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单自由度3T1R并联机构的拓扑设计及其运动学 被引量:14
1
作者 沈惠平 吕蒙 +1 位作者 朱小蓉 李云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61-968,共8页
根据基于方位特征方程的并联机构拓扑设计理论和拓扑降耦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新的少输入-多输出(Fi-Mo)型单自由度三平移一转动(3T1R)输出的并联机构,对其拓扑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机构的方位特征集、自由度及耦合度κ;根据基于序单... 根据基于方位特征方程的并联机构拓扑设计理论和拓扑降耦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新的少输入-多输出(Fi-Mo)型单自由度三平移一转动(3T1R)输出的并联机构,对其拓扑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机构的方位特征集、自由度及耦合度κ;根据基于序单开链的运动学建模原理,给出了该机构的位置正解求解方法及其数值解;同时导出了其位置反解求解公式及机构的速度与加速度公式,并进行了速度与加速度的仿真。最后给出了该机构可用作并联振动筛的3D虚拟样机设计。研究结果为该类单自由度3T1R型并联振动筛机构的尺寸优化设计、样机研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少输入-多输出 拓扑设计 运动学
下载PDF
一种具有部分运动解耦和符号式位置正解的空间2T1R并联机构拓扑设计与动力学建模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凯伟 沈惠平 +2 位作者 李菊 朱忠颀 杨廷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0-169,共10页
根据基于方位特征(POC)方程的并联机构拓扑设计理论及方法,设计了一种含一条冗余驱动支链(RRR)、零耦合度且部分运动解耦的全转动副组成的空间两平移一转动(2T1R)并联机构,并对该机构进行了拓扑结构分析;依据基于拓扑特征的运动学建模原... 根据基于方位特征(POC)方程的并联机构拓扑设计理论及方法,设计了一种含一条冗余驱动支链(RRR)、零耦合度且部分运动解耦的全转动副组成的空间两平移一转动(2T1R)并联机构,并对该机构进行了拓扑结构分析;依据基于拓扑特征的运动学建模原理,给出了该机构的符号式位置正解;同时推导出了位置逆解,得到了动平台的雅可比矩阵,由此推导出了机构内各构件的速度、加速度;最后,将笔者团队提出的基于虚功原理的序单开链法用于该空间机构的逆向动力学建模与分析,求解了机构的驱动力矩和若干重要运动副的支反力,并通过ADAMS软件予以动力学仿真验证。研究结果为该机构用作管材弯曲加工所需的并联弯管机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设计 耦合度 符号解 虚功原理 序单开链法
下载PDF
零耦合度部分运动解耦2T1R并联机构拓扑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沈惠平 朱晨阳 +1 位作者 李菊 李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9-429,440,共12页
根据基于方位特征方程的并联机构拓扑设计理论和方法,设计、分析了一种零耦合度且部分运动解耦的三自由度非对称两平移一转动(2T1R)并联机构,包括:给出机构的拓扑设计过程,计算其自由度、耦合度κ等主要拓扑特性;其次,基于拓扑特征运动... 根据基于方位特征方程的并联机构拓扑设计理论和方法,设计、分析了一种零耦合度且部分运动解耦的三自由度非对称两平移一转动(2T1R)并联机构,包括:给出机构的拓扑设计过程,计算其自由度、耦合度κ等主要拓扑特性;其次,基于拓扑特征运动学建模方法,求出其符号式位置正反解,并通过正解进行工作空间计算;同时导出位置逆解方程,得到动平台雅可比矩阵,由此导出机构内各构件的速度、加速度以及奇异性;又运用基于虚功原理的序单开链法进行逆向动力学建模,得到该机构主动副的驱动力变化曲线,同时以子运动链(SKC)为单元,求解SKC连接处运动副的支反力,并通过ADAMS予以动力学仿真验证。最后,分析了该机构可用作不同高度输送带之间物料自动转运、卸料装置的潜在应用场景,并给出了其概念设计。本文为两支链大转角并联机构的高效运动学、动力学建模与分析,以及机构性能优化与样机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拓扑设计 拓扑特征 运动学 动力学 虚功原理
下载PDF
Genetic Optimization via Diverse Crossover Intelligence
4
作者 David Webb Eric Sandgren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24年第8期2885-2903,共19页
An intelligent crossover methodology within the genetic algorithm (GA) is explored within both mathematical and finite element arenas improving both design and solution convergence time. This improved intelligent cros... An intelligent crossover methodology within the genetic algorithm (GA) is explored within both mathematical and finite element arenas improving both design and solution convergence time. This improved intelligent crossover outperforms the traditional genetic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a rule-based approach utilizing domain specific knowledge developed by Webb, et al. [1]. The encoding of the improved crossover consists of two chromosome strings within the genetic algorithm where the first string represents the design or solution string, and the second string represents