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nagement of early rectal cancer;current surgical op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Vijay Chavda Oliver Siaw +1 位作者 Sanjay Chaudhri Franscois Runa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2021年第7期655-667,共13页
Rectal cancer is the second commonest cause of cancer death within the United Kingdom.Utilization of national screening programmes have resulted in a greater proportion of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early-stage disease.... Rectal cancer is the second commonest cause of cancer death within the United Kingdom.Utilization of national screening programmes have resulted in a greater proportion of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early-stage disease.The technique of 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 was first described in 1984 following which further options for local excision have emerged with transanal endoscopic operation and,more recently,transanal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Owing to the risks of local recurrence,the current role of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s for local excis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rectal cancer is limited to the treatment of pre-invasive disease and low risk early-stage rectal cancer(T1N0M0 disease).The roles of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for the management of early rectal cancer are yet to be fully established.However,results of high-quality research such as the GRECCAR II,TESAR and STAR-TREC randomised control trials may highlight a wider role for local excision surgery in the future,when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oncological therapies.The aim of our review i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in the current management of early rectal cancer,the surgical options available for local excision and the future multimodal direction of early rectal cancer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y rectal cancer 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 transanal endoscopic operation transanal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下载PDF
新辅助治疗联合经肛切除治疗T_(2~3)期直肠癌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溯 杨廷翰 +1 位作者 汪晓东 李立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目的介绍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联合经肛切除术在治疗T2~3期直肠癌中的应用和进展。方法收集国内、外关于新辅助治疗联合经肛切除术治疗T2~3期直肠癌的文献并进行分析和综述。结果对于经过严格选择的T2~3期直肠癌患者,采... 目的介绍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联合经肛切除术在治疗T2~3期直肠癌中的应用和进展。方法收集国内、外关于新辅助治疗联合经肛切除术治疗T2~3期直肠癌的文献并进行分析和综述。结果对于经过严格选择的T2~3期直肠癌患者,采用新辅助治疗联合经肛手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保肛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仅进行手术而未行新辅助治疗的患者相比,复发率由17%~62%降到0~20%。结论经过严格选择的T2~3期直肠癌患者可从新辅助治疗联合经肛手术中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放化疗 经肛手术 直肠癌
原文传递
经肛门一期根治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利兵 胡显良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 HD)经肛门一期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09年5月在本院经肛门一期根治的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58例的临床疗效.其中,男性患儿为45例,女性为13例,年龄为...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 HD)经肛门一期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09年5月在本院经肛门一期根治的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58例的临床疗效.其中,男性患儿为45例,女性为13例,年龄为6个月至6岁,中位年龄为1岁5个月(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标准,得到该委员会会批准,征得患儿家属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患儿结合病史,经钡剂灌肠(每1例均观察24 h钡储留)或病检得到确诊.所有患儿手术顺利,手术平均历时约90 min,出血约30 mL,无输血,直肠后间隙常规放置引流管以充分引流,术后24 h内即恢复进食,无腹腔感染及小肠结肠炎.术后早期均有不同程度大便次数多,一般在术后1~2个月后恢复至1~2次/d成型大便,仅1例术后出现粪污,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本组患儿术后均按要求扩肛半年,随访1~4年,生长发育良好,大便控制较满意.结论 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一期根治术治疗,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且手术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先天性巨结肠 经肛门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Improved laparoscopic transanal pull-through technique for low-rectal cancer resection 被引量:1
4
作者 Taiyuan Li Jianping Gong +2 位作者 Jinzhong Duanmu Haitao Zhang Xiong Lei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0年第10期606-609,共4页
