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北地区锡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周贤旭 胡志戍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40-47,共8页
为了解赣北地区锡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在收集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锡矿密切相关的围岩含矿建造、控矿构造及岩浆岩成矿专属性开展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赣北地区新元古界双桥山群和晋宁期花岗岩是锡多金属矿成矿物质的基础,矿... 为了解赣北地区锡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在收集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锡矿密切相关的围岩含矿建造、控矿构造及岩浆岩成矿专属性开展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赣北地区新元古界双桥山群和晋宁期花岗岩是锡多金属矿成矿物质的基础,矿田或矿集区主要位于NW向(或多组复合)构造控制复式杂岩体岩基之中,矿床或矿体则主要受白(二)云母花岗岩岩瘤(脉)制约,主要分布于岩体接触带附近,尤其在白(二)云母花岗岩体上拱凸的内外接触带更为明显,白垩纪晚期伸展作用形成的NNE向构造往往控制着矿体展布。本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的锡矿找矿工作提供依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控制 成矿规律 锡矿 矿床类型 赣北地区
下载PDF
马来亚殖民经济中的华人 被引量:2
2
作者 熊孝梅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20-25,共6页
资产阶级的辩护士往往把马来亚经济的成功归结于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果 ,这显然是荒谬的。笔者认为 ,殖民地时期马来亚经济的成功应主要归功于马来亚华人。华人的贡献有三 :奠定了马来亚农业、橡胶种植业和锡矿业的基础 ;与欧洲人展开竞争 ... 资产阶级的辩护士往往把马来亚经济的成功归结于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果 ,这显然是荒谬的。笔者认为 ,殖民地时期马来亚经济的成功应主要归功于马来亚华人。华人的贡献有三 :奠定了马来亚农业、橡胶种植业和锡矿业的基础 ;与欧洲人展开竞争 ,为马来亚积累了民族资本 ;创建了马来亚的加工业和航运业。对马来亚殖民开发中华人作用的探讨 ,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正确认识亚太地区的经济形势和促进我国与该地区诸国经贸关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形势 华人 矿业 加工业 种植业 航运业 民族资本 民族自信心 殖民地时期 中国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Annual Effective Dose Due to Ingestion of Natural Radionuclides in Cattle in Tin Mining Area of Jos Plateau, Nigeria 被引量:1
3
作者 Janet Ayobami Ademola 《Natural Science》 2014年第5期255-261,共7页
Contamination of land could occur during the extraction and handling of materials containing high levels of naturally occurring radionuclide materials. These radionuclides find their ways into the food chain. The acti... Contamination of land could occur during the extraction and handling of materials containing high levels of naturally occurring radionuclide materials. These radionuclides find their ways into the food chain. The activity concentrations of natural radionuclides 40K, 226Ra, and 232Th in heart, liver, kidney, lungs, spleen and beef of cattle slaughtered and consumed in a tin mining area of Jos Plateau, Nigeria were determined by gamma ray spectroscopy method. The activity concentration of 40K is the highest in all the samples. The annual effective dose to man through the ingestion of the radionuclides in the organs was estimated. The mean annual effective doses calculated are 35.35 ± 13.84, 57.89 ± 38.27 and 46.93 ± 10.28 μSv?y?1 for heart, liver and kidney, respectively. Those of lungs, spleen and meat are 28.44 ± 15.70, 48.34 ± 28.85 and 41.24 ± 3.56 μSv?y?1, respectively. These are of the order of two magnitudes higher than those obtained for food in Abeokuta, Nig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Radionuclides tin mining CONTAMINATION CATTLE Ingestion Effective DOSE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Annual Effective Dose Due to Ingestion of Natural Radionuclides in Cattle in Tin Mining Areas of Jos Plateau, Nigeria: Are Large Mammals Really Affected?
