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河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与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少华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3-539,共7页
旅游业从其产生到发展,在区域生态维度上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借助于生态学中对生态位内涵的描述,提出了旅游生态位,构建了影响旅游地生态位的核心生态因子体系.运用区域城市生态位的测量方法,选用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环境维4... 旅游业从其产生到发展,在区域生态维度上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借助于生态学中对生态位内涵的描述,提出了旅游生态位,构建了影响旅游地生态位的核心生态因子体系.运用区域城市生态位的测量方法,选用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环境维4个维度,共17个指标,分析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市旅游综合生态位.依据综合生态位的宽度把河南省旅游综合生态位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更为直观地理解河南省的旅游发展、竞争、合作规律和一般的特征,发现各个地市旅游业的优势与发展潜力,以优化河南省旅游发展系统,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旅游生态位 旅游竞争力 河南省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的区域旅游业稳定度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改芳 董观志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23,共5页
区域旅游业从产生到发展,在区域经济生态维的梯度上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本文从阐明生态位及旅游业的含义出发,提出了旅游业区域经济生态位的概念,构建了影响旅游业区域经济生态位的核心生态因子体系。通过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 区域旅游业从产生到发展,在区域经济生态维的梯度上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本文从阐明生态位及旅游业的含义出发,提出了旅游业区域经济生态位的概念,构建了影响旅游业区域经济生态位的核心生态因子体系。通过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2004年的旅游业相关指标与所在区域的相同指标总值的数据收集,运用比例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获得了我国不同区域的旅游业在本地经济发展中的经济生态位评价综合值,进而对各省份进行了横向比较、聚类及稳定度分析,旨在探索区域旅游业发展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业 生态位评价 聚类分析 稳定度
下载PDF
基于旅游生态位测评的关中地区旅游城市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暴向平 薛东前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9-194,共6页
基于旅游生态位理论,以关中地区为研究尺度,选取2007-2011年数据构建关中地区旅游城市旅游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运用SPSS19.0软件和ArcGIS9.3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研究表明:关中地区旅游城市旅游生态位总体表现为地域空间差异较大;综合生... 基于旅游生态位理论,以关中地区为研究尺度,选取2007-2011年数据构建关中地区旅游城市旅游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运用SPSS19.0软件和ArcGIS9.3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研究表明:关中地区旅游城市旅游生态位总体表现为地域空间差异较大;综合生态位从东到西呈现倒"U"字型分布,南北向为南高北低的趋势;有明显的极化现象,呈现层次分明的3层等级结构;通过分析构建了以省会城市为核心城市,次级旅游集散地和服务中心为节点城市,旅游中转中心为网络城市而构成分工不同的单核地旅游网络空间协作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位 空间格局 空间分析 聚类分析 等级结构 关中地区
原文传递
基于旅游生态位视角的漳州地区旅游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明峰 郭青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7-181,共5页
基于旅游生态位理论,建立包括旅游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及环境维的漳州区域旅游生态位指标体系。选取2011-2015年漳州统计年鉴及相关部门数据,测评漳州区域旅游生态位,结合聚类分析,构建漳州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漳州区域... 基于旅游生态位理论,建立包括旅游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及环境维的漳州区域旅游生态位指标体系。选取2011-2015年漳州统计年鉴及相关部门数据,测评漳州区域旅游生态位,结合聚类分析,构建漳州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漳州区域分为3层等级的旅游空间结构;市区旅游生态位居首位0.198 92,为第Ⅰ类核心区域;东山县、龙海市、南靖县和漳浦县为第Ⅱ类节点区域;平和县、长泰县、诏安县、云霄县、华安县为第Ⅲ类网络区域,本研究结果可为漳州各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与协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位 聚类分析 空间格局 漳州地区
下载PDF
三类旅游容量研究方法比较 被引量:12
5
作者 安娜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90,共8页
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热潮中,旅游容量是旅游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将现有旅游容量理论分为三类,通过这三类理论的研究分析对当前旅游容量理论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在此基础上对现有旅游容量理论遇到的发展瓶颈进行了反思,认为对游客行... 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热潮中,旅游容量是旅游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将现有旅游容量理论分为三类,通过这三类理论的研究分析对当前旅游容量理论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在此基础上对现有旅游容量理论遇到的发展瓶颈进行了反思,认为对游客行为细分研究和累积效应是其关键所在,同时对旅游容量理论的研究提出一种新思路并进行了初步尝试。最后,对旅游容量研究的发展脉络进行总结,提出了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容量 生态足迹 可接受改变的极限 累积效应 生态位 逻辑斯缔方程
