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交通需求预测 被引量:16
1
作者 周雪梅 曲大义 贾洪飞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8-90,共3页
基于信息化社会条件下的城市居民出行信息的可知性及路网交通信息的实时采集 ,根据最大熵原理 ,运用 OD反推技术 ,建立从土地利用到路网流量的组合式预测模型。简化了传统的土地利用到交通需求四步骤的预测模式。实践表明该方法更适合... 基于信息化社会条件下的城市居民出行信息的可知性及路网交通信息的实时采集 ,根据最大熵原理 ,运用 OD反推技术 ,建立从土地利用到路网流量的组合式预测模型。简化了传统的土地利用到交通需求四步骤的预测模式。实践表明该方法更适合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交通需求 路网交通信息 最大熵 预测模式 信息化
下载PDF
综合交通客运需求及运输结构预测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凤玲 《科技和产业》 2013年第12期27-31,81,共6页
结合经济计量分析特点,提出了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平滑指数和回归模型的交通经济数据分析方法。以河北为例对1990-2010年交通运输与经济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建立综合客运周转量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随着人均收入提高和GDP增长,综合客运... 结合经济计量分析特点,提出了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平滑指数和回归模型的交通经济数据分析方法。以河北为例对1990-2010年交通运输与经济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建立综合客运周转量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随着人均收入提高和GDP增长,综合客运周转量呈上升趋势,综合客运周转量增长速度低于GDP增速度,两者之间为非线性关系;综合客运周转量与人口增长呈指数增长趋势。提出了综合交通运输投资应适度保持与经济增长相平衡,应由跨越式发展转为适度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客运需求 典型相关 指数平滑 国民经济发展
下载PDF
基于运输需求的“双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PPP模式研究
3
作者 苏蕊芯 《综合运输》 2020年第11期5-9,66,共6页
运输需求是综合交通运输和客货枢纽规划的基础条件,是综合交通枢纽PPP模式开展的必要依据,同时也是国家中心城市和客货枢纽中心发展规划的关键环节。“双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运输需求要素包括成熟的市场与法律环境、规范的政府治... 运输需求是综合交通运输和客货枢纽规划的基础条件,是综合交通枢纽PPP模式开展的必要依据,同时也是国家中心城市和客货枢纽中心发展规划的关键环节。“双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运输需求要素包括成熟的市场与法律环境、规范的政府治理与信用体系、良好的项目基础条件和发展潜力以及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等,本文首先分2021年、2025年和2030年三个时间节点根据总量规模、空间结构和重要枢纽站点吞吐量等指标对西安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运输需求规模和结构进行预测,基于运输需求预测结果分析“双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PPP模式的发展战略和趋势特征,以便更好的开展“双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PPP模式和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枢纽 PPP模式 运输需求 “双中心城市”
原文传递
河南省客运需求预测与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来晓峰 杨家齐 金雷 《河南交通科技》 2000年第1期42-48,25,共8页
本文在对影响河南省旅客运输需求相关因素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组合预测方法对河南省旅客运输需求总量及各运输方式分担量作出预测。并从宏观角度出发 ,对未来河南省旅客运输发展对策作了分析。
关键词 旅客运输 需求 组合预测 河南 分析
下载PDF
关于中国收费公路收费理论的探讨 被引量:30
5
作者 王利彬 吴群琪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2-15,共4页
从中国现有收费公路收费理论入手,通过对高速公路进行价值流的分析,指出中国现有高速公路收费最大化的立场抑制了运输需求,进而提出收费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应当以经营者和使用者两大主体为主,考虑收费对区域经济总体的影响。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收费公路 收费理论 运输需求 价值流
下载PDF
大秦铁路煤炭运输需求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18
6
作者 倪继娜 张巍 张栋 《铁道货运》 2020年第1期49-54,共6页
随着国家优化存量资源配置、能源结构调整、“公转铁”等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浩吉铁路开通、唐呼铁路能力逐步释放,重载铁路运输需求分布发生变化,大秦铁路作为“西煤东运”的主要重载铁路运输通道,其需求情况也随之发生变化。在阐述大... 随着国家优化存量资源配置、能源结构调整、“公转铁”等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浩吉铁路开通、唐呼铁路能力逐步释放,重载铁路运输需求分布发生变化,大秦铁路作为“西煤东运”的主要重载铁路运输通道,其需求情况也随之发生变化。在阐述大秦铁路上、下游行业发展和运输需求现状的基础上,从宏观经济、市场供需、竞争环境及铁路内部等方面分析影响大秦铁路煤炭运输需求的关键因素,结合大秦铁路煤炭运输需求关键影响因素,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大秦铁路煤炭运输需求。研究大秦铁路煤炭运输需求变化,对决策项目投入、保障货运增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秦铁路 重载运输 运输需求 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下载PDF
运输需求生成机理及其规律 被引量:14
7
作者 孙启鹏 吴群琪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7-11,15,共6页
