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诊断技术在原发不明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与展望
1
作者 包雯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0期1841-1845,共5页
原发不明肿瘤(CUP)是一类经过全面检查仍未找到组织起源的转移性肿瘤。CUP具有强侵袭性,易发生早期转移和预后不佳等特点。随着体外诊断技术的发展,肿瘤组织起源基因检测可准确判断肿瘤的原发灶,有助于优化CUP患者的治疗方案和改善预后... 原发不明肿瘤(CUP)是一类经过全面检查仍未找到组织起源的转移性肿瘤。CUP具有强侵袭性,易发生早期转移和预后不佳等特点。随着体外诊断技术的发展,肿瘤组织起源基因检测可准确判断肿瘤的原发灶,有助于优化CUP患者的治疗方案和改善预后。本文就体外诊断技术在CUP诊断中的应用与展望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不明肿瘤 组织起源 基因表达谱 体外诊断
下载PDF
2023年ESMO基于分子指导的原发灶不明肿瘤治疗新进展
2
作者 张晓伟 刘欣 罗志国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89-992,共4页
原发灶不明肿瘤(cancer of unknown primary,CUP)是一类组织学上确定为转移并经过一系列检查仍未找到原发灶的肿瘤,占所有新发肿瘤的2%~5%。CUP具有侵袭性强、早期转移及预后差等特征。随着新兴基因检测和药物的应用,基因表达谱和基因... 原发灶不明肿瘤(cancer of unknown primary,CUP)是一类组织学上确定为转移并经过一系列检查仍未找到原发灶的肿瘤,占所有新发肿瘤的2%~5%。CUP具有侵袭性强、早期转移及预后差等特征。随着新兴基因检测和药物的应用,基因表达谱和基因组检测在揭示肿瘤分子特征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基于分子指导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的治疗选择也应运而生。本文就2023年欧洲肿瘤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MO)年会上报道的有关CUP的临床试验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灶不明肿瘤 90基因检测 组织起源 器官特异性治疗 精准医学
下载PDF
影响人间充质干细胞数量的因素
3
作者 华杰 龚健 宋振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36期7150-7152,7175,共4页
近年来,由于世界人口的老龄化及许多疾病的不可治愈性,成人间充质干细胞(hMSCs)用于细胞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成人间充质干细胞可来源于骨髓、脂肪、脐血、脐带、胎盘、骨骼肌等,但由于其细胞数目较少,在临床运用之前必须依靠体外... 近年来,由于世界人口的老龄化及许多疾病的不可治愈性,成人间充质干细胞(hMSCs)用于细胞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成人间充质干细胞可来源于骨髓、脂肪、脐血、脐带、胎盘、骨骼肌等,但由于其细胞数目较少,在临床运用之前必须依靠体外扩增来获取理想的细胞数量。本文拟搜索前期研究来探讨人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期间影响细胞数目的因素,如供体的年龄、性别、组织来源选择及细胞接种密度,从而优化获取足量人间充质干细胞的过程,进而为今后临床干细胞治疗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充质干细胞 年龄 性别 组织来源 接种密度
原文传递
细胞源猪瘟活疫苗E2基因遗传稳定性和免疫原性分析
4
作者 吴华伟 陈晓春 +8 位作者 黄小洁 刘丹 邓永 秦义娴 高金源 薛青红 孙淼 陈建 陈延飞 《中国兽药杂志》 2023年第4期1-10,共10页
测定了中国4个细胞源猪瘟活疫苗(C株)E2基因全序列,将其与GenBank上13个猪瘟病毒的E2基因序列(含C株原始毒株、7个猪瘟病毒C株以及国际上5个主要猪瘟活疫苗毒株的E2基因全序列)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遗传变异分析,通... 测定了中国4个细胞源猪瘟活疫苗(C株)E2基因全序列,将其与GenBank上13个猪瘟病毒的E2基因序列(含C株原始毒株、7个猪瘟病毒C株以及国际上5个主要猪瘟活疫苗毒株的E2基因全序列)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遗传变异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预测的E2蛋白N-糖基化位点、E2蛋白磷酸化位点和理化特性以及模拟的蛋白空间结构进行了比较,并通过免疫攻毒试验对4个细胞源猪瘟疫苗(C株)的免疫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猪瘟病毒C株原始种毒相比,尽管中国4个细胞源猪瘟活疫苗的E2基因核苷酸序列、推导的E2蛋白氨基酸序列或模拟的三维结构等发生个别核苷酸变异、个别氨基酸位点突变或缺失,但均不影响猪瘟C株的免疫原性,猪瘟疫苗C株仍然是防控猪瘟的最有效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细胞源 活疫苗 E2基因 遗传稳定性 同源性 免疫原性
下载PDF