4
作者 A. S. Aliyu T. A. Mousseau +2 位作者 N. N. Garba H. T. Abba A. T. Ramli 《Natural Science》 2015年第4期190-196,共7页
We have read with great interest the paper which was published in Natural Science, 2014 issue number 6 titled “Estimation of annual effective dose due to ingestion of natural radionuclides in cattle in tin mining are... We have read with great interest the paper which was published in Natural Science, 2014 issue number 6 titled “Estimation of annual effective dose due to ingestion of natural radionuclides in cattle in tin mining area of Jos Plateau, Nigeria” [1]. The paper motivated us to use state-of-the-art computational techniqu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s of the tin mining activity in Jos-Plateau, Nigeria on large mammals (e.g. cattle). The Tier 2 Erica Tool assessment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total dose rate and risk quotients of these reference terrestrial animals. Our investigation revealed that the expected and conservative risk quotients of large mammals due to internal and external exposure to enhanced level of radioactivity are 0.05 and 0.16, respectively. Since the risk quotients are less than unity, this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less than 5% probability that the screen dose rate (10 μGy&bull;h–1) is exceeded. The estimated total dose rate to large mammals is 0.52 μGy&bull;h–1 which i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 critical analysis of [1] is presented in the introductory part of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 mining RADIOECOLOGY BIOTA Jos Dose Rate
下载PDF
Sol-Gel Synthesis of TiO<sub>2</sub>Thin Films from In-House Nano-TiO<sub>2</sub>Powder
5
作者 Mohd Zainizan Sahdan Nafarizal Nayan +2 位作者 Samsul Haimi Dahlan Mahdi Ezwan Mahmoud Uda Hashim 《Advances in Materials Physics and Chemistry》 2012年第4期16-20,共5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 in sol-gel technique to synthesize Titanium dioxide (TiO2) thin films using in-house Nano-TiO2 powder. Nano-TiO2 powder was previously synthesized in our lab from ilmenite ...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 in sol-gel technique to synthesize Titanium dioxide (TiO2) thin films using in-house Nano-TiO2 powder. Nano-TiO2 powder was previously synthesized in our lab from ilmenite which is a tin mining byproduct using a modified hydrothermal method. By varying the mass of Nano-TiO2 powder and acetic acid (catalyst) concentration in the sol-gel process, highly transparent TiO2 thin films were obtained. The thin film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ield effect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FESEM),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thickness profiler,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meter (UV-Vis) and current-voltage (I-V) measurement system. This paper also demonstrates the TiO2 thin films are sensitive towards isopropanol (IPA) solution where the I-V response of the thin films changed sharply as IPA was dropped onto the thin film’s surface. The electrical property shows the thin film ha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for chemical sensors and solar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tanium Dioxide ILMENITE SOL-GEL tin mining
