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普惠金融、碳排放与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81
1
作者 贺茂斌 杨晓维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5,共8页
本文使用2011-2018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降低金融服务门槛,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进而提升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推动区... 本文使用2011-2018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降低金融服务门槛,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进而提升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推动区域技术进步;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特别是数字支付服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显著,且该效应在东部沿海地区更加显著。本文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可通过降低区域碳排放,特别是第三产业碳排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全要素生产率 碳排放 区域技术进步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IPAT方程的典型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被引量:56
2
作者 刘扬 陈劭锋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8-30,共3页
文章基于IPAT方程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间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碳排放随经济增长的变化,依次遵循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总量三个倒U型曲线高峰规律;采用典型发达国家碳排放历史数据进行了验证;对深化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研... 文章基于IPAT方程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间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碳排放随经济增长的变化,依次遵循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总量三个倒U型曲线高峰规律;采用典型发达国家碳排放历史数据进行了验证;对深化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研究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库兹尼茨曲线 碳排放强度 人均碳排放 碳排放总量
下载PDF
“十四五”期间我国碳排放总量及其结构预测——基于混频数据ADL-MIDAS模型 被引量:33
3
作者 赫永达 文红 孙传旺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40,共10页
针对我国"十四五"规划拟定"设立碳排放总量控制体系,逐步向碳排放的绝对量减排过渡"的目标,运用季度GDP、工业增加值等指标,构建基于宏观经济指标的混频数据模型ADL-MIDAS,对不确定性冲击下我国"十四五"... 针对我国"十四五"规划拟定"设立碳排放总量控制体系,逐步向碳排放的绝对量减排过渡"的目标,运用季度GDP、工业增加值等指标,构建基于宏观经济指标的混频数据模型ADL-MIDAS,对不确定性冲击下我国"十四五"期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及结构进行预测分析。结论表明,2021年全国碳排放量增速达到3.71%,较过去略有加快,而中期则呈现出低于2%的增长水平,并有负增长态势。预计到2025年,全国二氧化碳总排量接近115亿吨。较"十三五"时期相比,碳排放结构基本稳定,其中第二产业比重为82%~85%,较过去有1%的反弹,第三产业比重微幅降至14%以下,但交通物流产业碳排量增速显著。实证结果还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的相对提速反而有利于降低碳排放。总体而言,中国碳排放量未来短期内略有反弹,但中长期增速仍将持续放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量 碳排放结构 ADL-MIDAS模型 混频数据预测
下载PDF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CO_(2)排放敏感性与减碳潜力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彭卓 郭春梅 +1 位作者 汪磊磊 李胜英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436-441,共6页
基于LCA软件eFootprint和LCI数据库,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对某绿色运营三星级办公建筑全生命周期物化、使用和拆除三个阶段的碳排放量进行了核算.对该项目在物化阶段的建材类型、使用阶段的各个用能系统的碳排放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 基于LCA软件eFootprint和LCI数据库,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对某绿色运营三星级办公建筑全生命周期物化、使用和拆除三个阶段的碳排放量进行了核算.对该项目在物化阶段的建材类型、使用阶段的各个用能系统的碳排放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剖析了本地建材、节能照明、太阳能热水、地源热泵、绿化系统等一系列绿色建筑技术的减碳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技术 全生命周期 碳排放核算 敏感性分析 减碳潜力
下载PDF
工业智能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基于我国细分行业的实证 被引量:17
5
作者 黄海燕 刘叶 彭刚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80-84,共5页
探究工业智能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利用我国2006—2018年18个工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工业智能化对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影响,从碳排放和工业智能化两个角度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并对相应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检... 探究工业智能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利用我国2006—2018年18个工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工业智能化对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影响,从碳排放和工业智能化两个角度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并对相应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工业智能化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但对排放总量仍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业智能化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低碳排放行业和高工业智能化水平行业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但对碳排放总量影响的行业异质性并不明显;工业智能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驱动效应和制约效应的双向影响关系,当前我国工业行业是以驱动效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智能化 工业机器人 碳排放总量 碳排放强度
