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郯庐断裂带的同造山运动 被引量:82
1
作者 朱光 王勇生 +2 位作者 牛漫兰 刘国生 谢成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9-182,共14页
郯庐断裂带的起源时间与型式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最近在大别山东缘早白垩世左旋走滑韧性剪切带中 ,发现了早期左旋走滑韧性剪切带。其中三处早期糜棱岩中白云母分别给出了( 188.7± 0 .7)Ma、( 189.7± 0 .6 )Ma、( 192 .5&#... 郯庐断裂带的起源时间与型式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最近在大别山东缘早白垩世左旋走滑韧性剪切带中 ,发现了早期左旋走滑韧性剪切带。其中三处早期糜棱岩中白云母分别给出了( 188.7± 0 .7)Ma、( 189.7± 0 .6 )Ma、( 192 .5± 0 .7)Ma的40 Ar/ 3 9Ar坪年龄 ,指示了同造山走滑热事件。前陆沉积与变形构造也表明该断裂带在华北与华南板块碰撞中就发生了活动。郯庐断裂带内的造山期构造及旁侧的前陆沉积与变形构造特征 ,指示断裂带同造山运动为转换断层型式 ,并将大别—苏鲁造山带左行错移了约 35 0km ,同时苏鲁造山带发生逆时针旋转。在早白垩世滨太平洋构造活动中 ,该断裂进一步向北延伸 ,发生了约 2 0 0km的左行平移。因而 ,该断裂带起源于华北与华南板块的碰撞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大别苏鲁造山带 ^40AR/^39AR年龄 前陆沉积 前陆变形 转换断层
下载PDF
走滑构造体系盆山耦合与区带分析 被引量:57
2
作者 刘和甫 李晓清 +1 位作者 刘立群 廖群山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9-150,共12页
走滑构造体系盆山耦合常由于走滑断层弯曲所产生 ,结合油气勘探中盆地—区带—圈闭 3个层次 ,相应地划分为 3类走滑断层 :(1)转换断层为控盆断层 ;(2 )转移断层为控带断层 ;(3)撕裂断层为控藏断层。走滑断层伴生盆地按力学性质可以划分... 走滑构造体系盆山耦合常由于走滑断层弯曲所产生 ,结合油气勘探中盆地—区带—圈闭 3个层次 ,相应地划分为 3类走滑断层 :(1)转换断层为控盆断层 ;(2 )转移断层为控带断层 ;(3)撕裂断层为控藏断层。走滑断层伴生盆地按力学性质可以划分为 :(1)走滑伸展盆地 ;(2 )走滑挤压盆地及 (3)走滑旋转盆地。转移断层可以与裂谷盆地或前陆盆地复合 ,发育断裂互联网络 ,形成雁列褶皱或雁列断块油气区带 ;撕裂断层与低角度正断层或逆冲断层相交时常形成有利圈闭 ,如活板构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断层 转移断层 撕裂断层 走滑伸展盆地 走滑挤压盆地 走滑旋转盆地
下载PDF
郯庐断裂南段研究进展与断裂性质讨论 被引量:44
3
作者 汤加富 李怀坤 娄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6-436,共11页
据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专题研究资料,就郯庐断裂带是否南延与消失的原因,其与大别-苏鲁造山带交截形成的假位错效应,以及与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形成演化的关系等作了新的阐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郯庐断裂带是否为巨大的左行平移断层或转... 据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专题研究资料,就郯庐断裂带是否南延与消失的原因,其与大别-苏鲁造山带交截形成的假位错效应,以及与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形成演化的关系等作了新的阐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郯庐断裂带是否为巨大的左行平移断层或转换断层。认为郯庐断裂带可能是在“古郯庐带“的基础上于早侏罗世重新活动、白垩纪强烈活动的地堑型枢纽断裂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左行平移断层 转换断层 地堑型枢纽断裂带
下载PDF
西藏的缝合带与特提斯演化 被引量:36
4
作者 曾庆高 王保弟 +3 位作者 西洛郎杰 毛国正 刘海永 刘恭喜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735-2763,共29页
