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S rRNA/ITS基因序列分析与微生物分类鉴定及其在药品微生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国林 苏远科 +2 位作者 沈海英 顾珉 邢以文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1489-1495,共7页
经典的微生物鉴定有赖于微生物的纯培养,其在一些难培养、生长缓慢或需要特殊营养的微生物鉴定方面有明显的局限性。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和基质辅助激光解离飞行时间质谱对微生物鉴定属表型鉴定,严重依赖仪器生产厂商提供的数... 经典的微生物鉴定有赖于微生物的纯培养,其在一些难培养、生长缓慢或需要特殊营养的微生物鉴定方面有明显的局限性。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和基质辅助激光解离飞行时间质谱对微生物鉴定属表型鉴定,严重依赖仪器生产厂商提供的数据库,对类型多样的环境微生物的鉴定分型有明显缺陷。基于遗传物质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为微生物的准确鉴定及分型提供了新的思路。16S rRNA/ITS遗传信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易变异的双重特点,不依赖于微生物的营养及生长状态,在微生物的鉴定、分型中得到广泛应用。微生物是影响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而药品微生物控制是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方面。本文对16S rRNA/ITS序列与微生物鉴定、分型及其在药品微生物质量控制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鉴定 溯源分析 形态学鉴定 16S RRNA 16S-23S rRNA基因间隔区 分子生物学技术
原文传递
湖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及布鲁氏菌溯源调查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志国 王妙 +2 位作者 湛志飞 崔步云 李振军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50-1154,共5页
目的分析2010-2018年湖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并追溯该地区布病的感染来源,为该地区人间布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xcel 2016和ArcGIS 10.5等软件对湖南省2010-2018年人间布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例数、构成... 目的分析2010-2018年湖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并追溯该地区布病的感染来源,为该地区人间布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xcel 2016和ArcGIS 10.5等软件对湖南省2010-2018年人间布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例数、构成比和率描述疫情特征。采用常规分型方法对临床分离的2株布鲁氏菌的种型进行鉴定,采用UTS-PCR复核种型鉴定结果,并对菌株的6个毒力基因进行检测。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方法对临床分离布鲁氏菌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010-2018年湖南省共报告人间布病728例,年均发病率为0.12/10万,郴州市和永州市发病率居前,发病率分别为2.50/10万和1.90/10万。发病县(市、区)从2010年的5个增加到2018年的69个。45~54岁年龄组病例最多(279例),占38.32%(279/728),农民占59.07%(430/728),男女性别比为2.75∶1。5-7月报告病例最多,占45.33%(330/728),发病呈明显的夏秋季高发特征,发病高峰在5月。常规鉴定表明临床分离的2株布鲁氏菌是羊种1型布鲁氏菌,UTS-PCR鉴定显示菌株为羊种布鲁氏菌。6个毒力基因均被检出,菌株为强毒株。MLVA分析表明2株菌与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从绵羊和骆驼分离的菌株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型。结论湖南省人间布病趋于严峻,疫情向非疫区和普通人群蔓延。湖南省分离的2株羊种布鲁氏菌起源于内蒙古地区。应加强动物转运的检疫检测,防止布病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病 流行病学 溯源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