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抗性的时空动态 被引量:99
1
作者 崔金杰 夏敬源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1-146,共6页
在室内研究了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抗性的时空动态及对棉铃虫幼虫取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棉花生长期,棉花不同器官随着时间的变化其抗性有较大的差异,如7月以后,棉叶对棉铃虫幼虫的抗性明显下降,由6月下旬的100%下降... 在室内研究了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抗性的时空动态及对棉铃虫幼虫取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棉花生长期,棉花不同器官随着时间的变化其抗性有较大的差异,如7月以后,棉叶对棉铃虫幼虫的抗性明显下降,由6月下旬的100%下降到8月初的62.5%,然后抗性又逐渐回升,但仍为下降的趋势;从空间抗性来看,营养器官的抗性高于繁殖器官,接虫24h后,棉铃虫幼虫在转基因棉繁殖器官上分布数量较多;转基因棉对棉铃虫幼虫取食行为有较大的影响,和常规棉相比,在转基因棉上取食时间减少57.6%,吐丝下垂、爬行和静息的时间分别延长396.1%、22.4%和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棉 抗虫性 取食行为 时空动态
下载PDF
转Bt基因棉对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86
2
作者 崔金杰 夏敬源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4-91,共8页
在室内和田间小区研究了转基因棉对棉田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棉对捕食性天敌无不良影响,田间种群数量减少不明显;但严重影响寄生性天敌的质量,表现为寄生蜂的寄生率和蜂的羽化率明显下降,茧重和蜂重明显减轻。
关键词 bt基因棉 自然天敌 种群动态
下载PDF
转Bt基因棉对非靶标害虫及害虫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93
3
作者 邓曙东 徐静 +2 位作者 张青文 周世文 徐冠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20 0 0~ 2 0 0 1年 ,在湖北棉区系统研究了转Bt基因棉对棉田非靶标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试验设三个处理 :转Bt化防田 (使用化学农药控制害虫 )、转Bt自控田 (仅依靠田间自然天敌控制害虫 )及常规对照棉田 (利用综合防治措施控制... 20 0 0~ 2 0 0 1年 ,在湖北棉区系统研究了转Bt基因棉对棉田非靶标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试验设三个处理 :转Bt化防田 (使用化学农药控制害虫 )、转Bt自控田 (仅依靠田间自然天敌控制害虫 )及常规对照棉田 (利用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害虫 )。结果表明 ,在转Bt基因棉田中 ,除棉蓟马外 ,其它主要非靶标害虫 (主要是刺吸性害虫 )的种群发生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2 0 0 0年棉蚜发生的总计值 ,化防田和自控田分别比常规对照田增加 37 9%和 71 4% ,2 0 0 1年则分别增加92 5 %和 134 9% ;2 0 0 0年朱砂叶螨发生的总计值 ,化防田和自控田分别比常规对照田增加 181 1%和 2 98 3% ,2 0 0 1年则分别增加 6 9 9%和 10 5 0 % ;转Bt基因棉对于斜纹夜蛾与烟粉虱这两种近几年来对棉花危害有加重趋势的害虫 ,在大田中没有表现出抗性。天敌的发生种类和数量也都远远高于常规对照棉田 ,几种主要天敌种群发生的总计值及高峰值都明显高于常规对照棉田。 2 0 0 0年蜘蛛类发生的总计值 ,化防田和自控田分别比常规对照田增加 6 6 3%和 112 1% ,2 0 0 1年则分别增加 95 1%和 111 7% ;2 0 0 0年龟纹瓢虫发生的总计值 ,化防田和自控田分别比常规对照田增加 140 8%和 135 4% ,2 0 0 1年则分别增加 6 7 2 %和 10 9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棉 非靶标害虫 天敌 种群动态
下载PDF
转Bt基因棉Bt毒蛋白表达量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59
4
作者 陈松 吴敬音 +2 位作者 周宝良 黄骏麒 张荣铣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89-193,共5页