西藏的缝合带一直是西藏高原基础地质研究中最热门的科学问题之一.立足于西藏高原4条主要缝合带的物质组成、缝合结构以及形成时代等资料,根据时空结构分析认为古特提斯演化与转换构造有关,雅鲁藏布江洋盆扩张与羌塘-三江地区的印支运... 西藏的缝合带一直是西藏高原基础地质研究中最热门的科学问题之一.立足于西藏高原4条主要缝合带的物质组成、缝合结构以及形成时代等资料,根据时空结构分析认为古特提斯演化与转换构造有关,雅鲁藏布江洋盆扩张与羌塘-三江地区的印支运动具有耦合的时空变换关系;重点讨论了以班公湖-怒江带为中心的古-新特提斯转换扩张性质,构造体制上属左行走滑拉分,形成了西藏高原上颇具特色的与走滑拉分方向平行的伸展构造类型杂岩系,其重要意义不亚于高原周缘逆冲-拆离系构成的杂岩系和美国西部的盆-岭变质核杂岩;探讨了西藏东、西部地区不同地质结构的科学问题,提出了冈底斯岩浆弧拓展加宽受雅鲁藏布洋双重俯冲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合带 转换断层 走滑型边界 原特提斯 古特提斯 新特提斯 构造地质学
原文传递
郯庐断裂带的主要特征与性质讨论 被引量:24
5
作者 汤加富 侯明金 高天山 《安徽地质》 1995年第3期60-65,共6页
本文在系统分析研究郯庐断裂带主要特征及其两侧变质岩层的延伸和运动方位的基础上,认为该断裂带两侧地质体的“左行平移”位错效应,是与华北地块南缘为向南凸出的弧形构造,以及在华北与扬子两地块聚合时发生巨大的逆时针旋转运动有... 本文在系统分析研究郯庐断裂带主要特征及其两侧变质岩层的延伸和运动方位的基础上,认为该断裂带两侧地质体的“左行平移”位错效应,是与华北地块南缘为向南凸出的弧形构造,以及在华北与扬子两地块聚合时发生巨大的逆时针旋转运动有关,郯庐断裂带既不是左行平移断层,也不是转换断层,而是发生于大别一苏鲁变质造山带弧形转折部位的基底断裂。中侏罗世后,发展成具多期活动的早期夭折型裂谷特征的地堑型断裂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左行平移断层 转换断层 基底断裂 裂谷构造
下载PDF
阿尔金山各边界断裂的归属性 被引量:25
6
作者 伍跃中 李荣社 +3 位作者 王战 雷学武 张转 谢丛瑞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2-670,共9页
系统研究阿尔金山南缘断裂、西北缘断裂、北缘红柳沟-拉配泉断裂的构造属性,对重新认识中国大陆西部构造格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卫星遥感图像宏观解译和野外调查基础上,充分参考了近年来的区域地质调查和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阿尔金... 系统研究阿尔金山南缘断裂、西北缘断裂、北缘红柳沟-拉配泉断裂的构造属性,对重新认识中国大陆西部构造格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卫星遥感图像宏观解译和野外调查基础上,充分参考了近年来的区域地质调查和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阿尔金山各边界断裂特征,结果表明南缘断裂形成于元古宙,早古生代中晚期是一条具有右行走滑性质的巨型陆内转换断层,中新生代分段差异复活;西北缘断裂系形成较晚,中新生代以来发生强烈的左行走滑,应属于亚洲共轭滑移系的组成部分;红柳沟-拉配泉断裂属于塔里木地块中央构造带系统,是一条蛇绿构造混杂带,早古生代属于陆缘或陆间裂谷.它们三者分属于不同的断裂系统,具有不同的形成演化史,其活动形式和构造意义各有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山 断裂构造 断裂演化 转换断层 共轭滑移系
下载PDF
湖南NW向常德-安仁断裂的地质特征、活动历史及构造性质 被引量:25
7
作者 柏道远 李银敏 +5 位作者 钟响 李彬 黄乐清 伍贵华 李超 姜文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496-2517,共22页
常德-安仁断裂是湖南东部一条NW向大断裂,关于其地质特征、活动历史及构造性质等尚缺乏系统研究.基于区域地质调查和基础地质研究资料,总结了常德-安仁断裂的总体特征,重塑了断裂的活动历史,探讨了断裂的构造性质和变形机制.主要认识如... 常德-安仁断裂是湖南东部一条NW向大断裂,关于其地质特征、活动历史及构造性质等尚缺乏系统研究.基于区域地质调查和基础地质研究资料,总结了常德-安仁断裂的总体特征,重塑了断裂的活动历史,探讨了断裂的构造性质和变形机制.主要认识如下:常德-安仁断裂走向NW330°,为一基底隐伏断裂,地质上表现为一NW向岩浆隆起带.该断裂为贯穿中、下地壳并切入岩石圈地幔的深大断裂,断裂倾向NE,倾角约54°.断裂具有长期活动历史:新元古代冷家溪期作为转换断层具走滑活动;冷家溪末期武陵(晋宁)运动中在区域S-N向挤压下右行走滑;板溪期早期和南华纪早期均具伸展活动并控制沉积相带的展布;加里东运动中在区域S-N向挤压下右行走滑;中三叠世晚期印支运动中在区域NW-NWW向挤压下左行走滑兼逆冲;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在区域S-N向挤压下右行走滑;中侏罗世晚期早燕山运动中在区域NWW向挤压下左行走滑;白垩纪-古近纪产生伸展活动.常德-安仁断裂在冷家溪期可能为一横切扬子陆块东南缘弧后盆地、岛弧和华南洋的转换断层.印支运动中断裂带因深部逆冲活动而构造隆升.该断裂具隐伏特征的原因可能与冷家溪期-南华纪同沉积活动、震旦系底部滑脱层发育、多条NE-NNE向大断裂的截切以及断裂沿线花岗岩体和断陷盆地的发育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德-安仁断裂 隐伏断裂 岩浆隆起带 多期活动 转换断层 变形机制 构造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东南缘齐岳山断裂构造特征与页岩气保存条件 被引量:24
