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傣药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段宝忠 徐江 +1 位作者 李海涛 陈士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傣药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为傣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结合傣药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现状和工作实践,对傣药资源开发应用的重点和发展方向进行分析。结果:对傣药学的发展历史、本草沿革、傣药资源种类及分布、濒... 目的:探讨傣药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为傣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结合傣药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现状和工作实践,对傣药资源开发应用的重点和发展方向进行分析。结果:对傣药学的发展历史、本草沿革、傣药资源种类及分布、濒危资源、保护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今后傣药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结论:傣药应加强传统知识的传承和知识产权保护,今后应重点开展重要傣药及濒危资源的保护与专题调研,从品种考证、质量标准、化学成分、生物活性、有效方药的新药开发研究以及濒危傣药野生变家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是促进傣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药 资源 保护 开发利用
原文传递
我国傣药资源的调查与整理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丽霞 张忠廉 +3 位作者 李海涛 牛迎凤 管燕红 马小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107-3112,共6页
为了探讨我国傣药资源的组成与特点,以及傣药传统利用特点,促进傣药资源和传统知识的合理保护与传承利用,该文对我国傣药资源和传统知识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整理分析。结果共查明我国傣药资源1 077种,其中272种为首次记录在傣族民间的药用... 为了探讨我国傣药资源的组成与特点,以及傣药传统利用特点,促进傣药资源和传统知识的合理保护与传承利用,该文对我国傣药资源和传统知识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整理分析。结果共查明我国傣药资源1 077种,其中272种为首次记录在傣族民间的药用情况。1 077种傣药中包含植物药1 053种,隶属于169科694属。这些植物药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广西南部,广东,贵州南部,四川南部,福建南部和台湾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其中94.49%以上的物种在云南有分布。从生活型看,傣药植物以草本和灌木为主;从药用部位看,傣药中根及根茎类植物比例最高,其次为全草类和叶类;从性味与入塔看,凉性、苦味、入水塔类的傣药所占比例最大;从傣药治疗疾病情况看,治疗胃肠疾病的药物最多,其次为治上呼吸道感染、骨伤科疾病、风湿性疾病、泌尿系感染、妇科疾病、肝病、月子病、毒虫猛兽咬伤等药物。该研究表明我国有丰富的傣药资源及传统利用知识,但傣药资源和传统知识均面临逐渐减少和流失的风险,建议今后采取相关措施加强重要傣药及濒危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以及傣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药资源 传统知识 保护 传承
原文传递
傣医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普 郑进 +4 位作者 张超 林艳芳 段立刚 鲁法庭 陈清华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30-34,共5页
傣医药基础理论研究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傣医药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傣医药在发展中重实践轻理论,重药物轻医理,理论与临床相脱节、医与药相脱节等现象十分突出。从傣医理论内涵研究、傣医文献整理研究、傣医本科教育规划教材问世等方面... 傣医药基础理论研究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傣医药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傣医药在发展中重实践轻理论,重药物轻医理,理论与临床相脱节、医与药相脱节等现象十分突出。从傣医理论内涵研究、傣医文献整理研究、傣医本科教育规划教材问世等方面探讨了傣医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不断提高科研设计的科学性、先进性才能使傣族医药学得到蓬勃发展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医 基础理论 研究 进展
下载PDF
傣医药学“风病论”溯源 被引量:6
4
作者 胥筱云 杨梅 +2 位作者 罗艳秋 李倩 付新伟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27-31,共5页
傣医认为"风"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傣医临床"风病"所占比例较大,因而傣医提出"风致百病"的观点及"风病论"之说。但是迄今为止,尚无对傣医学有关"风论"的论述进行的系统研究。对... 傣医认为"风"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傣医临床"风病"所占比例较大,因而傣医提出"风致百病"的观点及"风病论"之说。但是迄今为止,尚无对傣医学有关"风论"的论述进行的系统研究。对傣族文献、佛教理论及傣医药学著作中有关风的论述进行梳理,探讨风论的发展源流。结论:傣医药学"风"理论的形成经历了直观认识、引入佛教"风"理论、傣佛文化融和及历代傣医药工作者充实升华的过程。是傣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医疗实践中医疗知识、医疗经验的积累与佛教医学理论的完美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医药学 风病论 佛教