采用抗体夹心 EL ISA技术 ,对转 Bt基因抗虫棉植株中 Bt毒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Bt基因在所有检测到的器官中均有表达 ,但是不同器官中的 Bt毒蛋白含量明显不同。在苗期全展功能叶中 Bt毒蛋白含量最高 ,根、茎和叶柄中 Bt毒蛋... 采用抗体夹心 EL ISA技术 ,对转 Bt基因抗虫棉植株中 Bt毒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Bt基因在所有检测到的器官中均有表达 ,但是不同器官中的 Bt毒蛋白含量明显不同。在苗期全展功能叶中 Bt毒蛋白含量最高 ,根、茎和叶柄中 Bt毒蛋白含量较低 ;在花铃期当日开花的子房中 Bt毒蛋白含量较高 ,雌雄蕊中 Bt毒蛋白较低 ,花瓣及苞叶 Bt毒蛋白含量最低。表明 Bt基因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强度存在差异。不同生育期的功能叶中 Bt毒蛋白含量差异显著 ,Bt毒蛋白含量在苗期叶片中最高 ,蕾期次之 ,花铃期最低。随着棉花生长发育进程的推进 ,Bt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强度逐渐减弱。Bt基因在棉花体内的表达随着器官的不同、生育时期的不同而表现出时空动态变化。这可能是人们所观察到的转 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抗性呈时空动态变化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棉 bt毒蛋白 时空表达 棉花
下载PDF
麦套夏播转Bt基因棉R93-6对昆虫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60
5
作者 崔金杰 夏敬源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3-51,共9页
以转Bt(Bacillusthuringiensis)基因棉品系R936为试验材料,以中棉所16号为对照,研究了在麦套夏播条件下转基因棉对昆虫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害虫和天敌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低于常规棉田,而优势集中... 以转Bt(Bacillusthuringiensis)基因棉品系R936为试验材料,以中棉所16号为对照,研究了在麦套夏播条件下转基因棉对昆虫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害虫和天敌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低于常规棉田,而优势集中性则高于常规棉田,所以转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害虫和天敌亚群落的稳定性不如常规棉田,某种害虫大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对季节性变化格局的研究表明,转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可以划分为前期(6月初至7月下旬)、中期(7月底至8月底)和后期(9月份以后)三个发展阶段,根据不同阶段害虫和天敌发生的特点,提出了害虫综合治理的策略。即前期害虫的防治应以生物生态调控为主;中期以化学防治为主,以生物生态调控为辅,协调好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矛盾;后期应以生物生态调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棉 昆虫群落 综合防治 麦套夏播
下载PDF
转Bt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6
6
作者 崔金杰 夏敬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24-829,共6页
运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 ,研究了转 Bt( Bacillusthuringiensis)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及害虫和天敌亚群落多样性 ,对多样性及其主要组成成分——物种数、个体数、均匀度、优势集中性进行了通径分析。试验设 3个处理 :转基因棉自然控制(全生育... 运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 ,研究了转 Bt( Bacillusthuringiensis)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及害虫和天敌亚群落多样性 ,对多样性及其主要组成成分——物种数、个体数、均匀度、优势集中性进行了通径分析。