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优秀文化外译话语体系建构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建华 张茜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4-172,共9页
文化外译话语体系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载体,打造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和增强国际话语权均离不开中国文化外译话语体系建设。既有研究对文化外译话语体系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但也存在着分析视角零散、系统性不强等缺憾,尤其对于中国... 文化外译话语体系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载体,打造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和增强国际话语权均离不开中国文化外译话语体系建设。既有研究对文化外译话语体系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但也存在着分析视角零散、系统性不强等缺憾,尤其对于中国文化外译话语体系建构模式的系统性研究不足,因而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实践指导有限。本文在厘清中国优秀文化外译话语体系内涵、把握当前研究现状和现实困境的基础上,力图建构中国优秀文化外译话语体系,为未来中国文化外译话语体系发展与完善提供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外译 文化交流 话语体系 模式建构
原文传递
对分课堂与翻转课堂互补教学模式探究——以“中国文化翻译教学”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赵秀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99-102,共4页
中国文化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单一教学模式对中国文化翻译教学具有局限性。"对分课堂"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互补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内化吸收"效果及中国文化表... 中国文化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单一教学模式对中国文化翻译教学具有局限性。"对分课堂"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互补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内化吸收"效果及中国文化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教学模式 对分课堂和翻转课堂 中国文化翻译
下载PDF
“中国文化外译+互联网”工具及策略优先规划论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忠廉 杨荣广 刘毅 《翻译界》 2017年第2期30-42,160,共14页
中国已步入国际舞台中央,中国文化外译却仍基本处于无序、低效、啃老的状态。学界研究多局限于微观层面,更忽视了'互联网'技术转向带来的颠覆性变化。'中国文化外译+互联网'工具及策略优先规划将以文化外译为核心,全盘... 中国已步入国际舞台中央,中国文化外译却仍基本处于无序、低效、啃老的状态。学界研究多局限于微观层面,更忽视了'互联网'技术转向带来的颠覆性变化。'中国文化外译+互联网'工具及策略优先规划将以文化外译为核心,全盘考察外译与工具及策略之间的动态博弈,提出文化外译工具及策略的优先规划序列,旨在促进国内做好文化外译的顶层设计,实现中国文化外译设计的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外译 互联网 工具 策略
原文传递
瞿秋白译介马列主义文论的起因、方式及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邢鸿岳 毋育新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3-98,共6页
马列主义文论在中国译介传播进程中,瞿秋白为之付出了大量心血,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这项系统工程上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结合历史考据和文本分析,从译介起因、译介内容、译介方式以及译介影响等方面对瞿秋白译介马列主义文论的基本情况... 马列主义文论在中国译介传播进程中,瞿秋白为之付出了大量心血,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这项系统工程上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结合历史考据和文本分析,从译介起因、译介内容、译介方式以及译介影响等方面对瞿秋白译介马列主义文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探析。瞿秋白译介马列主义文论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与自身缘由,他以翻译与撰述相结合的方式对马列主义文论进行阐释和传播,使马列主义文论在中国建构起本土化的理论体系,赋予了马列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再生活力,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马列主义文论 译介传播 中华文化外译
原文传递
林语堂的中国文化外译——以《浮生六记》译本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单原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61-64,共4页
林语堂先生为中国文化输出的先驱,在其诸多译著中又以《浮生六记》最见功力。以该译本为例,探讨了林语堂先生在"东学西进"的翻译探索中如何突破重重困难,通过翻译选择来挑战文化预设,并在"忠实、通顺和美"的原则下... 林语堂先生为中国文化输出的先驱,在其诸多译著中又以《浮生六记》最见功力。以该译本为例,探讨了林语堂先生在"东学西进"的翻译探索中如何突破重重困难,通过翻译选择来挑战文化预设,并在"忠实、通顺和美"的原则下灵活应用翻译策略以求得中西文化共鸣的成功经验,对于二十一世纪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中国文化外译 文化预设 翻译选择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大数据驱动下的中国文化精准译传 被引量:2
6
作者 谢柯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12-18,28,共8页