Objective: We described the applicability and evaluated the advantages of improved laparoscopic transanal pull-through (ILTPT) for low-rectal cancer resection. Materials: ILTPT was performed in 4 patients. Five or... Objective: We described the applicability and evaluated the advantages of improved laparoscopic transanal pull-through (ILTPT) for low-rectal cancer resection. Materials: ILTPT was performed in 4 patients. Five or 4 ports were used. After isolation and section of the inferior mesenteric vessels, the rectum and sigmoid colon was mobilized.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and dissection of the distal rectum from the puborectalis muscle was carried out under laparoscopic guidance. The sigmoid colon and rectum were exteriorized via the anus. The rectum was divided proximally. Next, a purse-string suture was placed in the proximal segment, and the distal end of the sigmoid colon was returned to the pelvic cavity. The distal rectum was divided with Curved cutter staplermade by Jonson-Jonson company. Dislodging specimen, the continuity of the intestinal tract was restored using PROXIMATE ILS Curved and Straight Intraluminal Staplers CDH29/33 (Ethicon) through the rectum. Results: None of the cases were converted to open surgery. Average operation time was 180 min (range, 160-210 min). No blood loss or any other complications were noted. Average postoperative stay was 9 days. Complications such as necrosis, anastomotic leakage and stricture, and genitoudnary disorders were not found in any of the patients at the 1 m follow-up. Conclusion: This report suggests that ILTPT is feasible and safe in Anus-Conserving Operation for low Rectal Cancer without auxiliary incision. If only we hold the applicability of ILTPT less trauma, more beautif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tal cancer laparoscopic transanal pull-through operation
下载PDF
齿线上环直肠一周的绒毛状腺瘤的外科诊治附五例分析
5
作者 隋金珂 王启 +4 位作者 曹付傲 龚海峰 楼征 孟荣贵 张卫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9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齿线上环直肠一周的绒毛状腺瘤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分析上海市长海医院治疗的5例齿线上环直肠一周的绒毛状腺瘤的病例,其中,3例患者采用经肛局部切除,2例患者采用直肠拖出式经腹前切除+末端回肠造口术方式治疗。结果 5例患者... 目的探讨齿线上环直肠一周的绒毛状腺瘤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分析上海市长海医院治疗的5例齿线上环直肠一周的绒毛状腺瘤的病例,其中,3例患者采用经肛局部切除,2例患者采用直肠拖出式经腹前切除+末端回肠造口术方式治疗。结果 5例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术后肛门功能良好,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对齿线上环直肠一周的直肠绒毛状腺瘤患者,是肛肠外科医生面临的棘手问题,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用经肛局部切除或采用直肠拖出式经腹前切除+末端回肠造口术,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绒毛状腺瘤 手术方式 经肛局部切除术 拖出式经腹前切除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改良Parks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7
6
作者 丁海波 李坚 +2 位作者 杨智 彭吒 廖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Parks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患者术前分期及术中吻合口位置,对98例T2期以上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分别行腹腔镜下超低位Dixon术、改良Parks术和Miles术,并将患者分为Dixon组(39例)、改良Parks组(43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Parks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患者术前分期及术中吻合口位置,对98例T2期以上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分别行腹腔镜下超低位Dixon术、改良Parks术和Miles术,并将患者分为Dixon组(39例)、改良Parks组(43例)、Miles组(16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评估腹腔镜下改良Parks术的临床疗效。结果:与Dixon组相比,改良Parks组患者更加肥胖、肿瘤距肛缘距离更近、手术时间更长(均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出血量、淋巴结检出数、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且改良Parks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住院总费用也更低(均P<0.05)。虽然改良Parks组患者术后早期的肛门功能较差,但随着规律的肛门功能锻炼,从术后6个月开始达到与Dixon组相近的水平(P>0.05)。与Miles组相比,改良Parks组患者在肿块大小、体型、肿瘤距肛缘距离、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淋巴结检出数目、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改良Parks组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总费用也更低(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改良Parks术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保肛术式,不但可以为一部分原本只能行Miles术的患者保住肛门,而且术后患者恢复得更好、更快,虽然早期肛门功能较差,但可逐渐恢复至与Dixon术相当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术 超低位 直肠癌 保肛手术
下载PDF
TROPIS联合改良Hanley术治疗高位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凤琼 张志云 +5 位作者 高爽 陈康 王晓岚 邓婷婷 袁鹏飞 陈琴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894-897,共4页
目的观察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TROPIS)联合改良Hanley术治疗高位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高位经括约肌肛瘘患者100例均分为观察组(TROPIS联合改良Hanley术治疗)和对照组(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记录两组肛门疼痛、渗出... 目的观察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TROPIS)联合改良Hanley术治疗高位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高位经括约肌肛瘘患者100例均分为观察组(TROPIS联合改良Hanley术治疗)和对照组(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记录两组肛门疼痛、渗出和肿胀评分,比较两组肛肠动力学指标、创面愈合时间、便血时间、脓腐脱落时间、创面瘢痕面积、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水平。结果两组术后7天肛门疼痛、渗出和肿胀评分较术后1天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水平较术前降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便血时间、脓腐脱落时间、创面瘢痕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TNF-α、IL-6、IL-8和CRP水平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CD3^(+)、CD4^(+)、CD4^(+)/CD8^(+)比值和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ROPIS联合改良Hanley术,创伤更小,可减轻炎症反应,有利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 改良Hanley术 高位经括约肌肛瘘
下载PDF