单中心2009至2011年住院患儿中实体肿瘤状况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凯 蒋慧 +5 位作者 奚政君 陈若平 张儒仿 谢华 陆正华 吕志宝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实体肿瘤的原发部位和病理类型,为儿童实体肿瘤的诊治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手术/病理活检确诊的实体肿瘤患儿,采集肿瘤原发部位、病理类型和组织起源等资料,分为0~1、~4、~7、~10和~14岁... 目的分析儿童实体肿瘤的原发部位和病理类型,为儿童实体肿瘤的诊治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手术/病理活检确诊的实体肿瘤患儿,采集肿瘤原发部位、病理类型和组织起源等资料,分为0~1、~4、~7、~10和~14岁组进行分析。结果 983例实体肿瘤患儿进入分析,其中良性肿瘤721例(73.3%),恶性肿瘤262例;男548例(55.7%),女435例;发病年龄8d至14岁,中位年龄4岁。①721例良性肿瘤中,以脉管瘤(233例,32.3%)、钙化上皮瘤(161例,22.3%)、软骨瘤(68例,9.4%)、纤维瘤(67例,9.3%)和成熟畸胎瘤(66例,9.2%)多见。262例恶性肿瘤中,以神经母细胞瘤(44例,16.8%)、恶性淋巴瘤(34例,13.0%)和肾母细胞瘤(33例,12.6%)多见。②良性肿瘤好发于皮肤及软组织(324例,44.9%)、头面颈部(220例,30.5%)和骨骼(86例,11.9%)。恶性肿瘤好发于腹腔(96例,36.6%)、颅内(51例,19.5%)和头面颈部(33例,12.6%)。③恶性肿瘤以胚胎源性肿瘤最多见(171例,65.3%),其次为含类似组织成分的肿瘤(57例,21.8%)和淋巴源性肿瘤(34例,13.0%)。④良性肿瘤中,脉管瘤、钙化上皮瘤和纤维瘤主要分布于~4岁组。恶性肿瘤中,神经母细胞瘤和肾母细胞瘤在0~1岁和~4岁组累计构成比分别为84.1%和81.9%,恶性淋巴瘤在4岁以上组累计构成比为71.6%。⑤巨大恶性肿瘤29例(11.1%),其中24/29例(82.8%)年龄<4岁,腹腔为最常见原发部位(26例,89.7%)。结论良性肿瘤是儿童实体肿瘤的主要构成。儿童恶性肿瘤好发于腹腔,组织来源以胚胎源性肿瘤为主。神经母细胞瘤及肾母细胞瘤可能是<4岁儿童腹腔巨大恶性肿瘤的主要病理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实体肿瘤 良性 恶性 病理 原发部位 组织起源
下载PDF
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利敏 江若霞 +3 位作者 李姗 桂秋萍 王志永 杨元元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9-533,共5页
目的探讨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benign metastasizing leiomyoma,BM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6例BM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3~65岁,均有子... 目的探讨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benign metastasizing leiomyoma,BM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6例BM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3~65岁,均有子宫肌瘤手术史;5例为肺转移,其中伴腹壁转移、伴脊柱转移各1例,另1例为腹股沟转移;镜下为梭形细胞肿瘤,部分病例富于细胞,细胞异型性小,未见明显核分裂象及坏死。免疫表型:SMA、SM-MHC、desmin、vimentin、ER、PR均阳性,S-100、CD117、CD34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均小于5%;随访患者3例带瘤生存、3例无瘤生存,分别随访18、28、40、31、36、80个月。结论 BML多发于子宫平滑肌瘤手术史的女性患者,肺是其常见转移部位,常同时伴其它部位的转移,病情进展较缓慢,大多数患者生存期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瘤 转移 临床病理 鉴别诊断 组织来源
下载PDF
人尿源性干细胞组织来源与多向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沈亮亮 周明 +1 位作者 谯英固 孙震晓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9年第9期745-748,共4页
人尿源性干细胞(hUSCs)是近年来从人尿液中新发现的可体外分离培养、大多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成体干细胞,其具有良好增殖活性与多向分化潜能,在组织工程细胞治疗、遗传疾病药物筛选等方面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明确hUSCs的组织... 人尿源性干细胞(hUSCs)是近年来从人尿液中新发现的可体外分离培养、大多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成体干细胞,其具有良好增殖活性与多向分化潜能,在组织工程细胞治疗、遗传疾病药物筛选等方面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明确hUSCs的组织来源是进一步开展其应用研究的前提。本文就近10年来国内外关于hUSCs组织来源与多向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hUSCs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尿源性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表面标志物 组织来源 多向应用
原文传递
