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死刑存废的条件 被引量:31
1
作者 田禾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6-74,共9页
在死刑存废的十字路口 ,何去何从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 ,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死刑的存在正如其他事物的存在一样具有自身的历史、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死刑存在了数千年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它也有不合理性。死刑具有不人道性 ,与文... 在死刑存废的十字路口 ,何去何从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 ,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死刑的存在正如其他事物的存在一样具有自身的历史、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死刑存在了数千年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它也有不合理性。死刑具有不人道性 ,与文明社会的价值观相违背 ,但在某种程度上应否废除死刑仍然是一个“伪问题”。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应否废除死刑 ,而在于能否和怎样废除死刑。在目前的形势下 ,中国尚不宜宣布立即废除死刑 ,而应该保留死刑 ,但应从立法和执法上对死刑加以限制 ,最终向废除死刑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 存废 十字路口 实践问题 经济条件 不合理性 文明社会 人道性 价值观 限制 执法 立法
原文传递
论依法行政的传统法文化阻滞力 被引量:15
2
作者 唐忠民 杨彬权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42,共11页
自从1993年国务院明确提出各级行政机关都要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的依法行政理念和目标以来,已有20个年头了。然而中国的依法行政并未取得人们所期望的良好效果,依法行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传统法文化阻滞力。传统法文化的人治行政观念... 自从1993年国务院明确提出各级行政机关都要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的依法行政理念和目标以来,已有20个年头了。然而中国的依法行政并未取得人们所期望的良好效果,依法行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传统法文化阻滞力。传统法文化的人治行政观念、官本位思想、依情理行政、行政程序虚无主义和行政的"无讼"法理念严重阻碍了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为了实现依法行政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从行政法制度的改革和改善以及行政法文化建设两方面来克服传统法文化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产生的阻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行政 传统法文化 阻滞力 行政法文化
原文传递
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9
3
作者 喻中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6,共14页
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旨在增强新时代中国法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性。从建构方法、建构策略、建构路径的角度来说,应当着眼于深化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中国化表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时代化再造、改进中国当代法治实践的理论... 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旨在增强新时代中国法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性。从建构方法、建构策略、建构路径的角度来说,应当着眼于深化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中国化表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时代化再造、改进中国当代法治实践的理论化提炼、加强外来法学知识的选择性借鉴。这四个方面,分别针对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与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关系、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关系、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与中国当代法治实践的关系、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与外来法学知识的关系。四个相互关联的维度合力促成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法学知识体系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传统法律文化 法治实践 外来法学知识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法学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49-51,共3页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博大精深,时至今日,仍在影响和制约着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一座巨大的思想宝库,它对当前我国的法治建设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博大精深,时至今日,仍在影响和制约着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一座巨大的思想宝库,它对当前我国的法治建设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那些积极向上的因素融入到当代中国法律文化中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法律文化 法治建设 影响
下载PDF
中国传统法文化和谐理念及价值选择——对我国当代诉讼制度的价值反思 被引量:8
5
作者 潘丽萍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27,共6页
中国传统法文化内容庞杂,但和谐理念贯穿始终,并形成其特有的“无讼”价值选择。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厘清中国传统法文化和谐理念及价值选择的价值性,对当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进程中,有必... 中国传统法文化内容庞杂,但和谐理念贯穿始终,并形成其特有的“无讼”价值选择。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厘清中国传统法文化和谐理念及价值选择的价值性,对当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进程中,有必要对当代诉讼制度进行价值反思,从传统法文化和谐理念及价值选择的“否定之否定”中,寻求可资借鉴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法文化 和谐 价值 无讼
下载PDF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今的法治认同 被引量:9
6