为给运输通道中各种运输方式及其运输能力配置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数理抽象方法,从不均衡分布、互动性、多样性、经济性等角度分析运输需求的生成机理,提出均衡性、均匀波动型、两端高峰型三种典型生成规律及其应用价值。分析认为:不同的... 为给运输通道中各种运输方式及其运输能力配置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数理抽象方法,从不均衡分布、互动性、多样性、经济性等角度分析运输需求的生成机理,提出均衡性、均匀波动型、两端高峰型三种典型生成规律及其应用价值。分析认为:不同的运输需求生成规律,其需求量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各种运输方式优势的比较、通道运输能力的配置必须建立在不同运输需求生成函数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运输 运输需求 运输供给 运输资源配置
下载PDF
2008年北京奥运会交通需求预测 被引量:15
8
作者 许焱 荣建 +1 位作者 刘小明 陈艳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研究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交通需求预测的方法。将奥运交通需求分为社会背景交通需求和奥运会比赛、活动带来的交通需求两部分,对后者分别从客运和货运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从奥运会客流流量、出行方式、车辆需求量、客流分布特性等角度对... 研究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交通需求预测的方法。将奥运交通需求分为社会背景交通需求和奥运会比赛、活动带来的交通需求两部分,对后者分别从客运和货运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从奥运会客流流量、出行方式、车辆需求量、客流分布特性等角度对奥运会客运交通需求进行了预测,从货物种类、运输方式等角度研究了奥运会货运交通需求。分析了奥运会交通需求的特点,提出了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会 交通需求 出行方式 客流分布
下载PDF
国土空间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新要求与新内涵 被引量:17
9
作者 钱林波 彭佳 梁浩 《城市交通》 2021年第1期13-18,81,共7页
新时期国土空间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支撑空间发展战略实现和约束空间使用、优化空间结构、协调空间组织关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首先,探讨国土空间全域、全空间、全要素的交通需求转型以及共同和差别化的发展新趋势和重点课题。其次,提出... 新时期国土空间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支撑空间发展战略实现和约束空间使用、优化空间结构、协调空间组织关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首先,探讨国土空间全域、全空间、全要素的交通需求转型以及共同和差别化的发展新趋势和重点课题。其次,提出国土空间交通体系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以及交通发展战略转变的新要求。分别从空间差别化规划新内容、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新架构和管控指标传导等方面诠释国土空间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新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交通体系规划 空间层次 交通需求 规划更新
下载PDF
北京市实施错时上下班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杜华兵 陈金川 郭继孚 《城市交通》 2004年第4期64-67,共4页
通过采取错时上下班措施,实现道路交通负荷的错峰调节,对于中等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有显著效果。针对北京市交通需求持续高涨,道路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的情况,社会各界和部分交通工作者提出,北京市可效仿上述这些城市采取类似措施,以达到... 通过采取错时上下班措施,实现道路交通负荷的错峰调节,对于中等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有显著效果。针对北京市交通需求持续高涨,道路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的情况,社会各界和部分交通工作者提出,北京市可效仿上述这些城市采取类似措施,以达到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在大量调查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目前北京市居民出行特征和道路交通状况,并分析了错时上下班措施的实施条件,认为在北京市实施该措施所能达到的效果有限,北京市缺乏实施错时上下班的基础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错时上下班 交通管理 交通拥堵 交通负荷 可行性
下载PDF
潜在运输需求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宏勤 李志恒 岳华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1998年第2期37-39,共3页
文章对运输需求与运输量的区别和联系,以及运输需求产生的原因、特性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了潜在运输需求产生的原因及对运输需求预测的影响。
关键词 交通运输 需求分析 运输需求 潜在运输需求
下载PDF
公路货运价格与需求动态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马银波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7-12,共6页
