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痘苗病毒天坛株N1L基因表达调控序列的克隆与特性分析
1
作者 翟玉倩 韩一泽 +9 位作者 吴长城 张钟贤 赵莉 罗美惠 豆亚美 刘士元 任皎 田厚文 王文玲 谭文杰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4-491,共8页
本研究以痘苗病毒天坛株(Vaccinia Virus Tian Tan Strain,VTT)为对象,旨在明确N1L基因的表达调控序列。我们克隆了N1L起始密码子ATG上游不同长度的调控序列片段,构建了表达载体,并利用报告基因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Fluc... 本研究以痘苗病毒天坛株(Vaccinia Virus Tian Tan Strain,VTT)为对象,旨在明确N1L基因的表达调控序列。我们克隆了N1L起始密码子ATG上游不同长度的调控序列片段,构建了表达载体,并利用报告基因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Fluc)的表达来确定N1L表达调控序列区域。通过PROMO在线预测网站,预测了与调控序列结合的转录因子。结果显示,VTT中N1L基因的表达受到上游调控序列的调控,其中以-404bp起始的片段启动的Fluc表达量最高。PROMO预测表明该区域存在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本研究为痘苗病毒基因表达特点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并为N1L基因功能及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痘苗病毒天坛株 N1L基因 基因表达与调控 转录通读
原文传递
慢病毒载体转录“通读”改进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何佳平 张敬之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41-1548,共8页
自2002年以来,在用γ-逆转录病毒载体治疗X连锁重度复合性免疫缺陷病(X-SCID)的10例病人中已有4例因载体整合在原癌基因lmo2等附近而得了白血病。这一事件提高了人们对基因治疗载体安全性的关注。与γ-逆转录病毒载体相比,慢病毒载体因... 自2002年以来,在用γ-逆转录病毒载体治疗X连锁重度复合性免疫缺陷病(X-SCID)的10例病人中已有4例因载体整合在原癌基因lmo2等附近而得了白血病。这一事件提高了人们对基因治疗载体安全性的关注。与γ-逆转录病毒载体相比,慢病毒载体因尚未发现有整合在lmo2附近的现象,被认为是安全性较好的基因治疗载体。然而自灭活慢病毒载体与γ-逆转录病毒载体一样存在着转录"通读"的现象。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在改善自灭活慢病毒载体的通读率上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以下对慢病毒载体转录"通读"现象的发生机理和解决途径作了综合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载体 自灭活慢病毒载体 转录通读 长末端重复序列 转录终止信号
原文传递
慢病毒载体转录通读率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3
作者 何佳平 方彧聃 +3 位作者 张帆 孙凤强 王娟 张敬之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06-1015,共10页
慢病毒载体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研究和基因治疗载体,近年来正受到广泛关注,而转录通读现象则是限制其被使用的主要生物安全性瓶颈之一。为了评估慢病毒载体在整合入染色体后的转录通读的实际情况,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检测转录通读率的方... 慢病毒载体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研究和基因治疗载体,近年来正受到广泛关注,而转录通读现象则是限制其被使用的主要生物安全性瓶颈之一。为了评估慢病毒载体在整合入染色体后的转录通读的实际情况,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检测转录通读率的方法。文中运用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将相关质粒瞬时转染入293T细胞,模拟野生型和自灭活型慢病毒载体整合入染色体后的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定量转录通读和总转录本在慢病毒载体上的特征序列,并计算出转录通读率;同时使用流式细胞计数等技术,检测转录通读后的GFP蛋白产物。两种检测结果均与理论相符,即自灭活型载体具有更高的转录通读率。说明文中所建立的方法有效可靠,为进一步评估和降低慢病毒载体的转录通读率,提高慢病毒载体的生物安全性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自灭活慢病毒载体 转录通读率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