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嘉湖地区土壤元素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周国华 董岩翔 +3 位作者 刘占元 汪庆华 刘国华 孙彬彬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72-79,共8页
以杭嘉湖地区1990年和2002年两批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资料为依据,采用数理统计、图形分析等方法,识别并消除采样和分析误差的影响,研究土壤元素时空变化。结果显示,10多年来土壤中As、B、Bi、Cd、Cu、F、I、P、S、Sb、Se、Sn、Tl、V、Zn的... 以杭嘉湖地区1990年和2002年两批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资料为依据,采用数理统计、图形分析等方法,识别并消除采样和分析误差的影响,研究土壤元素时空变化。结果显示,10多年来土壤中As、B、Bi、Cd、Cu、F、I、P、S、Sb、Se、Sn、Tl、V、Zn的平均相对累积率超过5%,局部性累积现象尤为突出,预示土壤环境质量面临的巨大压力。为有效监控土壤环境变化及其对农产品安全、生态系统的影响,应加强土壤重金属行为研究,建立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监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嘉湖 土壤元素 累积速率 时空变化
下载PDF
黑龙江气候变暖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4
2
作者 潘华盛 张桂华 《黑龙江气象》 2002年第3期3-6,11,共5页
进入80年代以来,黑龙江气温明显变暖,近120年来年平均气温上升1.4℃;春季次之,气温突变在1990年前后。从年、各季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与全国北半球及全球气温变化进行比较,年及冬季我国增暖中心在黑龙江,春季增暖中心在内蒙古北部及黑龙江... 进入80年代以来,黑龙江气温明显变暖,近120年来年平均气温上升1.4℃;春季次之,气温突变在1990年前后。从年、各季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与全国北半球及全球气温变化进行比较,年及冬季我国增暖中心在黑龙江,春季增暖中心在内蒙古北部及黑龙江省;夏秋增暖不明显,但仍有上升趋势。近50年来,50~70年代黑龙江省及全国各大区域普遍增暖不明显,80年代开始黑龙江增暖明显,三北地区次之。90年代黑龙江增暖更加明显,而全国及其他区域上升已达到80年代北方增温幅度。这里从黑龙江变暖的事实,突变时间,与全球、北半球、全国区域的气温及雪盖海温变化关系来揭示黑龙江气候变化的时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黑龙江 时空变化 气温 雪盖
下载PDF
湖北省气温及水稻生育期内有效积温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冯明 王中柱 王保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99-605,共7页
使用每 10年为 1个年代段 ,对湖北省气温和有效积温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80年代以来 ,湖北省气候变化的特点是冬季变暖夏季变凉。水稻生育期间有效积温变化是山区以减少为主 ,平原地区以增加为主。 1980年以后水稻生育期内有效积温... 使用每 10年为 1个年代段 ,对湖北省气温和有效积温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80年代以来 ,湖北省气候变化的特点是冬季变暖夏季变凉。水稻生育期间有效积温变化是山区以减少为主 ,平原地区以增加为主。 1980年以后水稻生育期内有效积温的年际波动比 1980年以前大 ,在气候偏冷年份将导致有效积温严重不足 ,水稻生育期延长 ;在气候偏暖年份 ,则出现生育期缩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水稻生育期 有效积温 时空变化 分析
下载PDF
广西贺州地区温室内空气湿度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梁称福 陈正法 +4 位作者 李文祥 刘明月 徐龙铁 黄光荣 潘启春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3年第4期51-55,共5页
以温室为研究对象,探讨研究了晴天、阴天、雨天3种不同类型天气条件下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与绝对湿度的日周期时空变化规律以及整个冬季空气相对湿度与绝对湿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为合理调控温室内空气湿度以控制作物病虫害、提高产量和改... 以温室为研究对象,探讨研究了晴天、阴天、雨天3种不同类型天气条件下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与绝对湿度的日周期时空变化规律以及整个冬季空气相对湿度与绝对湿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为合理调控温室内空气湿度以控制作物病虫害、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贺州地区 温室 空气湿度 时空变化 天气条件
下载PDF
南、北极海冰的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玉春 孙照渤 倪东鸿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30-337,共8页
利用海冰面积指数 ,分析了南、北极海冰年际时间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 :南极海冰具有明显的年际振荡。南极夏季海冰年际异常具有一定的整体性 ,秋、冬、春季海冰年际异常则表现出较强的区域性。北极海冰也具有显著的年际振荡。... 利用海冰面积指数 ,分析了南、北极海冰年际时间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 :南极海冰具有明显的年际振荡。南极夏季海冰年际异常具有一定的整体性 ,秋、冬、春季海冰年际异常则表现出较强的区域性。北极海冰也具有显著的年际振荡。北极冬、春季海冰年际异常主要发生在格陵兰海、巴伦支海和喀拉海 ,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海水 年际振荡 时空演变
下载PDF