单纯腹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肛门内镜手术在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于秀芝 朱清海 +3 位作者 刘海龙 郑豪 谭首海 周森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24-227,共4页
目的比较单纯腹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肛门内镜手术在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左半结肠癌患者136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腹腔镜下左半结... 目的比较单纯腹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肛门内镜手术在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左半结肠癌患者136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肛门内镜手术,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的标本长度、淋巴结清除数量、淋巴结转移数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腹壁切口总长度、术后镇痛药物应用次数、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 a内复发、远处转移、死亡病例。结果 2组患者标本长度、淋巴结清除数量、淋巴结转移数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壁切口总长度和术后镇痛药物应用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腹腔感染2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4%(5/68);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腹腔感染2例,粘连性肠梗阻3例,吻合口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8%(6/68);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a,2组患者均无肿瘤复发、远处转移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单纯腹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肛门内镜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均可获得肯定疗效,且安全性好;与单纯腹腔镜手术相比,腹腔镜联合肛门内镜手术能够显著降低手术创伤,减少术后镇痛药物应用次数,尤其适用于肿瘤直径<4 cm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肛门内镜手术 左半结肠癌根治术
下载PDF
肠梗阻导管减压后一期手术救治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 被引量:8
9
作者 蒋邦好 梁伟雄 +4 位作者 谢志荣 罗劲根 郭兢津 张彤 李志刚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年第4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经肛放置肠梗阻导管对梗阻性左结直肠癌一期手术的作用。方法 将梗阻性左结直肠癌患者45例分为对照组及导管组,导管组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5~7天后实施手术;对照组采取传统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术中根据肠道清洁... 目的探讨术前经肛放置肠梗阻导管对梗阻性左结直肠癌一期手术的作用。方法 将梗阻性左结直肠癌患者45例分为对照组及导管组,导管组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5~7天后实施手术;对照组采取传统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术中根据肠道清洁程度决定是否行一期手术,比较两组入院24小时梗阻缓解率、术中肠道清洁情况、一期手术的比率。结果导管组有17例成功放置导管并成功实施减压引流。入院治疗24小时后,导管组梗阻缓解率为68.2%,对照组为13.0%。导管组一期手术率为72.3%,对照组为8.7%。结论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治疗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效果显著,能解除急性梗阻,使大部分患者能实施一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 左结肠癌 直肠癌 梗阻 一期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改良Soave术Ⅰ期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近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志雄 陈江谊 +2 位作者 史川 陈锐源 李伟坚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15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改良Soave术对改善小儿先天性巨结肠(HD)患者肛门功能的作用及对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HD患儿9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采取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与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改良Soave术对改善小儿先天性巨结肠(HD)患者肛门功能的作用及对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HD患儿9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采取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与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各48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6、12个月的肛门功能,分析影响术后6个月预后的因素。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病变肠管切除长度均长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肛门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9%,低于对照组的45.8%(P<0.05);将与痊愈有关的分析变量,引入Cox模型,以痊愈时间为应变量,筛选出腹胀、吻合口狭窄、肠炎与痊愈呈负相关(P<0.05);同时多因素分析显示,上述指标仍是影响HD近期疗效的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改良Soave术具有微创特点,能显著改善肛门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此外,术后肠炎是影响近期疗效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门改良Soave术 腹腔镜 先天性巨结肠 影响因素 近期疗效
下载PDF
拖出式单、双吻合法在超低位直肠癌术中应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潘屹 常瑞 魏正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2-445,共4页
目的:探讨拖出式单、双吻合术式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我院胃肠外科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收治直肠癌患者共计1 138人,行拖出式吻合法超低位直肠前切术患者共113例,其中行拖出式双吻合器法保肛术(double ... 目的:探讨拖出式单、双吻合术式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我院胃肠外科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收治直肠癌患者共计1 138人,行拖出式吻合法超低位直肠前切术患者共113例,其中行拖出式双吻合器法保肛术(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DST)64例,行经肛门拖出单吻合器法保肛术(single stapling technique,SST)49例,分别统计:手术时间,术后发生并发症,如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随访1~4年内盆底局部复发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通过统计学分析探讨2种吻合方式的优缺点。结果:2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t=0.172,P=0.864;平均住院时间Z=-0.562,P=0.547)。术后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2,P=0.01);其他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7,P=0.848)。局部复发:随访1~4年2组盆底局部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39,P=0.175)。平均住院费用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82,P=0.00)。结论:拖出式吻合法已成为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常用术式,拖出式SST保肛术较拖出式DST保肛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费用更低、切除完整复发率较低等优势,在其适用范围内有有较大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出式 单吻合法 双吻合法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