下载PDF
傣医外治法源流 被引量:5
5
作者 应力 李文琦 +2 位作者 玉罕的 张超 李琼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336-4338,共3页
傣医外治法是傣医最具特色的治疗方法,是傣族先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历经千载不断发展而来,具有传统性、区域性、民族性特点。其形成经历4个阶段:远古时期的萌芽阶段、原始社会时期的成长积累阶段、中世纪以后的总结成形阶段及... 傣医外治法是傣医最具特色的治疗方法,是傣族先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历经千载不断发展而来,具有传统性、区域性、民族性特点。其形成经历4个阶段:远古时期的萌芽阶段、原始社会时期的成长积累阶段、中世纪以后的总结成形阶段及发展升华阶段。历经千载,傣医外治种类由少到多,外治方药由单味药到复方药,外治剂型由单一到多样,外治应用由经验升华到理论,逐步形成系统的傣医外治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医 外治法 源流
原文传递
傣医与中医“火”概念的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牛菲 张闯 +1 位作者 郑进 周红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75-877,共3页
通过比较傣医、中医"火"概念发生的思维背景、哲学背景、涵义分析,理清其渊源、传承的脉络,认识傣医、中医"火"之理论的"同"和"异"。以此提出在多维视域角度下,结合传统医学共同特征,借鉴中医... 通过比较傣医、中医"火"概念发生的思维背景、哲学背景、涵义分析,理清其渊源、传承的脉络,认识傣医、中医"火"之理论的"同"和"异"。以此提出在多维视域角度下,结合传统医学共同特征,借鉴中医理论的研究方法,结合傣医学文化背景,深入地对傣医"有理论轮廓,欠理论实体"的某些学科命题开始较为"彻底"、"详实"的思考和研究,同时促进傣医、中医两种传统医学理论的多方面、多层交流,完善各自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医 中医 比较
下载PDF
探讨傣医四塔五蕴学说中的平衡观 被引量:4
7
作者 牛菲 张闯 +2 位作者 郑进 杨梅 周红黎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2-63,共2页
傣医以四塔五蕴学说为核心内容来认识人的生、长、壮、老生命过程,将四塔五蕴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看作是生命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探讨四塔五蕴学说中的平衡观,对于认识生命本质、疾病终极原因、病机本质及诊疗法度的确立等傣医理论的完善... 傣医以四塔五蕴学说为核心内容来认识人的生、长、壮、老生命过程,将四塔五蕴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看作是生命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探讨四塔五蕴学说中的平衡观,对于认识生命本质、疾病终极原因、病机本质及诊疗法度的确立等傣医理论的完善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医 四塔 五蕴 平衡
下载PDF
浅淡佛教缘起观对傣医学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梅 林艳芳 张超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4-75,79,共3页
论述了佛教缘起观的基本内容及缘起观对傣医学的影响。从生命观、疾病观、防治观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四塔五蕴"复合、离散的原因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阐述生命健康与疾病的诸多实质内涵,以及"四塔五蕴"理论对临床的指... 论述了佛教缘起观的基本内容及缘起观对傣医学的影响。从生命观、疾病观、防治观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四塔五蕴"复合、离散的原因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阐述生命健康与疾病的诸多实质内涵,以及"四塔五蕴"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对健康和疾病进行了理性阐述,为傣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起观 傣医学 生命观 疾病观 防治观
下载PDF
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傣医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瑞霖 王童 +1 位作者 许艺凡 杨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第6期7-9,11,共4页
目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国内傣族医药发展的主要地区,为探索其发展前景,为发展壮大傣医药提供支持开展本研究。方法: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西双版纳州深入了解了傣医的现状。结果:目前西双版纳有着较全面的傣... 目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国内傣族医药发展的主要地区,为探索其发展前景,为发展壮大傣医药提供支持开展本研究。方法: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西双版纳州深入了解了傣医的现状。结果:目前西双版纳有着较全面的傣医存在形式,但当地民众对傣医认可度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社会效益不显著。结论:傣族医学文化还需要政府保护性地发展,注重宣传;同时傣医应结合自身特点寻求傣医药新模式,提高民众认可度,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傣族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医 西双版纳 现状 前景
下载PDF
傣药雅洞里雾化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4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第16期120-121,共2页