chromosome crossover string intelligence. This improved crossover methodology saves the best population members or designs evaluated from each generation and applies crossover chromosome intelligence to the best saved population members paired with globally selected parents. Enhanced features of this crossover methodology employ the random selection of the best designs from the prior generation as a potential parent coupled with alternating intelligence pairing methods. In addition to this approach, two globally selected parents possess the ability to mate utilizing crossover chromosome string intelligence maintaining the integrity of a global GA search. Overall, the final population following crossover employs both global and best generation design chromosome strings to maximize creativity while enhancing the solution search. This is a modification to a conventional GA that can be translated into GA encoding. This technique is explored initially through a Base 10 mathematical application followed by the examination of plat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considering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constraints. Results from crossover intelligence are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genetic algorithm and from Webb, et al. [1] which illustrates the outcome of a two phase genet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SSOVER topological design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Genetic Optimization Variable Material design
下载PDF
一种具有弯曲平移特性的2T1R并联机构设计与位置分析
5
作者 高波 石志新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2-98,共7页
基于方位特征(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Characteristic,POC)集方程的并联机构设计理论,设计了一种具有符号式位置正解并且存在部分运动解耦特性的两平移一转动(2T1R)并联机构。对该机构进行了方位特征集、自由度以及耦合度等拓扑性能... 基于方位特征(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Characteristic,POC)集方程的并联机构设计理论,设计了一种具有符号式位置正解并且存在部分运动解耦特性的两平移一转动(2T1R)并联机构。对该机构进行了方位特征集、自由度以及耦合度等拓扑性能的分析;基于拓扑结构运动学建模原理,求解了该机构的解析式位置正解、解析式逆解,并通过位置逆解进行了验算,证明了该机构具有弯曲平移的运动特性。传统的只有平直运动的2T1R并联机构要实现曲线平移,需要将多个平直移动通过复杂算法进行曲线拟合,而该机构只需通过一维弯曲平移即可实现,极大降低了机构的复杂程度及控制算法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拓扑设计 弯曲平移 解析解 耦合度
下载PDF
网络教学综合实验平台建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6
作者 郑世珏 肖德宝 张江陵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168-171,共4页
论文主要介绍网络教学综合实验平台建构设计与实现方法。同时,讨论了网络教育综合平台的逻辑拓扑结构,所选择的网络产品,并介绍了在教学环境中如何使用这个平台。
关键词 校园网 计算机网络 网络教学综合实验平台 设计 网络课程教学
下载PDF
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设计交换式工业以太网拓扑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晓娅 朱德森 汪秉文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7年第9期9-11,33,共4页
本文提出了使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来优化和设计工业控制网络的具体方法。针对交换式工业以太网的冗余拓扑结构和数据通信特点,将网络拓扑设计问题等价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即一方面要减少子网间通信量,同时需要平衡各个子网的通信负荷;此... 本文提出了使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来优化和设计工业控制网络的具体方法。针对交换式工业以太网的冗余拓扑结构和数据通信特点,将网络拓扑设计问题等价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即一方面要减少子网间通信量,同时需要平衡各个子网的通信负荷;此外,交换机物理条件的限制也为该优化问题设置了约束条件。在设计具体的遗传算法时,从编码方案、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等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克服了基本遗传算法全局搜索能力较差、容易导致局部最优,以及收敛速度和全局收敛性存在矛盾等缺点。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式工业以太网 遗传算法 拓扑设计
