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雷帕霉素给药对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肺组织常驻CD8^+记忆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肖茗露 杨森 +2 位作者 谢罗樱子 叶丽林 吴玉章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9-125,共7页
目的雷帕霉素(rapamycin)已被报道可以促进记忆性CD8^+T细胞,包括效应性记忆(effector memory)CD8^+T细胞及中央记忆性(central memory)CD8^+T细胞的分化,但是其对组织常驻(tissue resident)CD8^+记忆T细胞的调控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 目的雷帕霉素(rapamycin)已被报道可以促进记忆性CD8^+T细胞,包括效应性记忆(effector memory)CD8^+T细胞及中央记忆性(central memory)CD8^+T细胞的分化,但是其对组织常驻(tissue resident)CD8^+记忆T细胞的调控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索雷帕霉素对小鼠组织常驻CD8^+记忆T细胞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野生型小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雷帕霉素处理组。向其输注能够特异性识别LCMV抗原gp33-41的P14细胞(CD8^+T细胞),而后利用表达LCMV gp33-41的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利用流式染色技术检测和比较2组小鼠在不同时间点的血液、淋巴结以及肺脏中抗原特异性CD8^+记忆T细胞的比例和数量以及相应的表面分子、胞内细胞因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雷帕霉素处理组的外周血、引流淋巴结以及肺组织内的抗原特异性CD8^+记忆T细胞均显著增多,同时发现外周血中CD8^+记忆前体细胞比例增多,淋巴结中的中央型CD8^+记忆T细胞比例及数量增多、CD8^+记忆T细胞的功能增强,肺脏组织常驻CD8^+记忆T细胞的CD103和CD69的表达上升。结论感染流感病毒后,持续低剂量给予雷帕霉素能够抑制mTOR信号从而提高组织特异性常驻CD8^+记忆细胞的形成和维持,这为新型流感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流感病毒感染 MTOR信号通路 组织常驻记忆细胞 CD8^+T细胞
下载PDF
组织常驻记忆性T细胞参与银屑病复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思宇 孙超楠 沈柱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4-708,共5页
皮损反复发作是银屑病重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难点之一,且复发常可位于原皮损消退区域,提示银屑病的复发与“免疫记忆”有关。皮肤组织常驻记忆性T细胞(tissue resident memory T cells,TRM)是记忆性T细胞中的重要亚群,具有在皮肤中长期存... 皮损反复发作是银屑病重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难点之一,且复发常可位于原皮损消退区域,提示银屑病的复发与“免疫记忆”有关。皮肤组织常驻记忆性T细胞(tissue resident memory T cells,TRM)是记忆性T细胞中的重要亚群,具有在皮肤中长期存活(long-lived)和低迁移(lowmigration)的显著特点。研究提示,TRM细胞在银屑病复发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TRM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参与银屑病复发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组织常驻记忆性T细胞 外周驻留 长期存活 低迁徙
下载PDF
组织驻留淋巴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周静 彭慧 田志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665-1670,共6页
淋巴细胞作为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被认为在淋巴组织和非淋巴组织之间循环迁移。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机体中也存在多种不具有循环特性的组织驻留淋巴细胞,包括组织驻留记忆性T细胞(TRM)、固有淋巴样细胞(ILCs)和多种非传统... 淋巴细胞作为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被认为在淋巴组织和非淋巴组织之间循环迁移。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机体中也存在多种不具有循环特性的组织驻留淋巴细胞,包括组织驻留记忆性T细胞(TRM)、固有淋巴样细胞(ILCs)和多种非传统的固有样T细胞。组织驻留淋巴细胞与循环性淋巴细胞除了组织迁移特性不同之外,表型与功能特征也存在诸多差异。本文根据已有文献,综述了组织驻留淋巴细胞的不同分类,并讨论了其发育特征及相应功能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驻留淋巴细胞 组织驻留记忆性T细胞 固有淋巴样细胞 固有样T细胞
下载PDF
皮肤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在白癜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陆豪杰 宋秀祖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26-1028,共3页
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由初始T细胞受到刺激后形成,并驻留在外周组织,介导机体对类似刺激迅速产生免疫反应。虽然这种免疫反应有助于保护机体对抗局部感染,但在自身免疫相关性皮肤病如白癜风中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在皮肤的长时间驻留会导致疾... 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由初始T细胞受到刺激后形成,并驻留在外周组织,介导机体对类似刺激迅速产生免疫反应。虽然这种免疫反应有助于保护机体对抗局部感染,但在自身免疫相关性皮肤病如白癜风中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在皮肤的长时间驻留会导致疾病反复发作。本文对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与白癜风之间的关系及潜在治疗靶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T淋巴细胞亚群 复发 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