1961—2015年华东地区极端气温变化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居丽丽 史军 张敏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0年第3期112-121,共10页
基于华东399个气象站点逐日最高、最低气温数据,利用极端气候指数软件RClimdex和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概率密度函数正态分布等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分析华东极端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5年期间,华东最低... 基于华东399个气象站点逐日最高、最低气温数据,利用极端气候指数软件RClimdex和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概率密度函数正态分布等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分析华东极端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5年期间,华东最低气温极大值和极小值分别以0.2℃/10 a和0.6℃/10 a的趋势显著增加,最高气温极小值以0.3℃/10 a的趋势显著增加,结冰、霜冻、冷夜和冷昼日数分别以0.5 d/10 a、3.7 d/10 a、2.0%/10 a和0.7%/10 a显著减少,夏天日数、热夜日数、暖夜和暖昼日数分别以2.9 d/10 a、2.8 d/10 a、1.8%/10 a和0.8%/10 a显著增加。期间华东最低和最高气温极值均发生升高突变,霜冻和结冰日数、冷夜和冷昼日数分别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发生减少突变,夏天日数、热夜日数、暖夜和暖昼日数则在2000年发生增多突变。与1961—1990年相比,1991—2015年华东最低和最高气温极值的概率密度函数分布均右移,峰值多增大;霜冻、结冰、冷夜和冷昼日数的分布函数左移,峰值升高,形状变窄,而夏天日数、热夜日数、暖夜和暖昼日数恰好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 时空变化 气候突变 概率密度函数 华东
下载PDF
地磁日变幅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久常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2年第3期73-77,共5页
本文利用13个全国Ⅰ类基准地磁台和3个Ⅱ类地磁台的《地磁观测报告》,通过对偏角、水平和垂直三分量日变幅值求季平均、年平均以及年滑动平均,再用各种均值点图,从而发现,(1)三分量日变幅皆有以一年为周期的季节变化和以约11年为周期的... 本文利用13个全国Ⅰ类基准地磁台和3个Ⅱ类地磁台的《地磁观测报告》,通过对偏角、水平和垂直三分量日变幅值求季平均、年平均以及年滑动平均,再用各种均值点图,从而发现,(1)三分量日变幅皆有以一年为周期的季节变化和以约11年为周期的太阳黑子周变化;(2)三分量日变幅随地磁纬度的变化存在区域性,在区域内日变幅值与地磁纬度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此外,本文还对分析结果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变幅 均值 地磁 纬度 时空变化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地表水资源量影响的初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耿雷华 钟华平 +1 位作者 贾健 黄永基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2002年第4期1-5,14,共6页
地表水资源量的变化是随着补给源补给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地表水的补给源。解放以来 ,西北地区人口不断增加 ,经济不断发展 ,人类活动影响强烈 ,尤其是大面积的垦荒、大规模兴建水利设施和进行水土保持 ,以及植树种草等 ... 地表水资源量的变化是随着补给源补给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地表水的补给源。解放以来 ,西北地区人口不断增加 ,经济不断发展 ,人类活动影响强烈 ,尤其是大面积的垦荒、大规模兴建水利设施和进行水土保持 ,以及植树种草等 ,对地表径流情势已经产生了较大影响。从问题严重性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西北地区 地表水资源 时空变化
下载PDF
东北红豆杉可再生部位紫杉醇含量时空动态变化规律 被引量:6
9
作者 付玉杰 孙蕊 +2 位作者 李双明 张然 祖元刚 《植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5-469,共5页
利用ODS-C18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体系研究了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叶、茎、果肉及种子中紫杉醇含量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东北红豆杉的4个部位均有紫杉醇存在,但存在的时间和部位具有较大差异。紫杉醇的含量最大值为0.043mg.g-1(... 利用ODS-C18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体系研究了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叶、茎、果肉及种子中紫杉醇含量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东北红豆杉的4个部位均有紫杉醇存在,但存在的时间和部位具有较大差异。紫杉醇的含量最大值为0.043mg.g-1(FW)出现在10月份种子中,最小值0.001mg.g-1(FW)出现在11月份果肉中。叶与茎中紫杉醇的含量变化较为一致,叶和茎中紫杉醇含量在7月份达到最高,分别为0.032mg.g-1(FW)和0.029mg.g-1(FW),在8月份降至最低,分别为0.011mg.g-1(FW)和0.010mg.g-1(FW)。在新叶萌发期,老茎叶比新茎叶中紫杉醇的含量高约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积累规律 东北红豆杉 时空动态变化
下载PDF
江西省细分行业碳排放脱钩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丁颖 张明 +2 位作者 多玲花 赵昱茜 蒋成庆 《江西科学》 2024年第2期340-347,410,共9页