下载PDF
Topological Design via a Rule Based Genet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
8
作者 David Webb Qian Liu +1 位作者 Wissam Alobaidi Eric Sandgren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2017年第3期291-320,共30页
A topological structural design approach is presented which is based up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two phase evolutionar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n conjunction with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code. The first phase utili... A topological structural design approach is presented which is based up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two phase evolutionar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n conjunction with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code. The first phase utilizes a conventional genetic approach which performs a global search for the optimal design topology. Dual level material properties are specified within the genetic encoding and are applied to each individual element in the design mesh to represent either design material or a void. The second phase introduces a rule based refinement which allows for user design intent to accelerate the solution process and eliminate obvious design discrepancies resulting from the phase one search. A series of plate design problems are presented where the objective is to minimize the overall volume of the structure under predefined loading and constraint conditions. The constraints include both stress and deflection considerations where stress is calculated through the use of a commercial finite element package. The initial plate example incorporates a coarse mesh, but a gradual decrease in element size was employed for the remaining cases examined. Replacement of the phase one search with a set of randomly generated designs is demonstrated in order to form a greatly reduced design space which drastically increas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solution process. Comparison results are drawn between the conventional genetic algorithm and the two phase proced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ological design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GENETIC OPTIMIZATION VARIABLE Material design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拓扑设计——持续同调在几何设计和处理中的应用
9
作者 董哲同 蔺宏伟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57-966,共10页
持续同调是一种计算不同尺度拓扑特征的有效方法。其从一簇向后包含的单纯复形序列中提取出拓扑特征的出现和消失时刻,并使用拓扑特征的“生命周期”来量化地衡量该特征的几何尺度和重要程度。拓扑特征的提取与应用在几何设计中扮演着... 持续同调是一种计算不同尺度拓扑特征的有效方法。其从一簇向后包含的单纯复形序列中提取出拓扑特征的出现和消失时刻,并使用拓扑特征的“生命周期”来量化地衡量该特征的几何尺度和重要程度。拓扑特征的提取与应用在几何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催生出了一些基于持续同调的几何设计研究。从持续同调特征的提取与基于持续同调的建模和优化两方面进行综述,在持续同调特征的提取方面,介绍了从点云和三角网格数据中提取拓扑特征的不同方法,总结了拓扑特征在部分几何设计问题中的应用路径。在建模和优化方面,综述了基于拓扑变换的单纯复形重建方法、拓扑可感知的曲面重建方法与基于持续同调的拓扑去噪和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同调 拓扑特征提取 形状重建 去噪与优化 几何设计 拓扑设计
下载PDF
异构网络环境下最大化谱间距的拓扑设计
10
作者 缪一航 徐跃东 吴俊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3年第9期248-256,共9页