目的:观察傣医验方雅洞里熏洗雾化治疗痔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混合痔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1∶5000PP(高锰酸钾)液熏洗坐浴治疗,治疗组将雅洞里通过肛周多功能熏洗仪熏洗雾化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 目的:观察傣医验方雅洞里熏洗雾化治疗痔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混合痔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1∶5000PP(高锰酸钾)液熏洗坐浴治疗,治疗组将雅洞里通过肛周多功能熏洗仪熏洗雾化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傣医药雅洞里熏洗雾化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水肿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药 雾化熏洗 痔疮 术后
下载PDF
试论傣医疾病观的辩证思维特点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波 杨梅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26-28,37,共4页
傣医药理论两千多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主要根源于其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本文从哲学层面及文化背景出发,通过对傣医疾病观中蕴含着的因果论、物质论、天人合一论、整体恒动论等辩证法思想进行深入探讨,总结出傣医疾病观的... 傣医药理论两千多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主要根源于其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本文从哲学层面及文化背景出发,通过对傣医疾病观中蕴含着的因果论、物质论、天人合一论、整体恒动论等辩证法思想进行深入探讨,总结出傣医疾病观的辩证思维特点,从而为提升傣医药学科的整体学术水平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医 疾病观 辩证思维
下载PDF
西双版纳地区濒危傣药资源现状调查及原因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绿珍 岩罕书 +2 位作者 郎萍 王孝蓉 岩罕单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第17期14-19,共6页
采用文献资料查阅、野外调查访谈与标本采集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双版纳地区濒危傣药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和整理,并对濒危原因进行探讨,以期为傣药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根据本次文献调查结果显示已被列入濒危或重点保护... 采用文献资料查阅、野外调查访谈与标本采集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双版纳地区濒危傣药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和整理,并对濒危原因进行探讨,以期为傣药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根据本次文献调查结果显示已被列入濒危或重点保护名录的傣药资源56种,其中植物药39个,动物药17个;通过野外调查与访谈结果显示,有36种傣药品种虽未被列入保护名录,但在版纳地区已然面临着生存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药 资源 濒危
下载PDF
傣医外治法探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琼超 郑丽捷 +2 位作者 熊国芬 白元美 陈普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36-39,共4页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傣医外治法依托于傣医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治疗方法,成为傣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是傣医学优势和特色之一,可谓独树一帜。本文就傣医外治法的理论、治则、分类、特点等特色作一...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傣医外治法依托于傣医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治疗方法,成为傣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是傣医学优势和特色之一,可谓独树一帜。本文就傣医外治法的理论、治则、分类、特点等特色作一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医 外治法 四塔理论 四塔五蕴
下载PDF
论傣医药文化与多种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聂曲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11期1897-1900,共4页
傣药是我国四大民族药之一,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阐述了傣医药的起源与发展。论述了傣医药文化与汉医文化、佛教文化、贝叶文化等社会文化方面的关系以及与农耕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关系。笔者在... 傣药是我国四大民族药之一,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阐述了傣医药的起源与发展。论述了傣医药文化与汉医文化、佛教文化、贝叶文化等社会文化方面的关系以及与农耕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关系。笔者在文中还提出了发展傣医药的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医药 文化 保护 传承
下载PDF
论傣医四塔与中医五行之异同
15
作者 杨珏 郭春艳 +1 位作者 玉腊波 陈清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10期63-67,共5页