作者 于语和 吕姝洁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126-131,共6页
法治认同是民众对法治的心理认可,是现代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法治认同作为一种文化认同,不能离开传统文化,需要从传统法律文化中寻找形成法治认同的资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关于法治认同的"资源",是传统社会对于法律的... 法治认同是民众对法治的心理认可,是现代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法治认同作为一种文化认同,不能离开传统文化,需要从传统法律文化中寻找形成法治认同的资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关于法治认同的"资源",是传统社会对于法律的态度、对法律的认可程度以及民众对礼法建立的社会秩序的认可等。法治建设应当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制定民众更愿意接受的法律,以民众更愿意接受的方式实施法律,建立民众更期望的法治秩序。基于传统文化建立起来的法治秩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民众对法律的态度。从内心认可法律,为实现法治建设提供有利的非制度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认同 传统法律文化 现代转换
下载PDF
法律史学科与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历史检讨与学科使命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生 孙烁 《中国法律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8,共17页
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是社会法治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理论要求,同时也是基于对近代以来一味仿效西方法学知识的历史检讨而提出的。近代法律改革的过程中,虽然中国法学知识体系的建构者有一定的主体自觉,但近代中国法律深受外... 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是社会法治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理论要求,同时也是基于对近代以来一味仿效西方法学知识的历史检讨而提出的。近代法律改革的过程中,虽然中国法学知识体系的建构者有一定的主体自觉,但近代中国法律深受外来性、超前性之困。传统法律文化可以为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提供史鉴,更为新的法学知识体系何以“中国”、如何“自主”提供重要方向标,建构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应认真对待传统法律文化。在法学知识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法律史学科至少有三重学术责任:其一,“讲清楚”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发展脉络,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精神;其二,在理论上“能贯通”传统与现代的法学知识,为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提供理论资源;其三,在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过程中“致于用”,实现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是多学科共同的学术任务,法律史学人应与其他法学学科紧密协作,法律史学自身亦是开放性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知识体系 法律史学 传统法律文化 历史检讨 学科使命
原文传递
“经、权”论与传统法律文化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国强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7-81,共5页
"执经达权"是中国哲学重要的方法论思想。用现在的话说,"经"是原则性;"权"是灵活性;"执经达权"就是要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守常与应变的关系。"经、权"方法论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执经达权"是中国哲学重要的方法论思想。用现在的话说,"经"是原则性;"权"是灵活性;"执经达权"就是要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守常与应变的关系。"经、权"方法论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古代的法律思想、立法、司法都打上了"经、权"论的烙印。特别是中国古代"例以辅律并发展入律"的法律有机生长模式,更是"经、权"方法论的生动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法律文化
下载PDF
传统法律文化:解读社会危害性的新路径 被引量:7
9
作者 利子平 石聚航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28,共11页
社会危害性是对犯罪的一种价值评判,而价值评判总是置身于一定的社会法律文化之中。因此,对社会危害性理论进行反思与改革,不能脱离传统法律文化。法律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对社会危害性不宜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正确的做法应当是:... 社会危害性是对犯罪的一种价值评判,而价值评判总是置身于一定的社会法律文化之中。因此,对社会危害性理论进行反思与改革,不能脱离传统法律文化。法律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对社会危害性不宜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吸收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髓,不断充实社会危害性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危害性 传统法律文化 价值评判
原文传递
构建现代中华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契机与路径
10
作者 宋才发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23-135,共13页
中华法治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既是世界文明的源头之一,又是世界上唯一实现5000年连续发展未曾中断过的文明体。中华法系是世界公认的五大法系之一,是法治文明具有标识意义的重要概念。中华法系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的... 中华法治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既是世界文明的源头之一,又是世界上唯一实现5000年连续发展未曾中断过的文明体。中华法系是世界公认的五大法系之一,是法治文明具有标识意义的重要概念。中华法系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和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蕴,要素化复兴是新时代中华法系复兴嬗变的方向,中华法系孕育了良法善治的多维图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肇始于中华法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新时代的新中华法系。中国式现代化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化具有强大韧性和适应性。改革开放要有新突破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又一次思想解放”的关键是破除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迷信,既不能用西方现代化的模式来套解中国式现代化,也不能用中国过去的经验来束缚今天的现代化实践,要努力去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达到一个更新的境界。构建现代中华法治文明新形态的路径是:强化当代人复兴中华法系的文化使命与担当,建构新时代中国独立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进程,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法律文化 中华法治文明 中华法系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新时代法律设施的传统借镜和理念更新