试验设 3个处理 :转基因棉自然控制(全生育期不施用任何农药 ,简称自控田 )、转基因棉综合防治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简称综防田 )和常规棉自然控制 (常规品种 ,全生育期不施用任何农药 ,简称对照田 )。结果表明 :转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害虫和天敌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常规棉 ;决定 3种棉田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的主要因素均为均匀度和优势集中性 ,即均匀度值越高 ,优势集中性值越低 ,则多样性越高 ;决定害虫亚群落的主要因素各不相同 ,对照田和自控田为优势集中性和均匀度 ,综防田为优势集中性和物种数 ,即优势集中性值越低或物种数越高 ,则多样性越高 ;决定天敌亚群落的主要因素亦不同 ,对照田和自控田为物种数和优势集中性 ,综防田为均匀度和优势集中性。害虫亚群落的多样性对总群落的多样性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棉 昆虫群落 多样性 综合防治
下载PDF
转Bt基因棉杂种优势及性状配合力研究 被引量:69
7
作者 邢朝柱 靖深蓉 +2 位作者 郭立平 袁有禄 王海林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11,共6页
采用 NC 设计方法 ,选用我国构建的 Bt( 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棉 GK3和美国构建的 Bt基因棉新棉 33B等 Bt基因棉为父本 ,配制杂交组合 ,分析了含 Bt基因杂交棉组合的性状优势表现及配合力效应。性状优势分析表明 ,组合的中亲优... 采用 NC 设计方法 ,选用我国构建的 Bt( 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棉 GK3和美国构建的 Bt基因棉新棉 33B等 Bt基因棉为父本 ,配制杂交组合 ,分析了含 Bt基因杂交棉组合的性状优势表现及配合力效应。性状优势分析表明 ,组合的中亲优势和竞争优势明显 ,皮棉产量中亲优势率达 1 0 0 %,竞争优势率达 86.7%,多数品质性状较对照为优 ,表明转 Bt基因棉品系与常规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潜力较大 ;通径分析表明 ,在增产因素中 ,铃重和铃数所起贡献较大 ;配合力分析表明 ,父本间和母本间的 GCA均方值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组合的 SCA均方值除子、皮棉产量性状外 ,其余均不显著 ,在 F1性状的遗传中 ,各性状的加性效应起主导作用 ;F1的性状表型值与父、母本的 GCA呈高度正相关 ,并达显著水平 ,表明选配含 Bt基因杂交组合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棉 杂种优势 配合力
下载PDF
转Bt基因棉挥发性气味的化学成分及其对棉铃虫的电生理活性 被引量:49
8
作者 阎凤鸣 许崇任 +2 位作者 Marie BENGTSSON Peter WITZGALL Peter ANDERSON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5-429,共5页
报道了对转Bt基因棉“GK 12”及其常规棉亲本“泗棉 3号”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分析结果 ,以及棉铃虫对Bt棉挥发性化学物质的电生理反应 ,以期为抗虫棉的生态学和安全性评价提供化学生态学的证据。结果表明 ,在 7~ 8个真叶期 ,转Bt基因棉的... 报道了对转Bt基因棉“GK 12”及其常规棉亲本“泗棉 3号”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分析结果 ,以及棉铃虫对Bt棉挥发性化学物质的电生理反应 ,以期为抗虫棉的生态学和安全性评价提供化学生态学的证据。结果表明 ,在 7~ 8个真叶期 ,转Bt基因棉的α 蒎烯和 β 蒎烯的相对含量比常规棉高许多 ,倍半萜烯C和一个含量很低的化合物 (该化合物对棉铃虫有电生理活性 )是常规棉所没有的。转基因Bt棉的挥发性物质中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棉 挥发性气味 化学成分 棉铃虫 电生理活性
下载PDF
转Bt基因棉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消长的影响 被引量:55
9
作者 崔金杰 夏敬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51-356,共6页