8
作者 庹秀松 陈孔全 +3 位作者 罗顺社 汤济广 张斗中 沈均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7-1027,共11页
勘探现状表明,位于四川盆地东南缘的齐岳山断裂,导致了盆缘两侧页岩气成藏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文章基于最新的地震数据,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利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系统解剖齐岳山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具体包括齐岳山断裂的几何特征,形成演... 勘探现状表明,位于四川盆地东南缘的齐岳山断裂,导致了盆缘两侧页岩气成藏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文章基于最新的地震数据,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利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系统解剖齐岳山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具体包括齐岳山断裂的几何特征,形成演化过程,以及对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齐岳山断裂在平面上呈S形分布,由多条不连续断层组成,且在北部呈右阶左行雁列式,在南部左阶右行排列;齐岳山断裂控制形成了西侧背斜和西侧斜坡两类转换带,并分别发育"基底冲断—断层相关褶皱—滑脱"和"基底逆冲—滑脱"两类构造变形模式,且断层断距从焦石坝到古蔺逐渐变小;齐岳山断裂在晚侏罗世主滑脱层抬升导致隔槽式褶皱带向隔档式转变过程中形成雏形,经历了晚白垩世黔中地块的改造作用和新近纪末期的差异隆升形成现今的形态;受齐岳山断裂控制,东侧强烈变形褶皱带保存条件差,仅宽缓向斜内残留常压页岩气藏,西侧前缘基底分支断层滑脱导致五峰组-龙马溪组抬升,形成的四个背斜构造埋深适中,为有利勘探目标,且自南向北其保存条件逐渐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构造变形 保存条件 转换断层 页岩气 齐岳山断裂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帕米尔地区现今大陆深俯冲——地震构造和动力学解释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家声 单新建 +1 位作者 李建华 黄雄南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15-1227,共13页
在 NEIC(UsGS)1975~1999年地震记录的基础上,补充中国新疆地震台网1975年以来的16,339个部分重新定位的有效地震记录,根据该地区地震活动时空分布规律、地壳速度结构和地表变形构造等最新研究成果,对兴都库什-帕米尔-中国西部地震活动... 在 NEIC(UsGS)1975~1999年地震记录的基础上,补充中国新疆地震台网1975年以来的16,339个部分重新定位的有效地震记录,根据该地区地震活动时空分布规律、地壳速度结构和地表变形构造等最新研究成果,对兴都库什-帕米尔-中国西部地震活动的三维几何学及其构造联系作出了新的解释,强调沿恰曼断层的左行走滑作用对帕米尔和兴都库什地震带的制约。沿帕米尔地震带正在发生大陆深俯冲作用,是恰曼断层左行牵引的结果,深俯冲岩板为上宽下窄向恰曼断层收敛的楔形体,俯冲角度上缓(20~30°)下陡(60~70°),转变深度在80~120公里,部分下地壳物质被深俯冲作用带到200公里以下的深度。帕米尔深俯冲带上盘岩石中的多期反冲构造组合和后退俯冲作用历史,解释了该地区地壳缩短加厚和深部岩石折返的机制。与深俯冲作用相关的双地震剪切带和3个地震群的构造联系,提供了大陆深俯冲作用的动力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震构造 大陆深俯冲 转换断层 反冲断层作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中部走滑断裂系统分布格局及其成因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国会 李世银 +3 位作者 李会元 孙冲 谢舟 李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37,共8页