为响应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实现“双碳”发展目标,研究行业碳排放及脱钩情况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研究以2000研究行业年江西省各类数据为基础,采用Tapio脱钩模型判别各行业脱钩情况,结合LMDI模型深入研究影响各行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厘... 为响应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实现“双碳”发展目标,研究行业碳排放及脱钩情况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研究以2000研究行业年江西省各类数据为基础,采用Tapio脱钩模型判别各行业脱钩情况,结合LMDI模型深入研究影响各行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厘清脱钩关系背后动因。结果表明:1)2000影响各行业年,江西省碳排增量10188.6×10^(4)t,能源消费结构中以化石能源为主,能源消费强度呈下降趋势。2)研究期内,经济增长对碳排放产生增量效应;人口增长对碳排放呈现先增后减现象;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波动性且效力较大;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对碳排放整体呈现增量作用,各行业存在显著差异。3)研究期内江西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情况整体向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内整体呈现脱钩状态,而第三产业整体处于负脱钩状态。从多角度对江西省细分行业碳排放脱钩进行研究,以期为节能减排、实现产业转型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LMDI指数分解模型 脱钩分析 细分行业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大兴安岭山脉中段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多维度权衡协同关系研究——以兴安盟地区为例
11
作者 李雪敏 李道政 李柏丞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2,共9页
探究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间的交互耦合关系、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是实现多维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发展的关键前提。论文基于InVEST与CASA模型、热点分析、相关性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2000—2020年处于大兴安岭山脉中段... 探究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间的交互耦合关系、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是实现多维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发展的关键前提。论文基于InVEST与CASA模型、热点分析、相关性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2000—2020年处于大兴安岭山脉中段的兴安盟地区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与植被净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各生态系统服务总量呈非对称持续上升趋势,空间分布自西北向东南依次递减,降水量的波动致使土壤保持服务与水源涵养服务的增量高于碳存储服务。(2)生态重要程度空间分布自西北向东南依次递减,重点生态区的占地面积增量显著,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提升。(3)协同关系是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主导关系,各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关程度各异,权衡协同强度较弱。(4)生态系统服务之间权衡协同关系的空间异质性显著,总体上西北与东南为协同区域,中部为权衡区域。研究结论对于实现研究区协调社会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时空演变 权衡与协同 大兴安岭山脉中段
下载PDF
甘肃东部地区黑垆土的发育演化模式与发生学特性的时空差异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维祥 曹继秀 +2 位作者 张宇田 胡双熙 许继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26-136,共11页
本文研究了甘肃东部(亦称陇东)黄土塬区黑垆土的发育演化模式及成土速率与成土作用强度的时空变异规律。提出黑垆土叠加剖面的形成依次经历了古土壤发育、新冰期黄土粉尘堆积覆盖、人类耕作堆肥熟化三个阶段。埋藏古土壤普遍形成于距今7... 本文研究了甘肃东部(亦称陇东)黄土塬区黑垆土的发育演化模式及成土速率与成土作用强度的时空变异规律。提出黑垆土叠加剖面的形成依次经历了古土壤发育、新冰期黄土粉尘堆积覆盖、人类耕作堆肥熟化三个阶段。埋藏古土壤普遍形成于距今7500—3500年高温期的温湿草原环境中,南部粘化黑垆土带还存在距今约13800—7500年的古土壤发育阶段,但此时的成土速率比中全新世小。同一阶段的成土速率和成土作用的强度南部比北部大。在新冰期(距今约3000—2500年)中黄土粉尘的加速堆积,是古土壤层被掩埋以及形成覆盖层的直接原因。具有普遍性的人为耕作熟化是在全新世黄土覆盖层上进行的,黑垆土剖面中不可能普遍存在古耕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垆土 发生特性 时空差异 形成
下载PDF
复垦重构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戚家忠 赵艳玲 杨璐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8-13,共6页