下载PDF
区域城市旅游生态位测评及发展策略研究——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文捷 闫孝茹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5-150,163,共7页
论文基于旅游生态位理论对珠江—西江经济带跨区域城市旅游系统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其旅游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进而计算得出区域内各市的旅游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并根据测评结果将区域内各城市旅游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分别与区域内的平均... 论文基于旅游生态位理论对珠江—西江经济带跨区域城市旅游系统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其旅游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进而计算得出区域内各市的旅游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并根据测评结果将区域内各城市旅游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分别与区域内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通过宽度和重叠度数值的高低分布把区域内的城市划分为4类,第一类为重叠度及宽度都较高的南宁和柳州,第二类为重叠度高且宽度较低的梧州、肇庆和来宾,第三类为重叠度较低且宽度也较低的百色、崇左、云浮和贵港,第四类为重叠度低且宽度高的广州和佛山,并根据旅游生态位扩充、分离等理论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类型城市的旅游发展策略,旨在推动整个区域旅游系统向更高级不断进化,为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的旅游业提供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策略,进而更好地促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位 旅游生态位宽度 旅游生态位重叠度 旅游生态位扩充和分离 珠江-西江经济带
下载PDF
山地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测体系构建与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宏妍 晏富恒 《税务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9-97,共9页
山地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是保障山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各项旅游资源及其他要素的总和,是衡量山地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和后续能力的一种综合测度,关系到山地旅游产业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对其进行科学测评,并根据潜力等级、生态位重叠... 山地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是保障山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各项旅游资源及其他要素的总和,是衡量山地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和后续能力的一种综合测度,关系到山地旅游产业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对其进行科学测评,并根据潜力等级、生态位重叠度和资源特色等指标,采用生态位协调、生态位扩充、生态位错位、生态位特化等不同的发展路径,可以帮助各旅游地发掘自身资源特色,避免旅游地之间的同质化等低端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旅游产业 山区经济 旅游品牌 生态位
原文传递
生态位视角下的唐山县域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被引量:7
8
作者 袁立梅 郑志高 +3 位作者 丁雪 石馨成 鲁丽梅 沈和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0-204,共5页
唐山所辖8县(市)旅游资源类型丰富,但旅游发展良莠不齐,旅游资源开发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并表现出明显差异.从生态位视角建立测评模型,对8县(市)旅游资源禀赋、开发环境、客源吸引能力进行生态位分析,并根据测评结果将8县(市)旅游资源相对... 唐山所辖8县(市)旅游资源类型丰富,但旅游发展良莠不齐,旅游资源开发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并表现出明显差异.从生态位视角建立测评模型,对8县(市)旅游资源禀赋、开发环境、客源吸引能力进行生态位分析,并根据测评结果将8县(市)旅游资源相对生态位划分成最优、优势、次优、劣势生态位4个层次,最后提出了旅游资源生态位开发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生态位 开发策略 唐山县域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评价模型的旅游空间结构分析——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冯辰浩 周世健 《江西科学》 2016年第3期323-327,共5页
基于生态学中的生态位评价模型,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区域所属38个县市区分为8个研究区域,并从江西省统计年鉴及相关部门提取2011-2015年8个区域数据,计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4个基础维度生态位评价及其旅游综合生态... 基于生态学中的生态位评价模型,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区域所属38个县市区分为8个研究区域,并从江西省统计年鉴及相关部门提取2011-2015年8个区域数据,计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4个基础维度生态位评价及其旅游综合生态位评价,并利用Arcgis生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位空间评价图,并就所得各区域生态位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域分成3个等级结构,最终确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空间结构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位 空间分析 空间结构
下载PDF
CBE教学模式在贵州省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萍 禄佳妮 《铜仁学院学报》 2018年第11期58-67,共10页