中国文化外译传播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是不重视“传播”,将大数据技术引入中国文化外译能强化“传播性”,显著提升中国文化外译的精准性及其对外传播效果。大数据技术能更全面地帮助传播主体把握传播对象对中国文化的偏好,传播主体能更... 中国文化外译传播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是不重视“传播”,将大数据技术引入中国文化外译能强化“传播性”,显著提升中国文化外译的精准性及其对外传播效果。大数据技术能更全面地帮助传播主体把握传播对象对中国文化的偏好,传播主体能更精准地确定译材;大数据技术能使译文的文本惯例与表达更接近传播对象喜闻乐见的样式;大数据技术还能助推译著的宣传推广,使传播主体更全面、客观地评估译著的传播效果。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能显著提升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各环节的精准性,变中国文化的“模糊传播”为“精准传播”,大力提升中国文化译著的海外接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外译 传播效果 大数据 精准翻译 精准传播
下载PDF
英语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的构建与中华文化外译 被引量:2
7
作者 历晓寒 肖成笑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20年第10期218-219,共2页
英语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这门学科能够锻炼学生语言转换的能力,与此同时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促进英语翻译教学水平的方法备受关注,中华文化外译,这一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也受... 英语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这门学科能够锻炼学生语言转换的能力,与此同时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促进英语翻译教学水平的方法备受关注,中华文化外译,这一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也受其影响。本文以英语翻译教学中主体交往体系作为理论基础,探讨其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该体系的完善提出改进意见,旨在促进英语翻译教学水平的提高,推进中华文化外译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翻译 教学主体 交往体系 中华文化外译
原文传递
大众文化语境下众包译者动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梅晴 《江苏高职教育》 2019年第1期72-76,共5页
对目前国内最大的众包翻译平台“译言网”的译者的身份特征和翻译动机展开了调研,结果发现:众包译者身份呈现多样性特征,其中非职业译者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职业译者和非职业译者在翻译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但都以传播... 对目前国内最大的众包翻译平台“译言网”的译者的身份特征和翻译动机展开了调研,结果发现:众包译者身份呈现多样性特征,其中非职业译者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职业译者和非职业译者在翻译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但都以传播中华文化为主要的外在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众包翻译 译者动机 调查研究 文化外译
下载PDF
《论语》的教学理念类译——中华文化对外翻译研究之二 被引量:4
9
作者 鲍宪阔 李艾文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57-62,共6页
此文是继“《论语》语言智慧类译”之后的另一篇关于中国文化对外翻译的研究论文。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中简要介绍了孔子作为古代大教育家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 ,进而在教育哲学、教育对象与作用、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师... 此文是继“《论语》语言智慧类译”之后的另一篇关于中国文化对外翻译的研究论文。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中简要介绍了孔子作为古代大教育家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 ,进而在教育哲学、教育对象与作用、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师修养与教学原则、方法、过程、态度等方面对《论语》简作探讨 ;第二、三两部分把《论语》中所含学习理念和教育理念的原文附以理雅各英译文和杨伯峻白话译文逐条对照录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学习理念 教育理念 英译对照 中国文化对外翻译 中国文化英文翻译
下载PDF
中国文化外译背景下文学翻译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10
作者 贺婷婷 吕凌云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43-148,共6页
文学翻译,尤其是中译外,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一环。中国文化外译背景下,文学翻译课程更需要结合思政元素,将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内容,以恰当的形式融入课堂教学。开展文学翻译课程思政,可以展现中国文学的魅力,增强学生的... 文学翻译,尤其是中译外,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一环。中国文化外译背景下,文学翻译课程更需要结合思政元素,将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内容,以恰当的形式融入课堂教学。开展文学翻译课程思政,可以展现中国文学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使命感;厚植文学翻译素养,提升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充实文学翻译课程内容,强化翻译课程的学科功能。文学翻译课程思政应做到:中译外与外译中兼顾;传统文学经典与现当代文学作品并重;静态文本与动态呈现相结合。深化文学翻译价值、拓宽文学翻译范围、转变文学翻译教学方法、革新文学翻译课程评价方式,是实施文学翻译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外译 文学翻译 课程思政 实施路径
下载PDF
