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癌患者低位前切除术后不同引流入路的应用效果对比
1
作者 陈乐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22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低位前切除术后不同引流入路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洛阳东方人民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60例。两组均行低位前切除术治疗,A组术后选择经会阴引流,B组术后...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低位前切除术后不同引流入路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洛阳东方人民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60例。两组均行低位前切除术治疗,A组术后选择经会阴引流,B组术后选择经腹壁引流。比较两组引流管管周情况(引流管切口分泌物消失时间、引流管管周红肿消退与疼痛消失时间)、引流状况(引流物持续时间、引流物总量与拔除引流管时间)与术后恢复指标(下床活动、胃肠排气与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引流管管周疼痛消失、引流管切口分泌物消失与红肿消退时间均短于B组(P均<0.05);A组引流物持续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均短于B组,引流物总量多于B组(P<0.05);A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P<0.05);两组下床活动时间与胃肠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5.00%,3/60)低于B组(16.67%,10/60),P<0.05。结论与经腹壁引流比较,低位前切除术后经会阴引流的引流效果更佳,可缩短直肠癌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引流管管周恢复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低位前切除术 经腹壁引流 经会阴引流
原文传递
三镜联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术在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绪兰 胡晓月 余婷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21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术在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疗效并对炎性因子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术在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疗效并对炎性因子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试验组(50例),其中试验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术,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术后恢复情况(胃肠功能恢复、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治疗前后炎性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01),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1、2 d引流量更少(P<0.001)。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0%vs 20.00%,χ^2=6.061,P=0.01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炎性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以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术治疗,可明显获得较高的手术成功率,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和炎性反应,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十二指肠镜 联合治疗 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术 老年人
原文传递
腹膜前间隙放置引流管在预防双侧TAPP术后血清肿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钟岗 卓茜 张楠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973-97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放置引流管是否能有效预防双侧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tic,TAPP)后血清肿的发生。方法:回顾我科2017年6月—2019年3月收治的64例双侧腹股沟疝患者的情况,根据是否在腹膜... 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放置引流管是否能有效预防双侧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tic,TAPP)后血清肿的发生。方法:回顾我科2017年6月—2019年3月收治的64例双侧腹股沟疝患者的情况,根据是否在腹膜前间隙放置引流管分为A组(放置引流管组)30例,B组(未放置引流管组)34例。A组在行TAPP术中于腹膜前间隙放置引流管;B组在行TAPP术中未放置引流管,比较两组术后血清肿的发生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变化。结果:A组血清肿的发生率为3.33%,B组血清肿发生率为23.53%,AB两组血清肿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前间隙放置引流管能有效预防TAPP术后血清肿的发生同时并没有延长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肿 TAPP 引流管 腹膜前间隙
下载PDF
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的疗效对比
4
作者 任航军 张莲美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457-461,共5页
目的:对比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术联合阴囊引流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23年2月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7例行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术联合阴囊引流(A组),216例行腹腔镜经腹腹膜... 目的:对比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术联合阴囊引流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23年2月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7例行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术联合阴囊引流(A组),216例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B组)。对比两组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多于B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后排气时间、卧床时间、明显疼痛时间、住院时间长于B组,医疗费用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拔除引流管时间平均(2.03±0.65)d。两组慢性疼痛、异物感、尿潴留、血清肿或阴囊水肿、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切口感染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术联合阴囊引流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均是安全、有效的;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术费用低,适于无法耐受全麻且对医疗费用、切口美观有要求的患者,联合阴囊引流可预防术后血清肿或阴囊血肿的发生,技术简单,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无张力 小切口 阴囊引流 腹腔镜检查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高危儿童肝脓肿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彬 刘沫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4751-4755,共5页