下载PDF
经肛门Soave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涛 田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6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肛门Soave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将行经肛门Soave根治术的36例患儿纳入观察组,行开腹手术的34例患儿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 目的探讨经肛门Soave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将行经肛门Soave根治术的36例患儿纳入观察组,行开腹手术的34例患儿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手术用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35%(P<0.05)。术前,两组PedsQLTM4.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两组PedsQLTM4.0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肛门Soave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效果显著,其能够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儿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经肛门Soave根治术 肛门功能
下载PDF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易损伤区域及术中处理策略
13
作者 赵世栋 叶颖江 申占龙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4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和实践,凭借其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良好的手术视野,得到了越来越多结直肠外科医师的认可。但由于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是“由尾向头”的操作视角,结直肠外科医师需要正确认识相关的解剖层面及标志...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和实践,凭借其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良好的手术视野,得到了越来越多结直肠外科医师的认可。但由于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是“由尾向头”的操作视角,结直肠外科医师需要正确认识相关的解剖层面及标志,以便获得更高的手术质量。本文围绕肛门括约肌、骶前静脉、神经血管束、盆丛后支及男性尿道这5个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易损伤区域以及相关操作要点进行阐述,并提出术中处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由尾向头” 易损伤区域 操作要点 处理策略
下载PDF
中低位直肠癌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姚宏伟 宋建宁 张忠涛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18-1122,共5页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taTME)手术尚处于发展阶段,在术适应证的选择、规范的手术流程建立、手术质量控制以及手术平台器械的改进等方面,均有提高的空间。taTME的关键技术包括:(1)肿瘤远端肠腔缝合关闭技术。(2)如何进入正确的层面间隙。(3...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taTME)手术尚处于发展阶段,在术适应证的选择、规范的手术流程建立、手术质量控制以及手术平台器械的改进等方面,均有提高的空间。taTME的关键技术包括:(1)肿瘤远端肠腔缝合关闭技术。(2)如何进入正确的层面间隙。(3)自下而上的直肠系膜分离技术。(4)吻合口安全性判断及加固缝合技术。鉴于taTME手术操作要求高,学习曲线长,故需要制定结构化培训方案,以快速度过学习曲线,逐步提高手术质量,同时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回答taTME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通过临床研究与临床实践的互相推动,提高中低位直肠癌的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 手术操作 关键技术
原文传递
早期营养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行腹腔镜下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患儿中的应用
15
作者 邢金玲 马君 赵明浩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7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行腹腔镜下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简称“Soave术”)患儿胃肠道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80例行Soave术的先天性巨结肠(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行腹腔镜下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简称“Soave术”)患儿胃肠道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80例行Soave术的先天性巨结肠(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1∶1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式的基础上施以早期营养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胃肠道功能状况、营养状态、排便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进食、肠道通气和首次肛门排气的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均<0.05)。经比较,2组在干预前的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B)和白蛋白(ALB)水平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干预2周后,2组的HB、PAB和ALB水平与同组干预前相比均更高(P均<0.05),且观察组与同一时间对照组相比均更高(P均<0.05)。比较2组在干预2周后的排便功能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的排便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行腹腔镜下Soave术的HD患儿施以早期营养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改善排便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腹腔镜下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 早期营养干预 胃肠道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附57例报告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宝富 黄柳明 +2 位作者 刘钢 王淑芹 王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 探讨单纯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可行性。 方法  2 0 0 1年 7月~ 2 0 0 2年 5月 ,5 7例巨结肠患儿行经肛门结肠拖出术。 结果  5 3例顺利完成单纯经肛门结肠拖出术 ,手术时间 (1~ 2 )小时 ,平均 1 5小时 ,... 目的 探讨单纯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可行性。 方法  2 0 0 1年 7月~ 2 0 0 2年 5月 ,5 7例巨结肠患儿行经肛门结肠拖出术。 结果  5 3例顺利完成单纯经肛门结肠拖出术 ,手术时间 (1~ 2 )小时 ,平均 1 5小时 ,出血 5ml~ 10ml。 5 1例术后 1天开始自行排便、进食 ,2例术后3天予开塞露灌肠后排便。 4例长段型巨结肠 ,病变累及横结肠 ,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 ,手术时间 (2~3 5 )小时 ,平均 3小时 ,术后 (2~ 3)天开始排便、进食。随访 (2~ 9)月 ,5 7例患儿排便功能均正常良好。 结论 单纯经肛门结肠拖出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可行 ,此术式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术后排便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 小儿 先天性巨结肠 手术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向东 徐建中 +1 位作者 周凯 陈芳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9期50-52,共3页