宝石能谱CT在诊断肺部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泽华 赵世恩 梁燕 《影像技术》 CAS 2022年第3期32-37,共6页
目的:研究宝石能谱CT检查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肿瘤内科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诊治的肿瘤(肺部肿瘤)患者中随机抽取102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病理检查确诊,均接受宝石能谱CT检查,收集整理良恶性肿瘤的CT值、碘浓度、水浓... 目的:研究宝石能谱CT检查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肿瘤内科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诊治的肿瘤(肺部肿瘤)患者中随机抽取102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病理检查确诊,均接受宝石能谱CT检查,收集整理良恶性肿瘤的CT值、碘浓度、水浓度,收集恶性肿瘤患者中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病灶以及转移淋巴结的CT值、碘浓度等。结果:肺部良性肿瘤在动脉期、门静脉期的水浓度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在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碘浓度均低于恶性肿瘤(P<0.05);同一KeV水平下的CT值,良性肿瘤低于恶性肿瘤(P<0.05);同一KeV水平下的CT值比较,非小细胞肺癌<肺鳞癌<肺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淋巴结<肺腺癌转移性淋巴结<肺鳞癌转移性淋巴结(P<0.05);随着KeV水平的提高,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以及转移性淋巴结的CT值逐渐下降(P<0.05);不同组别之间的有效原子序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组别的碘浓度和CT能谱衰减曲线斜率则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最低,肺鳞癌转移性淋巴结最高(P<0.05)。结论:在肺部肿瘤疾病诊断中应用宝石能谱CT检查能早期明确肿瘤病灶的良恶性,并初步判定病灶的病理类型及其转移性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宝石能谱CT 良恶性 病理类型 组织源性 CT能谱参数
下载PDF
食管原发性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何粉玲 晏培松 +3 位作者 步雪 张美萍 陈鑫 杜波 《世界肿瘤杂志》 2007年第2期118-120,F0003,共4页
目的 探讨食管腺样囊性癌(ACC)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来源及预后。方法 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及组织化学染色,对3例食管腺样囊性癌进行病理及临床分析。结果3例食管腺样囊性癌的癌组织主要由立方形腺上皮细胞和变异的肌上皮细胞组成... 目的 探讨食管腺样囊性癌(ACC)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来源及预后。方法 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及组织化学染色,对3例食管腺样囊性癌进行病理及临床分析。结果3例食管腺样囊性癌的癌组织主要由立方形腺上皮细胞和变异的肌上皮细胞组成,呈筛孔状腔隙、管状、实体状排列,腔隙内含嗜碱性和嗜伊红分泌物;3例食管腺样囊性癌中例1表面上皮有移行;免疫组化:3例CK、H-CK、P63、S-100(浆,核)、EMA、Bcl-2均(+),例3CerBb-2(±),P53(+),例2CD117(+),AAT(±)、SMA(-),PAS/AB(+)。结论 发生在食管的腺样囊性癌很少见,诊断标准及组织细胞起源建议严格定义,起源于唾腺的诊断腺样囊性癌,凡起源于其它部位或组织者应冠以腺样囊性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食管 组织起源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不同区域颅底肿瘤的组织来源特点及手术方案的选择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晓光 雷德林 +6 位作者 林成 吴炜 马秦 程晓兵 张圃 孙沫逸 杨耀武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935-937,共3页
目的:讨论不同区域颅底肿瘤的发生和组织来源的关系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收集232例与颅底解剖区域有关的良、恶性肿瘤病例资料,分析哪些组织来源的肿瘤易接近或易侵犯颅底的哪些区域,不同区域的肿瘤选择了何种手术进路和治疗方法... 目的:讨论不同区域颅底肿瘤的发生和组织来源的关系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收集232例与颅底解剖区域有关的良、恶性肿瘤病例资料,分析哪些组织来源的肿瘤易接近或易侵犯颅底的哪些区域,不同区域的肿瘤选择了何种手术进路和治疗方法。结果:达颅前窝的肿瘤40例,其中上颌骨鳞癌23例、肉瘤7例、粘液瘤3例、造釉细胞瘤7例;达卵圆孔至茎突连线以外区域(包括颞下窝)70例,其中下颌骨升支部恶性肿瘤43例、腮腺恶性肿瘤复发者9例(腺样囊性癌4例)、耳颞区皮肤癌复发者3例、髁状突骨瘤及骨软骨瘤10例、神经来源肿瘤5例,达卵圆孔至茎突连线以内斜坡外侧区域114例,其中神经鞘瘤60例、脑膜瘤9例、肉瘤12例、低分化硬癌4例、颈动脉体瘤16例(指抵达颅底的部分病例)、腮腺来源肿瘤13例;枕骨大孔附近8例,其中脑膜瘤2例、脊膜瘤3例、神经鞘瘤3例。结论:在能够接近或破坏颅底组织的肿瘤中发现,肿瘤组织来源不同,易发区域也有所不同。因此根据肿瘤发生的区域,可以初步判断肿瘤的组织来源,有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可以帮助选择较为合理的手术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组织来源 手术