分布式平均共识和去中心化机器学习是具有广泛应用的去中心化计算方法.两种方法的收敛率主要由拓扑的谱间距所决定.节点网络环境的异构性包括节点带宽和节点间连接可用性的不同.异构网络环境对去中心化计算的效率提出了挑战.本文研究异... 分布式平均共识和去中心化机器学习是具有广泛应用的去中心化计算方法.两种方法的收敛率主要由拓扑的谱间距所决定.节点网络环境的异构性包括节点带宽和节点间连接可用性的不同.异构网络环境对去中心化计算的效率提出了挑战.本文研究异构网络环境下最大化谱间距的拓扑设计问题,推导了谱间距针对拓扑任一条边的梯度,并设计了基于该梯度的增删边算法来构建目标拓扑.构建的拓扑具有更大谱间距,且各节点的数据通信时间相近.拓扑构建算法的性能在不同程度的异构网络环境下能够保持稳定,且生成的拓扑在分布式共识中以更快的收敛率和更短的时间达到收敛.基于该算法,本文进一步验证了最新发现的谱间距与去中心化机器学习收敛率的弱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中心化机器学习 分布式平均共识 拓扑设计 谱间距
下载PDF
桑塔基洛试验
11
作者 克里斯托弗.基洛特 傅凡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65,共5页
在过去的4年里,克里斯托弗·基洛特教授领导的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风景园林学院发展了一套周密的地形设计方法,应用于大尺度场地①。该校建筑学专业以及风景园林学硕士项目的学生学习如何用这些新的工具分析及设计大尺度城... 在过去的4年里,克里斯托弗·基洛特教授领导的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风景园林学院发展了一套周密的地形设计方法,应用于大尺度场地①。该校建筑学专业以及风景园林学硕士项目的学生学习如何用这些新的工具分析及设计大尺度城市场地上的景观。此方法使用了计算机3D建模、计算机数字控制选矿以及可视化技术,用以开展概念性的思考和在整个城市的尺度上进行景观改良设计。例如,通过分析现有的地形情况,创造新的景观结构,使之能够满足对河道和地表径流进行生态化管理的需求。但此方法并非仅是补救性的干预手段,它还可通过环境美化提升某地区的经济价值和休闲质量。2008年在意大利撒丁岛上的卡利亚里进行的桑塔基洛试验具有示范性,展示了这样的大尺度景观思考与设计对于一个地区的未来所具有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地形设计 地景地形学 大尺度场地 景观恢复
下载PDF
某型数据链机动综合保障车整体结构设计
12
作者 韩钟剑 张娜 《科技视界》 2016年第7期121-122,共2页
文中介绍了某型数据链机动综合保障车的功能及设备组成,针对其结构特点进行设计考虑,通过对结构布局设计优化,解决车载空间限制而设备量大的布局问题;对整车的进行的用设计使得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保证,满足车载使用要求,在... 文中介绍了某型数据链机动综合保障车的功能及设备组成,针对其结构特点进行设计考虑,通过对结构布局设计优化,解决车载空间限制而设备量大的布局问题;对整车的进行的用设计使得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保证,满足车载使用要求,在提高某型数据链部队机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车 结构设计 布局设计 减振设计
下载PDF
具有圆环形类工作空间的二自由度并联操作手的研究
13
作者 孟庆梅 邓嘉鸣 +2 位作者 刘宇辰 吴加镜 沈惠平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17,共4页
基于分析机构工作空间形状与机构拓扑结构之间的关系,设计了一种具有环形类工作空间的二自由度并联操作手,推导出其运动学正反解,分析了其工作空间的形状及运动奇异性;利用matlab确定了该机构执行器在实现平面曲线的轨迹规划;建立了误... 基于分析机构工作空间形状与机构拓扑结构之间的关系,设计了一种具有环形类工作空间的二自由度并联操作手,推导出其运动学正反解,分析了其工作空间的形状及运动奇异性;利用matlab确定了该机构执行器在实现平面曲线的轨迹规划;建立了误差精度分析模型,得到了杆长误差及运动副间隙对末端执行器的误差影响规律,为该机构的进一步设计、制造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环形类工作空间 拓扑设计 并联机构 运动学
原文传递
油田注水管网拓扑结构自动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常玉连 邢宝海 +1 位作者 任永良 王妍 《石油工程建设》 2005年第4期5-9,共5页
油田地面注水管网系统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的流体网络系统,该系统的设计工作量大,而且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初期投资和投产后的运行成本。文章给出了油田注水管网拓扑结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其求解的复杂性。针对其... 油田地面注水管网系统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的流体网络系统,该系统的设计工作量大,而且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初期投资和投产后的运行成本。文章给出了油田注水管网拓扑结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其求解的复杂性。针对其计算量大和不易求得精确解的特点,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在分析现有管网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将管网拓扑结构优化设计划分为多个子任务,引进迭代的思想以求得该问题的近似解。通过设计实例检验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注水 注水管网 管网设计 拓扑设计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基于饱和割集算法的大型网络设计的优化分析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勇 张德运 秦中元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1年第1期1-5,共5页