塔里木盆地中部(以下简称台盆区)奥陶系碳酸盐岩走滑断裂发育,控储控藏作用明显,但对于走滑断裂的成因机制尚不明晰,制约了该区油气勘探开发的进程。为此,基于三维地震解释成果,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认识,描述了台盆区走滑断裂的总体展... 塔里木盆地中部(以下简称台盆区)奥陶系碳酸盐岩走滑断裂发育,控储控藏作用明显,但对于走滑断裂的成因机制尚不明晰,制约了该区油气勘探开发的进程。为此,基于三维地震解释成果,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认识,描述了台盆区走滑断裂的总体展布格局,分析了走滑断裂的几何学特征和形成时期,并结合先存构造背景和区域构造应力场探讨了走滑断裂的形成机制,预测了潜在走滑断裂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台盆区走滑断裂受控于先存构造,在其西南、东南和北部3面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统一的大型走滑断裂系统,形成期为中奥陶世末期;②台盆区走滑断裂整体格局中的FⅠ5断裂最为重要,调节了东、西两侧地块的运动差异,是台盆区东、西部走滑断裂系统的分界线,而FⅠ10、FⅠ17等转换断裂则分解了南北向地层缩减,形成了断裂体系的边界,控制了断裂体系中走滑断裂的发育范围;③台盆区走滑断裂系统整体可以被划分为塔北隆起纯剪断裂体系、塔中凸起左行断裂体系、巴楚凸起右行断裂体系和阿满过渡带转换断裂体系共4个体系。结论认为:①FⅠ5、FⅠ10、FⅠ17等断裂活动强度大,对储层改造及油气疏导作用强,是目前断控区最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②预测FⅠ5断裂西侧的阿满过渡带可能发育与FⅠ10断裂对称的转换断层,巴楚凸起、塔中凸起西部可能发育北东向走滑断裂,是下一步油气勘探值得关注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中部 奥陶系 走滑断裂 几何特征 形成机制 转换断层 油气勘探目标
下载PDF
边缘海盆地的形成机制及其对中国东南地质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5
11
作者 周祖翼 丁晓 +1 位作者 廖宗廷 金性春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7年第1期7-14,共8页
虽然有关边缘海的成因解释有“捕获机制”、弧后扩张(被动、主动)机制、陆内应力传播机制等,但迄今尚未有一种机制能统一解释所有边缘海的成因。边缘海的成因不仅是经典的沟-弧-盆二维剖面问题,而应是一个包括平面图上大陆板块的... 虽然有关边缘海的成因解释有“捕获机制”、弧后扩张(被动、主动)机制、陆内应力传播机制等,但迄今尚未有一种机制能统一解释所有边缘海的成因。边缘海的成因不仅是经典的沟-弧-盆二维剖面问题,而应是一个包括平面图上大陆板块的变形在内的三维问题。边缘海的研究能给我国东部、特别是东南地区地质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它包括:慎重鉴别古岛弧、对变质带、古洋壳及洋盆规模;充分注意小块体之间的碰撞,古转换断层在本区晚中生代岩浆活动、大陆增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相关盆地内的沉积物记录着丰富的大陆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海盆地 中国 大陆增生 地质构造 形成机制
下载PDF
走滑断层研究进展及启示 被引量:14
12
作者 肖坤泽 童亨茂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2期151-166,共16页
自走滑断层概念提出之后,走滑断层在地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并在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及其构造意义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认识,使得走滑断层的研究得到快速的发展,但其分类及其成因机制分析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走滑断层... 自走滑断层概念提出之后,走滑断层在地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并在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及其构造意义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认识,使得走滑断层的研究得到快速的发展,但其分类及其成因机制分析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走滑断层相关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文章对走滑断层原理、概念和相关术语发展历程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也对走滑断层的位移特征、识别标志、力学性质、走滑派生或伴生构造、走滑盆地特征、走滑断层分类及走滑断层实例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走滑断层的力学机制,提出走滑断层新分类方式,并运用新的分类方式进一步对美国西海岸圣安德列斯断层、新西兰的阿尔卑斯断层和中国著名的郯庐断裂带以及阿尔金断裂带等典型断层进行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层 分类 动力学 转换断层 复式变换断层