下载PDF
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理论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吴智泉 唐宏芬 冯强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8-155,共8页
本文对近零碳排放区的概念进行理论研究,从概念上对低碳、近零碳排放、零碳进行区别。对技术理论进行分析,提炼近零碳排放技术特征,对低碳和零碳技术与低碳经济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指出低碳与零碳技术推动三大变革。探讨了近零碳排放区... 本文对近零碳排放区的概念进行理论研究,从概念上对低碳、近零碳排放、零碳进行区别。对技术理论进行分析,提炼近零碳排放技术特征,对低碳和零碳技术与低碳经济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指出低碳与零碳技术推动三大变革。探讨了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总体规划,并指出可能存在的五种典型区域类型。指出构建评价体系应在科学性、全面性、方向性、可行性的基础上考虑六大原则。对碳循环机理进行分析,提出碳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 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 碳排放总量
下载PDF
中国碳排放总量与强度的省际差异与因素分解 被引量:7
7
作者 刘亦文 阳超 蔡宏宇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在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重约束与任务分摊下,对各省份的碳排放总量与强度进行有效测算和驱动因素分解有助于地区和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因此,基于2000—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采用表面能源消费量估算法对各省市(市... 在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重约束与任务分摊下,对各省份的碳排放总量与强度进行有效测算和驱动因素分解有助于地区和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因此,基于2000—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采用表面能源消费量估算法对各省市(市、区)的碳排放总量与碳排放强度进行了测算,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了碳排放总量与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动态演变趋势,并且基于LMDI模型对中国碳排放总量增长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解。研究结果显示:2018年,中国的碳排放总量为1257001.95万t,碳排放强度为1.05 t/千美元。2000—2018年,中国碳排放量均值排名前三位的是山东省、河北省和山西省,排名末三位的是北京市、海南省和青海省;碳排放强度均值排名前三位的是山西省、贵州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排名末三位的是广东省、海南省和福建省。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是中国实现碳减排的最主要因素,而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则会导致碳排放总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总量 碳排放强度 碳达峰 碳中和 时空动态演变 表面能源消费量估算法
下载PDF
碳排放约束下我国航空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黄赶祥 景崇毅 王红岩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24,31,共7页
为研究碳排放约束下的我国航空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以CO_2排放为非期望产出,运用Global 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分析了我国航空公司2009—2013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 为研究碳排放约束下的我国航空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以CO_2排放为非期望产出,运用Global 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分析了我国航空公司2009—2013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忽略CO_2的排放会明显高估我国航空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水平;我国航空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改善的驱动;碳排放约束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吨公里油耗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提高燃油效率是促进其增长最显著有效的手段;另外,飞机利用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积极影响,总飞行班次对其存在消极作用,而平均航段距离和公司民营属性对其增长并不存在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全要素生产率 GLOBAL 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 航空公司 碳排放
下载PDF
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碳绩效:内在机制与经验证据
9
作者 李治国 孔维嘉 李兆哲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11,共12页