下载PDF
血痕特异性mRNA标记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清峦 赵禾苗 +5 位作者 陈静 夏寨青 严安心 姚岚 胡兰 王冲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6期559-564,共6页
血痕是案发现场尤其是命案中比较常见的生物物证,而血痕的正确组织来源推断是当前鉴定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法医物证学的不断发展,以mRNA(messenger RNA)为基础的体液斑迹组织来源鉴定技术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血痕免疫学检测的新... 血痕是案发现场尤其是命案中比较常见的生物物证,而血痕的正确组织来源推断是当前鉴定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法医物证学的不断发展,以mRNA(messenger RNA)为基础的体液斑迹组织来源鉴定技术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血痕免疫学检测的新型方法,已经越加显示其独特的优越性。在该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共同提取生物物证的RNA与DNA的目标,建立体液斑迹鉴定与DNA分型兼容的方法,有利于现场重建,提高生物物证的证据效力,完善证据链。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包括血痕总RNA提取、逆转录、荧光特异引物扩增、遗传分析仪电泳检测分析等步骤的血痕来源推断技术平台。实验共采集制备了40份的中国人群(女性)外周血、16份月经血样本,筛选了5个外周血标记:HBA、HBB、GYPA、SPTB、ALAS2,2个月经血标记:MMP7、MMP11,构建了一个囊括外周血、月经血特异标记的荧光复合扩增体系。结果显示mRNA技术为基础的鉴定血痕来源的方法是可行的,并且建立了血痕RNA检验的遗传分析仪结果判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血痕 MRNA 组织来源
原文传递
心脏黏液瘤23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银华 巫永志 +4 位作者 王素芬 宋红 徐国祥 何雷 卢林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42-1046,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黏液瘤(cardiac myxoma,CM)的临床病理特征、病因及组织起源,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3例CM临床病理资料,应用HE、AB/PAS特染、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分析其组织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3例CM中,男性7例,女性16... 目的探讨心脏黏液瘤(cardiac myxoma,CM)的临床病理特征、病因及组织起源,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3例CM临床病理资料,应用HE、AB/PAS特染、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分析其组织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3例CM中,男性7例,女性16例,男女比为1∶2.3,平均年龄56.7岁;23例中左心房占21例;12例无明显症状,因体检或其它手术术前检查发现,11例患者既往有糖尿病或高血压或栓塞病史。瘤体大体呈淡黄色、切面为黏液半透明状伴明显出血。镜下为大量嗜酸性基质,AB染色显示淡蓝色,其间散在分布梭形或星芒状肿瘤细胞。免疫组化vimentin、CD34、CD31、Calretinin、HBME-1等间质、间皮及血管源性标记阳性为主。透视电镜显示肿瘤细胞具有原始多潜能间充质细胞特征。21例获得随访患者均无复发。结论CM罕见,推测起源于原始多潜能间充质细胞,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栓塞等高凝状态心血管疾病可能是其诱因之一,定期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确诊需要结合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标记,散发性CM几乎均为良性,很少复发,预后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黏液瘤 病理学 组织起源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与胃间质瘤相关性的探讨
13
作者 王占东 王小玲 +4 位作者 陈砚凝 王占红 杨会钗 王永军 吴国祥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1-64,共4页