目的 探讨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与改良Duhamel根治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6-2012年本院收治并行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的13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纳入观察组,同时选取本院行改良Duhamel根治术的64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 目的 探讨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与改良Duhamel根治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6-2012年本院收治并行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的13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纳入观察组,同时选取本院行改良Duhamel根治术的64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纳入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术前准备时间、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发热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前准备时间、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发热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小肠结肠炎、肠梗阻、污粪与便失禁、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直肠后鞘不切开及切开范围较小的患儿小肠结肠炎及便秘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与改良Duhamel根治术相比,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术中应尽量完全切开直肠后鞘,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 改良Duhamel根治术
下载PDF
经肛内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护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罗秀娟 杨艳芳 罗雪玉 《南方护理学报》 2002年第1期36-38,共3页
总结 10例经肛内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护理体会。认真细致做好解释工作 ,取得患儿及其家属的配合 ;术前禁食 ;做好肠道准备 ,采用等渗盐水清洁回流灌肠 ;补充足够营养需要量 ,应用TPN及胃肠内营养。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肛门会阴部... 总结 10例经肛内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护理体会。认真细致做好解释工作 ,取得患儿及其家属的配合 ;术前禁食 ;做好肠道准备 ,采用等渗盐水清洁回流灌肠 ;补充足够营养需要量 ,应用TPN及胃肠内营养。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肛门会阴部情况 ;做好饮食护理 ,肛门、会阴部护理 ;有效的胃肠减压 ,减少胃液对肠内的压力及对吻合口的刺激 ;自制软肛管塞肛引流 ,降低吻合口的张力 ;肛旁引流防止肛周切口渗出液积滞 ;采用气囊尿管扩肛 ,刺激疤痕部组织生长 ,预防吻合口疤痕挛缩狭窄 ;加强肛门功能排便锻炼 ,促进吻合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肛内巨结肠根治术 护理 饮食护理 肛管引流
下载PDF
经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术预后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迟名伟 周雪鸿 +2 位作者 杜勇 单振潮 岳峰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1083-1084,共2页
目的对经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术预后因素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经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术治疗的患儿177例,将其原始资料按统一标准列表、赋值,以其根治术后便秘、术后小肠结肠炎作为自变量,将其他因素作为应变量,采用多... 目的对经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术预后因素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经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术治疗的患儿177例,将其原始资料按统一标准列表、赋值,以其根治术后便秘、术后小肠结肠炎作为自变量,将其他因素作为应变量,采用多元回归法分析其根治术预后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Ⅰ期根治术便秘可能与后鞘切除范围、黏膜剥离位置、吻合口狭窄及手术年龄有关;术后小肠结肠炎可能与后鞘切除范围、黏膜剥离位置、吻合口狭窄及术前是否存在小肠结肠炎有关。结论经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术手术后主要与术中病变肠管及后鞘切除范围、黏膜残留、手术年龄,以及正确术前诊断有关,选择合适手术时机,正确处理后鞘及黏膜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经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术 预后
下载PDF
经肛门微创外科手术治疗良性直肠肿瘤的效果及并发症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简锦亮 杨春康 +2 位作者 林瑞榕 陈昌江 官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比较传统经肛门局部切除术与经肛门微创外科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在治疗良性直肠肿瘤的近期并发症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8年1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TEM和传统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的直肠良性肿瘤... 目的比较传统经肛门局部切除术与经肛门微创外科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在治疗良性直肠肿瘤的近期并发症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8年1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TEM和传统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的直肠良性肿瘤共112例患者资料,其中传统经肛门局部切除术76例(对照组),TEM组36例(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恢复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术后恢复指标和手术治疗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1.39±5.55)mL vs.(56.05±21.96)mL]、手术时间[(58.05±16.40)min vs.(86.80±18.05)min]、术后首次排气时间[(1.33±0.57)d vs.(2.21±0.68)d]、术后首次进食时间[(1.33±0.48)d vs.(3.06±0.77)d]、术后住院天数[(2.53±0.70)d vs.(6.11±0.89)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且观察组肿瘤距肛门距离及肿瘤直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对比,经肛门微创外科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胃肠道功能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多项显著优势,而且具有灵活的操作性、清晰的视野,创伤更小、适应证更广,可提高直肠良性肿瘤经肛门切除效率,使得患者手术后恢复更快,减少住院时间,加快住院周转率,适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 经肛门局部切除术 直肠肿瘤 并发症 胃肠道功能 手术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