在碳排放总量与强度双控视角下考察中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碳绩效,可以为依托数字经济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现实依据。借助数字经济与企业发展相关理论梳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碳绩效的内在机制,利用2011—2021年沪深A股... 在碳排放总量与强度双控视角下考察中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碳绩效,可以为依托数字经济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现实依据。借助数字经济与企业发展相关理论梳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碳绩效的内在机制,利用2011—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碳排放总量与强度的影响与路径。研究发现:第一,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具有对碳排放总量的提升效应与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效应;第二,路径检验表明,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生产扩张效应提升碳排放总量,通过技术进步效应降低碳排放强度;第三,异质性检验发现,国有、规模较大、高技术以及位于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更加积极的碳绩效。因此,应推进从能耗双控制度到碳排放双控制度转变,构建高效的数字化转型赋能体系以及更为绿色的制造业企业生产体系,广泛推行地区减排降碳产业政策试点工作,与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形成合力,协同促进制造业企业碳排放总量与碳排放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碳绩效 碳排放总量 碳排放强度 “双碳”目标 制造业企业
下载PDF
碳排“双控”政策趋势下炼化企业应对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明禹 高蕙雯 +2 位作者 廖健 刘剑平 姜庆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23年第2期10-14,27,共6页
碳排“双控”是我国未来最重要碳减排政策趋势之一,是省市、行业和企业落实“1+N”政策的核心约束指标。该文根据研判要点,定量测算各省市碳达峰时间、碳排放总量分配情况、碳排放成本等企业内、外部环境约束,最后给出炼化企业的对策和... 碳排“双控”是我国未来最重要碳减排政策趋势之一,是省市、行业和企业落实“1+N”政策的核心约束指标。该文根据研判要点,定量测算各省市碳达峰时间、碳排放总量分配情况、碳排放成本等企业内、外部环境约束,最后给出炼化企业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双控” 碳排放总量 碳排放成本 碳排放强度
下载PDF
全要素生产率与能源消费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嘉雯 陈华超 徐强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30-134,共5页
文章基于总量和分类别(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能源消费以及对应的碳排放,使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中国1980—2016年全要素生产率与能源消费对碳排放的长期和短期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生产率的... 文章基于总量和分类别(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能源消费以及对应的碳排放,使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中国1980—2016年全要素生产率与能源消费对碳排放的长期和短期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生产率的提高对减少碳排放逐渐产生正向影响,滞后3期对碳排放有促进作用,滞后4期才能对碳排放产生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而能源消费的不断增加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从短期来看,生产率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微乎其微,碳排放的增加仍然主要来源于能源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能源消费 碳排放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误差修正模型
下载PDF
上海率先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乐丕 《上海节能》 2023年第5期546-552,共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在对上海“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工作历史沿革和存在问题开展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在对上海“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工作历史沿革和存在问题开展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实践优势和政策优势,提出上海率先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技术路径和试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耗“双控” 碳排放总量 强度“双控” 碳排放
下载PDF
Total-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of ten major global energy-consuming countries
13
作者 Xuan Wang Yonglong Lu +2 位作者 Chunci Chen Xiaojie Yi Haotian Cu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41-52,共12页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 is regarded as a key path to tackling global warming and achiev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In 2020,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world's ten major energy-consuming count...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 is regarded as a key path to tackling global warming and achiev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In 2020,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world's ten major energy-consuming countries accounted for 66.8%of the global total.This paper applied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to calculate these ten major energyconsuming countries'total-factor energy efficiency(TFEE)at national and sectoral levels from 2001-2020,and explored the infuencing factors of total-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with the Tobit regression model.The result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en countries'energy efficiency.The United States and Germany topped the list for total-factor energy efficiency,while China and India were at the bottom.Meanwhile,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the industrial subsector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while that of the other subsectors has been relatively fat.