背景与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与胃间质瘤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6例胃内间叶源性肿瘤进行研究。结果:证实胃间质瘤75例,其中与树突状细胞相关的间质瘤(Dendritic cell stromal tumors,DCSTs)共22例,患者均为成人,... 背景与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与胃间质瘤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6例胃内间叶源性肿瘤进行研究。结果:证实胃间质瘤75例,其中与树突状细胞相关的间质瘤(Dendritic cell stromal tumors,DCSTs)共22例,患者均为成人,年龄24-70岁(平均47.4岁),临床最常见首发症状为消化道出血及腹痛。肿瘤体积最大径1.5—10.0cm。以胃体部多见,多数位于肌壁间。瘤细胞主要有2种形态3种组合形式。本组肿瘤梭形细胞型3例,上皮细胞型8例。混合细胞型11例,良性5例,交界性5例,恶性12例。DCSTs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14阳性22例,CD1a阳性17例,且大多数呈弥漫强阳性表达;CD117及CD34均为弥漫强阳性。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与树突状细胞存在密切联系,前者可能起源于DC或前者分化为后者。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胃肠道间质瘤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起源
下载PDF
应用组织特异性分子的保守序列鉴定人源细胞的组织来源
14
作者 孙昊 刘玉琴 +2 位作者 卞晓翠 杨振丽 赵晓梅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2-809,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简便经济的检测方法,用于鉴定培养细胞的组织来源,对新鲜取材细胞归类,检测细胞组织来源。方法根据文献报道与NCBI数据库,设计17对组织特异性相关引物,分别针对16个常见的人类组织特异性因子的mRNA保守序列,培养细胞,提...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简便经济的检测方法,用于鉴定培养细胞的组织来源,对新鲜取材细胞归类,检测细胞组织来源。方法根据文献报道与NCBI数据库,设计17对组织特异性相关引物,分别针对16个常见的人类组织特异性因子的mRNA保守序列,培养细胞,提取mRNA,反转录为c DNA,以此为模板进行PCR,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对这些引物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的筛选;其中8对引物可用于判断人类组织特异性,以双盲实验对此方法进行验证,用于鉴定人类细胞的组织来源。结果 17对组织特异性相关引物中,特异性分子ALB、AFP、SYN、CDH16、SFTPB、LCA、FLT和MUL2的对应引物可有效应用于鉴定细胞是否源自肝、肾、神经、肺、造血、内皮和分泌组织;特异性因子PSA对应引物可广泛在人类各组织细胞中扩增出条带;鉴定其他组织的引物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优化。结论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编码组织特异性分子mRNA的保守序列可以准确鉴定待检测细胞的组织来源。本研究为鉴定常见细胞的组织来源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特异因子 细胞 组织起源
下载PDF
壁性牙源性腺样瘤
15
作者 李映芳 董宝财 田心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92-93,100,共3页
分析5例牙源性腺样瘤的临床病理及该肿瘤的组织来源,报道1例来源于牙源性囊肿衬里上皮的牙源性腺样瘤,建议将发生于牙源性囊肿壁上的牙源性腺样瘤称为壁性牙源性腺样瘤.其诊断的依据是在切片中看到囊肿衬里上皮增生并移行为牙源性... 分析5例牙源性腺样瘤的临床病理及该肿瘤的组织来源,报道1例来源于牙源性囊肿衬里上皮的牙源性腺样瘤,建议将发生于牙源性囊肿壁上的牙源性腺样瘤称为壁性牙源性腺样瘤.其诊断的依据是在切片中看到囊肿衬里上皮增生并移行为牙源性腺样瘤,两者之间有明确的延续关系.或在同一切片中看到典型的囊壁及肿瘤成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性牙源性 腺样瘤 组织来源 临床病理
下载PDF
皮肤平滑肌肉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16
作者 王西川 廖嘉煦 吴蓉宜 《华西医学》 CAS 2009年第12期3142-3144,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肤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断要点及预后。方法:对2例皮肤平滑肌肉瘤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为皮下平滑肌肉瘤,具有结节型的生长形态,瘤细胞丰富,异型性较大,核分裂活跃;例2为真皮平滑肌肉... 目的:探讨皮肤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断要点及预后。方法:对2例皮肤平滑肌肉瘤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为皮下平滑肌肉瘤,具有结节型的生长形态,瘤细胞丰富,异型性较大,核分裂活跃;例2为真皮平滑肌肉瘤,具有弥漫型的生长形态,瘤细胞较少,分化好,核分裂象不明显。免疫组化2例均表达SMA、MSA、Vim,1例灶性表达Desmin。2例随访迄今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皮肤平滑肌肉瘤少见,可分为真皮和皮下两种类型,两者具有不同的组织起源和预后特点,我们要注意区分,诊断除核分裂象计数外,尚需进行综合评估,对某些病例建议采用恶性潜能未定的平滑肌肉瘤的诊断,治疗首选外科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平滑肌肉瘤 组织发生 临床病理学 预后