11
作者 靳匡宇 李新珠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4-82,共9页
随着近年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步建成,我国法律设施持续优化,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法律设施和法律精神的脱节、法律设施庸俗化和工具化、传统法律文化阙如、机构在臃肿和精简之间摇摆等实践困境。将时代精神与传统... 随着近年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步建成,我国法律设施持续优化,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法律设施和法律精神的脱节、法律设施庸俗化和工具化、传统法律文化阙如、机构在臃肿和精简之间摇摆等实践困境。将时代精神与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结合起来,确保法律设施的良性运行,是必须正视的时代课题。在对中华法律文化传统进行追溯的基础上,提出法律设施应该具有功能配置上的协同性、价值取向上的人民性、功能拓展上的开放性、价值理念上的一致性等制度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设施 传统法律文化 协同 人民性
下载PDF
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价值论——基于传统法律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视角
12
作者 张珂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48-156,共9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应厚植法治精神赖以生长的文化土壤,建构一套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在提出具体的建构策略之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应厚植法治精神赖以生长的文化土壤,建构一套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在提出具体的建构策略之前,有必要先结合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究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价值:一是汲取中华法系深厚思想智慧,确立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价值取向;二是重塑传统法律文化在当代法治建设中的意义,明确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价值内涵;三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助力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价值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系 传统法律文化 自主知识体系 法治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寻根问祖: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中的族权问题
13
作者 侯欣一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4年第4期64-83,共20页
在传统中国,宗族是兼具地缘属性的血缘组织,是介于个体家庭与国家形态之间的过渡组织。宗族组织发达、功能多样,是传统中国法制与社会的重要特征。宗族问题可以划分为宗族与族权这两个既有联系,又可以分开讨论的话题。苏维埃根据地政权... 在传统中国,宗族是兼具地缘属性的血缘组织,是介于个体家庭与国家形态之间的过渡组织。宗族组织发达、功能多样,是传统中国法制与社会的重要特征。宗族问题可以划分为宗族与族权这两个既有联系,又可以分开讨论的话题。苏维埃根据地政权在人格平等、财富平均等理想的感召下,出于彻底革命和改造社会的需要,通过将族权纳入阶级话语、限制地主等剥削者参与政权,缩小村级行政单位管辖面积,组建各种社会组织,没收祠堂、族田,废除包办婚姻,打击土豪劣绅插手乡村事务等法律手段,动摇宗族存在的经济社会基础。抗日根据地政权则修正了苏维埃根据地政权的做法,采取正视宗族并改造宗族的策略,即承认宗族的存在,团结开明绅士,动员他们参与革命政权和公共生活,尊重家庭,保护人权、财权等,同时打击族权,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对待族权问题的阶段性认知与行动及其中变与不变的家国情怀,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提供了基本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根据地 法制建设 宗族 族权 家国情怀 传统法律文化
下载PDF
“中华法系”辨正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小红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23年第6期1-16,共16页
“中华法系”是近代比较法研究中出现的概念,其最初是近代学者对中国古代法的一种阐释,清末变法修律后,中华法系瓦解。民国时期,学界在对中华法系的研究中见仁见智,未能形成共识,致使一些学者力倡的“复兴中华法系”“建树新中国法系”... “中华法系”是近代比较法研究中出现的概念,其最初是近代学者对中国古代法的一种阐释,清末变法修律后,中华法系瓦解。民国时期,学界在对中华法系的研究中见仁见智,未能形成共识,致使一些学者力倡的“复兴中华法系”“建树新中国法系”的主张不了了之。20世纪50年代后,有关中华法系的研究多回归学术,对中华法系去芜存菁,继承其优秀成分成为现实法治建设与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系 法族 法系 清末民国 传统法律文化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历史思维: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心
15
作者 彭巍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4年第3期29-41,共13页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体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历史思维的重要方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根源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思维,是一种面向当下、独立自主、兼容并包的方法和立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体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历史思维的重要方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根源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思维,是一种面向当下、独立自主、兼容并包的方法和立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联结点,并发展出“法治文化”这一重要学理范畴;是在法治领域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套指向清晰、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实践方法;是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历史主义路径,有助于形成以实践为标准、通过实践的历史过程予以检视和评价的自主知识;是发掘并激活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根本方法,也是发展中华法治文明、复兴中华法系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 历史思维 历史主义 传统法律文化
