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眼动的景观视觉质量评价——以大学生对宏村旅游景观图片的眼动实验为例 |
郭素玲
赵宁曦
张建新
薛婷
刘培学
徐帅
许丹丹
|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60
|
|
2
|
美国大学中的旅游研究(二)——旅游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 |
吴必虎
唐子颖
蔡利平
|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43
|
|
3
|
大学生旅游行为分类及其特征研究——以南京大学为例 |
杨旸
刘泽华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5 |
18
|
|
4
|
对开发教育旅游的思考 |
万红莲
甘枝茂
周旗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4 |
15
|
|
5
|
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反思——以旅游本科院校为例 |
伍蕾
郑向敏
|
《旅游论坛》
CSSCI
|
2009 |
20
|
|
6
|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
曹炳政
|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
2019 |
16
|
|
7
|
论旅游管理大学生职业忠诚意识的培养 |
刘红梅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08 |
14
|
|
8
|
大学生红色旅游消费行为及其营销策略 |
朱东国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2
|
|
9
|
高职高专旅游院校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思考——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
谢雨萍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SSCI
|
2008 |
12
|
|
10
|
高职院校旅游英语课程教学刍议 |
刘宇
|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8 |
11
|
|
11
|
红色旅游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研究 |
朱东国
|
《旅游研究》
|
2011 |
11
|
|
12
|
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专业意识的调查与分析——以黄山学院旅游学院为例 |
方敦礼
胡善风
|
《黄山学院学报》
|
2007 |
9
|
|
13
|
山东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研究——以六所高校为例 |
黄异
吴军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
2017 |
8
|
|
14
|
旅游开发背景下民族地区生计方式的变迁——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郎德上寨为例 |
李辅敏
赵春波
|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15
|
体育旅游本科新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厘清内涵、交叉融合、应用实践 |
李海
石勇
吴殷
杨鹏
林章林
盘劲呈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
2022 |
7
|
|
16
|
旅游院校应建立具有旅游特色的英语教学体系 |
苏安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
6
|
|
17
|
顺应动态竞争:高校对复合型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战略 |
朱迅华
王平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18
|
浅议红色旅游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
王月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
5
|
|
19
|
浅析高职韩国语专业旅游韩语教学当中的几点误区 |
吴习文
|
《科教导刊》
|
2011 |
5
|
|
20
|
旅游院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为例 |
李淑芳
时少华
汪艳丽
|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