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与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岩松 《中外医疗》 2019年第22期166-168,共3页
目的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接受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该次实验方便选择2012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该院门诊处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7例,参照计算机随机抽选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接受针灸治... 目的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接受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该次实验方便选择2012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该院门诊处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7例,参照计算机随机抽选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接受针灸治疗,观察组接受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对比治疗总效果,统计并分析各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CASC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χ^2=8.3967,P<0.05)。经一段时间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3.24±0.48)分低于对照组,CASCS评分(82.59±1.66)分、生活质量评分(87.19±1.16)分均高于对照组(t=25.9340、45.6932、83.3732,P<0.05)。结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施行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效果更佳,有助于患者恢复颈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中医定向透药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比较
下载PDF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黄锦锋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30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闽侯县医院接受治疗的105例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53)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塞来...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闽侯县医院接受治疗的105例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53)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治疗,试验组给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骨代谢指标[血清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ⅠNP)、骨碱性磷酸酶(BAL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中医症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JOA评分、PⅠNP、BAL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VAS评分、β-CTX水平、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痛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骨代谢指标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定向透药 椎体成形术 术后残留腰痛
下载PDF
中频脉冲电刺激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发军 柯明池 +4 位作者 胡东 陈辉 吴新淼 臧红春 王维兴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11期1371-1375,共5页
目的评价中频脉冲电刺激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择2018年7月-2021年12月本院9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目的评价中频脉冲电刺激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择2018年7月-2021年12月本院9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常规间歇牵引+中频脉冲电刺激,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VAS量表评估疼痛程度,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功能障碍程度及生活质量,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56%(43/45)、对照组为82.22%(37/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44)。联合组治疗后腰背疼痛、骨节酸楚、膝部酸软、活动不利积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8.40、15.81、15.40、26.50、59.58,P<0.01),JOA评分高于对照组(t=5.62,P<0.01),ODI低于对照组(t=9.43,P<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联合组VA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表现出时间效应、组间效应(F值分别为240.00、17.19,P<0.01),且下降幅度与治疗方式间有交互作用(F=6.66,P<0.01)。结论中频脉冲电刺激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有助于减轻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腰椎功能障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椎管狭窄 腰椎 中频脉冲电刺激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原文传递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预防腹胀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郝莉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2年第33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预防腹胀中使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50例接受子宫下段剖宫产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预防腹胀中使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50例接受子宫下段剖宫产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进行干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治疗后疗效,治疗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与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SRS)。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各项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ESCA、SSRS评分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能够有效提高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缩短其术后恢复时间,减轻腹胀,且可改善其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睡眠状况,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下段剖宫产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 腹胀
下载PDF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勇强 尹红波 肖义陂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7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于本院骨伤科行手术治疗的9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物理干预组及中医干预组,每...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于本院骨伤科行手术治疗的9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物理干预组及中医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防治,物理干预组采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低分子肝素钠防治,中医干预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定向透药治疗+间歇性充气压力泵+低分子肝素钠防治。比较3组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及血小板计数(PLT)]、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组APTT、PT及D-D水平组间、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FIB水平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PLT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APTT、PT、FIB水平、D-D水平交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FIB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0)时,3组APTT、PT、D-D水平、FIB水平、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1)时,物理干预组、中医干预组APTT、PT均长于对照组,中医干预组PLT低于对照组(P<0.05);T_(2)时,物理干预组、中医干预组APTT、PT均长于对照组,PLT低于对照组(P<0.05);T_(3)时,中医干预组APTT长于对照组,物理干预组、中医干预组PT均长于对照组,D-D水平、PLT均低于对照组,中医干预组PLT低于物理干预组(P<0.05);各指标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组深静脉血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医干预组深静脉血栓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干预组与物理干预组、物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医干预组、物理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干预组与物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下肢骨折 凝血状态 深静脉血栓 并发症
下载PDF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胡亦伟 孙兴兰 +1 位作者 朱梦春 陈茜 《光明中医》 2022年第18期3413-3415,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5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中医定向透药... 目的 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5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疼痛、心理状态及疼痛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轻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有利于改善其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疼痛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心理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 疼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