原文传递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在实体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丛嘉铖 刘晨 +1 位作者 牛烨炜 杨金凤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5-30,共6页
血液循环中存在大量的免疫细胞,它们能够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入侵,并在肿瘤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RM)是一个特殊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亚群,能够无限期地驻留在组织中,对其同源抗原作出快速的免疫应答。TRM包括CD4^(+... 血液循环中存在大量的免疫细胞,它们能够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入侵,并在肿瘤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RM)是一个特殊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亚群,能够无限期地驻留在组织中,对其同源抗原作出快速的免疫应答。TRM包括CD4^(+)和CD8^(+)两个亚群,均以表达CD69和CD103标记物为主要特征,通过产生杀伤性细胞因子等方式,激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TRM在减缓肿瘤发生发展、抑制转移和降低肿瘤复发等方面的作用已在多种实体瘤中得到证实。为深入研究这些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机制,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梳理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征,综述CD8^(+)TRM细胞在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肝癌等实体瘤治疗中的作用和研究进展,旨在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 CD103 CD69 实体瘤
下载PDF
子宫组织定居记忆T细胞的免疫学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康双朋 吴琼丽 吴长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37-942,共6页
目的探究小鼠子宫内组织定居记忆T细胞(Trm)的分布、表型和功能等免疫学特性。方法 Balb/c小鼠经心脏灌洗去除循环中的记忆T细胞后,用胶原酶和DNaseⅠ消化得到子宫中淋巴细胞,脾组织研磨后得到单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子宫和脾组织... 目的探究小鼠子宫内组织定居记忆T细胞(Trm)的分布、表型和功能等免疫学特性。方法 Balb/c小鼠经心脏灌洗去除循环中的记忆T细胞后,用胶原酶和DNaseⅠ消化得到子宫中淋巴细胞,脾组织研磨后得到单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子宫和脾组织中组织定居记忆T细胞的表型特征;用多克隆刺激剂刺激后,流式检测IFN-γ的表达。结果小鼠子宫和脾脏中T淋巴细胞表达Trm的表面分子标志CD69和CD103,子宫中T细胞表达CD69和CD103高于脾组织中T细胞。且发现CD69^+T细胞比CD69-T细胞表达较高水平的IFN-γ。而CD103-T细胞比CD103^+T细胞表达较高水平的IFN-γ。CD69^+CD103^+和CD69^+CD103-的Trm细胞表达记忆细胞表面分子CD44的比例高于CD69-CD103-和CD69-CD103^+非Trm细胞。结论小鼠子宫中存在着一群Trm细胞,其表面表达CD69和/或CD103。CD69^+T细胞比CD69-T细胞产生较高的IFN-γ,而CD103-T细胞比CD103^+T细胞产生较高IFN-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定居记忆T细胞 子宫 IFN-Γ
下载PDF
抗CD122抗体对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7
作者 李华润 温炬 +4 位作者 郑荣昌 周玉婵 秦思 李婷 黄锦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期249-257,共9页
目的探讨抗CD122抗体对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7月1日至11月23日。选用56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配为4组:凡士林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咪喹莫特模型组(模型组)、同型对照抗体实验组(实验组A)、抗CD12... 目的探讨抗CD122抗体对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7月1日至11月23日。选用56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配为4组:凡士林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咪喹莫特模型组(模型组)、同型对照抗体实验组(实验组A)、抗CD122抗体实验组(实验组B)。采用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观察银屑病样皮损动态变化;显微镜下观察皮损组织病理改变,并测量表皮层厚度;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皮损中T_(RM)细胞的表型及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损中白细胞介素-15(IL-15)、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表达及变化。