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per capita GDP,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ad significant impacts on energy efficiency with national heterogeneity.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GDP per capita were determinative factors of energy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tal-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SBM-UN model Major energy-consuming country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原文传递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水平与土壤碳排放的相关性及估算模型
14
作者 王誉诺 田文睿 +3 位作者 王建峰 曲威 孙晓飞 杨守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41-48,共8页
【目的】探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及分析估算碳排放模型的可行性,为土壤固碳减排和创建简单易行、普适性高的土壤碳排放评估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和模型拟合相结合的方法,以土壤有机质9 g/kg、全氮0.4 g/k... 【目的】探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及分析估算碳排放模型的可行性,为土壤固碳减排和创建简单易行、普适性高的土壤碳排放评估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和模型拟合相结合的方法,以土壤有机质9 g/kg、全氮0.4 g/kg(5~6级肥力)为CK,研究不同土壤肥力水平有机质和全氮含量[OL:有机质41.0 g/kg、全氮2.1 g/kg(1级肥力);SL:有机质31.0 g/kg、全氮1.6 g/kg(2级肥力);TL:有机质21.0 g/kg、全氮1.1 g/kg(3级肥力);FOL:有机质11.0 g/kg、全氮0.8 g/kg(4级肥力);FIL:有机质9.0 g/kg、全氮0.6 g/kg(5级肥力)]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并分析以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为因子拟合模型用于土壤碳排放量估算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土壤肥力水平为1级时,土壤碳排放量与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土壤肥力水平为2级时,土壤碳排放量达峰值,为4320.22 kg/hm^(2),较CK显著提高88.81%;当土壤肥力水平为3~6级时,土壤碳排放量与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土壤碳排放量与有机质和全氮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土壤有机质含量(x)、全氮含量(y)与土壤碳排放量(CE)的拟合公式为CE=2221.37-263.15x+6174.45y,该模型的预测性和准确性良好,可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分级用于区域土壤的碳排放量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有机质 全氮 模型拟合 土壤碳排放
下载PDF
二氧化碳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靳阿妮 胡清 +3 位作者 李德忠 王央波 陈佳佳 李平 《能源与节能》 2022年第11期72-75,共4页
在“双碳”目标下,为保障碳交易机制的高效运行,必须提供精准的燃煤机组碳排放数据。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氧化碳监测装置的燃煤机组二氧化碳在线监测系统。简要介绍了碳排放监测技术的现状,重点阐述了在线监测系统的总体架构、业务... 在“双碳”目标下,为保障碳交易机制的高效运行,必须提供精准的燃煤机组碳排放数据。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氧化碳监测装置的燃煤机组二氧化碳在线监测系统。简要介绍了碳排放监测技术的现状,重点阐述了在线监测系统的总体架构、业务架构。通过采集燃煤机组的实时排放数据,计算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实现对碳排放的双控指标管理,并提供曲线分析、告警管理功能,为“双碳”目标下燃煤机组的碳排放监测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 碳排放 在线监测 碳排放总量 碳排放强度
下载PDF
生态约束下畜牧业技术进步偏向研究——以三江源生态功能区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森熊 栗海红 商文莉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8,共8页
为了研究三江源生态功能区生态约束下畜牧业技术进步偏向,本研究选取2010—2019年三江源生态功能区所辖4个州(海南、黄南、果洛、玉树4个藏族自治州)21个县为样本,采用非期望产出不可分的松弛值测算的模型(slacks based measure, SBM)... 为了研究三江源生态功能区生态约束下畜牧业技术进步偏向,本研究选取2010—2019年三江源生态功能区所辖4个州(海南、黄南、果洛、玉树4个藏族自治州)21个县为样本,采用非期望产出不可分的松弛值测算的模型(slacks based measure, SBM)、曼奎斯特指数(Malmquist index, MI)和ArcGIS 10.6软件测评环境规制下生态畜牧业生产效率,分析时空变化趋势及技术进步方向。结果表明:与2010年相比,2019年三江源生态功能区全部牲畜存栏量减少13.83%,但大型牲畜存栏量反而增长14.83%。研究区域生态畜牧业全要素生产效率处于波动状态,区域间差异较大,投入型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效率起抑制作用。纯牧区畜牧业技术进步偏向于节约劳动使用、减少大型牲畜存栏量;半农半牧区技术进步偏向于节约草场投入,存栏结构总体更偏向减少小型牲畜存栏量,均与实际牲畜存栏结构变化相违背。在考虑非期望产出不可分的情况下,投入型技术进步偏向逐渐与各地区资源禀赋不相协调,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存栏结构,抑制了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建议以草定畜、分区规划、增加生态补偿;季节调节、良种改良、促进畜草资源空间流动;明晰产权、集聚资源、加强畜牧联合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效率 技术进步偏向 SBM模型 土地覆盖类型转移矩阵 碳排放
原文传递
工业行业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秀群 吴振嘉 唐向阳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58-67,共10页
