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384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医舌象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钰莹 杨宇飞 +5 位作者 张雪雪 隗睿 张继伟 李芮 宋婷婷 李秋艳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433-440,共8页
目的探讨晚期结直肠癌(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ACRC)患者舌象在不同临床因素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对辨证的重要意义,为中医临床诊治ACRC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22年9月30日期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杨宇飞教授... 目的探讨晚期结直肠癌(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ACRC)患者舌象在不同临床因素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对辨证的重要意义,为中医临床诊治ACRC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22年9月30日期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杨宇飞教授门诊治疗的3384例AC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3384例患者的一般人口学信息、舌象信息以及诊疗信息。探讨ACRC患者舌象特点,分析在不同临床因素中ACRC患者的舌象分布差异。使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纳入3384份ACRC病例进行分析,其中男性1891例,女性1493例,男女构成比为1.27∶1,平均年龄(60.90±25.66)岁,其中男性年龄分布较女性前移;异常舌色以暗红舌、红舌、淡暗舌居多,异常舌形以齿痕舌、裂纹舌以及舌有瘀斑为主,异常舌苔以腻苔与厚苔为主。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发病部位与舌色(暗红,淡暗)、舌形(齿痕)、苔色(黄、白)、苔质(厚、腻、水滑)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初次确诊状态(初发晚期,非初发晚期)与舌色(淡红、淡暗)、舌形(嫩、胖大、齿痕)、苔色(黄、白)、苔质(腻、润、水滑、无)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转移部位(肝转移/肺转移)在舌色(暗红)、舌形(嫩舌、瘦薄舌)、苔色(黄苔、白苔)、苔质(薄苔、厚苔、腻苔)方面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基因突变状态(RAS、BRAF基因突变/野生)与舌色(绛、淡暗舌)、舌形(裂纹、瘀斑、嫩、齿痕)、苔质(腻、厚)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微卫星状态与舌色(红)、舌形(裂纹、齿痕、瘀斑),苔色(黄、白)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ACRC患者以虚实夹杂的舌象最为多见,可见不同程度的脾虚、痰湿、阴虚、血瘀、热邪等舌象表现,不同临床因素影响下的ACRC舌象特征具有一定规律性,能够为中医临床诊治ACRC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直肠癌 舌象特征 临床特征 中医病机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舌象图像特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周俊莲 余必伟 +5 位作者 何志玲 于志峰 郭新峰 岳萍 崔峰 吴金鹏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67-1771,共5页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舌象的图像特征,为颈动脉硬化舌象形成原因和舌诊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应用DS01-B舌面诊测信息采集系统采集24例正常人与3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舌图,分析舌象的图像特征参数。结果斑块组的舌边(右)R.G、B、...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舌象的图像特征,为颈动脉硬化舌象形成原因和舌诊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应用DS01-B舌面诊测信息采集系统采集24例正常人与3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舌图,分析舌象的图像特征参数。结果斑块组的舌边(右)R.G、B、V.L、a、b值大于正常组,等回声组舌体的舌中B值小于正常组和混合回声组;斑块组舌图指标与IMT之间未发现相关性,强回声组舌体的舌根B值与IMT呈负相关,等回声组舌体的舌根H值与IMT呈正相关。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舌象的图像参数有一定的特征,不同回声斑块患者的舌象图像参数具有各自特征,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舌象的图像参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情况,能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舌诊与定量化诊断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舌象 图像特征
原文传递
舌象图像深度特征在慢性失眠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杰 王皓轩 +2 位作者 钱卓雅 王瑜 许家佗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11期86-89,共4页
目的基于舌象深度特征构建慢性失眠常见中医证型的疗效评价模型。方法基于220例健康人舌象,应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ResNet50)分别对241例痰热扰心证、185例心脾两虚证、266例心肾不交证慢性失眠患者舌象进行二分类学习,得到验证集超过95... 目的基于舌象深度特征构建慢性失眠常见中医证型的疗效评价模型。方法基于220例健康人舌象,应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ResNet50)分别对241例痰热扰心证、185例心脾两虚证、266例心肾不交证慢性失眠患者舌象进行二分类学习,得到验证集超过95%分类准确率的3个不同基准模型,将其参数固定后,再将中药治疗前后的图像分别输入该模型,获得相应的概率输出,即该病例治疗前后的健康似然度,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期间,慢性失眠不同证型中药治疗有效病例舌象特征健康似然度呈线性升高趋势;中药治疗无效病例的舌象特征健康似然度的变化情况与中医证型有关,分别呈线性下降(痰热扰心证)、先升后降至治疗前水平(心脾两虚证)以及缓慢上升(心肾不交证)的趋势。结论基于舌象深度特征的慢性失眠疗效评价方法及可视化呈现,具有良好的客观性、可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 疗效评价 舌象特征 深度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中医诊断 人工智能
下载PDF
舌象APP用于疫病舌象特征观察的实践与思考
4
作者 杨燕 吴朦 +4 位作者 马晓彤 郑昭瀛 李晓东 左新河 胡镜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53-2659,共7页
舌诊是中医辨治疫病的重要客观依据。本研究将舌象APP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舌象特征观察,以了解其在疫情环境下的适用性,助力中医药诊治传染病工作。通过实践发现,舌象APP让医生能够较便捷、迅速、灵活地客观采集患者舌象,通过... 舌诊是中医辨治疫病的重要客观依据。本研究将舌象APP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舌象特征观察,以了解其在疫情环境下的适用性,助力中医药诊治传染病工作。通过实践发现,舌象APP让医生能够较便捷、迅速、灵活地客观采集患者舌象,通过舌象特征数据分析能够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新冠肺炎的舌象特征一般规律。舌象APP所采集舌象信息提示新冠肺炎患者舌色以红色为主,苔色多苔白、苔黄或黄白相兼,苔厚、苔腻患者较多。通过此次舌象APP的实践应用,反映出一些问题:①舌象APP对舌形、舌苔判断重复性较差,如APP对相同舌图分析结果中舌胖瘦不一致率高达(62.96%);②舌象APP分析指标仍以定性指标为主,区分度较差,未能很好地进一步反映不同年龄、性别、疾病分型及不同发病时间段的舌象差异及规律;③舌象APP所采集舌象特征指标不全,缺乏舌象光泽度(如舌暗)、舌态等信息。本研究启示,应充分结合现代先进科学技术,通过录制舌象短视频、定性指标定量化、全面采集舌象特征指标、加强舌象特征标定等改进措施,促进舌象APP的迭代升级,更好助力于中医防治疫病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象APP 疫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舌象特征 实践 思考