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免疫荧光双标显示,模型组初次(3 d、6 d)T_(RM)细胞数量CD3^(+)CD103^(+)[(16.40±1.43)细胞个数/视野、(29.80±2.28)细胞个数/视野]、CD4^(+)CD103^(+)[(10.80±1.77)细胞个数/视野、(16.20±1.28)细胞个数/视野]、CD8^(+)CD103^(+)[(15.10±1.65)细胞个数/视野、(26.05±1.43)细胞个数/视野]、CD122^(+)CD103^(+)[(16.52±1.43)细胞个数/视野、(26.80±1.40)细胞个数/视野]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B初次(3 d、6 d)及再次(38 d、41 d)刺激皮损中T_(RM)细胞数量均低于同一时间模型组、实验组A(均P<0.05),以CD8^(+)T_(RM)细胞降低为主(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模型组再次(38 d、41 d)皮损中IL-15、IL-17A的表达[(115.66±3.69)IOD/area、(121.65±3.36)IOD/area及(104.30±3.47)IOD/area、(59.87±3.20)IOD/area]均高于对照组[(28.15±2.25)IOD/area、(28.05±2.15)IOD/area及(25.63±2.10)IOD/area、(25.01±2.71)IOD/are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B初次(3 d、6 d)及再次(38 d、41 d)刺激皮损中IL-15、IL-17A的表达均低于同一时间模型组和实验组A(均P<0.05)。结论T_(RM)细胞、IL-15、IL-17A可能参与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发生和发展,抗CD122抗体可以改善小鼠的银屑病样皮损,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T_(RM)细胞的形成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CD122 TRM细胞 IL-15 IL-17A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伏气温病学理论指导防治银屑病复发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茂 杜晶晶 郝平生 《四川中医》 2021年第3期44-47,共4页
本文基于免疫学组织常驻记忆性T细胞在银屑病复发中发挥的作用与中医"伏邪"致病理论相似及银屑病可用伏邪学说解释的理论基础,探讨了银屑病的复发——肾精不足为先决条件,余邪未清是关键因素,伏邪胶着从阴发于阳为主要病机,... 本文基于免疫学组织常驻记忆性T细胞在银屑病复发中发挥的作用与中医"伏邪"致病理论相似及银屑病可用伏邪学说解释的理论基础,探讨了银屑病的复发——肾精不足为先决条件,余邪未清是关键因素,伏邪胶着从阴发于阳为主要病机,清透伏邪、温阳扶正、频护阴液,多管齐下尽透伏邪和防邪再伏是治疗重点,并基于柳宝诒伏气温病学术思想从伏邪透发角度浅析邪伏少阴其发于阳、郁于阴不达于阳、初发于少阴的不同防治法则,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组织常驻记忆性T细胞 伏邪 银屑病复发 清透滋肾
下载PDF
组织常驻记忆性T细胞与银屑病复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颖 郭金竹 张春雷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年第7期493-498,共6页
银屑病是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经常在原皮损消退的部位复发。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tissue resident memory T cells, TRM)能够长期驻留在皮肤中。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TRM是银屑病复发的重要原因,有效地抑制TRM可能是控制银屑病复发的关... 银屑病是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经常在原皮损消退的部位复发。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tissue resident memory T cells, TRM)能够长期驻留在皮肤中。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TRM是银屑病复发的重要原因,有效地抑制TRM可能是控制银屑病复发的关键。但TRM细胞具有抗损伤和抗凋亡特征,给控制复发带来困难。本文就皮肤TRM的产生、驻留以及TRM与银屑病复发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复发 组织常驻记忆性T细胞
下载PDF
组织常驻记忆性T细胞与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复发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晓宇 王文慧 +5 位作者 戴慧 谢嘉伟 王冠钰 郭金竹 张华 张春雷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9-606,共8页
目的探讨在咪喹莫特(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中再次诱导是否可以模拟复发表型及组织常驻记忆性T细胞(TRM)的变化。方法将20只C57BL/6小鼠编号后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10只。所有小鼠背部剃毛后,一组小鼠涂抹62.5 mg凡士林(vaseline),... 目的探讨在咪喹莫特(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中再次诱导是否可以模拟复发表型及组织常驻记忆性T细胞(TRM)的变化。方法将20只C57BL/6小鼠编号后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10只。所有小鼠背部剃毛后,一组小鼠涂抹62.5 mg凡士林(vaseline),另一组小鼠涂抹62.5 mg的5%咪喹莫特乳膏,连续6 d。第6天处死每组小鼠中的5只小鼠(Vaseline组和IMQ组),第36天时两组剩余小鼠背部皮肤均再次涂62.5 mg咪喹莫特(Vaseline-IMQ组和IMQ-IMQ组),连续6 d后处死小鼠。每日记录小鼠背部皮损严重程度指数(PASI),取背部皮肤进行HE染色。取脾脏及皮肤获取单细胞悬液,进行流式细胞检测。结果在第6天处死时,IMQ组银屑病样皮损典型,PASI评分最高为(9.50±0.58)。