贵州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旅游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实用型、创新型旅游人才,培养高质量的旅游人才是增强贵州省旅游中职院校"教育生态位"的内在价值取向。当前贵州省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结构不良问... 贵州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旅游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实用型、创新型旅游人才,培养高质量的旅游人才是增强贵州省旅游中职院校"教育生态位"的内在价值取向。当前贵州省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结构不良问题,为革新当前贵州省旅游中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不足,优化旅游中职教育教学生态环境,借鉴西方的CBE教学模式,从准确定位旅游人才培养目标、以核心素养为本位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多元创新、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等六个方面来把CBE教学模式系统化的应用于贵州省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并创造性地提出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需具备的核心素养,丰富CBE教学模式所强调的职业能力内涵,缩小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二元对立的"壁垒",自觉地关照对学生整全人格、批判质疑精神、创新意识与能力等的建构与培育,增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生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旅游中职教育 旅游管理人才 CBE教学模式 生态位
下载PDF
集群视角下旅游景区生态位竞合演化博弈分析
11
作者 刘家昇 方亮 《安顺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2-31,共10页
旅游产业中,景区的策略选择和政府政策对景区决策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景区的决策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收益、成本、搭便车收益、协同分配收益以及政府奖惩机制等;二是政府政策在旅游产业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政府可以通过奖惩机... 旅游产业中,景区的策略选择和政府政策对景区决策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景区的决策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收益、成本、搭便车收益、协同分配收益以及政府奖惩机制等;二是政府政策在旅游产业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政府可以通过奖惩机制来引导景区的决策;三是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对景区协同创新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促使景区之间更好地合作,实现共赢。建议景区应优化其收益和成本结构,政府应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并推动适宜的收益分配机制,推动生态位错位开发,推动旅游产业集群生态位整体优化,持续监测研究旅游产业集群,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集群 演化博弈 生态位 竞合理论
下载PDF
四省藏区旅游业竞争力及空间格局实证研究——基于生态位理论 被引量:4
12
作者 曹兴华 完得冷智 覃建雄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3-157,共5页
旅游业是四省藏区的支柱产业,旅游业竞争力研究是客观要求。借鉴生态位理论构建包括旅游资源维、旅游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生态环境维的旅游业竞争力评价体系,选取2006-2011年、2011-2016年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建立四省藏区旅游业竞争力... 旅游业是四省藏区的支柱产业,旅游业竞争力研究是客观要求。借鉴生态位理论构建包括旅游资源维、旅游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生态环境维的旅游业竞争力评价体系,选取2006-2011年、2011-2016年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建立四省藏区旅游业竞争力空间格局。研究表明,非均衡是四省藏区旅游业竞争力空间格局的总体特征,内部差异较大,存在极化现象,呈领先、优势、潜力和滞后四级结构分布,由此提出采取生态位扩充、分离和优化策略提升四省藏区旅游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省藏区 旅游业竞争力 生态位理论 空间格局
原文传递
长吉图旅游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玉鸿 晏富恒 +1 位作者 李蕾 刘宏妍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19年第3期439-444,共6页
区域旅游协同共生是实现全域旅游的必经之路,将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产品和市场进行重新配置,有助于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运用生态位理论构建旅游生态位评价体系,对长吉图区域内9个城市的旅游生态位宽度和旅游生态位重叠度进行测算,并使... 区域旅游协同共生是实现全域旅游的必经之路,将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产品和市场进行重新配置,有助于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运用生态位理论构建旅游生态位评价体系,对长吉图区域内9个城市的旅游生态位宽度和旅游生态位重叠度进行测算,并使用SPSS22.0软件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内城市的旅游生态位差异较大,长春、吉林、延吉综合旅游生态位居前三位,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2)根据系统聚类谱系图,将区域内城市分为核心城市、次核心城市、增长极城市、边缘城市四个等级,针对不同等级的城市提出对应的旅游发展策略;(3)区域内城市的竞争压力较大,各维度旅游生态位重叠度均超过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位 长吉图 生态位态势 生态位重叠 区域旅游
下载PDF
中国西部省区旅游生态位测评及旅游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竹芳 徐宁 曹妍雪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56,共9页
旅游生态位评价能够有效评估目的地在区域旅游生产与发展中的作用,为区域旅游竞合结构优化提供参考。文章选择中国西部12省区作为研究对象,旅游生态位的计算表明,以云南省和陕西省为核心的“双核驱动”是西部地区旅游生态位空间结构的表... 旅游生态位评价能够有效评估目的地在区域旅游生产与发展中的作用,为区域旅游竞合结构优化提供参考。文章选择中国西部12省区作为研究对象,旅游生态位的计算表明,以云南省和陕西省为核心的“双核驱动”是西部地区旅游生态位空间结构的表现,旅游生产力南强北弱现象明显,综合考虑西部地区各省区实际情况并结合增长极理论,构建中国西部旅游空间整合模式——“双核联动的旅游系统空间等级圈层结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位 西部省区 空间格局
下载PDF