傣医药与中医药都是中华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在四塔学说和五行学说理论上构建自身的医学体系。通过对比“四塔”和“五行”的形成以及各自核心理论,发现两种医学体系在形体之属性与功能方面有相似之处,二者在文化背景、理论模... 傣医药与中医药都是中华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在四塔学说和五行学说理论上构建自身的医学体系。通过对比“四塔”和“五行”的形成以及各自核心理论,发现两种医学体系在形体之属性与功能方面有相似之处,二者在文化背景、理论模式、解释范围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并对其异同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医 中医 四塔 五行
下载PDF
傣医“神药两解”浅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婷 叶建州 +2 位作者 周红黎 郑进 张超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20-21,52,共3页
傣族医药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民族文化遗产,"神药两解"指傣族民间医生治疗疾病时心中默念口诀并且用口吹、手摸患处辅以傣药内服外敷(适用于骨伤及皮肤烧烫伤治疗的一种方法)。其产生与原始宗教、文化因素、经... 傣族医药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民族文化遗产,"神药两解"指傣族民间医生治疗疾病时心中默念口诀并且用口吹、手摸患处辅以傣药内服外敷(适用于骨伤及皮肤烧烫伤治疗的一种方法)。其产生与原始宗教、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密切联系;通过梳理"神药两解"的起源,探讨"神药两解"的合理性及其对现代医学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医 神药两解 民族医药
下载PDF
中、傣医学对脏腑认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红黎 陈清华 陈普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40-1441,1445,共3页
中医学、傣医学同为传统医学,对脏腑的认识多从整体、功能态的角度。然而由于植根于不同的传统文化,存在着不同之处。中医学运用"司外揣内、以表知里、以象测脏"的方法,从整体观的角度来诠释脏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五脏为... 中医学、傣医学同为传统医学,对脏腑的认识多从整体、功能态的角度。然而由于植根于不同的传统文化,存在着不同之处。中医学运用"司外揣内、以表知里、以象测脏"的方法,从整体观的角度来诠释脏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学说;而傣医学对脏腑的认识建立在动物的实体解剖基础上,因而在以四塔五蕴理论为核心内容,以整体观、系统论为主导思想的傣医学理论中,脏腑只是四塔的派生物及四塔互相作用的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傣医学 脏腑
全文增补中
傣医《嘎牙山哈雅》中生命起源及生长发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普 张超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5-7,共3页
通过《组织学与胚胎学》对人体生命起源、生长发育的认识与傣医文献《嘎牙山哈雅》中记载的进行比较分析,两者都认为生命是来源于父母所授。但傣医对生命的孕育生长、人体结构与功能的认识是通过肉眼感官观察和感悟到的,没有组织胚胎学... 通过《组织学与胚胎学》对人体生命起源、生长发育的认识与傣医文献《嘎牙山哈雅》中记载的进行比较分析,两者都认为生命是来源于父母所授。但傣医对生命的孕育生长、人体结构与功能的认识是通过肉眼感官观察和感悟到的,没有组织胚胎学通过显微镜等仪器设备观察到的精确及全面。通过比较以探讨傣医生命观的合理内涵,为今后解决傣医临床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医 嘎牙山哈雅 生命起源 生长发育 研究
下载PDF
傣药“摆埋丁别”生药学鉴别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妮娜 徐安顺 +1 位作者 赵应红 王元忠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8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对傣药"摆埋丁别"(灯台叶、糖胶树叶)进行生药学鉴别。方法:从原植物形态、药材形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特征、紫外及红外光谱特征、HPLC含量测定等方面对傣药灯台叶进行定性和定量鉴别。结果:灯台叶原植物形态、药材... 目的:对傣药"摆埋丁别"(灯台叶、糖胶树叶)进行生药学鉴别。方法:从原植物形态、药材形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特征、紫外及红外光谱特征、HPLC含量测定等方面对傣药灯台叶进行定性和定量鉴别。结果:灯台叶原植物形态、药材形状、不同器官显微组织结构特征明显;薄层色谱分离度较好且斑点清晰;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吸收峰和光谱特征明显;鸭脚树叶碱、熊果酸、齐墩果酸HPLC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完善了灯台叶药材的生药学鉴别方法,所建立的鉴别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资源评价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药 灯台叶 生药学 显微鉴别 薄层鉴别 光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傣医《嘎牙山哈雅》中“路”(骨)的初步研究
20
作者 陈普 张超 +1 位作者 张闯 周红黎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5-27,30,共4页
通过傣医文献《嘎牙山哈雅》"人体解说"中关于"路"(骨)与《人体解剖学》相关内容的异同探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傣医生命观的合理内涵,解决傣医临床中的诸多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傣医 嘎牙山哈雅 骨学 认识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