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1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复方现代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的进展 被引量:26
1
作者 魏永燕 刘培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50-1052,共3页
就近几年涌现出的用于中药复方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综述。这些新技术、新方法主要包括生物芯片技术、计算机技术、代谢物组学、ADME/Tox技术、模糊数学方法、分子烙印技术、肠内菌微生物研究方法等。
关键词 中药复方 新技术 新方法
下载PDF
自拟羚羊角方对震颤大鼠癫痫小发作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景 蔡际群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年第4期203-206,共4页
目的:观察由羚羊角、天麻、白蒺藜、蜈蚣、全蝎等组成的复方中药对震颤大鼠小发作的作用。方法:取震颤大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高、中、低复方中药组,西药组,蒸馏水组,每组6只。各组大鼠皮质和海马安插电极,连续记录给药... 目的:观察由羚羊角、天麻、白蒺藜、蜈蚣、全蝎等组成的复方中药对震颤大鼠小发作的作用。方法:取震颤大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高、中、低复方中药组,西药组,蒸馏水组,每组6只。各组大鼠皮质和海马安插电极,连续记录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时段的脑电图。结果:低、中、高剂量复方中药组在停药1d后对震颤大鼠小发作的作用最显著。以给药前作为100%,平均每次癫痫小发作时间在停药1d分别降至给药前的(51±9)%,(49±13)%,(42±6)%;15min内癫痫小发作总持续时间分别降至给药前的(60±18)%,(57±14)%,(57±18)%。结论:自拟羚羊角方对震颤大鼠小发作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角 复方中药 震颤大鼠 癫痫 海马 脑电图
下载PDF
自制复方中药汤剂灌胃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罗夏 孙树青 +1 位作者 陶格斯 杨丽敏 《微循环学杂志》 2012年第1期33-34,I0001,共3页
目的:观察自制复方中药汤剂对实验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昆明小鼠40只,分为对照组、复方中药低剂量组(2.5mg/kg/天)、中剂量组(2.5mg/kg/天)和高剂量组(50mg/kg/天),连续灌胃给药15天后,采尾静脉血瑞氏... 目的:观察自制复方中药汤剂对实验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昆明小鼠40只,分为对照组、复方中药低剂量组(2.5mg/kg/天)、中剂量组(2.5mg/kg/天)和高剂量组(50mg/kg/天),连续灌胃给药15天后,采尾静脉血瑞氏染色观测淋巴细胞转化率,取腹腔液瑞氏染色观测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果:三种剂量复方中药均可明显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与对照组比较,P<0.01)。各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强(P<0.01),且中剂量组明显高于低、高剂量组(P<0.05)。结论:复方中药汤剂灌胃对小鼠免疫功能有明显的调节和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中药汤剂 淋巴细胞转化率 免疫抑制状态 中药免疫调节剂 小鼠 灌胃 复方
下载PDF
抗癫痫复方对遗传性震颤大鼠癫痫小发作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宁宁 李月 姜明艳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天麻、蜈蚣、僵蚕、制南星)水煎剂对震颤大鼠癫痫小发作的影响。方法:震颤大鼠脑海马和皮质慢性安插电极,连续记录灌胃给药前及给药不同时间后的脑电图。结果:抗癫痫复方能明显抑制震颤大鼠平均每次癫痫小发作的持续...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天麻、蜈蚣、僵蚕、制南星)水煎剂对震颤大鼠癫痫小发作的影响。方法:震颤大鼠脑海马和皮质慢性安插电极,连续记录灌胃给药前及给药不同时间后的脑电图。结果:抗癫痫复方能明显抑制震颤大鼠平均每次癫痫小发作的持续时间和总发作时间。结论:抗癫痫复方具有明显的对抗震颤大鼠癫痫小发作的作用,给药后60min的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 震颤大鼠 癫痫 脑电图
下载PDF
三种中药复方治疗老年便秘的药效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阳 严伟 《环球中医药》 CAS 2009年第5期357-360,共4页
目的比较自拟方与增液汤、增液承气汤对老年便秘小鼠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通过小鼠肠运动功能与炭末推进实验方法测定老年小鼠排便与肠蠕动情况,研究比较自拟方与增液汤、增液承气汤三方的高低剂量组对... 目的比较自拟方与增液汤、增液承气汤对老年便秘小鼠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通过小鼠肠运动功能与炭末推进实验方法测定老年小鼠排便与肠蠕动情况,研究比较自拟方与增液汤、增液承气汤三方的高低剂量组对老年便秘小鼠的首次排黑便时间、六小时排便数、粪便含水量、炭末推进率、小肠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自拟方、增液汤、增液承气汤高低剂量组均能缩短老年便秘小鼠首次排黑便时间,增加排便粒数和粪便含水量,提高炭末推进率与小肠含水率,并且高剂量组均优于低剂量组,自拟方高剂量药效较其他两方更显著(P<0.01)。结论三复方综合比较,自拟方作用温和,既能刺激肠蠕动,又不引起剧烈腹泻,气阴双补,润肠通便,较适用于老年人由于肠蠕动功能降低或久病体弱、年老气虚、阴亏、津亏血少所致的便秘或排便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便秘 中药复方 小肠推进 小鼠
下载PDF