采用网格取样法对三块不同时间的铲运机复垦重构土壤以及一块普通农田进行了取样化验,求得有机质值,应用地质统计学理论和克立格法,研究了铲运机复垦重构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三块实验田均为对数正态分布。实验田3在0°... 采用网格取样法对三块不同时间的铲运机复垦重构土壤以及一块普通农田进行了取样化验,求得有机质值,应用地质统计学理论和克立格法,研究了铲运机复垦重构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三块实验田均为对数正态分布。实验田3在0°和135°方向的土壤有机质的半变差函数模型为纯块金效应模型,在其它方向和另外二块实验田的半变差函数模型均为球状模型。用克立格估值作出了三块实验田有机质含量的分布等值线图,为评价复垦后土壤质量状况提供了直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 复垦重构土壤 有机质 空间变异性
下载PDF
大豆综合比较优势时空特征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犁 孙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69-771,共3页
提出了一种研究大豆生产时空特征的新方法,在对大豆进行综合比较优势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对其定量分析的规范化评估,从不同的侧面对江苏省各地级市大豆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的时空特征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大豆生产 综合比较优势 时空变化 科学管理
下载PDF
山东半岛东部诸岛水域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 被引量:3
15
作者 柴心玉 高尚德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9-48,共10页
据1990.11-1991年8月期间,山东半岛东部诸岛水域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水域叶绿素-a含量的时空分布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与变化。此分布与该水域的温度和营养盐含量密切相关。叶绿素-a含量的季节变化分三种类型,年变幅为0.11─12.81m... 据1990.11-1991年8月期间,山东半岛东部诸岛水域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水域叶绿素-a含量的时空分布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与变化。此分布与该水域的温度和营养盐含量密切相关。叶绿素-a含量的季节变化分三种类型,年变幅为0.11─12.81mg/m3,年平均值为1.17mg/m3。初级生产力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年变幅为23.00-791.60mg·c/m2·d,年平均为152.0mg·c/m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 初级生产力 山东半岛 诸岛水域
下载PDF
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岩溶离子径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腊春 史运良 杨勇 《贵州科学》 2007年第2期51-55,共5页
本文采用普定后寨河流域野外试验场的长期水样分析资料,对岩溶流域的离子径流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用离子径流模数来集中表现离子迁移的数量及其时空特征.指出了流域水量的丰枯变化而导致离子径流年内年际的波动,流域上中下游水文地貌... 本文采用普定后寨河流域野外试验场的长期水样分析资料,对岩溶流域的离子径流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用离子径流模数来集中表现离子迁移的数量及其时空特征.指出了流域水量的丰枯变化而导致离子径流年内年际的波动,流域上中下游水文地貌结构不同,岩溶水运动空间结构的差异导致径流导、滞、蓄功能上不同,使离子径流出现空间地域上的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流域 离子径流 时空变化 离子径流模数
下载PDF
江苏省小麦综合比较优势时空特征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玲 朱泽生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6-30,共5页
寻找有效的方法研究小麦生产的时空特征,对于江苏省小麦生产的宏观调控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研究小麦生产时空特征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在对小麦综合比较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造三个基本模型,完成对综合比较优势的定量分析的... 寻找有效的方法研究小麦生产的时空特征,对于江苏省小麦生产的宏观调控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研究小麦生产时空特征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在对小麦综合比较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造三个基本模型,完成对综合比较优势的定量分析的规范化评估,从而实现从不同的侧面对江苏省各地级市小麦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时空特征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并给出有用的结论。研究表明,江苏省小麦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受多种自然及非自然因素的影响,除了有一定的统计规律外,也表现出相当程度的随机性,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及抵制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小麦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是提高小麦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生产 综合比较优势 时空变化 科学管理