鸭绿江流域生态位测评及旅游开发竞合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钱慧静 王荣成 王昱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3期263-268,共6页
根据旅游生态位理论,建立了包括旅游资源、社会经济、旅游市场、旅游环境和网络关注度5个维度的鸭绿江流域旅游生态位测评体系,运用Excel和ArcGis10.2软件评价了2011~2016年间鸭绿江流经四县市的生态位态势情况,并分析了2011~2016年间... 根据旅游生态位理论,建立了包括旅游资源、社会经济、旅游市场、旅游环境和网络关注度5个维度的鸭绿江流域旅游生态位测评体系,运用Excel和ArcGis10.2软件评价了2011~2016年间鸭绿江流经四县市的生态位态势情况,并分析了2011~2016年间各维度生态位的演变情况。研究发现:(1)四县市旅游综合生态位具有一定空间差异但差距在逐渐缩小。(2)集安市和宽甸满族自治县旅游综合生态位始终位居前两位,在鸭绿江旅游市场竞争中竞争力较强,临江市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生态位得分不高,旅游发展潜力较大。据此对四县市进行了重新定位,并提出了四县市旅游开发的竞合策略,以促进鸭绿江旅游整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位 生态位态势模型 鸭绿江流域 竞合策略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上海郊区(县)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立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7期11084-11086,共3页
突破传统的研究视角,以上海6个郊区(县)乡村旅游地为例,基于生态位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构建衡量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位评价体系,运用评价模型对乡村旅游生态位的指标进行评价,最后以测评结果为基础,对上海郊区(县)乡村旅游发... 突破传统的研究视角,以上海6个郊区(县)乡村旅游地为例,基于生态位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构建衡量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位评价体系,运用评价模型对乡村旅游生态位的指标进行评价,最后以测评结果为基础,对上海郊区(县)乡村旅游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郊区(县) 旅游 生态位 评价体系 发展策略
下载PDF
长城沿线(河北段)旅游生态位测评及空间分异研究
17
作者 郭伟 张鹏飞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81-89,96,共10页
为识别现阶段长城沿线旅游发展地位、态势,运用生态位模型测评2008—2018年长城沿线(河北段)城市旅游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和生态位适宜度。研究发现:2008—2013年,长城沿线(河北段)城市旅游生态位宽度水平差异较大,旅游产业生态位... 为识别现阶段长城沿线旅游发展地位、态势,运用生态位模型测评2008—2018年长城沿线(河北段)城市旅游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和生态位适宜度。研究发现:2008—2013年,长城沿线(河北段)城市旅游生态位宽度水平差异较大,旅游产业生态位数值较高区域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旅游生态位重叠度空间差异较为明显,南北两侧生态位适宜度较高;2013—2018年,区域旅游竞争局势有所缓和,中西部区域保持旅游竞争优势地位,旅游生态位重叠度空间差异缩小,生态位适宜度均值有所下降,中部和北部区域优势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位 空间分异 生态位模型 长城(河北段)
下载PDF
安徽省发展旅游演艺的竞争力指标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史杜芳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10-115,共6页
传统评价方法以统一的标准对评价指标赋权,导致评价结果间的关联性较弱.为此,提出安徽省发展旅游演艺的竞争力指标评价方法.从旅游演艺自身和外部环境条件两方面构建了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评价体系因子层中不同因子在发展旅游... 传统评价方法以统一的标准对评价指标赋权,导致评价结果间的关联性较弱.为此,提出安徽省发展旅游演艺的竞争力指标评价方法.从旅游演艺自身和外部环境条件两方面构建了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评价体系因子层中不同因子在发展旅游演艺阶段的方差贡献率以及累计方差贡献率,根据计算结果对因子进行赋权,最后通过分析生态位,结合重叠部分的指标权重,最终计算出发展旅游演艺的竞争力指标评价结果.对安徽省发展旅游演艺的竞争力指标评价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评价结果间的偏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具有明显的关联性,能够反映出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演艺 关联性 竞争力指标 评价体系 因子分析法 生态位
下载PDF
基于可视化知识图谱的国内旅游生态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芸 《泰山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11-117,共7页
本研究基于大数据挖掘及内容分析理念,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的旅游生态位研究主题文献实现定量化和可视化分析。针对国内旅游生态位研究进行历时图谱绘制,基于关键词频次统计绘制聚类图谱及共现词频图谱,并进行文献梳理和综述,以便... 本研究基于大数据挖掘及内容分析理念,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的旅游生态位研究主题文献实现定量化和可视化分析。针对国内旅游生态位研究进行历时图谱绘制,基于关键词频次统计绘制聚类图谱及共现词频图谱,并进行文献梳理和综述,以便厘清国内旅游生态位研究的脉络和特征,提出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知识图谱 旅游 生态位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下梅古村落旅游利益相关者生态位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纪金雄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8-61,共4页
以武夷山下梅古村落旅游利益相关者为研究对象,引入生态位理论,提出旅游利益相关者生态位的概念,并在对下梅村各利益相关者生态位现状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其生态位进行分离优化,营造出一种"生态位差异化"的优势,以此缓解下梅... 以武夷山下梅古村落旅游利益相关者为研究对象,引入生态位理论,提出旅游利益相关者生态位的概念,并在对下梅村各利益相关者生态位现状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其生态位进行分离优化,营造出一种"生态位差异化"的优势,以此缓解下梅古村落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梅古村落 旅游利益相关者 生态位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