中药复方对戊四唑致癫小鼠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秦晓勇 詹曦菁 熊杰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832-1833,1864,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对戊四唑致痫小鼠脑诱导型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昆明种小鼠,按随机方法分为4组,即中药复方2个剂量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将两组不同浓度的中药复方浓缩剂,分别灌服两组小鼠,连续6 d。前3...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对戊四唑致痫小鼠脑诱导型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昆明种小鼠,按随机方法分为4组,即中药复方2个剂量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将两组不同浓度的中药复方浓缩剂,分别灌服两组小鼠,连续6 d。前3组腹腔注射戊四唑(55 ml/kg)致痫,55 min后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中药复方对戊四唑致痫小鼠nNOS表达的影响。结果:中药复方各组nNOS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多于模型组(P<0.01)。中药复方两个剂量组亦存在差异(P<0.05)。结论:中药复方对癫痫小鼠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此结果可能是其治疗癫痫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癫痫小鼠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戊四唑
下载PDF
采用多元定时释药技术制备复方中药舒胸缓释胶囊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宋洪涛 张倩 +2 位作者 郭鑫金 陈大为 何仲贵 《福州总医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35-238,共4页
目的:采用多元定时释药技术制备复方中药舒胸缓释制剂。方法:将处方药材精制后的制备成舒胸微丸,使用流化床包衣设备,先以一定比例的羧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分别与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索(L-HPC)配成包衣液进行包衣作... 目的:采用多元定时释药技术制备复方中药舒胸缓释制剂。方法:将处方药材精制后的制备成舒胸微丸,使用流化床包衣设备,先以一定比例的羧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分别与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索(L-HPC)配成包衣液进行包衣作为溶胀层,然后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进行包衣作为控释层,制备包衣微丸。等量称取控释层包衣增重分别为0%、9%、15%、18%和20%的包衣微丸,混合均匀,装入硬胶囊中,即得舒胸缓释胶囊。结果:当溶胀层处方及用量固定后。通过控制控释层的厚度,可使包衣微丸在预期的不同时间定时释药。将几种控释层增重不同的包衣微丸混合后制成舒胸缓释胶囊,在溶出介质中,各种包衣微丸可以在不同时间依次释药,从而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缓释特征。在模拟人体胃肠道pH变化条件下,舒胸缓释胶囊中红花黄色素和三七总皂苷体外释放的?2值为90.1,红花黄色素和阿魏酸的?2值为77.3,三七总皂苷与阿魏酸的?2值为87.0,表明三者的释放度差异无显著性,而且均呈现出明显的缓释特征。结论:采用定时释药技术制备而成的复方中药舒胸缓释微丸制剂中理化性质不同的各成分在缓释的同时可以达到同步释放,遵循了中药制剂复方配伍的整体观和用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 舒胸缓释胶囊 微丸 多元定时释药技术
原文传递
含钩藤中药复方制剂中钩藤碱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吉银 周世文 汤建林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34-436,共3页
目的归纳含钩藤中药复方制剂中钩藤碱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概述了含钩藤中药复方制剂中钩藤碱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薄层色谱等方法,为钩藤复方制剂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 目的归纳含钩藤中药复方制剂中钩藤碱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概述了含钩藤中药复方制剂中钩藤碱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薄层色谱等方法,为钩藤复方制剂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结论中药复方制剂中钩藤碱的含量检测方法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科技发展和对药品质量控制要求的提高,还需采用更快速、精确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 中药复方制剂 钩藤碱 含量 测定方法
下载PDF
复方天麻微丸的制备及天麻素的含量测定
9
作者 段江英 逄秀娟 +2 位作者 李树民 田洁 高其栓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07年第6期308-314,共7页