下载PDF
基于遥感反演的山东半岛东北部海域悬浮体时空变化规律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焘 朱龙海 +2 位作者 胡日军 尹砚军 冷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4-634,共11页
基于2003—2018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卫星遥感影像资料,结合2018年春季、夏季和冬季大面站悬浮体取样分析结果,构建了表层悬浮体浓度遥感反演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山东半岛东... 基于2003—2018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卫星遥感影像资料,结合2018年春季、夏季和冬季大面站悬浮体取样分析结果,构建了表层悬浮体浓度遥感反演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山东半岛东北部海域年际和月份表层悬浮体浓度时空分布规律,探讨了表层悬浮体浓度变化的主控因素和水体结构季节变化及其对悬浮体分布输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山东半岛东北部海域表层悬浮体总体呈近岸高远岸低的分布特征,东部成山头区域悬浮体浓度较高且向海扩散较远,西部威海湾及外侧海域悬浮体浓度较低且扩散范围小于东部。研究区悬浮体浓度季节性变化显著但对应季节年度变化较小,冬季悬浮体浓度达到最大,春秋季次之,夏季最低。研究区春季、秋季和冬季表层悬浮体浓度主要受控于北向风浪和潮流,而夏季悬浮体浓度主要受潮流控制。夏季,温跃层阻碍了悬浮体垂向扩散,导致表层悬浮体浓度极低;冬季,研究区东部成山头附近水平分布的弱温跃层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悬浮体的再悬浮,但再悬浮扩散仍是造成研究区高悬浮体浓度的主要因素。山东半岛东北部存在类似“夏储冬输”的特征,海底沉积物再悬浮物质及成山头附近悬浮体的水平扩散是研究区悬浮体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 遥感反演 悬浮体浓度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小麦综合比较优势时空特征动态变化研究
19
作者 朱泽生 孙玲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6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寻找有效的方法来研究小麦生产的时空特征,对于小麦生产的宏观调控及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研究小麦生产时空特征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在对小麦综合比较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对综合比较优势的定量分析的规范化评估,从而实现... 寻找有效的方法来研究小麦生产的时空特征,对于小麦生产的宏观调控及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研究小麦生产时空特征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在对小麦综合比较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对综合比较优势的定量分析的规范化评估,从而实现从不同侧面对不同区域小麦生产综合比较优势的时空特征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以江苏省为例的研究表明,小麦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受到多种自然及非自然因素的影响,除了有一定的统计规律外,也表现出相当程度的随机性,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及抵制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小麦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是提高小麦生产综合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表7,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综合比较优势 时空变化 科学管理
下载PDF
河南省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时空变异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20
作者 王玲燕 谭秀芳 +3 位作者 黄金华 段德全 张素平 朱红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6期193-196,212,共5页
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1950—2015年河南省6个代表地区(安阳、商丘、郑州、南阳、信阳、洛阳)生产上主导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小麦3个产量构成因素中,6个地区有效穗数、千... 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1950—2015年河南省6个代表地区(安阳、商丘、郑州、南阳、信阳、洛阳)生产上主导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小麦3个产量构成因素中,6个地区有效穗数、千粒重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有效穗数、千粒重、穗粒数;通径分析与相关分析结果相一致。以郑州地区为例,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方程为Y=-528.837 0+8.424 6X_1+9.887 2X_2+8.061 7X_3。在河南地区小麦3个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是影响实际产量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为千粒重,而穗粒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量构成因素 时空变异 相关分析 回归模型 通径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