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管导管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时机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3
1
作者 宋宏 苏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14期5-8,共4页
目的分析气管导管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时机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性,探讨降低VAP发生率的合理气管导管气囊滞留物清除频次,以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216例,将其随机等分... 目的分析气管导管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时机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性,探讨降低VAP发生率的合理气管导管气囊滞留物清除频次,以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216例,将其随机等分为A,B,C,D4组。4组均采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通气。A组患者每2h冲洗清除1次气囊滞留物,B组患者每4h冲洗清除1次气囊滞留物,C组患者每6h冲洗清除1次气囊滞留物,D组患者采用持续性声门下吸引气囊滞留物。比较4组患者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3,6,9d吸引物隐血试验阳性率、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VAP发生率。经Spearman分析气管导管气囊滞留物清除频率与VAP间的相关性。结果4组患者机械通气3d时吸引物隐血试验阳性率、CP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6,9d时,D组患者吸引物隐血试验阳性率高于A,B,C组(P<0.05);A,D组CPIS评分均明显低于B,C组(P<0.05),A组与D组、B组与C组间CP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机械通气3d后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6,9d后,A,D组患者VAP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C组(P<0.05),A组与D组、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分析,气管导管气囊滞留物清除频率与VAP发生率密切相关(P<0.05)。结论机械通气时采用每2h1次清除气管导管气囊上滞留物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VAP概率,且并不增加吸引物隐血试验阳性率,应加强对气囊压力控制,避免出现气道密闭问题而导致患者通气质量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气管导管气囊滞留物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相关性 滞留物清除时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