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域医共体建设典型地区乡镇卫生院效率变动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孟业清 李思思 +3 位作者 秦江梅 林春梅 张艳春 张丽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12-1217,共6页
背景县域医共体通过各种“强基层”措施助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提升,并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提升。目的分析国家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典型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效率和全要素生产效率变动情况。方法收集中西部地区4个省份(安徽... 背景县域医共体通过各种“强基层”措施助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提升,并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提升。目的分析国家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典型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效率和全要素生产效率变动情况。方法收集中西部地区4个省份(安徽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个县(市)143个乡镇卫生院2018—2019年县域医共体监测数据和卫生健康统计年报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试点前后乡镇卫生院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结果以县(市)为决策单元,与2018年相比,2019年典型地区乡镇卫生院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别为0.977、1.037、0.995、0.982和1.013,乡镇卫生院全要素生产效率平均提高了1.3%。以乡镇卫生院为决策单元,与2018年相比,2019年典型地区乡镇卫生院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4.5%,安徽省A1县、安徽省A2县、江西省B1市、江西省B2县、广西壮族自治区C1县、广西壮族自治区C2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1县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2县分别有47.83%、66.67%、54.84%、59.26%、70.00%、90.91%、78.57%和55.56%的乡镇卫生院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结论县域医共体改革“强基层”措施对乡镇卫生院效率提升有推动作用,持续提升乡镇卫生院效率不仅需要牵头医院提供有针对性的帮扶,更需要调动乡镇卫生院内部生动力和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医共体 乡镇卫生院 全要素生产效率 MALMQUIST指数法
下载PDF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陕西省物流产业效率综合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萌物 漆棪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9年第2期237-243,共7页
文献研究发现,对物流业效率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效率值的高低进行测度,对整体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的研究不足;此外,研究区域主要是中、东部、长江经济带等经济区,对陕西省物流产业效率的研究极少。基于此,研究以陕西省物... 文献研究发现,对物流业效率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效率值的高低进行测度,对整体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的研究不足;此外,研究区域主要是中、东部、长江经济带等经济区,对陕西省物流产业效率的研究极少。基于此,研究以陕西省物流业为研究对象,应用DEA方法和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对2007—2016年陕西省物流业的动态效率和静态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首先,对综合效率进行静态评价,并分析造成效率水平的原因;其次,运用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对陕西省物流产业效率进行动态分析,并分解出效率变动的原因。静态评价的结果显示,陕西省物流产业静态效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与其他省相比,也处于落后位置;动态分析及效率分解的结果说明,陕西省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对得到的结果做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纯技术效率的低下和技术运用水平的下降是造成陕西省物流产业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最后,结合静态评价和动态分析的结果,提出提高陕西省物流产业效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产业 静态效率 动态效率 全要素生产效率 效率分解
下载PDF
试析近年来中国茶产业生产效率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于转利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8-125,共8页
近年来中国茶产业发展效率研究受到学界重视,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全国性的综合性研究,二是地域性的研究,三是地区间的比较研究。这些研究整体上揭示了近年来中国茶产业发展的总体性规律和问题所在。根据这些研究的启示,本文认... 近年来中国茶产业发展效率研究受到学界重视,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全国性的综合性研究,二是地域性的研究,三是地区间的比较研究。这些研究整体上揭示了近年来中国茶产业发展的总体性规律和问题所在。根据这些研究的启示,本文认为今后应注重在五个方面加强中国茶产业效率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茶产业 生产效率
下载PDF
开发区设立能减少企业非效率投资吗?
4
作者 彭丹 高波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42,共13页
开发区设立对吸引企业投资有重要影响。从企业投资效率角度,基于2007—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开发区设立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开发区设立会减少企业非效率投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开发区... 开发区设立对吸引企业投资有重要影响。从企业投资效率角度,基于2007—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开发区设立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开发区设立会减少企业非效率投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开发区设立影响企业非效率投资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内陆地区、中西部地区和非国有企业、非能源企业以及长三角城市群中,开发区设立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因此,建议地方政府积极引导开发区内企业创新,规避盲目追求规模扩张的非效率投资,应结合企业类型和城市分类制定差异化和精准化的开发区政策,进一步完善开发区升级的相关制度,培育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设立 非效率投资 全要素生产率 企业生产效率 企业创新
下载PDF
我国中等专业人才投入与产出的效率研究--以中西部地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泽 郭永芳 《价值工程》 2020年第19期232-235,共4页
选取2016-2018年中西部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相关面板数据,运用DEA分析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中西部地区的中职院校在中等专业人才培养上的投入与产出效率进行动态测量。研究发现中西部地区中职院校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在三年里虽... 选取2016-2018年中西部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相关面板数据,运用DEA分析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中西部地区的中职院校在中等专业人才培养上的投入与产出效率进行动态测量。研究发现中西部地区中职院校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在三年里虽然有所波动,但是仍然有11个地区的综合技术效率有效,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另有7个地区由于技术退步和技术效率低效,制约了当地中职院校发展,说明这些地区还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专业人才培养 投入与产出 全要素生产效率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以长三角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陈芳 曹晓芸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34-44,共11页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加快,"未富先老"问题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之上,将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作为衡量绿色发展的核心指标,利用长三角2007—2018年41个城市市级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效应模...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加快,"未富先老"问题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之上,将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作为衡量绿色发展的核心指标,利用长三角2007—2018年41个城市市级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常住人口老龄化问题对于绿色发展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人口老龄化总体上制约了区域绿色发展;流出地区的人口老龄化阻碍了当地绿色发展,相反的,流入地区人口老龄化促进了当地的绿色发展;上海都市圈人口老龄化对绿色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的人口老龄化对绿色发展具有阻碍作用,并从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全面提高城市绿色发展两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绿色发展 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 双固定效应