林语堂的复合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化英译
11
作者 孙一赫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7-111,124,共6页
以林语堂文学翻译为例,可以分析林语堂的复合文化身份的构建及其影响下中国文化英译的策略和方法。林语堂兼具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背景,在翻译中一方面维持原文特色,借此输出中国思维,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力。另一方面,面对翻译中的文... 以林语堂文学翻译为例,可以分析林语堂的复合文化身份的构建及其影响下中国文化英译的策略和方法。林语堂兼具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背景,在翻译中一方面维持原文特色,借此输出中国思维,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力。另一方面,面对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读者需求,林语堂作为翻译的主体需要对读者负责,利用西方文化阐释中国思想或对原文进行删减。在翻译中,林语堂灵活运用两种文化身份,构建独特的复合文化身份,中体西用,带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复合文化身份 中国文化英译
下载PDF
《三字经》英译中的“体”“认”探索
12
作者 阳林靖 《现代英语》 2024年第2期115-117,共3页
《三字经》作为国学经典著作,不仅承载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且蕴含着中国传统美学、艺术和价值观。因此,如何有效地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中国话语权,为重中之重。当前体认翻译学作为中国本土化的翻译理论,如何合理地将其应用于翻译实践之中... 《三字经》作为国学经典著作,不仅承载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且蕴含着中国传统美学、艺术和价值观。因此,如何有效地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中国话语权,为重中之重。当前体认翻译学作为中国本土化的翻译理论,如何合理地将其应用于翻译实践之中,增强文化自信,为大势所趋。研究基于体认翻译学理论,对比分析《三字经》的翟译本和赵译本,旨在探析利用体认翻译学构建中国文化外译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字经》 体认翻译学 对比分析 中国文化外译
原文传递
中国文化外译呼唤翻译经纪人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金树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41,共4页
"中介"因素研究,一直是"中国文化外译"研究的薄弱环节。文章提出"翻译经纪人"概念,认为翻译经纪人是适应国际惯例和顺应时代巨变的必然产物。翻译经纪人主导的市场推介,促进多方共赢,对中国文化"走... "中介"因素研究,一直是"中国文化外译"研究的薄弱环节。文章提出"翻译经纪人"概念,认为翻译经纪人是适应国际惯例和顺应时代巨变的必然产物。翻译经纪人主导的市场推介,促进多方共赢,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中国文化外译 翻译经纪人
下载PDF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母语文化外译能力测试研究
14
作者 孙海洋 高塬 《外语测试与教学》 2022年第1期10-18,共9页
外语学习者不仅要了解和学习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还要能够对外介绍和宣传我国优秀文化和思想。本研究采用两个自行设计的汉译英翻译任务对北京某高校部分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用英语翻译表层和深层中国文化内容的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 外语学习者不仅要了解和学习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还要能够对外介绍和宣传我国优秀文化和思想。本研究采用两个自行设计的汉译英翻译任务对北京某高校部分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用英语翻译表层和深层中国文化内容的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学生表层文化内容翻译能力尚可,但深层文化内容翻译能力严重不足。本研究还采用自编问卷对影响学生母语文化外译能力的可能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文化外译均持肯定态度,但学习英语的动机一般,在英语课堂和日常学习中接触到的中国文化相关内容也非常有限。然而这些因素均与学生的母语文化翻译测试成绩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影响学生母语文化翻译能力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其英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中国文化 文化外译 翻译能力 翻译测试任务
下载PDF
网络辞书与中国文化特色词汇“走出去”
15
作者 周子淳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 2021年第1期169-180,共12页
中国文学外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关键内容,但常见翻译策略和方法往往无法完整负载和传播特色词汇中的文化含义,造成文化缺失,甚至给译本阅读带来障碍。因此,有必要构建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翻译网络辞书,以弥补文本翻译层面的... 中国文学外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关键内容,但常见翻译策略和方法往往无法完整负载和传播特色词汇中的文化含义,造成文化缺失,甚至给译本阅读带来障碍。因此,有必要构建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翻译网络辞书,以弥补文本翻译层面的不足。首先,网页作为"超级副文本",具备承载、传播文化词汇的潜能,但当前文化词汇互联网检索结果存在信息简单、错漏、获取困难等不足;其次,从需求、成本、受众三个方面来看,建设专门网络辞书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最后,网络辞书的内容、形式、功能和变体均有较大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特色词汇 网络辞书 文化外译 翻译方法
原文传递
从许渊冲“三化”原理看《十九大报告》英译 被引量:1
16
作者 洪咏梅 姚剑鹏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31-36,共6页