利用超效率DEA的方法,测算了广东省35个行业2005-2016年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值。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其分为低、中和高效率组,发现相应的行业数分别是19个、13个和3个,各小组完成五年、十年和年均增长率目标的行业数依次显著递减。分析... 利用超效率DEA的方法,测算了广东省35个行业2005-2016年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值。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其分为低、中和高效率组,发现相应的行业数分别是19个、13个和3个,各小组完成五年、十年和年均增长率目标的行业数依次显著递减。分析了要素禀赋结构、行业集中度、产权结构和环境规制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发现产权结构、行业集中度对高效率和低效率行业有影响。研究表明:工业行业的碳排放效率总体较低,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缺乏碳排放效率稳定增长的行业;低、中和高效率行业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性。为实现行业碳排放效率的增长目标,提出建立以碳排放效率为中心的目标管理制度,对高效率行业创造企业兼并的条件以适度提高行业集中度,对低效率行业降低民营企业进入的制度性成本,创新金融制度、降低其融资成本、确保融资规模。该研究对行业碳配额和碳排放效率的提升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 碳排放效率 超效率 DEA 影响因素 增长率
原文传递
DES/CCHP系统和区域能源利用效率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华贲 《中外能源》 CAS 2012年第3期18-23,共6页
天然气分布式冷热电联供(DES/CCHP)是中国"十二五"期间提高能效、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其评价指标是能源利用效率、经济效益、碳排放。DES/CCHP实现高效的技术关键包括:把所有终端用能集成为一个"总能源系统&quo... 天然气分布式冷热电联供(DES/CCHP)是中国"十二五"期间提高能效、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其评价指标是能源利用效率、经济效益、碳排放。DES/CCHP实现高效的技术关键包括:把所有终端用能集成为一个"总能源系统";科学用能,核心是尽可能减小每一级用能的损耗;尽可能安排多个冷、热、电、汽终端用户时空分布的最优组合;需要较大的系统规模。新区DES/CCHP系统能效是决定区域总能效的最主要因素,两者的区别在于交通用能、其他用能和外来电力,可在取得相应数据基础上计算得出。计算能源利用效率的一般公式是:能效=终端耗用各种能源总量之和/耗用的一次能源总量,CCHP能效计算的分子必须是全部终端用能,必须按照8650h/a不同负荷逐时累加求和计算,不能取设计工况数据;分母必须全部折算成一次能源。在计算出区域规划的能效、总能耗和一次能源构成后,便可按照规划目标年度的GDP数据,推算出能源强度、碳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低碳发展指标。影响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天然气价格与上网电价,客观因素——产业格局、气候条件和实际进展与规划格局的差异,以及主观因素等,其中外部、客观因素是决定能效的硬性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 能效 总能耗 一次能源构成 终端用能 上网电价 碳排放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测量与脱钩效应研究
19
作者 孔祥飞 《北方农业学报》 2023年第6期98-114,共17页
【目的】通过分析河南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强度及脱钩效应,为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制定减排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以广义农业为研究视角,运用碳排放系数法、强度计算公式、Tapio脱钩模型分别测算河南省2011—2020... 【目的】通过分析河南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强度及脱钩效应,为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制定减排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以广义农业为研究视角,运用碳排放系数法、强度计算公式、Tapio脱钩模型分别测算河南省2011—2020年的农业碳排放总量、强度与脱钩弹性系数,并进行相应的时空特征分析。【结果】河南省农业碳排放的碳源主要由CH4、N2O与化肥构成,就河南省农业碳排放总量而言,时序上可分为稳步增长期、快速下降期与波动性趋势下降期3个阶段,空间上可分为“高-稳步”“高-波动”“中-稳步”“中-波动”“低-稳步”“低-波动”6类区域;就河南省农业碳排放强度而言,时序上可分为加速下降期、波动下降期2个阶段,空间上可分为收敛下降型、加速下降型、后端上升型3类区域;就农业碳排放的脱钩效应而言,时序上可分为弱脱钩、强脱钩和反复转换3个阶段,空间可分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向好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稳定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向差区域3种类型。【结论】河南省农业碳减排取得了突出成就,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逐渐改善,但是缺乏稳固性;河南省畜禽业碳排放特征与其农业碳排放特征具有强相关性,农业碳排放总量、强度及脱钩效应存在地区差异性。因此,提出了要丰富畜禽业碳减排政策体系、制定具有区域针对性的农业碳减排政策、制度改革与技术创新双足并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农业碳排放 碳排放总量 碳排放强度 脱钩效应
下载PDF
信贷效率对于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张超 康健 颜建晔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共5页
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对于经济发展效率以及碳排放具有重要影响,信贷效率的提高将对一国的碳排放总量与碳排放强度产生重要影响。金融效率对于碳排放的影响不仅是重要的理论议题,更是事关中国双碳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现实问... 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对于经济发展效率以及碳排放具有重要影响,信贷效率的提高将对一国的碳排放总量与碳排放强度产生重要影响。金融效率对于碳排放的影响不仅是重要的理论议题,更是事关中国双碳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现实问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使用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分析,研究发现:信贷效率的提升不仅有助于降低碳排放总量,还有助于降低碳排放强度。结合中国国情,建议政府部门应鼓励金融创新、引导银行提高绿色金融的战略地位、鼓励银行加强内部协同与外部合作,并同时加强数字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效率 碳排放总量 碳排放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