在第42天处死时,再次诱导的IMQ-IMQ组PASI评分为(10.75±0.50),比单次诱导的IMQ组(P=0.03)和Vaseline-IMQ组(8.25±1.50,P<0.0001)PASI评分高,且比单次诱导的银屑病样皮损出现更快且更重。IMQ-IMQ组病理切片表皮厚度为(85.68±32.83)μm,比IMQ组(59.34±19.33)μm和Vaseline-IMQ组(52.04±11.94)μm更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IMQ-IMQ组脾脏Th17细胞比例增高为(5.17±1.94)%,高于IMQ组(3.36±0.58)%(P=0.18)和Vaseline-IMQ组(1.87±1.69)%(P=0.006)。IMQ-IMQ组小鼠背部皮肤的CD8^(+)CD103^(+)T_(RM)比例为(5.29±2.25)%,显著高于IMQ组(0.63±0.18)%(P=0.0001)和Vaseline-IMQ组(1.12±0.61)%(P=0.0004)。结论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在间隔1个月后再次诱导,银屑病样皮损更重、反应更快、表皮增厚更多,且存在更多的Th17细胞和CD8^(+)CD103^(+)T_(RM),有可能作为银屑病研究中的小鼠复发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复发 银屑病样小鼠模型 咪喹莫特 组织常驻记忆性T细胞
下载PDF
Tc17细胞在银屑病发病及复发机制中的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星辛 王秋月 +1 位作者 罗倩 郝平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21-1525,共5页
细胞毒性T细胞17(Tc17)是近年发现的新型CD8^(+)T细胞亚群,与CD8^(+)T细胞的经典亚群Tc1、Tc2细胞显示强烈不同的细胞毒性,Tc17不表达或低表达细胞毒性,以分泌IL-17为主要特征。近年来研究提示银屑病发病机制中有Tc17细胞的重要参与。... 细胞毒性T细胞17(Tc17)是近年发现的新型CD8^(+)T细胞亚群,与CD8^(+)T细胞的经典亚群Tc1、Tc2细胞显示强烈不同的细胞毒性,Tc17不表达或低表达细胞毒性,以分泌IL-17为主要特征。近年来研究提示银屑病发病机制中有Tc17细胞的重要参与。最近研究还发现Tc17细胞具有记忆细胞表型,作为银屑病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的一部分在治疗银屑病复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c17逐渐成为银屑病发病及复发机制的研究新靶点。本文就Tc17细胞分化、调控、功能及在银屑病发病与复发机制中的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细胞17 银屑病 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银屑病复发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文秋 王睿 李承新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845-850,共6页
银屑病的复发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皮肤组织驻留记忆性T细胞(tissue-resident memory T cells,TRM)在银屑病的复发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KCs)、γδ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在一定程度上... 银屑病的复发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皮肤组织驻留记忆性T细胞(tissue-resident memory T cells,TRM)在银屑病的复发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KCs)、γδ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在一定程度上也参与了疾病复发。本文将对TRM参与银屑病复发的最新免疫学研究进展,及近年来其他细胞在复发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为银屑病的复发机制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复发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小鼠肺脏组织CD69^(+)TRM细胞免疫学特性的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源发 金晨曦 +3 位作者 谢世豪 谢红艳 黄俊 赵怡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27-531,522,共6页
目的探究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小鼠肺脏CD69^+组织定居记忆T细胞(TRM)的表型和功能的变化。方法使用血吸虫感染C57BL/6小鼠,6周后分离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小鼠的肺脏组织,制备石蜡切片,使用HE染色,观察肺部病变情况;制备单细胞悬液,用流式细... 目的探究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小鼠肺脏CD69^+组织定居记忆T细胞(TRM)的表型和功能的变化。方法使用血吸虫感染C57BL/6小鼠,6周后分离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小鼠的肺脏组织,制备石蜡切片,使用HE染色,观察肺部病变情况;制备单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和CD8^+的CD69^+TRM的含量;使用细胞表面染色方法,观察CD69^+TRM细胞表面CD103、CD62L和CD107a分子的表达情况;使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法,检测CD69^+TRM细胞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IL-9和IL-10的分泌情况。结果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肺脏组织出现明显肉芽肿病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在CD4^+T和CD8^+T细胞中,感染组CD69的表达比例均高于正常组[(19.02±2.87)%vs.