目的制备复方天麻微丸并测定天麻素的含量。方法采用D101大孔树脂富集天麻素,用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五味子甲素,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复方天麻微丸。结果在复方天麻微丸的制备过程中,稀释剂、主机转速、滚圆时间、挤出筛网尺寸对微丸的收... 目的制备复方天麻微丸并测定天麻素的含量。方法采用D101大孔树脂富集天麻素,用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五味子甲素,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复方天麻微丸。结果在复方天麻微丸的制备过程中,稀释剂、主机转速、滚圆时间、挤出筛网尺寸对微丸的收率有较大影响。微丸制备的最佳处方及工艺参数是稀释剂为质量分数40%的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MCC);黏合剂为质量分数为80%的乙醇加体积分数为1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done,PVP)溶液;主机转速为600 r·min-1;滚圆时间为6 min;挤出筛网尺寸为0.90 mm。采用HPLC法测定天麻素的含量,以乙腈-质量分数为0.05%的磷酸溶液(体积比3∶97)为流动相,天麻素质量浓度在0.45~1.05 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良好。结论挤出滚圆法制备复方天麻微丸的方法可靠,微丸具有较好的外观和较高的收率。HPLC法测定天麻素含量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复方天麻微丸 挤出滚圆法 天麻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及中医药防治 被引量:186
10
作者 张艾嘉 王爽 +1 位作者 王萍 王烨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7-240,共14页
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的阻塞(缺血性中风)或爆裂/出血(出血性中风)而导致脑血流中断而发生的破坏性脑血管事件,从而引发身体残疾和多重功能损伤。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卒中总发病率的一半以上。其主要发病原因是动脉粥样硬... 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的阻塞(缺血性中风)或爆裂/出血(出血性中风)而导致脑血流中断而发生的破坏性脑血管事件,从而引发身体残疾和多重功能损伤。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卒中总发病率的一半以上。其主要发病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动脉炎、外伤等引起脑血管病变形成的斑块堵塞血管而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房颤等多种心血管疾病所产生的栓子进入血液,阻塞脑部血管而引发。由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原因的复杂性,导致其病理机制复杂多样,如能量衰竭,兴奋性中毒,神经炎症,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等。我国传统单味中药和复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功效的特点,可应用于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治疗。因此深入了解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过程和相关机制,并且开发有针对性的药物,对于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控制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的时间轴为主线,系统梳理了病理过程及相关机制,归纳了临床及基础研究中应用最多的中药和复方,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病理机制 病理过程 中药 中药复方
原文传递
中医药辨治肿瘤若干理念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31
11
作者 周仲瑛 程海波 +4 位作者 周学平 吴勉华 郭立中 金妙文 李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对中医药辨治肿瘤的若干理念问题进行了探讨。基于临床审证求因及应用祛毒——解毒、攻毒药物治疗肿瘤的客观实际,提出癌毒致病说;认为瘤体是在脏腑气化功能逆乱的基础上,进而结成有形之物,痰瘀郁毒是肿瘤的核心病机病证;临床辨证与辨... 对中医药辨治肿瘤的若干理念问题进行了探讨。基于临床审证求因及应用祛毒——解毒、攻毒药物治疗肿瘤的客观实际,提出癌毒致病说;认为瘤体是在脏腑气化功能逆乱的基础上,进而结成有形之物,痰瘀郁毒是肿瘤的核心病机病证;临床辨证与辨病应予互补,把握邪正的消长变化,瘤体与整体病变的相关性;解毒与攻毒要因证、因人而异,从肿瘤病位求其病理特性,倡导复法大方是治疗肿瘤的基本对策,同时提示肿瘤的用药要点;提出要重视标急从权、缓其所苦、预防复发转移、贵在养正等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中医药 癌毒 病机 复法大方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领域的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116
12
作者 任艳 邓燕君 +5 位作者 马焓彬 郑荣雷 叶萌 杨安迪 刘新燕 刘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4789-4797,共9页
中医药学强调事物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理论,并以"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为原则进行临床治疗的一门学科。而网络药理学是从整体上探索药物与疾病的... 中医药学强调事物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理论,并以"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为原则进行临床治疗的一门学科。而网络药理学是从整体上探索药物与疾病的相关性,其整体性、系统性和注重药物与靶点间相互作用的特点与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相吻合,是一门从系统层面揭示中药对机体网络调控作用的新兴学科。网络药理学利用计算机模拟和各种数据库筛选药物分子作用靶点,预测其信号通路和作用机制,采用相关软件进行化合物-靶标-通路网络可视化,经过拓扑参数分析筛选关键节点。为新药研发节约了成本经费,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中药研究中"单一成分-单一靶点-单一途径"的局限性。对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思维方法、创新点,在国内外中药领域的应用和面临的挑战进行概述,以期完善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为中医药学研究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网络药理学 挑战 数据库 化合物-靶标-通路