下载PDF
广东省中医医院效率动态变化的Malmquist跨期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芳 蒋建华 张建华 《中国医院》 2018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广东省中医医院运行效率动态变化情况,为提高其效率提供参考。方法: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广东省21地市中医医院2007-2015年共9年面板数据。结果:2007-2015年,广东省中医医院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升,东翼最明显;技术... 目的:研究广东省中医医院运行效率动态变化情况,为提高其效率提供参考。方法: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广东省21地市中医医院2007-2015年共9年面板数据。结果:2007-2015年,广东省中医医院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升,东翼最明显;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力;规模效率制约了技术效率的改善,山区最明显。结论:建议加大对山区的政策倾斜力度,优化区域卫生规划,优化管理机制,合理调整医院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院 MALMQUIST 指数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广西生猪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超效率 DEA 模型和面板回归分析
8
作者 尹娟 谭宓 +3 位作者 李杨 庞洁 杨宇 黄中琪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18-126,共9页
基于2010—2021年广西及其5个分区生猪养殖投入—产出和污染物排放数据,运用SE-SBM模型、GML指数以及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广西生猪养殖GML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0—2021年广西生猪养殖GML呈现出波动变化状态,GML高... 基于2010—2021年广西及其5个分区生猪养殖投入—产出和污染物排放数据,运用SE-SBM模型、GML指数以及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广西生猪养殖GML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0—2021年广西生猪养殖GML呈现出波动变化状态,GML高值区为桂东地区,技术效率(EC)高值区为桂西地区,技术进步(TC)高值区为桂东地区,其中,贵港、玉林市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贵港市具有纯技术效率变化增长优势。面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GML主要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生猪主产品价格、医疗防疫费、污水处理率等变量的显著影响。综上,可将贵港、玉林市作为增长极推进规模化养殖,着重针对桂东、桂西、桂北三个地区提升技术进步水平,协同促进广西生猪养殖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 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 时空演变 因素
下载PDF
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变迁对农业生产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基于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
9
作者 钟成林 周峰 胡雪萍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6-144,共9页
为总结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的演变规律,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变迁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本文以发展经济学农业劳动力城乡迁移理论为指引,利用我国30个省份1991-2016年的相关数据,综合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和门限面板回归模... 为总结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的演变规律,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变迁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本文以发展经济学农业劳动力城乡迁移理论为指引,利用我国30个省份1991-2016年的相关数据,综合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和门限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整个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将依次经历“大规模化转变”(零星乡-城单向迁移向大规模乡-城单向迁移的转变)和“双向化转变”(大规模乡-城单向迁移向乡-城与城-乡流动模式并举的双向流动模式的转变)两次转变,其中第一次转变对应的城市化率临界区间为31%-40%,而第二次转变对应的城市化率临界区间为55.2%-63.2%。(2)总体而言,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变迁有效地促进了全要素农业生产效率的增长,但与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的第一次转变相比,第二次转变对全要素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边际促进作用相对更弱;进一步分析发现,对规模效率捕获能力的下滑是导致上述差异的结构性根源,而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不完善、土地产权交易市场体系不健全、农地的家庭之间流转以及家庭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集中过程受阻、生产经营规模无法实现同步扩张,农业生产系统对规模效率的捕获能力持续下滑等是导致上述差异的内在根源。根据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的阶段特征,应实行差异化的农业技术创新政策和农地流转干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变迁 大规模化转型 双向化转型 全要素农业生产效率 规模效率 面板门限回归模型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部门创新网络扩散的酵母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振兵 王乐琦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9-43,共15页
创新网络扩散有利于创新成果的传递,但是否会形成"酵母效应"从而利于制造业整体创新效率的提升,现有研究仍然关注较少。文章通过包含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创新网络扩散指数与创新活动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并考... 创新网络扩散有利于创新成果的传递,但是否会形成"酵母效应"从而利于制造业整体创新效率的提升,现有研究仍然关注较少。文章通过包含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创新网络扩散指数与创新活动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并考察了创新网络扩散效应对创新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创新网络扩散指数与创新全要素生产效率均在2005年经历短暂震荡调整后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控制了外资比重、创新要素投入结构等相关因素后,创新网络扩散效应对创新全要素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验证了中国制造业创新网络扩散"酵母效应"的存在,且相对轻工业而言,重工业行业的创新网络扩散效应更为明显。由于创新活动网络扩散效应是通过中间投入品的使用而实现的,因此凭借财税政策等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型中间投入品的使用,有利于中国制造业整体的创新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网络扩散 酵母效应 创新全要素生产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制造业
原文传递
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与日本经济长期萧条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军 赵青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11-21,共11页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日本经济陷入了萧条漩涡,剖析导致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深层次原因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实证分析表明,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以来日本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相对下降趋势。微观生产效率和要素配置效率的下降是...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日本经济陷入了萧条漩涡,剖析导致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深层次原因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实证分析表明,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以来日本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相对下降趋势。微观生产效率和要素配置效率的下降是导致日本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下降的重要原因。微观生产效率下降主要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与国际市场份额萎缩导致企业技术进步减缓所致,要素配置效率下降主要源于结构调整滞后造成要素难以从低效率产业和企业转移到高效率产业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下降抑制了潜在产出的增长,并与需求不足引发的产出缺口一道,导致了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在中国目前提出供给侧管理的背景下,研究日本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原因及其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对于步入新常态的中国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经济 全要素生产率 潜在产出 微观生产效率 要素配置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