(4.29±0.21)%,(7.61±1.99)%vs.(2.46±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D4^+T细胞中,CD62L和CD107a分子在感染组小鼠CD69^+细胞的表达比例低于正常组[(6.41±0.47)%vs.(23.95±1.63)%,(30.19±2.70)%vs.(48.15±2.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D8^+T细胞中,感染组小鼠CD69^+细胞表面CD103和CD62L分子的表达比例远低于正常组小鼠[(19.12±0.41)%vs.(44.79±3.64)%,(38.89±4.59)%vs.(58.69±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D4^+T细胞中,感染组CD69^+T细胞相比正常组表达较高水平的IL-4[(27.25±0.88)%vs.(14.57±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D8^+T细胞中,感染组CD69^+T细胞相比正常组表达较高水平的IFN-γ[(45.08±4.25)%vs.(2.75±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肺脏组织中存在着一群表达CD69的TRM细胞,在日本血吸虫感染诱导的肺部肉芽肿病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肺脏 组织定居记忆T细胞 CD69
原文传递
从免疫性炎症疾病复发特征试论中医伏邪的生物学基础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文娟 韩凌 危建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6-240,共5页
伏邪在中医学理论中释义为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是中医致病的病因之一。伏邪所致疾病具有隐伏潜伏、病程缠绵、暗耗、杂合等特点,但关于伏邪具体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较少。近年来研究发现适应性免疫系统中组织定居记忆T细胞(TRM细... 伏邪在中医学理论中释义为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是中医致病的病因之一。伏邪所致疾病具有隐伏潜伏、病程缠绵、暗耗、杂合等特点,但关于伏邪具体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较少。近年来研究发现适应性免疫系统中组织定居记忆T细胞(TRM细胞)在内伤杂病,尤其是免疫性炎症疾病复发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颇具伏邪之特点,两者在导致疾病复发的特征上也有相似性。TRM细胞是否为伏邪的生物学基础呢?对此笔者将二者放在一起对比与分析,并结合免疫性疾病复发模型-方药的实验研究,探讨伏邪与TRM细胞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 免疫性炎症疾病 生物学基础 组织定居记忆性T细胞
原文传递
Treg、γδT和TRM细胞在斑块状银屑病免疫病理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甘奕传 张三泉 张锡宝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28-1333,共6页
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斑块状银屑病的发病主要与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以及表皮细胞介导的慢性炎症密切相关。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调节性T细胞、γδT细胞和组织常驻记忆T... 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斑块状银屑病的发病主要与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以及表皮细胞介导的慢性炎症密切相关。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调节性T细胞、γδT细胞和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与斑块状银屑病的发生、发展及复发密切相关;T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进展不仅为阐明斑块状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而且为靶向治疗提供新方向。本文就调节性T细胞、γδT细胞和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在斑块状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Treg细胞 ΓΔT细胞 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 免疫病理机制
下载PDF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增强肠道抗结核感染免疫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劳娟凤 龚四堂 +1 位作者 吴敏昊 吴永坚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566-570,627,I0001,共7页
目的探讨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在肠结核疾病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5名健康人和7例克罗恩病、7例肠结核患者肠组织活检样本,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Real-time PCR、免疫荧光和... 目的探讨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在肠结核疾病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5名健康人和7例克罗恩病、7例肠结核患者肠组织活检样本,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Real-time PCR、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TREM-1在组织和分离的组织原位记忆CD8^(+)T细胞(CD8^(+)T_(RM))的表达。