1995~1996年在田间系统研究了转Bt基因棉花品系93-4在单作和麦套2种种植方式下,对主要棉花害虫及其天敌种群消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作和麦套条件下,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棉造桥虫幼虫均有良好的抗性,残虫量均... 1995~1996年在田间系统研究了转Bt基因棉花品系93-4在单作和麦套2种种植方式下,对主要棉花害虫及其天敌种群消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作和麦套条件下,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棉造桥虫幼虫均有良好的抗性,残虫量均低于防治指标;在单作条件下,转Bt基因棉田比常规棉田的棉苗蚜、棉伏蚜和叶蝉分别增加20.30%,21.38%和67.62%,红蜘蛛、棉蓟马和白粉虱分别减少58.42%,39.62%和39.06%;在麦套条件下,转Bt基因棉田的棉苗蚜和棉蓟马分别减少5.88%和79.46%,棉伏蚜、红蜘蛛、白粉虱和棉叶蝉分别增加14.62%,75.48%,48.22%和58.54%;在单作和麦套条件下,转Bt基因棉田比常规棉田捕食性天敌略增加,寄生性天敌减少,天敌总量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棉 棉花害虫 自然天敌
下载PDF
转Bt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营养层及优势功能团的组成与变化 被引量:47
10
作者 刘万学 万方浩 郭建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29-735,共7页
1 998年在河北南皮棉区转 Bt基因棉棉田和常规棉综防田的生物群落变化的研究表明 :与常规棉综防田相比 ,转 Bt基因棉棉田的节肢动物种类增加 30 .7% ,功能团多样性增加 6 6 .9% ,天敌类和中性节肢动物类的丰富度分别增加97.6 %和 1 5 8.... 1 998年在河北南皮棉区转 Bt基因棉棉田和常规棉综防田的生物群落变化的研究表明 :与常规棉综防田相比 ,转 Bt基因棉棉田的节肢动物种类增加 30 .7% ,功能团多样性增加 6 6 .9% ,天敌类和中性节肢动物类的丰富度分别增加97.6 %和 1 5 8.0 % ,害虫类的丰富度减少 4 5 .7%。就功能团的种群数量来看 ,主要害虫棉铃虫、蚜虫和蓟马种群数量分别减少 98.9%、6 9.0 %和 72 .6 % ;而次要害虫害蝽、粉虱、叶蝉类昆虫的种群数量分别增加了 2 .2、3.2和 1 4 .8倍。棉花生长中期 ,转 Bt基因棉棉田中的基位物种丰富度大于中位和顶位物种 ;常规棉田中的差异则更大 ,出现天敌控制“空缺”。综合分析表明 ,转 Bt基因棉棉田生态系统比常规棉综防田稳定 ;转 Bt基因棉棉田的中性节肢动物和次要害虫在害虫 -天敌的营养链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棉田 节肢动物群落 营养层 功能团 丰富度 多样性
下载PDF
转Bt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43
11
作者 魏国树 崔龙 +3 位作者 张小梅 刘顺 吕楠 张青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76-580,共5页
比较研究了转Bt基因棉———保铃棉、中棉 30和常规棉常规防治、常规棉不防治 4种类型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构成及结构 .结果表明 ,保铃棉、中棉 30的物种丰富度有一定降低 ( 2 4%~ 16 3% ) ,个体总量显著减小 ( 71 0 %~ 78 3% ) .其... 比较研究了转Bt基因棉———保铃棉、中棉 30和常规棉常规防治、常规棉不防治 4种类型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构成及结构 .结果表明 ,保铃棉、中棉 30的物种丰富度有一定降低 ( 2 4%~ 16 3% ) ,个体总量显著减小 ( 71 0 %~ 78 3% ) .其中植食性亚群落的优势种组成及次序改变 ,其个体总量降低最多 ,捕食性和寄生性亚群落的个体总量明显增加 .中棉 30、保铃棉与常规棉不防治处理群落的相似系数依次最高 ( 0 82 43)、次高( 0 732 0 ) ,保铃棉与常规棉常规防治居第三 ( 0 3380 ) ,常规棉常规防治与常规棉不防治居第四 ( 0 312 8) ,中棉30与常规棉常规防治最小 ( 0 2 665 ) .各处理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值的高低次序为中棉 30 (分别为 2 3712和0 64 2 8) >常规棉不防治 ( 2 365 4和 0 62 5 1) >保铃棉 ( 2 1364和 0 5 791) >常规棉常规防治 ( 1 0 877和0 2 949) ,优势度次序为常规棉常规防治 ( 0 872 6) >保铃棉 ( 0 35 2 8) >常规棉不防治 ( 0 1178) >中棉 30( 0 10 48) .转Bt基因棉的害虫防治宜采取与常规棉不同的IPM策略和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棉 节肢动物 群落结构 棉田 昆虫
下载PDF
转Bt基因棉杀虫蛋白含量时空分布及对棉铃虫产生抗性的影响 被引量:37
12