文中针对大型网络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饱和割集算法的改进模型,解决了原来算法的实用性差等缺点。最后将这种改进的算法和未改进前的算法以及其他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这种改进的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该算法已应... 文中针对大型网络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饱和割集算法的改进模型,解决了原来算法的实用性差等缺点。最后将这种改进的算法和未改进前的算法以及其他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这种改进的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该算法已应用到实际的系统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割算法 网络拓扑设计
下载PDF
一种通用的计算机网络拓扑设计模型
16
作者 杜开珍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5-20,共6页
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网络拓扑设计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拓扑设计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它能同时完成节点机选择、骨干网络的链路安排及各通信节点对之间的路由选择等问题的优化工作。文中同时给出该模型的拉格朗日松弛函数 L(?),并利用... 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网络拓扑设计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拓扑设计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它能同时完成节点机选择、骨干网络的链路安排及各通信节点对之间的路由选择等问题的优化工作。文中同时给出该模型的拉格朗日松弛函数 L(?),并利用迭代算法使 L(?)尽可能靠近原模型的优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拓扑设计 模型
下载PDF
互连网络拓扑优化设计
17
作者 吕光宏 李乐民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80-584,共5页
论述了互连网络拓扑优化设计问题,建立了必要的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是一个非线性组合优化问题,它属于NP—完备类问题。采取拉格朗日松弛法、次梯度迭代算法和启发式算法,得出最优下确界和结论。
关键词 拓扑 互连网络 最佳化 数学模型
下载PDF
注塑机模板的有限元——拓扑优化设计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竞 李尚平 +1 位作者 蒲明辉 韦浪舟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02年第6期47-48,共2页
传统设计的注塑机模板经常出现裂纹,针对这一问题,运用先进的ANSYS工程分析软件对注塑机模板进行有限元分析,找出应力和变形的分布情况,分析出断裂原因,并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新颖的拓扑优化设计,使得优化后结构在刚度和强度上都... 传统设计的注塑机模板经常出现裂纹,针对这一问题,运用先进的ANSYS工程分析软件对注塑机模板进行有限元分析,找出应力和变形的分布情况,分析出断裂原因,并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新颖的拓扑优化设计,使得优化后结构在刚度和强度上都有很大提高,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工程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机 模板 有限元 拓扑优化设计
下载PDF
注塑机械手臂的静力分析与拓扑优化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博 袁清珂 +1 位作者 黄俊钦 唐文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46-248,252,共4页
用Solid Works对注塑机械手进行建模,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机械手最危险工况进行静力分析,得到其位移应力变化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机械手模型进行拓扑优化。在满足刚度和强度的要求下,依据拓扑云图对机械手基座和主臂梁进行结构优... 用Solid Works对注塑机械手进行建模,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机械手最危险工况进行静力分析,得到其位移应力变化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机械手模型进行拓扑优化。在满足刚度和强度的要求下,依据拓扑云图对机械手基座和主臂梁进行结构优化,通过优化设计,减少机械手30%的重量,降低机械手的生产成本。结果表明拓扑优化的机械手静力特性与拓扑前的机械手相比变化很小,符合要求,故这里为机械手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降低了成本和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手 有限元分析 静力分析 拓扑优化
下载PDF
机床大件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汤文成 易红 唐寅 《江苏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1998年第3期7-10,共4页
根据机床结构件的特点,提出了用于机床大件结构拓扑生成的方法,并对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从而实现结构的自动设计,为结构件的几何尺寸优化和拓扑优化作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拓扑方法 优化设计 结构分析 机床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