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托伐他汀钙对血脂水平正常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于甜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18期8-10,共3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合用阿司匹林治疗血脂水平正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6例血脂水平正常的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2)组,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mg/d,阿司匹...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合用阿司匹林治疗血脂水平正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6例血脂水平正常的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2)组,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mg/d,阿司匹林100mg/d;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后第1天及6个月检测血脂水平、谷草转氨酶、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并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内膜—中膜厚度,并观察2组6个月内TIA复发或进展为脑梗死的病例数。结果治疗6个月时与对照组相比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明显升高,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不仅有助于减少血脂水平正常的TIA患者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具有抗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阿司匹林 短暂性脑缺血 血脂水平
下载PDF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4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效果、安全性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延安市人民医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6例,观察患者在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前...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效果、安全性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延安市人民医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6例,观察患者在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切)、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电泳指数[(3.40±0.68)mPa·s、(1.65±0.20)、(1.31±0.18)mPa·s、(4.61±0.36)、(40.6±7.3)%、(21.00±2.42)mm/h、(4.46±0.38)]较治疗前[(4.35±0.92)mPa·s、(3.01±0.26)、(1.54±0.20)mPa·s、(5.68±1.58)、(50.8±8.7)%、(38.00±3.24)mm/h、(5.77±0.28)1得到明显改善;失语、肢体瘫痪、感觉障碍、视觉异常、复视、眩晕等发作次数也明显减少;66例患者中治愈40例,基本治愈21例,总有效率为92.42%,恶化5例;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也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有效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液流变学动态 临床症状
下载PDF
ABCD评分系统预测TIA短期内进展至脑梗死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袁伟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19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ABCD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按照Rothwell对TIA的ABCD评分标准,测定77例TIA患者的评分和观察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评分0分的TIA患者有3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0;1~2分的TIA患者23例... 目的探讨采用ABCD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按照Rothwell对TIA的ABCD评分标准,测定77例TIA患者的评分和观察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评分0分的TIA患者有3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0;1~2分的TIA患者23例,脑梗死发生率17.4%;评分3~4分的TIA患者36例,脑梗死的发生率27.8%;评分5分的TIA患者8例,脑梗死发生率为37.5%;评分6分的TIA患者7例,脑梗死发生率85.7%。年龄〉60岁,血压140/90mmHg,偏瘫伴口齿含糊,症状持续时间〉60min的患者中脑梗死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T1A患者的ABCD评分值与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相关,分值越高,发生率越高;反之,分值越低,发生率越低;Rothwell的ABCD评分标准是临床上预测TIA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一种快速、简便和比较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预测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优化诊治模式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肖天祎 杨玉娇 +3 位作者 王梦婻 王默力 吉训明 郭秀海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10-415,448,共7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诊治临床路径(优化诊治模式)对住院患者临床预后近期和远期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的TIA患者202例,将其中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实施临床路径后的患者88...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诊治临床路径(优化诊治模式)对住院患者临床预后近期和远期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的TIA患者202例,将其中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实施临床路径后的患者88例作为路径组,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未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114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由同一医疗专业组管理,随访30~45个月,平均(37±14)个月,分析临床路径对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的影响。以3年为结点统计脑血管病复合事件的终点事件,经COX回归分析筛查危险因素。结果路径组失访5例(5.7%),对照组失访患者7例(6.1%)。路径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及1、2、3年TIA复发率分别为1.2%(1/83)、3.6%(3/83)、6.0%(5/83)和7.2%(6/83);对照组TIA复发率分别为7.5%(8/107)、13.1%(14/107)、15.9%(17/107)和17.8%(19/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年发生脑血管病复合事件发生率路径组分别为8.4%(7/83)、10.8%(9/83)和15.7%(13/83),对照组分别为19.6%(21/107)、22.4%(24/107)和28.0%(30/10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卒中风险预测工具(ABCD2)评分、住院期间仍有TIA和临床路径管理的RR值分别为1.304、2.281和0.429(95%CI:1.025~1.658、1.056~4.927和0.204~0.902,均P〈0.05)。结论临床路径管理可降低TIA患者出院后脑血管病复合事件的发生率。高ABCD2评分、住院期间仍有发作是TIA患者出院后发生脑血管病复合事件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临床路径 效果分析
下载PDF
灯盏生脉胶囊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小鼠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程骁 罗浩轩 +2 位作者 孙景波 黄燕 罗恩丽 《解剖学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369-374,共6页