下载PDF
湖南省道县螃蟹木矿区锡矿普查区域地质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宝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第19期180-181,共2页
湖南省道县螃蟹木矿区锡矿矿区位于道县、江华县、宁远县交界,地跨三县,距道县县城东南平距约60km处,大致查明了矿区内地层、构造与花岗岩单元的空间分布、围岩蚀变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与含矿性;大致查明了岩体型矿脉则主要产于中侏罗世金... 湖南省道县螃蟹木矿区锡矿矿区位于道县、江华县、宁远县交界,地跨三县,距道县县城东南平距约60km处,大致查明了矿区内地层、构造与花岗岩单元的空间分布、围岩蚀变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与含矿性;大致查明了岩体型矿脉则主要产于中侏罗世金鸡岭超单元与晚侏罗世螃蟹木超单元接触带前峰上凸部位,而近南北向、北东向断裂(裂隙)为脉型矿脉的主要赋矿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矿 区域地质特征 矿区
下载PDF
湖南省常宁市两头岩矿区锡矿找矿浅析
7
作者 陆锡宏 唐小龙 梅霄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第15期43-44,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湖南省常宁市两头岩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并结合大量的实际地质资料,对矿区锡矿成矿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两头岩矿区锡矿主要受地层、构造及岩浆岩控制,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当前国内锡矿供应形势紧张的形势下,研究锡矿成... 本文主要介绍湖南省常宁市两头岩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并结合大量的实际地质资料,对矿区锡矿成矿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两头岩矿区锡矿主要受地层、构造及岩浆岩控制,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当前国内锡矿供应形势紧张的形势下,研究锡矿成矿规律,对推动省内锡矿的勘查工作,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矿 矿区地质 矿体特征 远景分析
下载PDF
英国殖民时期尼日利亚锡矿开发的经济社会影响研究
8
作者 赵贤 《非洲研究》 2021年第1期83-100,298-299,共20页
大部分非洲国家矿产资源的商业化开发,均与西方殖民主义掠夺密不可分,尼日利亚锡矿开发也不例外。尼日利亚沦为英国殖民地后,英国公司开始了对尼日利亚乔斯高原锡矿的商业化开发。在殖民开发时期,尼日利亚锡矿开发使用的雇佣劳工是西非... 大部分非洲国家矿产资源的商业化开发,均与西方殖民主义掠夺密不可分,尼日利亚锡矿开发也不例外。尼日利亚沦为英国殖民地后,英国公司开始了对尼日利亚乔斯高原锡矿的商业化开发。在殖民开发时期,尼日利亚锡矿开发使用的雇佣劳工是西非地区最多的。尼日利亚锡矿开发还吸引了大量的西方资本投入。在最高峰时期,尼日利亚出产的锡矿石占世界锡矿总产量的1/5。本文拟对英国殖民时期尼日利亚锡矿开发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殖民统治 尼日利亚 锡矿开发
原文传递
广西某锡矿深部开拓方案优选
9
作者 葛文杰 《现代矿业》 CAS 2018年第5期158-160,共3页
针对广西某锡矿的开采现状及开采技术条件,设计了4种深部开拓方案,即新建组合井开拓方案(方案Ⅰ),盲组合井开拓方案(方案Ⅱ),明箕斗井、盲组合井联合开拓方案(方案Ⅲ)以及盲斜井方案(方案Ⅳ)。在此基础上经过详细的技术经济比选,认为方... 针对广西某锡矿的开采现状及开采技术条件,设计了4种深部开拓方案,即新建组合井开拓方案(方案Ⅰ),盲组合井开拓方案(方案Ⅱ),明箕斗井、盲组合井联合开拓方案(方案Ⅲ)以及盲斜井方案(方案Ⅳ)。在此基础上经过详细的技术经济比选,认为方案Ⅰ的提升、排水、通风、运输环节简单,尽管基建时间相对较长,但总体优于其余方案,故推荐采用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矿 深井开采 开拓方案 开拓系统
下载PDF
云南个旧锡矿区大屯盆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1
10
作者 乔鹏炜 周小勇 +2 位作者 杨军 雷梅 陈同斌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53-1259,共7页
土壤中的重金属直接影响农业安全生产,掌握不同耕地和土壤类型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可为削减生态风险提供依据。通过实地调查,对云南个旧锡矿区松树脚矿大屯盆地不同耕地和土壤类型的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土壤中的重金属直接影响农业安全生产,掌握不同耕地和土壤类型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可为削减生态风险提供依据。通过实地调查,对云南个旧锡矿区松树脚矿大屯盆地不同耕地和土壤类型的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基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As、Cd、Cu、Cr、Ni、Pb和Zn七种元素中,As和Cd是大屯盆地农田土壤的主要污染因子,两者对污染程度的贡献率为97%,其中Cd的贡献率为68%;两者对生态风险的贡献率为87%。旱地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大于水田,红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大于红色石灰土。从空间来看,个旧大屯盆地重金属污染程度总体呈现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 评价 土壤类型 锡矿区