原文传递
草鱼干扰素的体外诱生及其组织细胞的来源 被引量:3
17
作者 邵健忠 项黎新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77-683,共7页
草鱼九种组织干扰素 (IFN)体外诱生试验结果表明 ,从头肾、脾脏、外周血和胸腺组织中均能诱生出IFN。进一步对四种组织的细胞组分进行分离和IFN诱导 ,证实IFN由其中的白细胞所合成。理化性质、中和试验、Dot ELISA和Western blot等研究... 草鱼九种组织干扰素 (IFN)体外诱生试验结果表明 ,从头肾、脾脏、外周血和胸腺组织中均能诱生出IFN。进一步对四种组织的细胞组分进行分离和IFN诱导 ,证实IFN由其中的白细胞所合成。理化性质、中和试验、Dot ELISA和Western blot等研究表明 ,体外诱生的白细胞IFN与体内诱生的血清IFN是同一种物质。在此基础上 ,又对白细胞组分进行分离和IFN诱导 ,并结合免疫荧光标记技术 ,证实IFN由白细胞中的淋巴细胞所合成。进而采用灭活增殖细胞法 ,对T、B淋巴细胞进行了功能性分离和IFN诱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干扰素 体外诱生 组织来源 形成细胞
下载PDF
一种新型肿瘤组织起源分子标志物的建立与评价
18
作者 王奇峰 徐清华 +3 位作者 陈金影 钱琛晖 刘晓健 杜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01-812,共12页
背景与目的:原发灶不明恶性肿瘤是一类转移性肿瘤的统称,在诊断时无法找到原发位点,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10%。明确肿瘤的组织起源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整合Array Express和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肿瘤... 背景与目的:原发灶不明恶性肿瘤是一类转移性肿瘤的统称,在诊断时无法找到原发位点,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10%。明确肿瘤的组织起源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整合Array Express和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肿瘤类型明确的样本数据,构建涵盖22种常见肿瘤类型、5 800例样本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库;通过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算法筛选组织特异性基因,建立肿瘤分类模型;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石蜡包埋肿瘤组织中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将基因分型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基于肿瘤基因表达谱大数据,筛选出96个组织特异性基因,其中包含常见的肿瘤相关基因,如钙黏蛋白1(cadherin 1,CDH1)、激肽释放酶相关酶3(kallikreinrelated peptidase 3,KLK3)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等。在206例石蜡包埋组织样本中,182例的基因分型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准确率达到88.4%(95%CI:83.2%~92.4%)。结论:96基因RTQ-PCR检测对22种常见肿瘤类型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可作为临床和病理诊断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灶不明恶性肿瘤 肿瘤组织起源 基因表达谱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基于microRNA表达的肿瘤起源分类(英文)
19
作者 Andrew Fesler 刘华 +1 位作者 郭诗翔 鞠景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801-803,共3页
由于采用标准诊断方法难以识别癌变的原发部位,诊断新发的癌症中约有3%~5%来源于原发部位不明的肿瘤。MicroRNAs(miRNAs)近来被证实能够协助病理学家提高对原发部位不明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本文将着重讨论基于肿瘤诊断的miRNA最新研究进... 由于采用标准诊断方法难以识别癌变的原发部位,诊断新发的癌症中约有3%~5%来源于原发部位不明的肿瘤。MicroRNAs(miRNAs)近来被证实能够协助病理学家提高对原发部位不明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本文将着重讨论基于肿瘤诊断的miRNA最新研究进展,及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诊断 组织来源不明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