下载PDF
转换型被动陆缘盆地地质特征与深水油气聚集规律:以赤道大西洋西非边缘盆地群为例 被引量:14
13
作者 秦雁群 张光亚 +4 位作者 巴丹 梁英波 贺正军 宋成鹏 刘小兵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9-239,共11页
基于前人成果及油气勘探新发现资料,系统分析了赤道西非受转换断层强烈控制的转换型被动陆缘盆地群地质与深水油气聚集特征。构造解析与地层剖析表明,该地区盆地形态、基底断裂、变形序列和区域应力均受转换断层控制;经历了前转换陆内... 基于前人成果及油气勘探新发现资料,系统分析了赤道西非受转换断层强烈控制的转换型被动陆缘盆地群地质与深水油气聚集特征。构造解析与地层剖析表明,该地区盆地形态、基底断裂、变形序列和区域应力均受转换断层控制;经历了前转换陆内沉积期、陆内剪切裂谷期、陆洋转换压扭期及被动陆缘热沉降期4个演化阶段;形成4套区域性不整合,从东往西具有迁移性;充填了陆内剪切期河湖相碎屑岩、陆洋转换期陆相及滨浅海相碎屑岩为主和被动陆缘期海相碎屑岩为主的3套地层巨层序。地质结构显示,盆缘窄陆架、陡陆坡,断裂呈高角度张剪性,易发育转换脊或台地。深水沉积特点为小物源短距离近岸快速堆积,形成富砂的纵向叠置横向裙边状小型扇或扇复合体。深水油气勘探以陆洋转换-被动陆缘早期阶段岩性-地层和背斜构造圈闭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型 裂谷型 被动陆缘 深水 西非 赤道大西洋 转换断层
下载PDF
西南印度洋构造地貌与构造过程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三忠 索艳慧 +6 位作者 余珊 赵淑娟 戴黎明 曹花花 张臻 刘为勇 张国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29,共15页
本文基于海底水深数据,制定了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脊新的海底构造地貌划分原则,将西南印度洋划分为7级构造地貌单元;并以该洋中脊中段的Discovery II和Gallieni转换断层之间及其邻区的海底构造地貌特征为依据,将其与该区断裂演化、分... 本文基于海底水深数据,制定了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脊新的海底构造地貌划分原则,将西南印度洋划分为7级构造地貌单元;并以该洋中脊中段的Discovery II和Gallieni转换断层之间及其邻区的海底构造地貌特征为依据,将其与该区断裂演化、分段性、分段拓展机制、中央裂谷形成过程、脊–柱相互作用和洋中脊跃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洋中脊可以划分为4个三级构造地貌单元(即洋中脊的一级分段),从西向东被Andrew Bain和Prince Edwards、Discovery II以及Gallieni转换断层依次分割,分别反映为强热点–洋中脊相互作用的扩张脊、弱热点–洋中脊相互作用的扩张脊和正常超慢速扩张脊的地貌类型。每个三级分段可进一步划分为3~4个四级分段,本文仅侧重Discovery II和Gallieni转换断层间洋中脊四到七级的4个级别分段划分(即洋中脊的四级构造地貌单元再划分为3级)。其中,第七级构造地貌单元分别为侧列式裂谷(剪切带)、雁列式裂谷、横断层带等构造分割。该段洋中脊先后受 Marion、Crozet、Madagascar 等热点或海台的影响,经历了3次洋中脊跃迁,时间大致分别为80 Ma,60 Ma和40 Ma,该过程与冈瓦纳大陆裂解以来的大洋演化有关。最后,本文详细分析了20 Ma以来的西南印度洋洋中脊轴部的周期性拉分式断陷、多米诺式箕状断陷、地堑式断陷和海洋核杂岩等构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印度洋 转换断层 分段性 构造地貌 断层组合
下载PDF
东海与黄海的三维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1
15
作者 冯锐 周海南 +2 位作者 姚政生 马桂明 李全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9-36,共18页
利用面波层析技术分析了该区地壳上地幔的三维构造。地壳上层的速度分布具有以海域中心为轴,东西两侧对称的特点,总体呈NE向展布,同结晶基底的构造对应良好。东海与黄海的构造差异主要表现在下地壳与上地幔,分别与华北和华南的速度结构... 利用面波层析技术分析了该区地壳上地幔的三维构造。地壳上层的速度分布具有以海域中心为轴,东西两侧对称的特点,总体呈NE向展布,同结晶基底的构造对应良好。东海与黄海的构造差异主要表现在下地壳与上地幔,分别与华北和华南的速度结构相同。从杭州湾到吐噶喇海峡(大约沿30°N纬线)存在一条近EW走向的上地幔高速带。东海与黄海在地貌与地质、地震活动、大地热流、品质因数和重磁异常等方面存在系统性的差异,这与早第四纪从杭州湾到吐噶喇海峡出现的左旋剪切破裂以及贝尼奥失带的右旋撕裂有关。作者推断:东海是新生代弧后扩张作用而形成的;大巴-大别山南麓-杭州湾-吐噶喇海峡是华北与华南地壳块体的分界线,琉球海沟的消减带是华南地壳块体的东界;东亚的现代构造运动,主要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上地幔的运动有关,而菲律宾板块的俯冲对中国大陆的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黄海 三维速度结构 地壳 地体