下载PDF
云南个旧锡矿区农田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邹鲤岭 程先锋 齐武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9-416,共8页
对云南个旧锡矿业活动区农田土壤及农作物进行野外调查采样,测定分析土壤及农作物中Pb、As、Hg、Cd、Cr、Cu和Zn含量。结果表明,土壤中Pb、As、Cd、Cu、Zn污染严重。其中Pb、As元素超标率为100%,土壤中Hg没有超标。在矿业活动区的小麦... 对云南个旧锡矿业活动区农田土壤及农作物进行野外调查采样,测定分析土壤及农作物中Pb、As、Hg、Cd、Cr、Cu和Zn含量。结果表明,土壤中Pb、As、Cd、Cu、Zn污染严重。其中Pb、As元素超标率为100%,土壤中Hg没有超标。在矿业活动区的小麦、萝卜、豌豆尖均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小麦污染程度:Pb>As>Cr>Hg>Cd>Zn。萝卜污染程度:Pb>As>Cr>Hg>Zn>Cd>Cu。豌豆尖污染程度:Pb>As>Cr>Cd>Zn>Hg>Cu。通过土壤和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小麦中的大部分As、Pb、Cd、Zn来自于土壤,萝卜中的Hg、Zn主要来源于土壤,豌豆尖中的大部分As、Cd、Cu、Zn来自于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矿区 土壤 农作物 重金属污染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云南某锡矿区主要农作物重金属富集差异性 被引量:13
12
作者 蔡保新 黄玉 +2 位作者 王宇 李昊熹 柴金龙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75-1181,共7页
玉米与石榴重金属富集能力差异对于指导和调整土壤污染区的农产品种植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土壤及农作物样品采集,分析玉米和石榴的重金属富集系数差异。研究表明:1石榴中Cd、Cr、Pb、As超标率分别为3.70%、25.93%、74.07%、7.41%,而玉... 玉米与石榴重金属富集能力差异对于指导和调整土壤污染区的农产品种植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土壤及农作物样品采集,分析玉米和石榴的重金属富集系数差异。研究表明:1石榴中Cd、Cr、Pb、As超标率分别为3.70%、25.93%、74.07%、7.41%,而玉米中Cr、Pb超标率分别为3.7%、22.22%,石榴中重金属超标现象明显高于玉米,且富集Cd、Pb、As能力远超过玉米;2不同土壤重金属含量下,石榴重金属超标现象亦较玉米显著。除高土壤重金属含量时富集Cr能力相近外,石榴富集Cd、Cr、Pb、As能力总体高于玉米,尤其是土壤重金属低含量时,明显高于玉米。综合认为,相同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下,石榴较玉米更易吸收Cd、Cr、Pb、As,从农产品食用安全角度考虑,当地应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多种玉米而少种石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富集系数 农业布局 锡矿区 云南
下载PDF
不同粒度锡采矿废石重金属淋溶规律及影响机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林海 于明利 +3 位作者 董颖博 刘泉利 刘抒悦 刘月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4-671,共8页
采用广西某锡矿不同粒度采矿废石进行模拟酸雨动态淋溶试验,研究了不同粒度锡采矿废石的淋溶规律,结果表明,淋溶前期,废石溶出重金属浓度呈上升趋势,Pb、Zn溶出浓度表现出中粒度>细粒度>粗粒度,As溶出浓度最高为0.12mg/L,表现为... 采用广西某锡矿不同粒度采矿废石进行模拟酸雨动态淋溶试验,研究了不同粒度锡采矿废石的淋溶规律,结果表明,淋溶前期,废石溶出重金属浓度呈上升趋势,Pb、Zn溶出浓度表现出中粒度>细粒度>粗粒度,As溶出浓度最高为0.12mg/L,表现为细粒度>中粒度>粗粒度;淋溶中后期,废石溶出重金属浓度呈平缓甚至缓慢下降趋势,3种重金属溶出规律均表现为细粒度>中粒度>粗粒度,Pb、Zn、As最高溶出浓度分别为0.91,1.05,0.12mg/L.研究了重金属溶出动力学并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仪、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仪和化学测试等手段分析得出了锡采矿废石淋溶影响机制,淋溶前期主要受粒度影响,溶质以对流运移为主;淋溶后期受粒度、空隙率、比表面积、表面结构和形态分布等多重因素影响,溶质以对流运移和分子扩散综合影响为主.本研究方法及结论可为废石重金属防控和监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采矿废石 重金属 粒度 淋溶规律 影响机制
下载PDF
云南个旧锡矿区矿业活动对土壤重金属的累积贡献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玉 蔡保新 +2 位作者 王宇 李昊熹 柴金龙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67-1174,共8页