腹腔注射结核菌H37Rv构建10只肠结核幼鼠模型,采用中和抗体阻断TREM-1信号,流式表面染色检测肠道CD4^(+)T细胞、CD8^(+)T细胞、CD19^(+)B细胞、CD11c+树突状细胞、F4/80^(+)巨噬细胞和Gr-1+粒细胞的比例。取肠组织分离单个核细胞,佛波脂和离子酶素刺激6 h,流式胞内染色检测CD8^(+)T细胞干扰素-γ(IFN-γ)水平以及β-catenin表达。取肠和脾脏研磨裂解,细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肠道和脾脏荷菌量。肠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肠道病理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和克罗恩患者肠组织相比,肠结核患者肠组织具有明显的结核肉芽肿形成和免疫细胞浸润。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肠结核组TREM-1 mRNA水平表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和克罗恩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结果发现肠结核患者组织中TREM-1阳性细胞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进一步流式分析发现TREM-1+CD8^(+)T细胞表现为CD69和CD103高表达,即TREM-1+CD8^(+)T细胞主要为CD8^(+)TRM细胞。阻断TREM-1信号可减少肠结核模型小鼠肠道CD8^(+)T细胞比例,但不影响CD4^(+)T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Gr-1+粒细胞的比例。阻断TREM-1信号可抑制肠道CD8^(+)T细胞分泌IFN-γ,以及表达胞内连环蛋白β-catenin,与IgG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断TREM-1信号可增加肠道和脾脏荷菌量,并且肠道病理损伤加重,表现为肠绒毛结构破坏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结核感染后肠道CD8^(+)TRM细胞TREM-1表达升高,TREM-1受体信号激活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肠结核 组织原位记忆T细胞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组织原位记忆T细胞表达与皮损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袁祥 周滢波 +5 位作者 王其凯 金莉 李向培 汪国生 陶金辉 厉小梅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80-684,I0002,共6页
目的探讨SLE组织原位记忆T细胞与SLE皮损的相关性,为研究SLE患者皮损形成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SLE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及皮肤组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效应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比例变化;免疫荧光观察SLE患者及健康对照皮... 目的探讨SLE组织原位记忆T细胞与SLE皮损的相关性,为研究SLE患者皮损形成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SLE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及皮肤组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效应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比例变化;免疫荧光观察SLE患者及健康对照皮肤中免疫复合物沉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肤效应记忆T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CD103,分析组织原位记忆T细胞样细胞在SLE患者及健康对照皮肤中的表达。数据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SLE患者外周血中CD4+组织原位记忆T细胞、CD4+效应T细胞、CD8+效应记忆T细胞、CD8+效应T细胞在外周血T细胞亚群所占比例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6±3.4和8.2±2.5,t=-3.15,P〈0.05;2.5±1.5和1.3±0.8,t=-2.79,P〈0.05;15.3±3.6和7.0±3.0,t=-6.22,P〈0.05;13.1±5.4和3.7±1.3,t=-7.36,P〈0.05);与健康对照相比,SLE患者CD4+效应记忆T细胞、CD4+效应T细胞、CD8+效应记忆T细胞、CD8+效应T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比例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2.7和5.8±2.0,t=-2.74,P〈0.05;1.6±1.0和0.8±0.5,t=-2.84,P〈0.05;10.4±3.6和5.3±2.4,t=-4.03,P〈0.05;8.2±4.1和2.6±0.8,t=-6.15,P〈0.05);皮肤组织免疫荧光染色,在SLE患者表皮和真皮交界处存在免疫球蛋白(Ig)A、IgM、补体C3沉积,而健康对照皮肤中没有免疫复合物沉积;与健康对照相比,SLE患者皮肤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切片中可见表皮、真皮层中浸润淋巴细胞明显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D4+、CD8+、CD103+细胞数均较健康对照有不同程度增多。结论皮肤组织原位记忆T细胞局部定植可能与SLE皮损形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组织原位记忆T细胞 皮肤
原文传递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肝内组织驻留记忆性CD8+T细胞的活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巧燕 尤征瑞 +1 位作者 马雄 唐茹琦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21-426,共6页
