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6例婴幼儿气管狭窄伴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恒一 徐志伟 +3 位作者 王顺民 陆兆辉 杜欣为 陈浩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6年第9期526-529,共4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气管狭窄伴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2001年8月至2015年4月,86例经手术治疗的气管狭窄伴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男48例,女38例;手术年龄2~102个月,平均(20.49±18.06)个月。体质量3... 目的探讨婴幼儿气管狭窄伴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2001年8月至2015年4月,86例经手术治疗的气管狭窄伴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男48例,女38例;手术年龄2~102个月,平均(20.49±18.06)个月。体质量3.5~36.5kg,平均(10.22±4.51)b。气管狭窄类型:短段狭窄35例,长段狭窄51例。术前气管直径为1~3mm,平均(2.31±0.55)mm。均在手术纠治气管狭窄同时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先心病纠治术。其中自体气管补片修复术11例,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17例,Slide气管成形术58例。术后定期随访,复查cT并测量气管直径。结果手术死亡7例,占8.14%,死因为心脏衰竭2例,术后肉芽组织形成致气管梗阻呼吸衰竭5例。术后58例随访6~167个月,随访率67.44%;失访21例,失访率24.42%。术后患儿恢复良好,气管狭窄症状消失,CT复查效果满意,气管直径3~7mm,平均(4.80±0.95)mm。结论手术治疗是纠治气管狭窄伴先心病的主要方法,端端吻合术主要适用于短段狭窄;对于长段狭窄、气管桥和一侧支气管开口狭窄,Slide气管成形术是主要手术方式,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狭窄 心脏病 先天性 手术 婴幼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