下载PDF
转换断层及其地质意义——以阿尔金转换断层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根厚 李明 +1 位作者 冉书明 王小牛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3-186,共4页
转换断层按其“平移”段运动方向分为左旋与右旋 ;按其“平移”段两终端与之高角度相交的构造性质组合进一步分为伸展正断“调节”型转换断层、挤压褶皱 -冲断“调节”型转换断层及复合型转换断层。新生代以来 ,阿尔金断裂是“调节”青... 转换断层按其“平移”段运动方向分为左旋与右旋 ;按其“平移”段两终端与之高角度相交的构造性质组合进一步分为伸展正断“调节”型转换断层、挤压褶皱 -冲断“调节”型转换断层及复合型转换断层。新生代以来 ,阿尔金断裂是“调节”青藏高原北缘西昆仑、祁连造山带挤压变形的构造 ,为新生代左旋挤压型转换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断层 青藏高原 平移断层 阿尔金断裂 运动方向
下载PDF
西湖凹陷转换断裂发育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亚茹 高顺莉 +1 位作者 周平 唐贤君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10期42-49,共8页
西湖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凹陷中部存在大量的挤压反转和转换断裂痕迹,转换断裂对油气的聚集与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三维地震资料、重磁场特征及地层厚度,对凹陷内断裂类型和平面剖面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识别出3组大型转换... 西湖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凹陷中部存在大量的挤压反转和转换断裂痕迹,转换断裂对油气的聚集与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三维地震资料、重磁场特征及地层厚度,对凹陷内断裂类型和平面剖面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识别出3组大型转换断裂带。西湖凹陷平面上主要发育NE-NNE向断裂,主发育期主要位于古新世早期至始新世平湖组沉积期,可分为上、中、下3期断裂体系,转换断裂主要发育在上部断裂体系内。在"南北分区"大背景下,凹陷存在3组主要的大型转换断裂带:舟山-国头转换断裂带、海礁湾南缘转换断裂带和海礁湾北缘转换断裂带。大型转换断裂带对西湖凹陷具有重要的控圈和控藏作用,在其背景下发育多种构造样式和圈闭类型,包括扭动分叉"Y"型圈闭、扭动转换"H"型圈闭和扭动改造"Y"型圈闭等。同时,结合海礁湾南缘转换断裂带上已成藏油气田解剖,分析了转换断裂作为运移通道对油气的二次运移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断裂分布 转换断裂 控圈作用 二次运移
下载PDF
南海转换断层成因机制及对南海扩张的启示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勇 任治军 +4 位作者 葛海明 王广哲 李三忠 郭玲莉 王鹏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3-208,共16页
转换断层是揭示边缘海盆地演化的一把钥匙,但其成因机制一直都是地质科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基于高分辨率海底构造地貌、盆地发育几何学结构、重磁异常、磁条带分布样式、莫霍面埋深、海底热流和南海北部地震剖面等资料对比,并结合区域... 转换断层是揭示边缘海盆地演化的一把钥匙,但其成因机制一直都是地质科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基于高分辨率海底构造地貌、盆地发育几何学结构、重磁异常、磁条带分布样式、莫霍面埋深、海底热流和南海北部地震剖面等资料对比,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板块重建、动力学来源,重新厘定了南海海盆转换断层和邻区走滑断层的分布,尤其是其走向,统一归结为NNE向。另外,从转换断层走向的角度入手,提出了边缘海盆地扩张的新模式,并修正了前人对新生代南海的板块重建方案。南海海盆真正的转换断层方向应该是NNE向,并不是传统上认为的NW向。NNE向转换断层及南海的扩张,可能为继承邻区裂解陆缘走滑断层方位的模式。NNE向转换断层实际上就是在南海陆架中广泛分布的NNE向大型右行走滑断层,也是华南地块上一系列NNE向右行走滑断裂在海上的自然延伸,进而提出南海转换断层实际上是继承了邻区陆地上大型走滑断层的走向。这种模式并不是类似于正常洋中脊那样的正向扩张,而是一种斜向扩张,转换断层不垂直于扩张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断层 右行走滑断层 板块重建 南海海盆