下载PDF
5个民族人群的舌诊图像特征参数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帅 王立娟 +4 位作者 钱鹏 徐莹 周小芳 张红凯 李福凤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428-6430,共3页
目的:探讨我国汉、苗、壮、回、蒙古5个民族人群的舌诊图像特征参数的变化趋势。方法:运用中医舌诊数字化检测系统采集并分析5个民族人群的舌诊图像及参数。结果:5个民族人群的舌象特征参数(舌色L、A、B值,苔色L、A、B值)及形态特征(舌... 目的:探讨我国汉、苗、壮、回、蒙古5个民族人群的舌诊图像特征参数的变化趋势。方法:运用中医舌诊数字化检测系统采集并分析5个民族人群的舌诊图像及参数。结果:5个民族人群的舌象特征参数(舌色L、A、B值,苔色L、A、B值)及形态特征(舌苔厚薄、舌裂纹、舌胖瘦)对比部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各参数高低趋势为舌色L值:苗族>回族>壮族>汉族>蒙古族;舌色A值:回族>苗族>壮族>蒙古族>汉族;舌色B值:汉族>蒙古族>壮族>苗族>回族;苔色L值:苗族>回族>壮族>汉族>蒙古族;苔色A值:回族>苗族>壮族>蒙古族>汉族;苔色B值:汉族>蒙古族>回族>壮族>苗族;舌裂纹分布:蒙古族>汉族>壮族>回族>苗族;厚腻苔分布:回族>苗族>壮族>蒙古族>汉族;舌胖瘦分布各民族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中医舌诊图像参数可以作为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人群的健康状态评价参考指标和表型差异的有效指征,为中医舌诊图谱参数范围及标准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诊 民族 图像特征 健康状态 汉族 苗族 壮族 回族 蒙古族
原文传递
养阴清热活血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舌象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邓予新 孙鼎 +1 位作者 顾军花 陈湘君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10期107-111,共5页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活血法对阴虚内热血瘀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舌象的影响。方法:临床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设计,将91例阴虚内热血瘀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观察组口服养阴清热活血法基本方的中药汤剂,...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活血法对阴虚内热血瘀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舌象的影响。方法:临床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设计,将91例阴虚内热血瘀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观察组口服养阴清热活血法基本方的中药汤剂,对照组口服硫酸羟氯喹片和白芍总苷胶囊。治疗12、24周时,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数字化舌象特征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数字化舌象特征值的改善方面,治疗后观察组舌色和苔色的R(红色)、V(明度)、胖瘦特征值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且舌色和苔色的R(红色)、G(绿色)、B(蓝色)、V(明度)、舌苔厚薄、裂纹、舌体胖瘦特征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时间的延长对观察组在以上各观察指标的改善上均有积极意义。结论:养阴清热活血法能明显改善阴虚内热血瘀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数字化舌象特征值,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原发性 养阴清热活血法 数字化舌象特征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舌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评价
7
作者 孙恒祥 祝庆海 +2 位作者 李怀奇 王晨星 叶金海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608-616,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及临床参数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在预测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患者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2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接受治疗的TSCC患者75例...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及临床参数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在预测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患者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2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接受治疗的TSCC患者75例,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临床数据、增强CT影像数据及术后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将所有病例按8∶2的比例随机分配至训练组(n=60)和验证组(n=15)。从增强CT的静脉期影像数据中提取1833个影像组学特征,采用相关系数筛选及LASSO方法进行特征筛选和降维,选出最优的影像组学特征组合。对筛选出的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使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模型(LR、KNN、Random Forest、Extra Trees、XGBoost和LightGBM)进行建模,以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对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影像组学特征筛选和降维后,得到14个最优特征组合,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多种预测模型。其中,KNN模型在训练组和测试组中表现出较为均衡的拟合效果,AUC值分别为0.869和0.861。为了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效能,将影像组学特征与患者临床特征进行融合建模,这一综合模型在训练组和测试组中的AUC值分别提高到0.893和0.880。DCA决策曲线显示,相比于单纯的影像组学模型,融合临床特征的影像组学-临床模型展现出更高的预测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结合临床参数的预测模型,可有效估计TSCC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此方法有助于对TSCC患者进行风险分层,优化临床决策,从而改善治疗策略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影像组学特征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