矿业活动是土壤重金属累积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云南个旧锡矿区矿业活动区、与矿业活动区地质条件相同的矿业活动影响区和未受矿业活动影响的参照区表层土壤7种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关性,以参照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总量、参照区土壤重金属似... 矿业活动是土壤重金属累积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云南个旧锡矿区矿业活动区、与矿业活动区地质条件相同的矿业活动影响区和未受矿业活动影响的参照区表层土壤7种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关性,以参照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总量、参照区土壤重金属似背景值分别评价矿业活动对矿业活动区和矿业活动影响区土壤重金属的累积贡献量和贡献率。结果表明,矿业活动区重金属累积贡献率排序为Pb>Zn>As>Cu>Cd>Cr>Hg,影响区重金属累积贡献率排序为Pb>Zn>As>Cu>Cd>Cr>Hg,Pb、Cd、As、Zn、Cu与矿业活动关系密切,矿业活动区Pb、Cd、As均表现为极高累积和极高风险,应作为矿业活动治理的重点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旧锡矿区 矿业活动 土壤 重金属累积
下载PDF
个旧锡矿山废弃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贵祥 方向京 +3 位作者 邵金平 张志勇 和丽萍 柴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52,共5页
为研究锡矿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重金属污染变化状况,通过对个旧锡矿山废弃地的7个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采样点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养分状况及重金属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物理性状与耕作、施肥和植被恢复具有一定的关系,通过采取合理... 为研究锡矿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重金属污染变化状况,通过对个旧锡矿山废弃地的7个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采样点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养分状况及重金属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物理性状与耕作、施肥和植被恢复具有一定的关系,通过采取合理的植被恢复措施,可以逐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在土壤养分方面,小黑山农地土壤养分较高,和土壤施肥关系较大,杜仲林地的各指标相对其他林地和尾矿库明显在增加,说明随着植被恢复时间的增加,土壤肥力逐渐得到改善;从重金属含量来看,牛坝荒农地和尾矿库的Cu、Zn、Pb、As、Cd各项指标值均居于较高水平,牛屎坡1#、牛屎坡林地2#、白虎山杜仲林地的Cu、Pb、As、Cd指标值较牛坝荒尾矿库农地和尾矿库以及小黑山农地低,说明植物恢复措施对降低重金属的含量具有一定的作用;锡矿山废弃地土壤肥效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存在一定关系,有机质与Cu、As呈极显著负相关,水解N与Cu、As呈极显著负相关,与Cd、Pb呈显著相关,全N与Cu具显著相关性,与As具有极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矿山 废弃地 土地利用方式 重金属 污染
下载PDF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区尾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潘含江 程志中 +1 位作者 杨榕 周国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37-1150,共14页
云南省个旧地区锡多金属矿以锡矿资源闻名于世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历大规模矿产开发,目前共有尾矿库31座,积存尾矿超过1.9亿t。面对数量如此巨大的潜在资源与污染源,查明尾矿中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本... 云南省个旧地区锡多金属矿以锡矿资源闻名于世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历大规模矿产开发,目前共有尾矿库31座,积存尾矿超过1.9亿t。面对数量如此巨大的潜在资源与污染源,查明尾矿中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个旧地区尾矿类型复杂、成矿及共伴生元素多样等特点,以"面上控制、重点剖析"的原则,采用概查和详查两种调查方法,对矿区内的尾矿库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调查,完成了19个尾矿库的概查和2个尾矿库的详查工作,取得了如下认识:(1)个旧矿区不同尾矿库间的物质成分和元素含量差别较大。同一尾矿库中元素分布也不均匀,在横向上和垂向上均有分异性;(2)入选矿石类型、排砂过程中的重力分选作用和选矿工艺的差异是影响尾矿库中元素分布的主要因素;(3)总结和梳理了一套尾矿地球化学调查方法技术;(4)个旧矿区尾矿中成矿与伴生元素Sn、Cu、Fe、Pb、Zn、In、Ga、As等元素含量普遍较高,具有巨大潜在利用价值,同时As、Cd、Cu、Pb和Zn等元素对周边环境存在较大风险,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 地球化学调查 个旧 锡多金属矿
下载PDF