下载PDF
Seismotectonics in the Pamir:An oblique transpressional shear and south-directed deep-subduction model 被引量:3
19
作者 Jiasheng Zhang Xinjian Shan Xiongnan Huang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2011年第1期1-15,共15页
The 3-D geometry of the seismicity in Hindu Kush-Pamir--western China region has been defined by seismic records for 1975-1999 from the National Earthquake Information Center, the U.S. Geological Survey, and over 16,0... The 3-D geometry of the seismicity in Hindu Kush-Pamir--western China region has been defined by seismic records for 1975-1999 from the National Earthquake Information Center, the U.S. Geological Survey, and over 16,000 relocated earthquakes since 1975 recorded by the Xinjiang seismic network of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Ms≥ 5.0 hypocenters in the area are confined to a major intracontinental seismic shear zone (MSSZ). The MSSZ, which dips southwards in Pamir has a north- dipping counterpart in the Hindu Kush to the west; the two tectonic realms are separated by the sinistral Chaman transform fault of the India-Asia collisional zone.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MSSZ constitutes the upper boundary of a south-dipping, actively subducting Pamir continental plate. Three seismic concentrations are recognized just above the Pamir MSSZ at depths between 45-65 km, 95-120 km, and 180-220 km, suggesting different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 where each occurs. Results from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in all three seismological concentrations show orientations of the principal maximum stress to be nearly horizontal in an NNW-SSE direction. The south-dipping Pamir subduction slab is wedge-shaped with a wide upper top and a narrow deeper bottom; the slab has a gentle angle of dip in the upper part and steeper dips in the lower part below an elbow depth of ca. 80--120 km. Most of the de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earthquakes occurs within the hanging wall of the subducting Pamir slab. Published geologic data and repeated GPS measurements in the Pamir document a broad