳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0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构建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临床应用,为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护理质量的评价与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德尔菲法建立指标体系,并用患者风险评估准确率、转运前准备合格率对急诊科危重患者转运护理质量进行管理,... 目的构建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临床应用,为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护理质量的评价与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德尔菲法建立指标体系,并用患者风险评估准确率、转运前准备合格率对急诊科危重患者转运护理质量进行管理,基于指标数据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构建的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2019年7月、10月,患者风险评估准确率分别为62.4%(241/379)和91.4%(454/497),转运前准备合格率分别为71.6%(453/632)和87.3%(774/881).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显示,转运设备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由32.12%下降至12.79%.结论构建的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可用于评价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病人转送 护理质量审核 质量指标 卫生保健
下载PDF
海上急救中的护理工作体会 被引量:17
16
作者 曹秀丽 唐季生 崔海涛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35-836,共2页
总结 1 999年 7月至 2 0 0 1年 7月参加海上 95例船员的救护工作。体会到 :由于海上急救的特殊性 ,参加救护的护士应身体素质好 ,业务知识全面 ,技术操作熟练 ,具有应变能力 ;在病情评估后 ,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护措施 ,维持基本生命体... 总结 1 999年 7月至 2 0 0 1年 7月参加海上 95例船员的救护工作。体会到 :由于海上急救的特殊性 ,参加救护的护士应身体素质好 ,业务知识全面 ,技术操作熟练 ,具有应变能力 ;在病情评估后 ,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护措施 ,维持基本生命体征 ;运送途中应确保安全。这样才能为入院后的继续治疗提供保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急救 护理 病人转送
原文传递
PDCA循环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胡妙仙 谢红燕 +1 位作者 陶芳芳 谢海萍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9期122-123,126,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培训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2~9月我院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进行PDCA模式,即"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循环过程,比较实施前后患者转运及病房准备情况。结果实施后成功转运率99.66%... 目的探讨PDCA循环培训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2~9月我院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进行PDCA模式,即"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循环过程,比较实施前后患者转运及病房准备情况。结果实施后成功转运率99.66%,实施前成功转运率9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转运交接后病房人员、监护设备、呼吸支持设备、液体支持、药物支持及床头检查准备完成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培训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可以明显提高转运效果,提高患者转运及救治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安全转运 急诊科 危重症患者
下载PDF
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患者转运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金金 《临床护理杂志》 2010年第3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患者转运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急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固定静脉留置针,观察组在常规固定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弹力绷带固定。观察转运中静... 目的探讨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患者转运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急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固定静脉留置针,观察组在常规固定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弹力绷带固定。观察转运中静脉留置针固定后的针头脱落及重新固定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转运中静脉留置针针头脱落及重新固定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患者静脉留置针采用透明贴膜加弹力绷带外固定的方法 ,明显减少了留置针在转运过程中发生针头脱落及重新固定情况,提高了急诊患者的转运安全性,减轻了急诊护理人员在转运过程中的工作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处理 病人转送 绷带
下载PDF
美军战场救援机器人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9
作者 赵润州 侍才洪 +3 位作者 陈炜 徐成 张新雷 张西正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8-320,F0003,共4页
机器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军事领域一系列重大变革,其中作为军事力量后盾的医用后勤装备不断推陈出新,呈现出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的趋势。本文综述了美军战场救援机器人系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包括战术两栖地面支持系统,... 机器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军事领域一系列重大变革,其中作为军事力量后盾的医用后勤装备不断推陈出新,呈现出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的趋势。本文综述了美军战场救援机器人系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包括战术两栖地面支持系统,战场换乘、转运辅助机器人,战场医学无人机系统,JAUS机器人拉曼化学、生物、爆炸物(CBE)侦检装置等。上述研究成果在战地搜索、救援和后勤补给方面的应用将极大增强后勤任务执行的灵活性,对于我军第三代卫生装备的研发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援机器人 无人系统 救援作业 患者转送 军事医学
原文传递
特大成批危重烧伤患者35例的成功救治经验 被引量:15
20
作者 郝岱峰 柴家科 +8 位作者 申传安 贾晓明 杨红明 李利根 李峰 庹晓晔 孙天骏 胡泉 贾赤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10-1213,共4页
目的介绍一组特大成批危重烧伤患者成功转运救治的经验。方法2006年5~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主持并参加了一组35例特大成批危重烧伤患者伤后6h急救、空中和陆路长途转运、后续治疗的工作。3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2.4±... 目的介绍一组特大成批危重烧伤患者成功转运救治的经验。方法2006年5~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主持并参加了一组35例特大成批危重烧伤患者伤后6h急救、空中和陆路长途转运、后续治疗的工作。3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2.4±8.7(17~46)岁,烧伤面积13.6%±12.9%(4%~75%)TBSA;特重度烧伤3例,重度烧伤29例,轻度烧伤3例;全部患者均有头面部烧伤,32例患者伴有中、重度吸入性损伤,20例伴双手深度烧伤(计39只手)。当地医院行15例气管切开,17例四肢切开减张。经充分的转运前准备后,35例患者经4h空中和陆路长途转运,顺利抵达接收地。收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的23例病情相对危重患者中,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例、特重2例、病重1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肺、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异常。入院后连续月余予以全方位抢救治疗,先后进行手术48例次。结果35例患者全部救治成功(包括其他医院的12例),功能及外观恢复满意。结论本批烧伤患者早期救治延迟,转运路途远,伤情重,并发症多,接诊及救治难度大。救治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从现场救治、长途转运到后续治疗,应组织得力、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整体治疗应尽量规范统一,强调个体化治疗;尽快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尽早封闭烧伤创面,从源头上清除感染根源,使用抗炎药物,减轻炎症过度反应。强调营养、代谢和免疫调理、凝血功能障碍的纠正等是本批患者成功救治的关键;重视应用整形美容的原则和技术处理面部和手部等关节部位创面,是功能和外貌恢复良好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病人转送 治疗 成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