目的建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小鼠模型,探讨灯盏生脉胶囊(DZSM)对其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t-BHP及低氧方法成功制备了TIA样发作小鼠模型,分别给予DZSM 0.36 g/kg、DZSM 0.18 g/kg、DZSM 0.09 g/kg灌胃治疗,进... 目的建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小鼠模型,探讨灯盏生脉胶囊(DZSM)对其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t-BHP及低氧方法成功制备了TIA样发作小鼠模型,分别给予DZSM 0.36 g/kg、DZSM 0.18 g/kg、DZSM 0.09 g/kg灌胃治疗,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及行为学检测,化学比色法检测脑组织SOD、MDA、GSH-px的含量。结果高、中、低剂量DZSM均可明显改善TIA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DZSM 0.36 g/kg、DZSM 0.18 g/kg可明显改善TIA小鼠卒中指数。TIA小鼠血清MDA明显增高、SOD、GSH-Px含量明显下降,高、中、低剂量DZSM可使TIA小鼠脑MDA含量均明显下降,而GSH-Px、SOD含量明显上升。结论灯盏生脉胶囊可降低TIA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卒中指数,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提高TIA小鼠体内抗氧化系统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抑制t-BHP过氧化反应导致的神经、血管内皮细胞等氧化应激损伤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生脉胶囊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小鼠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颈内动脉系统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CTA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瑞金 王得新 王佳伟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5期383-386,共4页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系统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率及特点。方法分析43例颈内动脉系统频发TIA患者的脑CT血管成像(CTA),并与非频发TIA进行对比。结果43例颈内动脉系统频发TIA患者中,有15例(35%)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系统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率及特点。方法分析43例颈内动脉系统频发TIA患者的脑CT血管成像(CTA),并与非频发TIA进行对比。结果43例颈内动脉系统频发TIA患者中,有15例(35%)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颅内动脉狭窄,10例(23%)颅外动脉狭窄,4例(9%)颅内动脉、颅外动脉均有狭窄,14例(33%)无狭窄,狭窄率为67%。轻度、中度、重度狭窄患者分别为7例(16%)、9例(21%)、13例(30%)。33例颈内动脉系统非频发TIA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率为79%,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273)。结论67%的颈内动脉系统频发TIA患者存在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但与非频发TIA患者颈内动脉系统狭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颈内动脉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后循环缺血介入治疗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童晨光 王小沙 +3 位作者 张宝利 祁江峡 郭海燕 张晓晖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11期1060-1062,共3页
目的分析50例后循环缺血病人脑血管造影表现、血管内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5例,梗死组25例,根据造影显示的血管病变情况行选择性动脉溶栓或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TIA溶栓15例,1个月内再发2例,6个月后梗死1例;TI... 目的分析50例后循环缺血病人脑血管造影表现、血管内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5例,梗死组25例,根据造影显示的血管病变情况行选择性动脉溶栓或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TIA溶栓15例,1个月内再发2例,6个月后梗死1例;TIA支架10例,1个月内再发1例,6个月后无再狭窄发生。梗死溶栓25例,均取得明显疗效;支架治疗8例,6个月后无再狭窄发生。50例均无颅内出血等相关并发症或死亡发生。结论①采用动脉内溶栓及支架治疗后循环缺血具有较好疗效;②TIA应与急性脑梗死一样得到同等重视,积极检查和治疗;③中药可能在减少再灌注损伤以及减少支架后再狭窄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 缺血性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动脉溶栓 支架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与预后的相关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付铁娟 李贯绯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4-366,共3页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情况,评价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21例TIA患者行经颅多普勒(TCD),颈动脉彩超和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统计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随访1年,观察卒中...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情况,评价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21例TIA患者行经颅多普勒(TCD),颈动脉彩超和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统计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随访1年,观察卒中的再发率。结果121例患者中,单纯颅内动脉、单纯颅外动脉及颅内外动脉混合狭窄分别为52.1%(63/121)、15.9%(16/121)、25.6%(31/121),颅内动脉狭窄高于颅外动脉(75.7%、24.3%)。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为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颅内段。随访1年后,颅内外动脉混合狭窄者卒中再发率高于单纯颅内、外动脉狭窄者。结论TIA患者以颅内动脉狭窄多见,不同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可能是TIA患者卒中复发的血管性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颅内外动脉狭窄 磁共振血管成像 颈动脉彩超 经颅多普勒 预后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云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2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9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纤溶酶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则在滴注纤溶...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9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纤溶酶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则在滴注纤溶酶注射液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67%)明显较对照组(72.92%)高,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的血浆黏度(SV)、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聚集率(PAR)指标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药物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阿托伐他汀钙 血脂 血液流变学指标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记忆功能障碍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荣焕 何蕴 +3 位作者 谢洁 樊瑞敏 裘丽红 付志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目的研究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在临床症状消失后的记忆功能障碍的特点及其与TIA的病程、次数及持续时间与记忆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对42例颈内动脉系统和36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在TIA末次发作后3... 