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区域自动气象站、多普勒雷达、风廓线雷达、地基GPS水汽观测仪等非常规观测资料以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对辽宁省清原县2013年8月16日特大暴雨过程的多尺度对流系统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涡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区域自动气象站、多普勒雷达、风廓线雷达、地基GPS水汽观测仪等非常规观测资料以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对辽宁省清原县2013年8月16日特大暴雨过程的多尺度对流系统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涡切变线和东北低压是本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700 h Pa与地面之间假相当位温差达43 K,表明大气强烈的对流性不稳定结构。850 h Pa辽宁大部分地区比湿达14 g·kg^(-1),比湿大值区存在明显的水汽通量辐合,沈阳站监测到的大气可降水量达55 mm,可见本次过程水汽充沛。5次雷达回波依次经过清原地区形成"列车效应",导致该地区特大暴雨。地面辐合线触发的对流单体受其两侧风场的强弱影响,中低层西南风的加强有利于加大新生单体的垂直风切变和水汽条件。短时强降水导致的冷池与其周边暖气流交汇可能触发新的对流单体。在地形影响下,中-β尺度云团和α云系合并过程中的微物理作用可能是导致强降水的主要原因之一。展开更多
利用常规观测、FY-2G、地面加密自动站和NCEP/NCAR(0. 25°×0. 25°)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7月31日至8月1日新疆西部出现的一次极端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南亚高压单体型和"两脊一槽"稳定环...利用常规观测、FY-2G、地面加密自动站和NCEP/NCAR(0. 25°×0. 25°)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7月31日至8月1日新疆西部出现的一次极端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南亚高压单体型和"两脊一槽"稳定环流形势下,暴雨区位于200 h Pa高空西南急流入口区右侧、700 h Pa低空偏东急流前部、500 h Pa偏南急流及700 h Pa辐合线附近。除中亚低槽自身携带的水汽外,在极为有利的高、中、低纬环流系统配合下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向暴雨区输送的丰沛水汽也是此次极端特大暴雨的重要水汽来源。暴雨区西、东、南边界水汽输入均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西边界和东边界,占水汽输入总量的78. 4%。暴雨区上空高低空急流的配合以及纬向风的水平切变和经向风的垂直切变为暴雨区辐合上升运动和中尺度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中尺度对流云团生成后在引导气流的作用下不断向北移动发展,是造成暴雨的直接系统。发展、移动的低空急流、切变线、风场辐合线和地形辐合线及自天山迎风坡向北分布的多个具有强上升支的中尺度垂直环流不断将水汽和能量向上输送,经500 h Pa槽前强偏南气流向北输送至暴雨区上空。中低层暖平流、风切变和天山地形对天山迎风坡暴雨中尺度系统的产生和向上强烈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区域自动气象站、多普勒雷达、风廓线雷达、地基GPS水汽观测仪等非常规观测资料以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对辽宁省清原县2013年8月16日特大暴雨过程的多尺度对流系统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涡切变线和东北低压是本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700 h Pa与地面之间假相当位温差达43 K,表明大气强烈的对流性不稳定结构。850 h Pa辽宁大部分地区比湿达14 g·kg^(-1),比湿大值区存在明显的水汽通量辐合,沈阳站监测到的大气可降水量达55 mm,可见本次过程水汽充沛。5次雷达回波依次经过清原地区形成"列车效应",导致该地区特大暴雨。地面辐合线触发的对流单体受其两侧风场的强弱影响,中低层西南风的加强有利于加大新生单体的垂直风切变和水汽条件。短时强降水导致的冷池与其周边暖气流交汇可能触发新的对流单体。在地形影响下,中-β尺度云团和α云系合并过程中的微物理作用可能是导致强降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文摘利用常规观测、FY-2G、地面加密自动站和NCEP/NCAR(0. 25°×0. 25°)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7月31日至8月1日新疆西部出现的一次极端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南亚高压单体型和"两脊一槽"稳定环流形势下,暴雨区位于200 h Pa高空西南急流入口区右侧、700 h Pa低空偏东急流前部、500 h Pa偏南急流及700 h Pa辐合线附近。除中亚低槽自身携带的水汽外,在极为有利的高、中、低纬环流系统配合下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向暴雨区输送的丰沛水汽也是此次极端特大暴雨的重要水汽来源。暴雨区西、东、南边界水汽输入均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西边界和东边界,占水汽输入总量的78. 4%。暴雨区上空高低空急流的配合以及纬向风的水平切变和经向风的垂直切变为暴雨区辐合上升运动和中尺度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中尺度对流云团生成后在引导气流的作用下不断向北移动发展,是造成暴雨的直接系统。发展、移动的低空急流、切变线、风场辐合线和地形辐合线及自天山迎风坡向北分布的多个具有强上升支的中尺度垂直环流不断将水汽和能量向上输送,经500 h Pa槽前强偏南气流向北输送至暴雨区上空。中低层暖平流、风切变和天山地形对天山迎风坡暴雨中尺度系统的产生和向上强烈发展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