原文传递
中药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4
13
作者 于潇 王贵阳 +3 位作者 侯宇东 姜艳艳 张薇 刘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71-1484,共14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存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高且死亡率高。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尽早恢复缺血区血液再灌注,使脑组织重新获得血氧供应。然而在恢复血流供应时,常会使缺血组织以及神经系统的病理损害进一步加重,临...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存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高且死亡率高。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尽早恢复缺血区血液再灌注,使脑组织重新获得血氧供应。然而在恢复血流供应时,常会使缺血组织以及神经系统的病理损害进一步加重,临床症状恶化,造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十分复杂,多种机制参与其中,是目前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时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对于具有复杂病理机制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和潜力。以中药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制与靶点为切入点,对近10年来发现的具有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中药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药物的进一步科学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药 中药药对 中药复方 药效物质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中药复方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54
14
作者 吴国琳 余国友 卢雯雯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3534-3537,共4页
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的相互关系日益受关注,结合肠道微生态学科的发展,中药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已逐渐被阐释。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动物实验,都已证实中药可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调节肠道菌群。笔者整理近10年来中药复方调整肠道菌... 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的相互关系日益受关注,结合肠道微生态学科的发展,中药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已逐渐被阐释。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动物实验,都已证实中药可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调节肠道菌群。笔者整理近10年来中药复方调整肠道菌群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具有健脾益气、通便理气、化湿止泻、清热解毒、消食化积等作用的中药复方对肠道微生态有调节作用,为揭示肠道微生态的中医本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复方 肠道微生态 中医本质
原文传递
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5
作者 魏志萍 洪芬芳 杨树龙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477-5481,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很难找到一种理想的药物完全治愈此类疾病。RA在中医中属于"痹症"的范畴,是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传统中药治疗RA具有悠久...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很难找到一种理想的药物完全治愈此类疾病。RA在中医中属于"痹症"的范畴,是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传统中药治疗RA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中医理论应用中药辨证施治在RA的治疗上有其独特的优势。研究中药治疗RA的作用机制,发挥最大的临床效果,降低其不良反应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目前,临床常用治疗RA的中药主有雷公藤多苷片、青风藤、白芍总苷、乌头和姜黄,以及桂枝芍药知母汤、黄连解毒汤、清络通痹颗粒等。现就中药治疗RA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类风湿关节炎 单味中药 中药复方 中成药
原文传递
以人血清白蛋白为固定相的分子生物色谱分析几种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2
16
作者 孔亮 邹汉法 +2 位作者 汪海林 倪坚毅 张玉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6-40,共5页
提出用人血清白蛋白分子生物色谱分析中药活性成分的方法 ,分别比较了当归等 4种单味中药的分离结果 ,考察了提取当归的 3种溶剂及提取时间对活性物质提取量的影响 ,同时建立了当归中阿魏酸与藁本内酯的定量分析方法 .