目的研究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在临床症状消失后的记忆功能障碍的特点及其与TIA的病程、次数及持续时间与记忆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对42例颈内动脉系统和36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在TIA末次发作后3~7d进行临床记忆量表(甲套)、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Zung抑郁自评量表测试,并与3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同时对TIA发作的病程、次数、持续时间与记忆障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颈内动脉系统组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组在临床记忆量表中除无意义图形再认外,其余各项的等值量表分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1),两组在临床记忆量表中的各项等值量表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颈内动脉系统组的即刻记忆、语言能力及MMSE总评分,椎-基底动脉系统组地点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及MMSE总评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3)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的病程、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与临床记忆量表和MMSE的各项等值量表分之间无相关性。结论(1)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在症状消失后可遗留不同程度的短时记忆障碍。(2)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可出现语言能力障碍,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存在地点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障碍。(3)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的病程、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与记忆障碍和语言障碍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颈内动脉 椎-基底动脉 记忆 神经心理学
下载PDF
ABCD^2评分结合头颈CTA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近期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守华 赵振华 雷惠新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ABCD2评分结合头颈CT血管成像(CTA)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d内发生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25例TIA患者临床和CTA检查资料,按Johnston提出的ABCD2评分法进行评分,分为低危(0~3分)、中危(4~5分)和高危(6~7分)3组;按CT... 目的探讨ABCD2评分结合头颈CT血管成像(CTA)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d内发生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25例TIA患者临床和CTA检查资料,按Johnston提出的ABCD2评分法进行评分,分为低危(0~3分)、中危(4~5分)和高危(6~7分)3组;按CTA检查结果分为血管狭窄≥50%组和血管狭窄<50%组。观察TIA后7d内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23例(18.4%)在TIA后7d内发生脑梗死。低危组与中危组、高危组脑梗死发生率(6.9%、21.1%、37.9%)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外动脉狭窄≥50%组脑梗死发生率31.2%(39/125),显著高于动脉狭窄<50%组(P<0.01)。ABCD2评分<4分、颅内外动脉狭窄≥50%组7d内脑梗死发生率20.0%(25/125),显著高于ABCD2评分<4分、颅内外动脉狭窄<50%组(P<0.01)。结论 ABCD2评分是预测TIA后7d内发生脑梗死的有效方法,进一步结合头颈CTA检查能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ABCD2评分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冰 王艺 《中国医药导刊》 2009年第7期1158-1159,共2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用对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将51例反复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6,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用)和对照组(n=25,单用阿司匹林)。辛伐他汀20mg日一次口服,阿司匹...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用对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将51例反复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6,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用)和对照组(n=25,单用阿司匹林)。辛伐他汀20mg日一次口服,阿司匹林100mg日一次口服,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及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脂TG、TC、LDL-C,水平下降、HDL-C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能通过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等机制,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阿司匹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脂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定义更新与临床决策
13
作者 陆景红 任明山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9X期26-27,共2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在临床上是一种即将发生卒中的紧急先兆,俗称“中风警报”。对其定义的内容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但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临床认识水平的提高,TIA临床定义的内容逐步趋于完善,对临床更加科学合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在临床上是一种即将发生卒中的紧急先兆,俗称“中风警报”。对其定义的内容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但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临床认识水平的提高,TIA临床定义的内容逐步趋于完善,对临床更加科学合理地处理该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临床定义 临床决策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
14
作者 林飞鸿 伍瑚 宁观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19期2994-2996,共3页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用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1次/天,连用7天;对照组用0.9%氯化钠注射...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用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1次/天,连用7天;对照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1次/天,连用7天;两组均予抗血小板、降血脂等常规治疗。治疗前后检查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04%,对照组总有效率88.24%,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比对照组效果好、缓解症状速度快,未发现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疗效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患者强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
15
作者 王雪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6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对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患者强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方法将选取的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对2组患者在出院半年后的心理状态、发作频次、发作时间、依从性和健... 目的探讨对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患者强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方法将选取的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对2组患者在出院半年后的心理状态、发作频次、发作时间、依从性和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随访调查。结果 2组患者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比较,t值分别是7.36和7.14,P<0.05,发作频次和发作时间的比较,t值分别是6.95和7.82,P<0.05。健康教育知识合格率、依从性、满意率比较,卡方值分别是9.13、7.86和6.52,P<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对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效果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反复发作 强化 健康教育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他汀类药物应用现况调查 被引量:17