作者 邢朝柱 靖深蓉 +3 位作者 崔学芬 郭立平 王海林 袁有禄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15,共5页
采用ELISA法(酶链免疫法)、室内初孵棉铃虫生测法和田间棉铃虫为害调查方法,研究和分析了中国构建的 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抗虫棉品系GK3和美国构建的Bt基因棉品系新棉33B的不同生... 采用ELISA法(酶链免疫法)、室内初孵棉铃虫生测法和田间棉铃虫为害调查方法,研究和分析了中国构建的 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抗虫棉品系GK3和美国构建的Bt基因棉品系新棉33B的不同生育期以及花铃期不同器官的杀虫蛋白含量、校正死亡率和田间受害率变化趋势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Bt杀虫蛋白含量在棉花生育过程中呈时空动态变化,在时间分布上,各生育期顶尖平展叶表现为:初花期>蕾期、花铃期>苗期>吐絮期;在花铃期,各器官表现为:功能叶、茎尖>小蕾、幼铃>花蕊、花瓣、苞叶、老叶。室内生测幼虫校正死亡率与棉株Bt杀虫蛋白含量高度一致;田间表现与Bt杀虫蛋白含量有一定的差异,除主要受Bt杀虫蛋白影响外,棉铃虫取食选择性,以及残存高龄幼虫为害和棉株各部位营养结构等也影响其抗虫性,造成后期棉铃虫主要为害花、蕾和幼铃,两材料抗虫性表现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棉 bt蛋白含量 棉铃虫 抗性
下载PDF
利用卡那霉素间接鉴定法进行大规模的棉花转基因育种技术(英文) 被引量:42
13
作者 孙敬 唐灿明 +2 位作者 袁小玲 朱协飞 张天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70-276,共7页
:( 1 )将脱脂棉撕成小条沾取 0 .0 5%的卡那霉素溶液 ,粘附于棉花植株倒 2新生叶上。 5d后所有沾有卡那霉素溶液的感虫棉株的叶片均出现明显的黄色斑块 ,而转 Bt基因抗虫棉的叶片仍为正常绿色 ,无任何症状。 ( 2 )转 Bt基因抗虫棉种子... :( 1 )将脱脂棉撕成小条沾取 0 .0 5%的卡那霉素溶液 ,粘附于棉花植株倒 2新生叶上。 5d后所有沾有卡那霉素溶液的感虫棉株的叶片均出现明显的黄色斑块 ,而转 Bt基因抗虫棉的叶片仍为正常绿色 ,无任何症状。 ( 2 )转 Bt基因抗虫棉种子接种于加有 1 0 0 0 mg· l- 1卡那霉素的 MS培养基中。四天后 ,抗虫棉子叶均表现为正常绿色 ,而常规品种子叶全为黄色 ,表明卡那霉素间接鉴定法是鉴定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转基因育种 卡那霉素 bt基因 抗性鉴定
全文增补中
渍涝与干旱对不同转Bt基因抗虫棉的影响 被引量:43
14
作者 王留明 王家宝 +2 位作者 沈法富 张学坤 刘任重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7-90,共4页
对 3个转 Bt基因棉花品种的研究表明 ,花铃期田间渍涝显著降低皮棉产量和棉株内的 Bt蛋白含量。积水后棉花主茎功能叶和幼蕾的 Bt蛋白含量平均分别比对照降低 2 7.7%和 2 9.9% ,主茎下部老叶的 Bt蛋白含量仅降低 6 .6 % ,说明渍涝对生... 对 3个转 Bt基因棉花品种的研究表明 ,花铃期田间渍涝显著降低皮棉产量和棉株内的 Bt蛋白含量。积水后棉花主茎功能叶和幼蕾的 Bt蛋白含量平均分别比对照降低 2 7.7%和 2 9.9% ,主茎下部老叶的 Bt蛋白含量仅降低 6 .6 % ,说明渍涝对生长旺盛器官 Bt蛋白合成的影响远远大于衰老器官。干旱对棉株内 Bt蛋白合成的抑制更强 ,当花铃期干旱使棉叶致萎时 ,主茎下部老叶、幼蕾和主茎功能叶的 Bt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52 .9%、3 7.0 %和 3 0 .0 %。为充分发挥和利用转Bt基因棉花品种的产量与抗虫潜力 ,棉花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尽量避免缺水干旱 ,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渍涝 干旱 bt基因抗虫棉 bt蛋白含量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绿盲蝽在转Bt基因抗虫棉的发生动态及其为害研究 被引量:40
15
作者 周洪旭 万方浩 +2 位作者 刘万学 刘小京 李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3-15,共3页