本文基于许渊冲"三化"原理,以2017年中英文版本的《十九大报告》为语料,从浅化、等化和深化三个方面,着力探究报告中中国特色词汇英译所采用的翻译技巧,以期对政治文献的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参照。本文研究显示:从等化角度... 本文基于许渊冲"三化"原理,以2017年中英文版本的《十九大报告》为语料,从浅化、等化和深化三个方面,着力探究报告中中国特色词汇英译所采用的翻译技巧,以期对政治文献的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参照。本文研究显示:从等化角度看,政治文献中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可以采用词性转化、正反译法、主动与被动等译法;从深化视角看,本文主要探讨了政治文献翻译所采纳的具体化、加词、拆译等译法;从浅化角度看,译者可采用抽象化、减词、合译等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渊冲的“三化”翻译理论 政治文献 中国特色词汇翻译《十九大报告》 翻译技巧
下载PDF
英语新闻中中国文化词的异化翻译探微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惠娟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96-98,共3页
本文讨论了英语新闻翻译中对中国文化词处理的异化策略,探讨了其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文中举例说明了完全音译法、音译加解释、完全直译以及直译加解释四种异化的翻译方法,指出了这些翻译手法对中国文化词的翻译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本文讨论了英语新闻翻译中对中国文化词处理的异化策略,探讨了其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文中举例说明了完全音译法、音译加解释、完全直译以及直译加解释四种异化的翻译方法,指出了这些翻译手法对中国文化词的翻译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本文的探索,旨在使英语在中国文化词的异化翻译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翻译 异化 翻译方法 中国文化词
下载PDF
中国地名意译的若干原则(上) 被引量:1
18
作者 连真然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26,共6页
地名是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承载和传承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本文阐述了中国历史悠久,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文化底蕴深厚;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文化的8条意译原则,其重要意义在于:1)统一规范译法,消除翻译中的混乱现象;2)提供准确的... 地名是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承载和传承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本文阐述了中国历史悠久,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文化底蕴深厚;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文化的8条意译原则,其重要意义在于:1)统一规范译法,消除翻译中的混乱现象;2)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促进生态文明、绿色发展;3)保护历史地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4)向世界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名 意译原则 中华文化 软实力
原文传递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与翻译的多维思考 被引量:21
19
作者 刘汝荣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3-128,共6页
中译外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和工具。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翻译与传播面临着译什么、如何译、谁来译等问题。本文对民族文化外译进行了多维思考,认为应该将与世界民族有"共鸣点"的经典文... 中译外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和工具。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翻译与传播面临着译什么、如何译、谁来译等问题。本文对民族文化外译进行了多维思考,认为应该将与世界民族有"共鸣点"的经典文化传播出去。民族文化外译应该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尽量保持民族文化的完整性和特质性,同时兼顾目标语读者的期待视野。培养德才兼备、既有坚实语言基础又有广博文化知识的翻译人才以保证民族文化外译的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背景 民族文化外译 多维思考
下载PDF
从典籍英译看中国文化的对外传译——王宏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4
20
作者 付瑛瑛 王宏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29-35,共7页
中国典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典籍英译和传播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作者为此专门采访了苏州大学王宏教授。王教授以"传播中国文化,塑造中国形象"为出发点,围绕"何为译""为何译""如何... 中国典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典籍英译和传播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作者为此专门采访了苏州大学王宏教授。王教授以"传播中国文化,塑造中国形象"为出发点,围绕"何为译""为何译""如何译""译何为""如何评""如何有效传播"等方面指出中国文化对外传译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方法,并突出强调了意识形态对译者在文本选择上、翻译策略的制定上的影响。王教授最后指出,在中国文化对外传译中应跳出语言层面,从构建国家文化形象的角度来看待中国文化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对外传译 典籍英译 意识形态 中国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