目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肝内CD69^(+)CD103^(+)CD8^(+)组织驻留记忆性T细胞(T_(RM))富集,本研究旨在明确AIH患者的肝脏微环境促进CD69^(+)CD103^(+)CD8^(+)T_(RM)扩增活化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目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肝内CD69^(+)CD103^(+)CD8^(+)组织驻留记忆性T细胞(T_(RM))富集,本研究旨在明确AIH患者的肝脏微环境促进CD69^(+)CD103^(+)CD8^(+)T_(RM)扩增活化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体系如下:(1)空白对照组完全培养基;(2)实验组完全培养基+IL-15+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3)100 nmol/L雷帕霉素处理组完全培养基+IL-15+TGF-β+10 nmol/L雷帕霉素;(4)100 nmol/L雷帕霉素处理组完全培养基+IL-15+TGF-β+100 nmol/L雷帕霉素。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细胞中CD3、CD4、CD8、CD69、CD103、磷酸化S6(pS6)、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情况。结果IL-15+TGF-β可在体外诱导CD69^(+)CD103^(+)CD8^(+)T_(RM)细胞。IL-15处理可激活CD8+T细胞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S6激酶(S6K)信号通路(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的pS6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2233.00±195.30、839.20±79.07,P<0.0001)。IL-15处理对mTORC2/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无影响(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的pAkt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1832.00±83.86、1790.00±272.20,P>0.05)。使用mTORC1特异性抑制剂雷帕霉素可阻断IL-15对T_(RM)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实验组和100 nmol/L雷帕霉素处理组的CD69+CD103+/CD8+细胞比例分别为(10.37±1.25)%、(2.14±0.24)%,P<0.0001)。结论IL-15可通过mTORC1/S6K信号通路促进CD69^(+)CD103^(+)CD8^(+)T_(RM)细胞体外扩增,靶向这一通路对AIH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组织驻留记忆性T细胞 IL-15 mTORC1/S6K信号通路 雷帕霉素
下载PDF
组织驻留型记忆T细胞:疫苗设计的新方向
19
作者 陈斯淼 邢莹莹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23年第4期420-425,共6页
免疫记忆的诱导是适应性免疫的核心,也是疫苗设计的基石。组织驻留型记忆T细胞(T_(RM))是T细胞的一个特殊子集,驻留于非淋巴器官中,是屏障部位的第一道防线,可以在再次遭遇同源抗原后迅速激活。由于T_(RM)具有在外周非淋巴组织中长期稳... 免疫记忆的诱导是适应性免疫的核心,也是疫苗设计的基石。组织驻留型记忆T细胞(T_(RM))是T细胞的一个特殊子集,驻留于非淋巴器官中,是屏障部位的第一道防线,可以在再次遭遇同源抗原后迅速激活。由于T_(RM)具有在外周非淋巴组织中长期稳定驻留的优势,在抗感染和癌症的局部免疫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诱导T_(RM)产生正在成为下一代疫苗设计的新目标。越来越多的案例显示疫苗接种可在局部诱导T_(RM)为机体提供高效的免疫保护。多种内在和外在的信号都被证明可调控T_(RM)的分化与发育,驱动T_(RM)形成的具体因素因不同组织而异。对T_(RM)异质性和形成机制的深入探讨对优化疫苗接种参数,开发更高效安全的疫苗具有指导意义。文章讨论了T_(RM)的驻留特征、分化发育需求以及在疫苗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强调组织来源因子、局部抗原和佐剂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对T_(RM)细胞生成的作用,以期为更高效的疫苗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与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驻留型记忆T细胞 疫苗 保护性免疫 抗感染 外周免疫 免疫记忆 T细胞发育
原文传递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池艳贝 寇小格 +1 位作者 赵红兵 杨露露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20期3171-3175,共5页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rm)是一种新近被发现的T细胞亚群,与在组织和血液之间循环的中枢和效应记忆T细胞不同,Trm永久性地存在于组织内,不再参与组织和血液之间的再循环。最初,CD103和CD69被认为是区分Trm细胞和其他记忆T细胞的两个常见表...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rm)是一种新近被发现的T细胞亚群,与在组织和血液之间循环的中枢和效应记忆T细胞不同,Trm永久性地存在于组织内,不再参与组织和血液之间的再循环。最初,CD103和CD69被认为是区分Trm细胞和其他记忆T细胞的两个常见表面标记。最近研究表明,CD49a和CD44在TRM细胞中也有高表达。Trm细胞不仅是防御屏障组织局部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并且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因此,本文将对Trm细胞在组织中的分化、表型、转录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 Trm细胞分化 细胞因子 Trm细胞表型 肿瘤免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