关键词 人血清白蛋白 分子生物色谱 中药 生物活性成分
下载PDF
中药对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4
17
作者 刘萍 张静生 +2 位作者 郑菲 富伟能 陈汝兴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药对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 30例高脂血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 DL R)信使核糖核酸 (m RNA)水平在用药前后的变化。结果 :中药组 15例患者用药... 目的 :探讨中药对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 30例高脂血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 DL R)信使核糖核酸 (m RNA)水平在用药前后的变化。结果 :中药组 15例患者用药后的 L DL R m RNA水平 (0 .6 2 5 4± 0 .16 6 9)较用药前 (0 .2 46 5±0 .1316 )明显升高 (P<0 .0 1)。结论 :中药复方颗粒剂可增强高脂血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L DL R基因表达水平 ,在分子水平上 ,为中药降脂作用的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基因表达 中药复方 RT-PCR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8
作者 周红光 陈海彬 +2 位作者 王瑞平 张玉 吴勉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165,共5页
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在中药复方研究中,代谢组学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中药复方多靶点作用机制、中药复方配伍规... 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在中药复方研究中,代谢组学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中药复方多靶点作用机制、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及安全性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代谢组学为中药复方的现代研究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将有助于系统、深刻地揭示中药复方的科学内涵,指导中药复方新药研发,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药复方 多靶点作用机制 复方配伍规律 中药复方安全性 整体性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中药复方研究近况 被引量:38
19
作者 郭慧 崔扬 +1 位作者 王秋红 匡海学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3-219,共7页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思路与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特点相似。因此,将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中药复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代谢组学技术的简述,以及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复方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安全性...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思路与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特点相似。因此,将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中药复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代谢组学技术的简述,以及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复方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安全性评价研究、配伍研究等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初步分析并总结了近几年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中药复方研究的概况;指出了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技术操作不规范、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衔接薄弱等;同时认为代谢组学技术必将得到发展与完善,从而更好地为中药复方研究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药复方 药效及作用机制 安全性 配伍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中药治疗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20
作者 丁大力 沈学彬 +3 位作者 姚佳慧 喻丽珍 周梦娟 年四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7006-7024,共19页
肺纤维化是由多种病因引起,并最终导致患者正常肺组织结构改变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间质疾病,预后较差。目前,治疗肺纤维化的药物主要是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但其具有较严重的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对肺纤维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利用中药... 肺纤维化是由多种病因引起,并最终导致患者正常肺组织结构改变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间质疾病,预后较差。目前,治疗肺纤维化的药物主要是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但其具有较严重的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对肺纤维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利用中药治疗肺纤维化的探索与应用逐渐增多。中药及其有效成分能够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以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2,Nrf2)/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等通路降低炎症因子表达、调节氧化还原平衡、诱导肺成纤维细胞凋亡、阻断纤维化进程,表现出了良好的抗肺纤维化作用,并能够有效改善纤维化症状并延缓病程进展。归纳并总结了近年来中药治疗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中药抗肺纤维化的具体机制以及发现有效中药活性成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肺纤维化 黄酮类 酚类 萜类 皂苷类 生物碱类 中药复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