目的:分析探讨高危肝脓肿(LA)患儿的早期诊断识别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4月该院收治儿童LA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其临床表现和是否伴有并发症分为"高危险组"和"低危险组",比较分析病因、临床表现、... 目的:分析探讨高危肝脓肿(LA)患儿的早期诊断识别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4月该院收治儿童LA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其临床表现和是否伴有并发症分为"高危险组"和"低危险组",比较分析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38例LA患儿中年龄(7.6±4.2)岁,细菌性肝脓肿(PLA)25例,阿米巴肝脓肿(ALA)10例;ALA和PLA有相似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超声检查显示多房、多腔脓肿是PLA的一项特征性表现(12/25 vs0/10;P=0.006)。高危险组与低危险组的患儿相比,脓肿更大、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百分率增高〔(75±14)%vs(62±11)%;P=0.01〕、采用引流方法治疗的患儿较多(25/26 vs 6/12;P=0.03)。38例LA患儿中有37例康复出院,28例患儿脓肿完全消失,总治疗时间(46±60.8)天。结论: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在高危险LA患儿的治疗中效果更好,与开腹脓肿切开引流术(OSD)相比更安全、更有效、侵入性损伤较小,可作为高危儿童LA的首先治疗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肝脓肿 经皮穿刺抽脓术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开腹脓肿切开引流术
原文传递
比较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引流和经皮经腹膜胆囊引流对后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影响
6
作者 王进强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2期25-28,共4页
目的比较与导管放置路径相关的B超引导的经皮胆囊造口术(PC)对后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影响。方法选取在PC后接受预定LC的14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依据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为经皮经肝胆囊引流(PHGD)后接受预... 目的比较与导管放置路径相关的B超引导的经皮胆囊造口术(PC)对后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影响。方法选取在PC后接受预定LC的14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依据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为经皮经肝胆囊引流(PHGD)后接受预定LC的患者,对照组为经皮经腹膜胆囊引流(PPGD)后接受预定LC的患者。观察两组穿刺期间疼痛评分、穿刺后12h疼痛评分、PC后24h内发热、寒战、PC部位局部出血、术后轻度粘连人数,术后重度粘连人数、腹腔镜胆囊造口术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严重粘连率和住院时间。结果全部140例患者均行穿刺引流且均获随访,观察组的穿刺期间疼痛评分、穿刺后12h疼痛评分、PC后24h内发热、寒战、PC部位局部出血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轻度粘连36例,术后重度粘连34例与对照组术后轻度粘连48例,术后重度粘连22例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腔镜胆囊造口术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严重粘连率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腹腔镜胆囊造口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下的PHGD接受LC优于PPGD接受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经皮经肝胆囊引流术 经皮经腹胆囊引流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B超 急性胆囊炎
下载PDF
腹膜前间隙负压引流对双侧TAPP术后血清肿发生率的影响探讨
7
作者 柳瑞军 宋国权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4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放置负压引流管对双侧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术后血清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54例双侧腹股沟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引流组(26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双侧TAPP治疗,引流组患者TAPP中关闭腹膜... 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放置负压引流管对双侧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术后血清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54例双侧腹股沟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引流组(26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双侧TAPP治疗,引流组患者TAPP中关闭腹膜前放置负压引流管,对照组患者TAPP中未放置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情况、血清肿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4 d,引流组血清肿发生率分别为11.54%、3.85%,均低于对照组的35.71%、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双侧TAPP中,腹膜前间隙放置负压引流管能够有效降低术后血清肿的发生率,且不会加重术后疼痛程度,也未延长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双侧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负压引流管 腹膜前间隙 血清肿
下载PDF
三镜联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刘科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6期46-48,共3页
目的:分析三镜联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彭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 目的:分析三镜联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彭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三镜联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风险发生率、治疗效果、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观察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镜联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不仅能维持较好的手术效果,还能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三镜联合经腹置入 胆管引流术
下载PDF
三镜联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术在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胡睿东 《中外医药研究》 2022年第18期12-14,共3页
目的:分析三镜联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术在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成都新华医院收治的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 目的:分析三镜联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术在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成都新华医院收治的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三镜联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三镜联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术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