为从理论上探索经济转型时期公路货运价格形成机制,基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中国公路货运行业的运价和运输量时间序列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公路货运行业运价与需求之间的动态关系,包括长期趋势、季节变动以及货运... 为从理论上探索经济转型时期公路货运价格形成机制,基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中国公路货运行业的运价和运输量时间序列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公路货运行业运价与需求之间的动态关系,包括长期趋势、季节变动以及货运需求与运价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统计分析表明,平均运价是一个常数,不随货运需求和供给而变化;季节因素是造成运价短期波动的主要因素,产业生产成本特性、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运价与需求量之间作用关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运输价格 运输需求 时间序列法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规划方案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周家中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4-91,共8页
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在阐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概况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空间结构和交通出行量为基础,提出"外拓通道、内筑网络"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网构架。通过预测2035年的客流密度,... 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在阐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概况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空间结构和交通出行量为基础,提出"外拓通道、内筑网络"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网构架。通过预测2035年的客流密度,提出北向对外、东向对外、西向对外和西北向对外铁路通道布局;考虑大湾区内主要节点的快速联系,将内部城际铁路分为广深港主轴、广珠澳主轴、跨珠江口主轴及极轴放射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规划方案;为进一步促进港澳融入内地交通圈,提出港澳一体化衔接规划方案。研究将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网规划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城际铁路规划 线网形态 运输需求 预测
下载PDF
基于三维综合交通运输理论视角下中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2
14
作者 欧国立 王睿哲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20-27,共8页
针对三维综合交通运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问题,结合近年来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实践经验,从运输需求角度对该理论的研究框架进行了拓展与延伸,并在此框架下探讨中国综合交通运输未来发展的路径。研究认为,从运输需求角度完善后的三维综合交... 针对三维综合交通运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问题,结合近年来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实践经验,从运输需求角度对该理论的研究框架进行了拓展与延伸,并在此框架下探讨中国综合交通运输未来发展的路径。研究认为,从运输需求角度完善后的三维综合交通运动理论包括功能、结构、运作3个维度,其具有明确的问题导向性和分阶段的战略观特征;综合交通运输的基本任务在功能维度能厘清运输需求的最优计划信息,在结构维度能在竞争格局下优化各交通运输方式、不同层面的供给数量和结构比例,在运作维度能实现不同运输方式间的高效一体化协作;当前中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在功能维度上需要进一步完善城际间完整高效的运输网络,在结构维度上需要充分发挥各运输方式的协同作用,在运作维度上需要真正理顺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的工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综合交通运输理论 综合交通运输 运输需求 功能维度 结构维度 运作维度
下载PDF
基于运量结构的铁路干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晚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13,共6页
铁路干线通过能力的确定,是铁路运输部门合理利用线路、通道和路网能力,铁路规划部门合理规划和改造路网的重要依据。针对当前我国铁路干线通过能力缺乏清晰合理定义,且尚未形成统一的干线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这一现状,本文从点线能力协... 铁路干线通过能力的确定,是铁路运输部门合理利用线路、通道和路网能力,铁路规划部门合理规划和改造路网的重要依据。针对当前我国铁路干线通过能力缺乏清晰合理定义,且尚未形成统一的干线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这一现状,本文从点线能力协调以及干线运输设备和运输任务之间相协调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提出铁路干线通过能力的定义,建立干线通过能力的公式和算法,通过算例演示该计算方法的计算过程,表明基于运量结构的干线通过能力是反映整条线路所有设备、人员及运输任务之间的综合协调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干线 通过能力 运量结构 计算方法
下载PDF
农村公路财政资金转移支付方式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丽 刘艳娜 徐星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101,共7页