西南地区某钨锡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静静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7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研究通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改进的美国EPA人体暴露风险方法,评价中国西南地区某钨锡矿区土壤环境质量及土壤-人体的健康风险,其风险评估的结果具有指导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南侧、东侧土壤重金属对周边居民健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 研究通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改进的美国EPA人体暴露风险方法,评价中国西南地区某钨锡矿区土壤环境质量及土壤-人体的健康风险,其风险评估的结果具有指导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南侧、东侧土壤重金属对周边居民健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重金属砷对矿区居民健康构成威胁,这与当地多年钨锡矿采选活动中重金属的传输、扩散、积累密切相关。建议在土壤重污染区域开展土壤修复治理,改种非食物链经济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钨锡矿 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锡矿区生态景观修复策略的探究--以个旧市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柳 林箐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2-57,共6页
基于城市更新背景下矿区工业旅游转型的发展契机,提出根据污染情况将锡矿区废弃地分为污染严重和以闲置为主(污染较轻)2种类型,建立各自的修复模型。同时,在时间维度中构建锡矿区的生态景观演替,并对矿区中不同修复阶段所能提供的游憩... 基于城市更新背景下矿区工业旅游转型的发展契机,提出根据污染情况将锡矿区废弃地分为污染严重和以闲置为主(污染较轻)2种类型,建立各自的修复模型。同时,在时间维度中构建锡矿区的生态景观演替,并对矿区中不同修复阶段所能提供的游憩活动类型进行初步规划,提出原生态景观恢复、开采留下的台阶状大地肌理再利用、工业遗址保护这3种锡矿区废弃地的景观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锡矿区 生态恢复 景观修复 再利用 后工业景观
下载PDF
云南个旧锡矿区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其重金属抗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肖炜 张仕颖 +4 位作者 赵琴 王永霞 赖泳红 李治滢 崔晓龙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58-1165,共8页
【目的】揭示个旧锡矿区尾矿库和矿坑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发掘一批锡矿区土壤细菌菌株并对其Pb2+、Cd2+耐受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纯培养法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样品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平板法评价... 【目的】揭示个旧锡矿区尾矿库和矿坑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发掘一批锡矿区土壤细菌菌株并对其Pb2+、Cd2+耐受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纯培养法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样品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平板法评价代表菌株对Pb2+、Cd2+的耐受性。【结果】使用2种培养基从尾矿库和矿坑土壤中分离到214株细菌,对其中107株代表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菌株分属细菌域的5个门、12个目、25个科、42个属;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优势类群,占总菌株数的69.2%;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菌株是优势物种,占24.8%;2株菌代表了2个潜在新类群。对105株代表性菌株的重金属耐受性研究表明,耐受浓度1000 mg/LPb2+或Cd2+的菌株分别占73.3%和8.6%,菌株对Pb2+的耐受性明显好于Cd2+;分离自锡尾矿库的菌株耐受不同浓度Pb2+和Cd2+菌株比例明显高于矿坑来源的菌株;分离自锡尾矿区的2株菌(DT47-2A和DT50-1)对1000 mg/L浓度Pb2+和Cd2+均具耐受性。【结论】个旧锡矿区土壤可培养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而且蕴含着不少潜在新类群;该环境中含有大量Pb2+、Cd2+耐受菌株,并对Pb2+、Cd2+具有较强的抗性或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矿区 纯培养方法 细菌多样性 16S rRNA基因同源性 重金属
原文传递
文化景观视野下个旧大冲采矿遗址群调查与价值研究
20
作者 侯实 余林阳 +4 位作者 曾巧巧 杨星月 黄磊 蒋林昀 王慧涵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4年第4期50-62,共13页
以个旧工业遗产普查中新发现的一处规模较大且未被机械开采破坏的“大冲采矿遗址群”为对象,通过查阅文献对其开采历史进行追溯;采用倾斜摄影绘制调查图纸;基于多方循证,识别并标注出相关遗址、遗迹,并将其分为采矿遗址(包括草皮尖、硐... 以个旧工业遗产普查中新发现的一处规模较大且未被机械开采破坏的“大冲采矿遗址群”为对象,通过查阅文献对其开采历史进行追溯;采用倾斜摄影绘制调查图纸;基于多方循证,识别并标注出相关遗址、遗迹,并将其分为采矿遗址(包括草皮尖、硐尖、冲尖)与建筑遗址二类。从文化景观视角分析了其具有“人与自然长期互动”“物质与非物质要素相互印证”的特征,绘制出动态变化示意图。在此基础上,从开采技术的见证、重要工业文化景观、关联性遗产3个维度提炼出“大冲采矿遗址群”的核心价值,并提出整体保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旧锡矿 采矿遗址群 工业遗产 文化景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