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联合中药泥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晓寒 张丽华 +3 位作者 毕春露 段红梅 侯若楠 王文娟 《河北中医》 2021年第6期996-999,1037,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泥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寒湿痹阻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针刺组40例予针刺治疗,中药组40例予中药泥灸治疗,联合组40例予针刺联合中药泥灸治疗。3组均治疗3周后统计疗...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泥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寒湿痹阻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针刺组40例予针刺治疗,中药组40例予中药泥灸治疗,联合组40例予针刺联合中药泥灸治疗。3组均治疗3周后统计疗效,比较3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包括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及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5.0%(38/40),针刺组82.5%(33/40),中药组77.5%(31/40),联合组疗效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P<0.05)。3组治疗后疼痛VAS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疼痛VAS低于针刺组和中药组。3组治疗后WOMAC骨关节炎指数关节疼痛、关节僵硬、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及总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WOMAC骨关节炎指数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针刺组和中药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泥灸治疗寒湿痹阻型KOA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较单纯应用针刺或中药泥灸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中药疗法 骨关节炎
下载PDF
通圣方联合中药泥灸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肌痉挛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岳爱霞 周斌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81-185,共5页
目的:探讨通圣方内服联合中药泥灸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肌痉挛的疗效以及对血清甘氨酸(Gly)和γ-胺基丁酸(GAB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89例,参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依据... 目的:探讨通圣方内服联合中药泥灸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肌痉挛的疗效以及对血清甘氨酸(Gly)和γ-胺基丁酸(GAB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89例,参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依据《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两组患者行常规对症干预。对照组44例给予综合性康复治疗;观察组45例内服通圣方,1剂/d,2次/d;中药药蜡膏饼外敷于相应穴位,用红外线理疗机加热模拟灸法,l h/次,1次/d。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6周。比较两组临床痉挛指数(CSI),改良Ashworth评分,巴塞尔(Barthel,BI)指数分,步行能力及中医(TCM)症状评分;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反应情况;检测两组血清Gly和GABA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SI,Ashworth,步行能力及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5%(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Gly和GAB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圣方内服联合中药泥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肌痉挛疗效确切,上调血清Gly和GABA水平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圣方 中药泥灸 缺血性脑卒中 气虚血瘀证 肌痉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