下载PDF
依法治藏背景下西藏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路径探析
16
作者 张兆沛 巴桑旺堆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期5-9,共5页
西藏传统法律文化很长一段时期在维系西藏社会秩序稳定、解决民众纠纷、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藏传佛教的深刻影响、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冲突、以及部分传统法律文化缺乏理性的法律观念阻碍了西藏传统法律文化的... 西藏传统法律文化很长一段时期在维系西藏社会秩序稳定、解决民众纠纷、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藏传佛教的深刻影响、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冲突、以及部分传统法律文化缺乏理性的法律观念阻碍了西藏传统法律文化的发展。在依法治藏背景下,如果能对影响西藏传统法律文化的藏传佛教文化进行合理引导,对具有深厚民意基础的习惯法进行调处,对西藏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进行吸收和利用,让古老的传统法律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则能够促进西藏传统法律文化为西藏社会发展服务,有利于依法治藏的顺利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藏 传统法律文化 习惯法
下载PDF
西藏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卫绒娥 杜莉梅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46-51,58,共7页
由于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律文化的共时性,使得传统法律文化无时无刻不对现代社会产生着影响。西藏传统法律文化在西藏法律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对西藏构筑现代法治社会有着什么重要的影响?文章从西藏传统法律文化的特... 由于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律文化的共时性,使得传统法律文化无时无刻不对现代社会产生着影响。西藏传统法律文化在西藏法律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对西藏构筑现代法治社会有着什么重要的影响?文章从西藏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入手,研究西藏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双重影响,探讨西藏传统文化适应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以期为西藏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法律文化 现代社会 影响
下载PDF
中国特色刑法解释学话语体系的建构
18
作者 黎宏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5,共7页
建构中国特色刑法解释学话语体系,就是用人民群众所熟悉的语言、概念、理论、思维方式解释中国刑法,讲好中国刑法故事,既能让老百姓从相关刑法解释中了解自己的行为性质、预测自己的行为后果,也为司法工作人员妥当地处理现实案件提供指... 建构中国特色刑法解释学话语体系,就是用人民群众所熟悉的语言、概念、理论、思维方式解释中国刑法,讲好中国刑法故事,既能让老百姓从相关刑法解释中了解自己的行为性质、预测自己的行为后果,也为司法工作人员妥当地处理现实案件提供指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刑法解释学话语体系,必须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处理好自主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以我国现行的刑法规定为基本依据,挖掘我国刑法的传统特色,以理论界和实务界已广泛接受并约定俗成的话语体系为基础,适当借鉴域外刑法学中的有益概念,并将其融入到我国现有的刑法话语体系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刑法解释学 话语体系 传统法制文化 建构
原文传递
法制现代化的文化选择 被引量:5
19
作者 郑旭文 徐振东 《行政与法》 2006年第1期35-38,共4页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的“人治”型社会向现代的“法治”型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如何处理和看待现代法制与传统法律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我国法制现代化模式选择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于传统法律文化资源,要有所扬弃,弘扬优势,趋利避害,乃是我国法...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的“人治”型社会向现代的“法治”型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如何处理和看待现代法制与传统法律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我国法制现代化模式选择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于传统法律文化资源,要有所扬弃,弘扬优势,趋利避害,乃是我国法制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现代化 传统法律文化 创造性转化
下载PDF
能动司法理念下家事财产纠纷案件的司法审视与诉源治理——以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和适用为视角
20
作者 徐琛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8-75,共8页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富含国人强烈价值认同感的本土资源,也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宝贵财富。司法实践中,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家事财产纠纷诉源治理具有跨越时空的契合性。坚持能动司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富含国人强烈价值认同感的本土资源,也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宝贵财富。司法实践中,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家事财产纠纷诉源治理具有跨越时空的契合性。坚持能动司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诉源治理,加深群众对家事财产纠纷化解的理解和接受,不仅符合群众的心理习惯和价值追求,更能够有效推动家事财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质化解、高效化解,降低诉讼增量,减少衍生案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动司法 家事财产纠纷 诉源治理 传统法律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