试验研究转Bt基因抗虫棉对非目标害虫绿盲蝽田间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绿盲蝽在转单价抗虫棉(GK-12)与其亲本上的种群数量整个发生期无显著差异,但二代绿盲蝽对“GK-12”的危害程度大于对其亲本的危害,而对双价抗虫棉(SGK321)与其亲本的... 试验研究转Bt基因抗虫棉对非目标害虫绿盲蝽田间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绿盲蝽在转单价抗虫棉(GK-12)与其亲本上的种群数量整个发生期无显著差异,但二代绿盲蝽对“GK-12”的危害程度大于对其亲本的危害,而对双价抗虫棉(SGK321)与其亲本的种群发生数量及其受害程度均无显著差异,“GK-12”比“SGK321”被害指数高1.27倍。绿盲蝽在单价抗虫棉“GK-12”上的发生为害有加重趋势,而在双价抗虫棉“SGK321”上的发生程度却受到一定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bt基因抗虫棉 发生动态 为害 综合防治 非目标害虫
下载PDF
陆地棉优异种质间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40
16
作者 纪家华 王恩德 +3 位作者 李朝晖 张循浩 李洪琴 韩广津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4-107,共4页
采用 NC 交配设计 ,对包括转基因抗虫棉、常规棉、柱头外露种质系、彩色棉等 1 0份陆地棉优异亲本交配后 ,杂种 F1的 1 0个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皮棉产量超高优势的平均值为 - 2 .91 % ,1 0个组合具正向的杂种... 采用 NC 交配设计 ,对包括转基因抗虫棉、常规棉、柱头外露种质系、彩色棉等 1 0份陆地棉优异亲本交配后 ,杂种 F1的 1 0个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皮棉产量超高优势的平均值为 - 2 .91 % ,1 0个组合具正向的杂种优势 ;中亲优势的平均值为 2 2 .45 % ,2 1个组合均具有正向的中亲优势 ;竞争优势的平均值为 -1 4.2 1 % ,4个组合出现正向竞争优势。其它产量性状中单株铃数的杂种优势最为明显。纤维品质性状 ,2 .5 %跨长的优势明显 ,麦克隆值的负向优势明显。高亲值、中亲值和低亲值与 F1平均值的相关关系表明 ,多数性状 F1代平均值与中亲值和低亲值相关性密切。配合力上 ,新棉 33B、680 2、94AP1 4、96- 67、 99- 1 6和 99- 5 5表现较显著的GCA效应 ;SCA效应显著的 7个性状中 ,A1 B3、A4B1、A5 B3等组合有 6个性状的 SCA效应值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优异种质 杂种优势 配合力
下载PDF
不同类型棉田棉铃虫天敌功能团的组成及时空动态 被引量:28
17
作者 万方浩 刘万学 郭建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35-942,共8页
比较分析转 Bt基因棉棉田、常规棉综防棉田和常规棉化防棉田棉铃虫天敌功能团的组成、数量、时空和多样性的发生动态。主要结果为 :Bt棉田比常规棉综防棉田和化防棉田天敌种类分别增加 1 6 .3%和 5 4 .1 % ;百株累计捕食性天敌数量分别... 比较分析转 Bt基因棉棉田、常规棉综防棉田和常规棉化防棉田棉铃虫天敌功能团的组成、数量、时空和多样性的发生动态。主要结果为 :Bt棉田比常规棉综防棉田和化防棉田天敌种类分别增加 1 6 .3%和 5 4 .1 % ;百株累计捕食性天敌数量分别增加 5 2 .8%和 1 76 .3% ,棉铃虫幼虫寄生蜂数量分别降低 4 2 .9%和 5 2 .9% ;天敌功能团多样性分别增加1 0 .1 %和 2 4 .1 %。常规棉棉田二代、三代棉铃虫幼虫寄生率分别为 1 1 .1 %~ 6 5 .0 %和 4 .1 %~ 6 6 .2 % ,Bt棉田为 0 .0 %~ 5 .0 %。就不同类型天敌功能团来说 ,Bt棉田瓢虫和草蛉的数量比综防棉田分别减少 8.4 %和 5 .8% ,比化防棉田分别增加 34 .1 %和 2 0 6 .3% ;Bt棉田食虫蝽和蜘蛛的数量比综防棉田分别增加 1 80 .6 %和 71 .2 % ,比化防棉田分别增加32 9.1 %和 4 83.7%。棉铃虫捕食性天敌空间生态位发生动态在各类棉田相似。分析认为 :Bt棉田有利于保护瓢虫和草蛉 ,有利于食虫蝽类和蜘蛛类天敌的增殖 ;Bt棉田棉铃虫天敌群落依次比常规棉综防棉田和化防棉田稳定。不同时期、不同类型棉田的棉铃虫天敌功能团数量和所起的作用不同。 6月下旬棉铃虫捕食性天敌控制作用存在“空缺”,7月下旬化防棉田出现天敌控制“空缺”。不同时期捕食性天敌功能团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 棉田 棉铃虫天敌功能团 bt 多样性 丰富度 群落重建
下载PDF
转Bt基因棉田与常规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7
18
作者 门兴元 戈峰 +1 位作者 尹新明 蔡东章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29,共4页