16
作者 许明杰 马锐华 +3 位作者 宋世萍 艾青 吕莹 王拥军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4期391-393,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部分二级医院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他汀类药物应用现状,为改进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现况调查,研究对象为北京市4家二级医院中诊断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 目的:了解北京市部分二级医院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他汀类药物应用现状,为改进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现况调查,研究对象为北京市4家二级医院中诊断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住院患者,调查患者住院期间以及出院3个月他汀类药物的应用现况。结果:入选患者共458例,其中408例完成了3月随访。住院期间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比率为35.6%;出院3月,他汀类药物的用药比率降为22.3%,与住院期间相比有明显差异(p<0.001);而依从性差的原因与患者的性别、经济负担、学历、危险因素的存在与否及脑血管病亚型(脑梗死或TIA)均无明显相关。3月随访发现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9%(20例),冠脉综合征0.5%(2例),且22例血管事件复发患者中仅有9.1%(2例)坚持他汀治疗。结论:北京市部分二级医院脑血管病医生对他汀类调脂药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与卒中降脂指南尚有距离,同时我们应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他汀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依从性给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 脑梗死 TIA 二级预防
下载PDF
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爱国 张江 +1 位作者 耿丽华 刘会英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探讨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将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两组进行血液流变学、经颅多普勒(TCD)及临... 目的:探讨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将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两组进行血液流变学、经颅多普勒(TCD)及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TCD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疗效
原文传递
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BCD2评分和脑动脉狭窄程度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衣晶 张颖 +1 位作者 秦鼎 陈俊红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3年第4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ABCD2评分和脑动脉狭窄程度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9例颈内动脉系TIA患者进行ABCD2评分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分析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依据ABCD2评分分为低危组28例、中危...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ABCD2评分和脑动脉狭窄程度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9例颈内动脉系TIA患者进行ABCD2评分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分析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依据ABCD2评分分为低危组28例、中危组35例、高危组26例三组。DSA检查显示,脑动脉中度狭窄25例(28.1%)、重度狭窄30例(33.7%)。高危组重度脑动脉狭窄的比例高于中危及低危组(P<0.05)。中重度脑动脉狭窄中高危组脑动脉狭窄的支数比例高于低危组(P<0.05)。30 d时发生脑梗死三组比较,高危组高于低危组(P<0.05)。结论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ABCD2评分和脑动脉狭窄程度对TIA的近期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ABCD2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动脉狭窄
原文传递
利多卡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6例疗效观察
19
作者 姬永军 《中国农村卫生》 2013年第04Z期20-21,共2页
目的利多卡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152例后循环TI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于拜阿司匹林0.1口服,洛伐他汀胶囊20毫克每晚一次口服,灯盏花素针50毫克加入生理盐水100毫升静脉点滴每日一次。治疗组加... 目的利多卡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152例后循环TI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于拜阿司匹林0.1口服,洛伐他汀胶囊20毫克每晚一次口服,灯盏花素针50毫克加入生理盐水100毫升静脉点滴每日一次。治疗组加低分子肝素钙针5000,.1脐周皮下注射q.12h。利多卡因钎300毫克加入生理盐水250毫升,观察指标:2组治疗后TIA发作频度的变化、发作停止时间、发生梗死的例数。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55.2%,总有效率为76.3%,对照组痊愈率为26.3%,总有效率为42.1%。两组相对痊愈率及有效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多卡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后循环TIA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低分子肝素钙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下载PDF
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后循环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对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凌云 黄国付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5期904-906,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颈夹脊穴对后循环系统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颈夹脊穴,而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和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后应用...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颈夹脊穴对后循环系统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颈夹脊穴,而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和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后应用TCD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和椎-基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所提高,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者之间平均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平均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效,且能增加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脑血流量,疗效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穴位注射 颈夹脊 丹红注射液 经颅多普勒 平均血流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