supra-subduc- tion, upper crustal zone of evolving antithetic (i.e. north-dipping) back-thrusts that contribute to northsouth crustal shortening and are responsible for exhumation of some ultrahigh-pressure rocks formed during earlier Tethyan plate convergence. An alternating occurrence in activity of Pamir and Chaman seismic zones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interaction between strike-slip movement of the Chaman transform fault system and deep-subduction of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quake SEISMOTECTONICS Deep-subduction ofcontinental crust transform fault Ramp thrusting Central Asia
下载PDF
POSSIBLE EXTENDING OF BANGONGHU-DINGQING SUTURE AND ITS GEOLOGICAL RELEVATIONS 被引量:3
20
作者 Liu Chiyang,Lu Bing, Zheng Menglin,Lai Shaochong,Wang Dingyi,Ren Zhanli,Chen Gang(Northwestern University,Xi’an 710069,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62-163,共2页
Basic features Bangonghu—Dingqing Suture is the medial and western segment of the Bangonghu—Nujiang Suture which many researchers called as ,and it is often regarded as the Qiangtang Massif boundary line in the nort... Basic features Bangonghu—Dingqing Suture is the medial and western segment of the Bangonghu—Nujiang Suture which many researchers called as ,and it is often regarded as the Qiangtang Massif boundary line in the northern side and the Lasa (Gangdisi) Massif in the souther. The era of the ophiolites spreading along the Bangonghu\|Dingqing suture include every period of the whole Jurassic, and the spreading of the ophiolites has distinct segmentation. From west to east there are Ritu segment,Gaize segment,Dongqiao segment and Dingqing segment.Between the Gaize segment and Dongqiao one ,that is ,between the E89°and E86°40′,no ophiolites are discovered in the surface.Aeromagnetic data shows that the magnetic field of this segment is quite gentle,there are no difference from its adjacent northern and southern sides. When its east adjacent segment extends into this segment, the high areomagnetic anomaly belt corresponding to of the Dongqiao ophiolite disappear abruptly. Apparently,it is impossible for the ophiolites to develop in such a deep crust of the same seg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ngonghu—Dingqing SUTURE QIANGTANG MASSIF chashang segment transform fault TECTONIC segment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