研究了在棉花生长的早期、中期和后期转Bt(bacillusthuringiensis)基因棉和常规棉两种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 ,GK 12未防治区的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害虫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在棉花生长前期和... 研究了在棉花生长的早期、中期和后期转Bt(bacillusthuringiensis)基因棉和常规棉两种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 ,GK 12未防治区的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害虫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在棉花生长前期和后期要高于泗棉 3号未防治区 ;GK未防治区的天敌亚群落多样性指数在棉花生长后期高于泗棉 3号未防治区 ,在棉花生长的早期和中期 ,两者的大小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对影响棉田生态系统 3种多样性指数的因子的方差分析表明 ,棉花品种和化学防治措施的共同作用是影响棉田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和天敌亚群落多样性指数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棉 节肢动物群落 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转Bt基因抗虫棉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张桂寅 刘立峰 马峙英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64-267,共4页
利用河北省审定的棉花品种或新品系与美国抗虫棉新棉 3 3 B及我国自育的 2个抗虫棉品系配制杂交组合 ,分析了转 Bt基因杂交抗虫棉的优势表现。结果表明 ,转 Bt基因杂交棉具有较大的产量优势。在产量构成因素中 ,单铃重的增加较大 ,其次... 利用河北省审定的棉花品种或新品系与美国抗虫棉新棉 3 3 B及我国自育的 2个抗虫棉品系配制杂交组合 ,分析了转 Bt基因杂交抗虫棉的优势表现。结果表明 ,转 Bt基因杂交棉具有较大的产量优势。在产量构成因素中 ,单铃重的增加较大 ,其次是衣分 ,单株结铃数优势最小。对纤维品质分析表明 ,抗虫杂交棉纤维品质一般具有负优势。纤维长度和比强度多低于抗虫亲本和对照 ,麦克隆值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棉 杂种优势 产量性状 纤维品质 抗虫棉 棉花
下载PDF
人工释放赤眼蜂对棉铃虫的防治作用及相关生态效应 被引量:29
20
作者 刘万学 万方浩 +3 位作者 郭建英 张帆 孙光芝 孟昭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1-317,共7页
1998~ 2 0 0 0年在河北省南皮县棉区转Bt基因棉田及常规棉田中设置 4种不同的组合处理 ,通过释放螟黄赤眼蜂控制棉铃虫的方法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达到提升和增强自然生物控制力的生态效应 ;并以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常规棉田为常规... 1998~ 2 0 0 0年在河北省南皮县棉区转Bt基因棉田及常规棉田中设置 4种不同的组合处理 ,通过释放螟黄赤眼蜂控制棉铃虫的方法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达到提升和增强自然生物控制力的生态效应 ;并以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常规棉田为常规棉对照田。研究表明 :( 1)转基因棉和常规棉棉田中自然寄生率随棉铃虫世代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2、 3和 4代棉铃虫卵被寄生率范围分别为 13 3%~ 14 3 %、 2 6 7%~ 2 8 2 %和 6 0 8%~ 6 1 4%。 ( 2 )棉铃虫 2代期 ,在常规棉综防田释放赤眼蜂 2次 ,其寄生率为 46 4% ,比未释放赤眼蜂的转基因棉棉田和常规棉对照田提高 33 1%和 32 1% ;3代期 ,转基因棉棉田释放赤眼蜂 1次 ,其寄生率与常规棉综防田释放 4次的效果相当 ,分别为 73 7%和 6 8 1% ;但与转基因棉不放蜂田、常规棉化防田及对照田相比 ,分别提高 45 5 %、 6 1 8%和 47 0 % ;4代期 ,无论放蜂与否 ,各处理棉田中的寄生率除化防田外 ( 5 2 1% )均在 6 0 %以上。 ( 3)常规棉化防田棉铃虫 2代和 3代期 ,分别使用农药 2和 3次 ,其自然寄生率分别为 5 5 %和 11 9% ,与对照田相比 ,分别降低 8 8%和 14 8% ;与常规棉综防田相比 ,分别降低 40 9%和 5 6 2 % ;释放赤眼蜂的效果与施药时间有关 ,放蜂后 1天内施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螟黄赤眼蜂 bt基因棉 控害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