分析了现有农村公路财政资金转移支付方式的缺陷,以效率与公平为原则,以运输需求与财政能力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新的农村公路财政资金转移支付方式。确定了运输需求量和标准交通量,计算了农村公路的投资金额,根据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的支... 分析了现有农村公路财政资金转移支付方式的缺陷,以效率与公平为原则,以运输需求与财政能力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新的农村公路财政资金转移支付方式。确定了运输需求量和标准交通量,计算了农村公路的投资金额,根据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的支付比例与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确定农村公路财政资金转移支付金额。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以咸阳市11个区县为例比较了2种支付方式。研究结果表明:2种支付方式的补助金额排名与财政能力排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5与0.309,显著度分别为0.007与0.355;运用现有支付方式计算了11个县区的2个指标相近度,2个值为0.50,4个值在[0.20,0.30)之间,剩下的5个值全部小于0.20;运用新的支付方式计算相近度,有2个值为无穷大,1个值为1.00,2个值为0.50,5个值在[0.20,0.30)之间,只有1个值小于0.20。可见,新的支付方式比较合理,兼顾了效率与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经济 农村公路 财政资金 转移支付方式 运输需求 财政能力 效率与公平
原文传递
铁路大宗货物运输需求特征探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谷志刚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78-83,共6页
铁路货物运输产品的供给数量与质量通常由运输市场需求决定,研究运输市场需求特征可以为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提供支撑。在分析煤炭、钢铁等大宗货物运输现状的基础上,从宏观经济调整、国家相关政策、货源行业发展趋势、货运市场竞争力、... 铁路货物运输产品的供给数量与质量通常由运输市场需求决定,研究运输市场需求特征可以为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提供支撑。在分析煤炭、钢铁等大宗货物运输现状的基础上,从宏观经济调整、国家相关政策、货源行业发展趋势、货运市场竞争力、运输产品适应性、运力资源配置匹配度等方面,分析铁路大宗货物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我国铁路大宗货物在时效性、经济性、服务内容等方面的需求特征,提出加强市场监测、优化货运产品、创新运输组织、完善配套设施、强化信息服务等提高铁路大宗货物运输市场份额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大宗货物 运输需求 影响因素 运输组织 货运产品
下载PDF
新时期城市交通需求演变与展望 被引量:9
18
作者 汪光焘 王继峰 赵珺玲 《城市交通》 2020年第4期1-10,共10页
准确把握城镇化和信息化对城市交通需求的影响并分析其演变趋势是推动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分析在城镇化进程中人的生活质量提升、城市空间高效组织和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交通需求新特征。论述信息化对城市的机动性、交通基础设施... 准确把握城镇化和信息化对城市交通需求的影响并分析其演变趋势是推动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分析在城镇化进程中人的生活质量提升、城市空间高效组织和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交通需求新特征。论述信息化对城市的机动性、交通基础设施利用和城市交通治理等方面的预期影响。最后,展望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愿景,提出按需服务、融合发展、交通公平、规则重构4个主要场景,并指出唯有变革和创新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信息化 城镇化 交通需求 发展愿景
下载PDF
交通运输系统演化机理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群琪 陈文强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3-17,共5页
梳理交通运输演化规律,把握其发展趋势,旨在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不同运输方式的特性,从运输需求维度出发,结合资源、环境等约束要素,分析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交通运输系统呈现... 梳理交通运输演化规律,把握其发展趋势,旨在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不同运输方式的特性,从运输需求维度出发,结合资源、环境等约束要素,分析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交通运输系统呈现不同的主导运输方式,主导运输方式之间的转化过程,也是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过程;同时表明,现阶段中国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目标是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增量"建设带动"存量"优化是其建设的指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运输需求 运输方式 综合运输
下载PDF
基于交通需求下的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崔红建 马天山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0-84,共5页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事实证明,传统的以扩大交通供给来缓解交通供需矛盾的规划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且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也是背道而驰的。为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缓解城市交...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事实证明,传统的以扩大交通供给来缓解交通供需矛盾的规划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且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也是背道而驰的。为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从交通需求的定义入手,从控制交通需求总量以及实现高效率的交通需求分担两个层面出发,提出了建立组群式多中心城市布局形态以及构建合理的城市交通出行成本模式的全新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需求 城市布局形态 交通成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